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演史之列侯争霸 » 第三十二章 仙人指路

第三十二章 仙人指路

    赵云真的没有想到,东汉名将邓禹之后,那个二十岁都不到的有为青年邓芝果然言而有信,校场竞技后,居然真的单枪匹马前来投靠。

    邓禹,字仲华,南阳新野人。

    东汉开国名将,云台二十八将之首。

    当初随刘秀东征西讨,立下无数汗马功劳功劳。

    后刘秀称帝后,邓禹被拜为大司徒,封酂侯。风头十足。

    眼前的邓芝显然继承了其祖的一切,个性率直好强,言谈之间丝毫不掩饰自己的情绪。

    虽然性格骄傲,但对应玥却是毕恭毕敬。

    也不知赵云在校场之上与他说了些什么。

    因为理论上,公孙瓒才是赵云的顶头上司。

    但邓芝却情愿死心塌地追随应玥左右。望着应玥盯着自己满眼全是问号的模样,赵云偷乐不已。

    他与陈到虽然对应玥小主言听计从,但应玥全无主人架子,经常与他们打打闹闹,玩成一片。

    所以,赵云向应玥扮了个鬼脸,就算给了她一个答案。把应玥气得半死,直想把赵云按在地上打得他遍体鳞伤。

    应玥清清楚楚地记得,在穿越到东汉之前,他与教授同游成都武侯祠,在刘备殿西偏厅的一列文臣廊中,邓芝乃十四位蜀汉文臣其中之一。

    印象中邓芝好像还是坐在中间的位置。

    她怎么也想不到,如今眼前这个英气邓芝原来尚是一位文武全才的小伙子。

    一想到教授,应玥心情顿时沉重起来。

    每当星换斗移,夜阑人静之时,她经常会不由自主的想起教授。

    要不是如今的生活千变万化,她真的不知道能否在此世间继续生存下去。

    正如现在,因为赵云此前进入骑射比赛的八强,实力已是有目共睹,前来挖角的各路人马络绎不绝。

    小至诸郡,王国及各州刺史,大至西园众校尉和大将军府都先后派人前来游说。

    赵云乃忠直之士,对应玥忠心不二,自然是将所有来访之众都拒之门外。

    后来各部连邓芝都不放过。

    就这样,卢植的尚书府门前每天都是车水马龙,把一众人等折腾到筋疲力倦。

    卢植看在眼里,此日遂提出带众人外出探望他的一位挚友,一位隐居在城外的世外高人。

    大家闻之皆喜。

    公孙瓒将自己的部属派驻于郊外,自己则与刘备,关羽,张飞,应玥,赵云,陈到,邓芝等人兴高采烈地随着卢植逃离了尚书府。

    一路上众人得知卢植领他们拜访之人乃关西(函谷关之西)名儒。

    此人博学多才,然生性恬静,将功名利禄视如粪土。

    所以汉顺帝年间曾四次为官府招聘皆不往,最后移居到了雒阳城外的邙山深处,隐然自守。

    如今年事已高,差一年就达到九十岁的高龄了。

    饶是应玥对东汉三国的历史有所了解,但却猜不出此君姓甚名谁。

    卢植一直卖关子,不肯透露更多的丝索。

    那班只醉心于武学的硬汉自然更不会知道此人乃何方神圣了,虽然他们心中也都充满了好奇。

    一行人不知不觉已来到了一间茅屋之前。

    屋前居然停有数辆牛车。显然是屋主有客人光临。

    卢植明显与主人关系匪浅,不容童子通报,就引着众人直入屋中。

    进入了屋内大厅之际,本来厅中正在高谈阔论的一众人等都戛然而止。

    “不想贵宾原乃刘太常也!”中气十足的卢植声如洪钟。

    位居厅中正中位置的老者与旁边一名儒者打扮的中年汉子忙起身,与卢植行礼寒喧一番。

    显然老者与卢植乃忘年之交,他才会以朋友之礼相待。

    其他于厅中的其他人见状,均不敢放肆,一齐起身肃立。

    待各人分宾主落座之后,主人再重提之前正在讨论的话题。

    “吾等此前正言如今天下大乱。欲觅一安身之所实非易事,不知君郎意欲何往?”

    被称为君郎的儒者望着卢植身边的人一副欲言又止的为难模样,显然是对卢植带来的“外人”有所顾忌。

    “刘太常大可放心,此两位乃子干学生公孙瓒、刘备,其他人等均乃忠直之士。老夫以名声担保,此间所言决不外泄半句。”

    卢植向那儒者作出明示后,转过身去为众人介绍道:

    “刘焉兄乃汉景帝第五子鲁恭王刘余之后,与吾学生刘备同为我大汉王朝宗室之后也。”

    “刘焉?”应玥冲口而出。

    刘焉字君郎,乃江夏竟陵人也。章帝元和中徙封竟陵,支庶家焉。

    刘焉少仕州郡,以宗室拜中郎,后以师祝公丧去官。

    居阳城山,积学教授,举贤良方正,辟司徒府,历雒阳令、冀州刺史、南阳太守、宗正、太常。

    应玥立刻就发现自己常态已失,赶快亡羊补牢道:

    “久仰刘太常大名,尝闻太常因老师祝公去世而辞官为其服丧。

    如此不图名位,孝感动天之士,今日有缘得见,实乃吾等三生有幸也。”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刘焉闻应玥之言,心头甚喜。

    遂面露笑容向卢植等人介绍那随其而至的数人。

    立于其身后的四位青年都乃刘焉之子。

    大公子刘范,二公子刘诞,三公子刘瑁,四子刘璋,皆在朝廷任一官半职。

    应玥对四公子刘璋特别感兴趣,因为她知道,正是这个刘璋成就了刘备日后的霸业。从此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故不免对他多看几眼。

    而至于刘焉接着介绍的人中,应玥虽然不甚熟悉,但也并不是一无所知。

    庞羲,河南尹河南县人,现于朝廷任议郎一职。

    其家族乃世家大族,自其父辈起就与刘焉家族交情至深。

    一看庞羲肠肥脑满,眼珠频转的模样,应玥就知道他应该是与战国时期吕不韦同一类型的投机高手。

    吴匡,字崇义,陈留人。大将军何进手下部将。

    他与张飞有几分相似,都是虎背熊腰,性格爽直之辈。

    所以,他很自然就认定了张飞与自己乃同道中人。遂与张飞颔首示好。

    立于吴匡之旁的年轻人乃其侄儿吴懿。

    吴懿一点也不像其叔父,是属于那种儒将之流的类型。

    他见刘备年纪轻轻,后面就跟着两个威风凛凛的随从,而且知道他乃汉室之后,因而对刘备另眼相看。似有巴结之意。

    居于末座的两位文人也是刘焉的挚友。

    其一名为赵韪,巴西人,现任太仓令。

    另一个年纪略大,方士打扮的老者,姓董名扶,字茂安。乃广汉锦竹人。大将军何进荐其为侍中,对他极为器重。

    刘焉见随卢植前来的众人都非泛泛之辈,更何况卢植此大儒已拍着胸膛为他们撑腰,当下放下戒备之心,在介绍完随其前来的各人后,继续重提其此前的话题。

    “如今汉室政治衰缺,王室多故,京都终非久留之地。

    吾欲上奏朝廷,往州郡担任一官半职,远离雒阳,请问老师学生此举是否可行?”

    “君郎意欲何往?”近九十岁高龄的主人说话不徐不疾,果有世外闲人之相。

    “交趾州。”刘焉不假思索已脱口而出。

    显然,这个地点早已是他的心仪之地。交趾在国之南疆,远离朝廷。如今蛮族在此境暴乱不绝,

    “吾欲前往平定叛乱,治理交趾。“

    ”此事万万不可。”本来卢植介绍完主人后,应玥还在脑海中苦苦探索是否有此人的蛛丝马迹,突闻刘焉之言不禁大惊失色,不由自主就出言制止。

    所有人一下子都将目光投在应玥身上,眼中都充满了问号。

    “愿闻其详。”主人微笑着咨询应玥的意见。

    难道我会说出来如果刘焉前往交趾而不去益州,刘备以后就可能无立足之地,天下三分就更是子虚乌有这样子嘛?应玥暗忖。

    但话以出口,箭已离弦,哪有收回之理?突然灵光一闪,已是心中有数。遂立身笑语。

    “益州。窃以为益州才是旺刘太常之地也。”

    “此话何解?”此言立刻勾起了刘焉的好奇之心。

    望着众人迷惑不解之情,应玥心中暗笑,然她业已有应对之策。

    故其继续故弄玄虚使出一招“四两拨千斤”,将此问题轻描淡写就弹给了厅中末端的董扶。

    “董侍中定知吾意。应知吾所言非假也。”

    厅中十数人的目光瞬间就转移到了董扶身上。

    始料不及的董扶,想不到应玥会有此一举,一下子竟有些手足无措。

    然董扶年数已大,见惯大场面,更何况应玥之意也真的与其想法不谋而合,只是他想不到刚刚才对其另眼相看的小子,竟然能知道自己心中之意才方寸稍乱了一下而已。

    当下董扶缓缓站起来,轻咳一声,慢条斯理地说出了一句足以改变整个东汉乃至三国鼎立的局面之言。

    “京师将乱,益州分野,有天子气也。”

    此言一出,众人闻之色变。

    大家都已知董扶乃大将军何进器重之人。能为何进如此重而用之,必有其过人之处。敢出此言必有其因。

    亦正是董扶此言,才会令刘备日后下定决心挺军益州。

    然此乃后话,暂按下不表。

    话说众人都为董扶之言所憾。更觉应玥之神奇。

    所有人都各怀心事,心中所虑千端万绪,剪不断,理还乱。

    一时间大家都陷入了胡思乱想的境界。整个大厅鸦默雀静。

    “然皇上如何才能听吾之言,让刘某远赴益州?”

    刘焉老谋深算,闻董扶之言,心中窃喜,却不动声色。

    但他对应玥亦已刮目相看。居然肯对这一乳臭未干的青年不耻下问。

    应玥见刘焉心意已改,心下大喜。自然继续蜗行牛步,对这个未来的益州之主循循善诱。

    “益州刺史郤俭赋敛烦扰,谣言远闻,刘太常可上奏皇上,出为监军使者,领益州牧,当收俭治罪。

    事成之日,刘太常切勿应某今日之劳也!”

    “焉尚闻益州逆贼马相、赵祗等於绵竹县与黄巾勾结。

    合聚疲役之民,一二日中可得数千人。

    益州刺史卻俭亦对此二人无可奈何。试问焉有何能可降之?”

    刘焉自有郁结于心。

    “刘太常乃汉室之后,自有吉星拱照,万事逢凶亦能化吉。

    如今益州亦乃多事之地,天下各刺史、太守自据其镇。

    货赂为官,以至九州生灵涂炭。

    如此良机,若刘太常肯屈就前往镇安方夏。

    以太常一清明重臣,应某笃定皇上定会言计谋决。

    否则,迟之必悔也!”

    应玥此言可谓用心良苦。

    其实刘焉只要将其言略以修改,就自能水到渠成至益州去做他的土皇帝了。

    而刘焉亦非泛泛之辈,闻应玥之言后细细品味片刻后已是心神领会,满心欢喜向应玥道谢。

    刘焉见此行目的已达,遂引着众人告辞别去。

    刘备望着刘焉等人运去的背影,面上情难自禁露出一副茫然若失的表情。

    “玄德,有否想过随刘太常至益州共谋大事?毕竟你二人同乃汉室后嗣。”

    卢植见刘备一副油然向往的样子,忍不住出言逗他一下。

    “玄德?此位小兄弟字为玄德?”

    厅中年纪最大的主人家闻卢植之言后竟然从座上弹地而起,此前的气定神闲业已荡然无存。

    “备之字正是玄德也。”

    望着老人家喜不自胜的模样。刘备忙起身作揖证实。

    “来人!快,快,快叫吾孙至大厅!”

    老人家仰天大笑:

    “不想此世间真有与吾同字‘玄德‘之人!天意如此。郭正没骗老夫也!”

    过了一会,老人家的孙子,一个十来岁的少年步入了大厅。

    不知为何,应玥一见此少年的样子,心底中竟油然而生出一丝想与之亲近的感觉来。

    至于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驰想,她也说不出个所以然。

    然而,当这个小伙子向众人自报其姓名后,应玥已是目瞪口呆,心中一切谜团随之迎刃而解。

    一切一切,都让应玥越发相信:

    原来世事冥冥中已有主宰,自己或者根本就是此世间的一份子,甚至还身负着重任。

    而从现况来看,事情已是一发而难以收拾……

    欲知后事如何,请续阅下章《横抢硬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