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西游记里的十万八千疑团 » 第七十九回 通天河三藏沉底

第七十九回 通天河三藏沉底

    唐僧师徒离开车迟国,晓行夜住,渴饮饥餐,又被一股水挡住也。水边立着一面石碑,远远望去像个人,连行者都看走眼了。在蛇盘山鹰愁涧的时候,他不是对三藏夸过海口么,像那千里之内,蜻蜓儿展翅,我也能看见。现在可是连一里都没有。莫非他像猫一样,对运动的东西看得清楚,对静止的东西就差了点。

    石碑上写着通天河三个大字,下面还有两行小字,径过八百里,亘古少人行。少人行不是很少人走的意思,而是没有人走的意思。可能通天河还真的与天上的天河相通,天河是弱水中的弱水,通天河里的水比重小了就上升到天河,天河里的水比重大了就降落到通天河。所以通天河与流沙河一样是弱水,凡夫俗子过不去。

    四众来到通天河附近的陈家庄。行者三兄弟走进门不知高低,唬倒了老施主,惊散了念经僧。唐僧教训他们,引用了一段古话,不教而善,非圣而何,教而后善,非贤而何,教亦不善,非愚而何。明确定义了什么是圣贤愚。

    仔细想想这段话,以后找理由原谅自己或者原谅别人,可不要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了。哪怕做不了圣人,还是可以努力做个贤人的,千万不要做了愚人。唐僧引用的这段话出自“戒子孙”,作者是北宋的邵雍,开篇提到的“皇极经世书”也是他写的。唐宋元明清,现在是唐朝,邵雍还没有出生呢。也许他的这段话也是引用了唐朝以前的古人吧,嘿嘿。

    陈老说,你等取经,怎么不走正路,却蹡到我这里来。这话说得很对,从这里又过不了河,你们来干嘛。三藏前面的几批取经的唐僧,因为走了正路,才能到得了宝象国。而没有走正路的那九个取经人,却在流沙河被水怪吃了。还有呢,红孩儿手下的六个小妖,去火焰山附近请牛魔王来吃唐僧肉,也只是往西南上依路而走,可见从号山到火焰山不会太远,也不会经过通天河。

    但是保护神才是取经路上的活地图。如果不去流沙河,三藏怎么能收沙悟净为徒。如果都是走的正路,又怎么能遇到这么多的妖魔鬼怪,耗费十四年的时间,而这些对于磨练师徒四众都是很重要的。三藏知道保护神是观音派来的,所以他们怎么指路,他就怎么走。

    三藏对陈老说,自别唐王后,今已七八个年头。那么现在应该是贞观二十年,从贞观十三年出发到现在,有七年八个年头。对照前面陈老对三藏说的话,东土大唐到我这里,有五万四千里路。时间过半,程途过半,刚刚好。不过陈老是怎么知道这个程途的呢?恐怕也是保护神散布的谣言。

    观音莲花池里的金鱼在通天河与陈家庄一带做灵感大王,一年一次祭赛,要一个童男,一个童女,猪羊牲醴供献他。他一顿吃了,保我们风调雨顺,若不祭赛,就来降祸生灾。行者和八戒变作童男陈关保和童女一秤金去灵感大王庙,那怪物吃了八戒的亏,化一阵狂风,钻入通天河内。

    斑衣鳜婆献计,那怪作法降雪结冰,把通天河尽皆冻结。三藏问陈老,怎么如今就有这般大雪。陈老回答,我这里常年八月间就有霜雪。三藏说,甚比我东土不同,我那里交冬节方有之。如此说来,陈家庄所在的车迟国应该在大唐国的北面,也就是纬度更高的地方。这西天取经,绕路绕得忒大了,兴许还真能绕出个十万八千里。四众趁冰过河,那妖邪在冰底下弄个神通,捉住了三藏。八戒给师父改了个名字,叫做陈到底,有点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