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之军权天下 » 第七十四章:袁崇焕提督河南

第七十四章:袁崇焕提督河南

    闻着陈旧谷子的味道,李观蹲在一辆装满稻谷的马车后,用一块油石大力的研磨兵刃。

    这里是山东承宣布政使司治下的青州府,石臼寨备御后千户所,距离他从娘娘宫登陆沧州已经过去大半个月了。李观现在是卓砚昭手下的把总官,管着六十多个战兵。随着杀的人越来越多,他的枪术也愈发精湛。四五米长的重枪和斩首刀,仿佛就像长在他身上一样,让他如臂使指。

    杀人这件事在李观手中变得不再让他紧张,反倒是杀的越多,李观心里就越平静。

    相比弯腰种地砍庄稼,李观现在更喜欢杀人,他也不知道这是什么原因。

    在兖州府时,卓砚昭二人率兵先后杀败沙沟寨、乌镇、邹樢镇、台庄、罗腾镇、磨山镇六个巡检司,然后攻下峄县、郯城,其中战损自然是有的,死的更多的是官军。

    真正迫使卓砚昭、袁天野率军转进的原因是南直隶徐州军和河南信阳卒,郯城县的官道上那一战虽然徐州军败了,但卓砚昭和袁天野同样损失惨重。

    考虑到杜文悍给予二人的战略目标,他们必须得向登莱转进,给徐鸿儒递了个消息以后。卓砚昭二人向东北方向取道青州府,先后攻陷葛沟店巡检司、十字路巡检司、夹仓镇巡检司,因为并非要圈地驻兵,二人兵马再也没有抢攻县城,在石臼寨千户所驻兵以后,二人开始通过闻香教的教徒整理各方战守信息。

    好消息是镇北神将王好贤、镇西神将王酮与五寨土司莫大功麾下合兵,在东城府冠县挡住了袁崇焕的河南兵,虽然不知道具体战况如何,但只要能守住,那都是好消息。

    同时,徐鸿儒手下侯五、周念安、孟先汉三统领带兵,接替卓砚昭二人镇守兖州南部的峄县、郯城以后,反倒再没有徐州军来攻。

    坏消息是莫大功、王好贤带兵离开沧州以后,北直隶闻香教的势力被蓟镇将军马世龙、和喜峰口参将满桂领着骑军一扫而空。眼下,闻香教和辽东杜文悍势力已经彻底断绝了消息及财货交易。

    山东承宣布政使司的东昌府、兖州府两地地处内陆,闻香教可以依靠的只有天津卫、沧州两处出海口,于此暗中蓄养私商海船。

    天启二年,四月十五。

    卓砚昭在日照港送走了一支来自辽东行商客船队伍,随同泛海远去的还有几个卓砚昭军中的信使,这些人将把山东的最新战情送到杜文悍手边。

    ……

    砀山县,河南总督袁崇焕行营。

    袁崇焕一脸亲近的把着徐州参将孙远的胳膊说道:“素知淮兵精锐,孙将军斩杀宋元宝、击败郯城叛军,我已知晓。”

    参将孙远傲然笑道:“当不得总督大人如此褒奖,徐贼麾下叛军势大,不知此次总督大人招来我等可有机宜相授?”

    徐州治下河流充沛,鱼米丰足,北有芒砀山、沛县、丰县,三县城人丁兴旺。此次徐鸿儒叛乱尚未祸及南直隶时,南京兵部便开始命孙远秣马厉兵。无他,因为南京六部早就觉察出治下民生不稳了。

    北京中枢官员贪腐,南京六部又不是残废,他们摆弄财货的手段远比北方人克扣粮饷高端许多,他们是玩金融的。有明一朝,南北北直隶都有衙门熔铸铜钱,早先定例乃是铜七铅三制钱,到了明末南京的衙门里反倒搞出了铜三铅七的制钱,最过分的时候,甚至弄出了一堆几乎纯铅的黑钱。

    这些东西先是被充作官员俸禄,然后从官员的手流向各大钱庄、财阀、地主手里,最后都被当做工钱强塞给了佃户、长工。反过来佃户、长工拿着黑钱买不到粮食家用,你说这南直隶如何安稳?资本运作的核心规律就是通过多次的价格结算,而夺走利润。要不是南方没有辽东镇那么冷,有一年两三熟的稻米养人,这里的叛乱活动绝对和北方有一拼。

    袁崇焕闻此,朝前快走两步,然后转身,慢条斯理的一抖大红官袍道:“请将军清退左右。”

    孙远不疑有他,摆摆手便叫身边几个裨将、亲兵退下。

    然后,袁崇焕请出尚方宝剑,把他给砍了。

    对,把他给砍了。

    袁崇焕知道淮兵骁勇,更清楚孙远能打仗、会打仗。但他还是把孙远杀了,他给孙远定的罪名是‘怯战’,袁崇焕怕起不到震慑作用,又把孙远的儿子徐州军千总官孙恪升也给砍了。

    然后,他给徐州军全军下达了一个命令,在四月底要克复兖州府全境,袁崇焕觉得河南兵可以用来整顿东昌府,那么徐州军也足够克复兖州府,他的战略就是这么简单。至于斩将无非是为了树立权威,敦促徐州军积极厮杀,丢下这条军令,袁崇焕就回了河南大名府。

    袁崇焕这个人,爱杀人,专门爱杀领兵大将。原本历史上,毛文龙并不是他砍死的第一个总兵官,他杀的第一个总兵是广宁中左卫副总兵杜应魁,那时他也是兵部佥事,分守宁前道,在孙承宗手下混日子,根本没有总督前线兵马的大权。

    更为让人寒心的是,如此肆意杀人,袁崇焕并没有受到什么责罚。

    斩杀总兵官杜应魁的罪名是‘冒领军饷,麾下兵员缺额’,按这条罪名全辽东文武都该死。

    袁崇焕是一个正统的大明官员,正统的瞧不起武官,正统的和袁应泰、袁可立、卢象升、王象乾、熊廷弼乃至全部大明中枢的文人一样,他们看不起武人,也不把统兵大将当人。

    可以想见,自总兵杜应魁起,直到杀掉东江镇主官加衔左都督衔,配征辽大将军印的一品武官毛文龙,数年之间,还有多少史书里无名无姓的武人死在这个狂妄匹夫的手里。

    在明朝,武人根本没机会搞政治斗争,因为他们在朝堂上连人都不算。

    ……

    袁崇焕走后第四天,福烈皇帝徐鸿儒引大军南下徐州,徐州孙远麾下裨将罗胜宽、守备将军方志邗开城请降。徐鸿儒大手一挥将罗胜宽封为镇南神将,再封方志邗为征西大将军,领侯五、孟先汉所部六万人统兵西进河南。

    徐鸿儒最得人心的一件事就是他厚葬了孙远、孙恪升父子,又杀尽了徐州文官,开仓放粮。

    然后他昭告天下定都徐州,改国号为‘楚’,希望以此获得江东之地民心。

    ……

    抚顺城头。

    满身血创的李秉诚提着一杆雕龙画凤的亮银钢刀走上城头,城下辽阳十万大军列阵严整,铁枪如林。

    自万历四十六年四月起,至天启二年四月。经过四年时间,辽东汉人再一次将抚顺城纳归治下,而统兵将领李秉诚的个人威望终于达到了顶峰。

    军卒们只知道是李秉诚带他们砥砺厮杀,先夺沈阳,再胜抚顺。此时浑河以北,再无后金踪迹。

    胜利、荣誉、威望、崇敬,在这一刻都将化作两个字‘忠诚’。

    没有哪一个败军之将能够得人拥护,同样,在耀眼的胜利之下,李秉诚也能登峰造极。

    迎着十万人狂热的目光,身姿高大,钢刀染血的李秉诚对着他的将士们说出了自己气吞山河的野心。

    “没有人能够再一次奴役我们!没有人能够再一次统治我们!

    自今日起!

    我们不再向南明称臣!

    将士们!为我夺取天下!”

    “万岁!万岁!万岁!”

    天启二年四月,李秉诚全据辽北后并没有攻鸦鹘关、叆阳堡。

    他急不可耐的与察哈尔部缔结盟约。在辽阳登基称帝,定国号为‘辽’,自号硕兴皇帝。

    ……

    辽东镇,鞍山驿。

    杜文悍听着各方传来的消息一阵摇头苦笑,这面目全非的历史啊,身在其中,似乎各路豪杰都有那么几分真命天子的气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