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乱世俱兴 » 第一章 12 付家庄

第一章 12 付家庄

    沁娘家住在付家庄的东头,再过去便是那天陈继就回付涛的那条河了。而这也是陈继第一次真正的走进这个村子。

    可能是沁娘家住在村子最东边,刚开始还只是零落的几间房子,等到贺叶儿领着他过了一道水沟上的小石桥,房屋才渐渐密集起来,也逐渐有了点村寨的样子,现在半下午快到晚饭时间,陆陆续续有人拿着各式农具务农回来,有个行人牵着驮马从他身旁走过,马背上还架着爬犁,那驮马路过陈继身旁时,还在他脑袋边上轻轻打了个响鼻。走过细碎的石子路,接着拐了个弯,陈继又踏上青石板路,这下他才发现庄子远不是他以为一个十几户人家的小村庄,而是一个颇具规模的小镇了。

    平整的青石板路根本不亚于老家小县城的道路,宽度看起来过个三四辆牛车都不成问题,街道两边全是两三层楼的饭楼酒肆,大小不一颜色各异的旗子从楼上支出来,在风里飘出一道彩色的波浪。

    跟在贺叶儿后面走过去,即便眼下还没到饭点,左右两侧依旧不断的传来伙计拉的老长的吆喝,仔细听其中还掺杂着酒徒们大声呼号的斗酒声,偶尔还有歌女温柔缠绵的小曲伴着似有似无的丝竹之声。不时有哒哒的马车路过身旁,走到某个门前停下;也有不少喝得东倒西歪的汉子互相搀扶,嘴里骂骂咧咧的从楼里走出离去。各处的弯弯角角都停着不少小木车,车上或支着小旗,或架着遮帘,蒙蒙的蒸汽中漏出“X记小面”或是“XX烧饼”之类的招牌菜,也有挑着担子的小贩嘴里仿佛唱歌一样

    吆喝着各种果儿的名字,有响器摊贩的拨弄起来像是给他做的伴奏。

    陈继的脚步不知不觉的慢了下来,像个进城的新媳妇一样四处张望,贺叶儿看他这副神情,也放慢脚步等他:“南门县过了好些年太平日子了,别说附近东柳口西柳口几个县了,就是州府和天京府的有名有姓的大商贾都有过来置办分号做买卖的,只是毕竟是边地,少不得关防戒严,南门县城过了戊时便要关城宵禁。于是咱付家庄得了便利,渐渐的兴旺起来了,这两年南集开大市的时候,热闹程度连县城也未必比的了。”

    陈继一边听一边连连点头,这个边关小镇的第一眼就让他吃惊不小,这样的繁华程度,还只是边地的小镇,真不知道州府会是怎样的一番场景,京畿府又是什么样?

    看来这个景煜朝并不似陈继一开始所以为的是个贫瘠落后的朝代,恰恰相反,这个王朝,似乎比他预想的还要繁荣昌盛一点。

    跟着贺叶儿慢慢走过长街,一路上各色铺面琳琅满目,衣食住行无一不足,连银庄票号都有两家,还有好些个铺面陈继都看不出做的什么买卖。

    出了长街,又转过几个小巷,贺叶儿领着陈继进了一座小院门,院子并不大,地上用大小不一的青石板夯实整平,院子右边有一个简陋的小石桌,边上散乱的摆着几把木凳;左侧种着一棵歪脖子老树正在抽芽,树底下还坐着一直干瘦的黑斑黄狗,见陈继进来,飞快的跑过来,龇着牙朝他猛吠了几声,等贺叶儿打了个噤声的手势,大狗摇着尾巴围着两人绕了几圈,才乖乖的坐回树下。

    听见狗叫声,贺四婶也从屋里出来,见是贺叶儿跟陈继,赶忙招呼他们进屋,贺叶儿告诉她弟弟要留在姑姑家玩,她听罢也没说什么。见陈继自己拉了条凳子坐在院子里,就给他端了杯水,便又进里屋忙活去了,只留贺叶儿跟他拉话。

    陈继又仔细打量了一下屋子,青砖大瓦的结构,是比沁娘家的土砖强上不少,不过有几处门窗的棉纱破了,只是用各色的碎布稍稍补了缺口,也看得出贺毅家过得也并不宽裕。

    没坐多久,贺毅便回来了,从门后拿过一把毛帚,前后上下将黑色的公服上的泥灰扬干净。

    “四叔公务忙完了?”陈继见他进来,恭敬的问道。

    贺叶儿也忙走上前去接过毛帚,替爹爹把满身的尘土扑打干净。贺毅朝门外踢了踢腿,想把鞋上的泥点子甩掉,可是那泥点子已经干透,像是长在鞋上一样,贺毅恼火的往门外唾了一口。这才回过头回答陈继的话:

    “哪里有忙完的时候?南门县的四里八乡,治安缉盗征税抚民,事事都要归拢衙门,就是把六房书吏,三班衙役连带上大老爷百十口人的腿跑断也见不到头。就算今天不眠不休忙过去,明天的事照旧堆到山高。明天忙完了,后天又是一样。”

    “你闲了上官看你不来,忙了手里弟兄又苦叫连天。所以还是混个不闲不忙最好。”贺毅等到叶儿替他收拾干净,这才走到院里“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陈继一听,不自觉的再心里感叹,不愧是在衙门里混了十几年的老狐狸,这番见解虽然听上去好像有点不务正业,但确实是基层公务员在单位里混的至理名言。

    见陈继默默的点头,贺毅呵呵一笑:“你稍待片刻,等我换套便服,咱再去罗家。”

    跟着贺毅出来,又绕到另一条大街上,比之前那条更要繁华几分,路上不乏制式穿着的汉子来来往往,有几个还过来跟贺毅打了照面,操着奇奇怪怪的腔调跟贺毅用官话交谈,贺毅也介绍陈继是远房来投亲的侄子,没聊几句,那几人便被不知道那间楼里下来的歌女用又细又软的俚语搭走。

    “不怕,都是边军里出来偷闲的。”贺毅看出陈继有点心虚。不过陈继不是怕官,而是没理解为什么他们会用官话交流,难道本地驻军都是外地派过来驻守边防的?

    贺毅听了陈继的问题,想了想说:“都有,不过边军里多是天南地北犯了事,或发配或流徙过来的,大都不是什么良家子弟。”

    陈继一听就明白了,他依稀记得大名鼎鼎狄青也是犯了事后被发配充军,才有了后来大破西夏的“面涅将军”。想来边军也是一样。

    不知不觉,跟着贺毅已经走到街道的尽头,最外边的店铺门外很是热闹,停着不少大车,穿着褡裢坎肩的壮汉都背着一大包一大包的货物搬进搬出,陈继还没看清那是家货栈还是驿馆,便被贺毅喊着跟上。

    付家庄外围是一道两三米高的围栏,围栏顶上还扎着不少尖锐的箭头,中间开着一扇大门。大门的两边竟然还设了门楼,有专人在里面坐着,不过现在是白天,进进出出的人多,没人注意到陈继这个陌生面孔。贺毅过去打了个招呼,用土话不知道说了什么,才领着陈继出了庄子大门。

    “罗家没住庄子里么?”陈继惊讶的说,照贺叶儿的说法,附近十里八乡付家庄都是数一数二的大庄镇,罗家居然住庄子外边。

    “嗯,不过离庄子也没多远,虽然也还算在庄子的地界里,不过乡亲们现在都愿意管那片叫罗村了。”贺毅跟陈继说:“你这次能不能免了黑牢跟板子,还要看罗老爷能给你出几分力。不过你既救了罗峰的命,又是因此丢的身凭,想来他怎么也会帮你这一回了。”

    陈继猜罗老爷可能是什么大官退下来的乡绅,不过想起那天见面,罗老爷的岁数顶天也不过贺毅这般大小,正值壮年仕途奋发的年纪,怎么会安于回乡当个富家翁呢?

    贺毅像是猜中陈继的想法,接着跟他解释:“罗老爷可不是什么小小的员外郎,往小了说,整个南门县他也是独一份的人家。只要他给衙门里递个话,你的事就不算事。”

    见陈继听得仔细,贺毅也放慢了脚步,细细的跟他说明白。原来罗家并不是什么大官返乡当的富家翁,更不是什么人的亲戚,而是他在付家庄外守着的,是祖上传下来的两亩国岁田。“国岁田,意味着与国同岁,只要咱庆国谢氏领国一天,这两亩田地就一直属于罗家。而且,只要罗家还拿着国岁田的云佩,家里所有的田产都能免缴赋税,户族子弟若是行商进学,也都有不小的实惠。”

    正如贺毅所说,罗村离付家庄并不远,即便他们已经慢慢在走,不远也能看见一片用篱笆围起来的小寨子。

    贺毅指了指前面的寨子:“你猜一下,罗家从一无所有到这自成一片的村寨,花了多少时间?”

    虽然离得远,可是陈继依旧能看出那一片地里,少说也有二三十户人家,要想成为如此规模的富户,即便国家给他免缴税赋,恐怕也要一两代人才能积攒起来。

    听陈继这么回答,贺毅摇头说道;“十七年!”

    陈继吃了一惊,十七年就能发展出这么大一片家业?看见陈继的表情,贺毅接着说:“我清楚记得是月儿出生前一年,如今的这个罗老爷从老太太手里领过去的云佩。至今不多不少十七年。”

    陈继情不自禁的咋舌,这也太厉害了。正当他还想接着了解这罗家是怎么靠着两亩免税田就在短短十七年里成为当地豪绅时,他与贺毅就已经走到了那个村寨的矮墙门外。

    “是谁在外面?!”矮墙边上突然打开一处望风口,从里面露出一双犀利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