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西游记里的十万八千疑团 » 第六十三回 唐僧一逐孙行者

第六十三回 唐僧一逐孙行者

    三藏没有拦住,行者把白骨精变化的婆婆和公公也打死了。郭沫若对这件事有看法,还写了一首诗呈给***,“人妖颠倒是非淆,对敌慈悲对友刁。咒念金箍闻万遍,精逃白骨累三遭。千刀万剐唐僧肉,一拔何亏大圣毛。教育及时堪赞赏,猪犹智慧胜愚曹。”***看了以后,写了一首诗来和答,“一从大地起风雷,便有精生白骨堆。僧是愚氓犹可训,妖为鬼蜮必成灾。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今日欢呼孙大圣,只缘妖雾又重来。”

    说唐僧是非颠倒,其实他是一个有原则的人,而且他的原则符合现代的法律精神,疑罪从无。说唐僧敌我不分,反倒体现了他能够独立思考,不搞拉帮结派那一套,并没有因为行者是自己团队的,就任凭他来指责谁是妖怪,行者又不是李天王的照妖镜。说唐僧愚氓,还不如说他没有聪明过头,凡事能够守住底线。

    孟子有一句话,可以用来解释三藏的所作所为,“君子可欺之以方,难罔以非其道”。我唐僧是个正人君子,我不会以小人之心度人,白骨精也好,其他妖精也好,只要说的话合情合理,确实可以欺骗得了我。我有做人做事的基本准则,也就是道,谁也别想让我改变,说得再像模像样也没有用。

    白骨精有一半是死在面子上。若过此山,西下四十里,就不伏我所管了,若是被别处妖魔捞了去,好道就笑破他人口,使碎自家心。其实妖精吃野生动物就可以了,千万不要伤人,否则在这个人类主宰的世界里很难生存。学学流浪猫,对人类不构成威胁,所以相安无事,很多人还愿意领养。

    行者三打白骨精,每次八戒都在三藏耳边撺唆,这是八戒的嫉妒心作怪。你个身不满四尺的猴头,在下界只管着四万七千馀口妖猴,凭什么你做男一号。我堂堂天蓬元帅,掌管天河八万水兵,只能做个配角,我不甘心。这个八戒不知道内幕,孙悟空能够做男主角,是因为他的名字好。你八戒做天蓬元帅的时候,连个名字都没有,能比嘛。

    八戒的计谋得逞,唐僧把行者逐出师门。还叫沙僧包袱内取出纸笔,即于涧下取水,石上磨墨,写了一纸贬书,递与行者。悟空忍气别了师父,纵筋斗云,径回花果山水帘洞。我不走此路者,已五百年矣。简简单单一句话,道出了万般感慨。

    大圣按落云头,睁睛观看,那山上花草俱无,烟霞尽绝,峰岩倒塌,林树焦枯。只因他闹了天宫,拿上界去,此山被显圣二郎神,率领那梅山七弟兄,放火烧坏了。花果山群猴原来有四万七千馀口,现在只有一千二百多。有些猴子被人拿去了,教他跳圈做戏,翻筋斗,竖蜻蜓,当街上筛锣擂鼓。不知道有没有人把他们贩去大唐国,表演角抵戏。想当年弼马温在天宫,猴子骑马,也一样是猢狲出把戏,不过天上人间的境遇相差何其之大。

    群猴告诉大圣,自从爷爷去后,这山被二郎菩萨点上火,烧杀了大半。且慢。孙悟空不是已经把猴属之类都从生死簿上消了名字了嘛,现在是怎么回事?其实秦广王上天告御状时,表文里有一句话,整理阴阳,也就是重新整理生死簿的意思。所以后来猴属的名字又添上生死簿了。不然四万多猴子,不加控制地生育,不利于生态平衡。

    打猎的人又来花果山抓猴子了。大圣心中大怒,作起一阵狂风,将那碎石,乘风乱飞乱舞,直打得人亡马死。猴王重新竖起大旗,又去四海龙王借些甘霖仙水,把山洗青了,领众猴操演武艺,逍遥自在,乐业安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