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西游记里的十万八千疑团 » 第六十四回 碗子山遇黄袍怪

第六十四回 碗子山遇黄袍怪

    这边大圣重修花果山,复整水帘洞,那边三藏被骗进了碗子山波月洞。这长老不知道去西天路上妖怪很多吗,不知道他自己需要徒弟们随时来保护吗,怎么就一个人乱走。很可能是保护神让三藏去散步观风的,就是为了让他遇到黄袍怪。

    十三年前的八月十五日良夜佳辰,宝象国王的第三个公主,乳名叫做百花羞,正在赏玩月华,被黄袍怪一阵狂风摄将来此,与他做了十三年夫妻。八月十五是中秋节,这个名称应该是从仲秋节演化而来的,农历七,八,九月为秋季,依次为孟秋,仲秋,季秋。中秋节也叫做八月节,这个名称从字面上就能理解。

    那妖魔抓住了送上门来的唐僧。亏得三公主编了一个斋僧还愿的故事,教黄袍郎饶了那个和尚。公主对长老只有一个要求,你与我捎一封书儿去,拜上我那父母。三藏居然成了寄信的青鸟。师徒们来到宝象国,国王宣三藏上殿,三藏袖中取出书来献上。那国王也够摆谱的,说自己手软,拆不开书,传旨宣翰林院大学士上殿读书。

    说说这个翰林的意思。翰相当于函,就是书信的意思。行者在黑风山的时候,半路截了简帖,冒充金池长老去黑风洞赴会,对黑熊怪说了一句话,不期路遇华翰,这里的华翰说的就是那张简帖。林是多的意思,独木不成林,树多点才行。寺院里的塔林,封神演义里的酒池肉林,成语里的林林总总,这些林都是同一个意思。从字面上理解的话,翰林院就是存放大量书信的地方,所以让那里的大学士来念信,属于专业对口。

    国王请长老放法力,捉了妖魔,救我孩儿回朝。那长老瞒不过,说出两个徒弟来了。介绍完了猪八戒,再介绍沙和尚,说他生得身长丈二。有句歇后语,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长得那么高,当然摸不到他的头。正是因为身材高大,所以沙僧在流沙河做水怪的时候,才能将九个取经人的骷髅挂在项下。电影电视剧里,为了让他同身不满四尺的行者差不多高矮,只能把骷髅的尺寸给缩水了。

    八戒与沙僧努力齐心去捉那怪物,却战他不过,沙僧反倒被那怪捉进洞去。那老妖还动了认亲的念头,变做一个俊俏文人,来宝象国见国王了。他对国王说,臣闻得昔年也有几次取经的,都说是大唐来的唐僧。看来这些个唐僧从大唐国到宝象国的这段路是走对了,他们没有经过流沙河。可见取经之路不止一条。

    那九个被流沙河水怪吃了的取经人又是怎么回事?套用一条成语,误入歧途,不应该去流沙河。再套用一句俗话,被人当枪使了,唐僧渡过流沙弱河需要他们的九个骷髅,他们不去怎么能行。但是西游记里记了他们一笔,再套用三藏向黄袍怪求情的那句话,他们也算是永注高名了。

    黄袍怪给国王讲了一个老虎做媒人,促成他与三公主配合的故事,还施法术把唐僧变作了故事里的老虎。那国王却传旨,教光禄寺大排筵宴,谢三驸马救拔之恩,不然,险被那和尚害了。当晚众臣朝散,那妖魔进了银安殿,继续饮酒作乐。

    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白马变做个宫娥哄那怪物,先斟酒,再跳舞。那怪解下腰间所佩宝刀递与小龙。小龙接了刀,丢开了花刀法。原来古时候用刀和剑来跳舞是常有的事,所以会有项庄舞剑和公孙大娘舞剑器。剑器也许就是跳舞用的道具剑,就像现在广场舞大妈使用的道具扇子。手边没有剑器的时候,就用真刀真枪来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