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岂伊:人生如画待轴展 » 第二卷 第三章 时局与朝政

第二卷 第三章 时局与朝政

    岂伊和阿布赶路很快,不过路上光讨论修炼也是有些无聊,两个人还是很怀念和王启功一起赶路的日子。

    王启功能言善道,经常舌绽莲花,看似不经意的插科打诨中,无论是名人轶事,还是时局朝政,无所不聊。

    临近京城,两个人突然回想起来,王启功插科打诨讲着好玩的那些故事之中,似乎都透露着不寻常的信息。

    比如现在的皇帝嘉靖帝,当年的皇位可谓是砸到他头上的。因为前一个皇帝明武宗没有子嗣,首辅杨廷和在明武宗的堂兄弟中找到了年仅十四岁的朱厚熜继承皇位,庙号为世宗,次年改年号为嘉靖。

    年仅十四岁的朱厚熜,被接到京城继承皇位的时候,杨廷和等大臣请求他听从礼臣所出具的礼仪,由东安门入居文华殿,择日登极。但朱厚熜年纪虽小,心里却很清楚,这是皇太子的礼仪。他是来当皇帝的,应该从大明门入,在奉天殿即位。

    双方互不妥协,朱厚熜在城外住了一夜,差点想不干回老家了。后来太后才派人说和,按照朱厚熜的要求从大明门入京城,在奉天殿即位。

    如果你以为当上皇帝后就能为所欲为,那可就想的太简单了。

    即位之后,以杨廷和为首的武宗旧臣们之间关于以谁为皇考(即宗法意义上的父亲),以及嘉靖帝生父尊号的皇统问题发生了长达三年半的礼仪之争,史称“大礼议”。简单来说,就是大臣们要嘉靖帝称自己的父亲为“皇叔”,称自己的母亲为“皇叔母”,而改称孝宗皇帝为父亲。

    这让年轻的皇帝愤怒不已,当个皇帝当的连自己的父亲都弄没了。

    在随后的三年多里,嘉靖帝拉拢东厂提督兼锦衣卫首领江彬,和以杨廷和为首的大臣们斗智斗勇,最终还是嘉靖帝取得了胜利,杨廷和罢官归故里。后来嘉靖帝也终于成功的把自己的父亲的牌位移入太庙,可以继续称呼他父亲。

    接下来的十来年,嘉靖帝总算是掌控了朝局。直到三年之前,宫中出了一件蹊跷的事情。

    嘉靖皇帝晚上在端妃处睡觉时,差点被一群宫女用绳子勒死。

    如果这是一次深谋远虑的政变,那动手的人至少应该练习过如何能勒死人;如果这是一次无意间的突然之举,又为何当时在场的是一群(而不是一两个)宫女。

    总之这个事情处处透着诡异的气息。

    但是相关人员都被处死之后,这个神秘的事件也就没有更多细节流传出来了。

    但嘉靖皇帝历经这次生死劫难之后,就再也没有上朝过了,连住的地方都搬到了西苑。

    嘉靖皇帝开始沉迷于思考生死的问题,并将精力都花在追求长生不老之上。他迷信丹药方术,派人到处采集灵芝,并经常吞服道士们炼制的丹药,还将一些道士提拔到礼部当官。

    但是要论现在现在朝局中最有权势的人,就不得不提到两个人了。一个是东厂提督兼锦衣卫首领江彬,一个是现在的内阁首辅严嵩。这两个人就是宦官派和内阁派的首领。

    江彬是上一个皇帝武宗时期的老人,武宗对宦官佞臣宠信有加,先是大宦官刘瑾专权,刘瑾被诛后,又出现了江彬专权的局面。

    江彬这个人懂得揣摩上意,在武宗时期就与整天与武宗在豹房中游玩作乐,并为武宗的豹房物色美女。后来又撺掇武宗乘宁王朱宸濠叛乱南巡亲征,幸好朱宸濠还没闹大,就被王阳明传奇般的击败擒获,才避免了战事扩大。

    但江彬为了让武宗为了畅游江南,竟压着捷报,秘而不宣,陪着武宗到处游玩。

    直到第二年闰八月,在南京闹着玩似的将宁王朱宸濠放了又抓,武宗才终于心满意足准备回京城。

    后来武宗在回京途中落水染病,回京后病重身亡。内阁首辅杨廷和与张太后设计诱捕江彬,江彬在北安门被擒下狱,京城内外官民皆拍手称快。

    可以说江彬这个人毫无底线,皇帝怎么高兴他就怎么来。

    嘉靖皇帝即位之后,为了对抗与自己不和的杨廷和及其他大臣,竟然将江彬官复原职,用东厂和锦衣卫来对抗百官。

    后来杨廷和辞官之后,内阁派一度衰落,江彬带领的宦官派一时风头正盛。

    但内阁首辅几次更迭之后,终于又出现了一个能与宦官派对抗的首领,这个人就是严嵩。

    严嵩的掌权之路也和嘉靖皇帝该叫谁父亲那件事情有关。

    在杨廷和与嘉靖帝斗了三年多之后,终于还是心灰意冷,罢官归故里,嘉靖帝也成功保住了自己父亲的称号。又过几年,嘉靖帝提出了更进一步的要求:他要把自己的父亲追尊为皇帝,牌位移入太庙,排序在武宗之上。

    原本叫谁父亲那件事是嘉靖帝占理的,父子人伦乃是天道,让皇帝改叫别人父亲总是说不过去的。杨廷和虽然把持朝政,但是还是很有些底层官员是站在嘉靖帝这边的。

    但是这次可就不一样了,把自己没当过皇帝父亲追尊为皇帝并移入太庙,可以就有点不讲理了,这下可是惹了众怒了,所有官员没人帮嘉靖帝说话。

    但有一个部门是不得不说话的,这就是礼部。当时的礼部尚书严嵩挥笔写下了《庆云颂》和《大礼告成颂》,称颂嘉靖帝的英明决策,嘉靖看了之后大喜,严嵩得到了重用。不过他的举动也在朝廷中引起了轩然大波,得到了其他官员的一致指责,骂声可谓是铺天盖地。

    但是严嵩在结党营私,陷害他人方面可谓是天赋异禀。骂他不要紧,皇帝还信任就行。骂不停口的,找机会弄掉就是了。

    他入内阁之后,每日都呆在西苑,以求皇帝能看到,皇帝还赐了个“忠勤敏达”的印章,表彰其勤劳。

    那个时候,内阁除了严嵩外,还有首辅翟銮,以及和他同期入阁的吏部尚书、礼部尚书,合计四人。但是这几个人显然不是严嵩的对手,严嵩勾结言官骂走首辅翟銮之后,又逼的其他两个人不管事,他则独揽大权。

    嘉靖皇帝不理朝政,沉迷修道之后,严嵩进一步独揽政事大权,成为炙手可热的人物。

    但你要说现在京城里是谁说了算,不同的人可有不同的感受。

    对底层的民众来说,所有在他们头顶之上的人说了都算,无论是衙门锦衣卫还是其他什么机构,对普通人都有予取予求的生杀大权。

    对百官来说,要想活着就不要得罪东厂和锦衣卫,要想进步请找严大人,严党派系欢迎您。当然京城之中官员太多,严派只是其中最大的派系而已。

    对于锦衣卫来说,一切江彬大人说了算,至于江彬大人的命令是来自自己,还是会偷偷去请示嘉靖皇帝,可就没人清楚了。

    对于宦官派和内阁派来说,背地里的争权夺利可不少,但是明面上还是一团和气,毕竟大的职权上还是划分开的。

    据说有的官员见到了品阶不如自己的锦衣卫,一样纳头就拜,生怕被锦衣卫抓走。也有些小官桀骜不驯,既看不起锦衣卫,也敢痛骂严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