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我来,我见,我征服 » 第五十三章 法治

第五十三章 法治

    燕迴制定的制度,都得由他亲自解释,否则谁也不知道怎么做。

    为此燕迴专门开了一个高层学习班,跟大家讲解自己制定的各种制度。

    “咱们燕家军是一个大家庭,从来没有宋、夏、辽、蒙、胡一说,大家着宋衣、讲宋言,全都是宋人,相互通婚是很正常的事情……”

    “当然,有些人因为语言问题,相互沟通会有困难,但这并不能阻碍大家生活在一起……”

    燕迴给燕家军高层上完课后,把给指婚的事情交给了断魂娘子寇英。

    寇英已经和王进成亲,手下又管着无比泼辣的雌虎营,很适合做这样的工作。

    不过,寇英还同时还同时承担了调解别人家庭冲突的任务,这让素来心直口快,作风简单的她很是为难。

    “这有什么难的,两口子吵架,随便抓一个不顺眼的吊起来打就行,但别打坏了,当然声势可以大一点。”

    燕迴处理事情历来简单粗暴。

    “可两口子之间吵架,对错很不好判断啊!”

    这才是寇英为难的原因。

    “这有什么难的。”

    燕迴依旧很不以为然:“两口子的吵架,本来就是床头吵架床尾和的事情,以后碰到这样的事,就把不懂宋言的人吊起来打。”

    “如果两口子都懂宋言,那就把学习成绩不好的吊起来打……”

    燕迴刚在燕家军推行了全民教育和普及河南话运动,正好可以和调解家庭纠纷结合起来。

    至于人权什么的……封建时代有吗?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冲突。

    夫妻之间的冲突是小事,其他人员之间的冲突可是大事。

    边镇人性格粗鲁直爽,不论男女都有很明显的暴力倾向,无论什么样的冲突,发展到最后都会酿成流血事件,这个时候就不能用简单粗暴的方法解决了。

    为了解决内部纠纷,燕迴专门设立了民事司,并且创立了三人审判,十二人评议的审判制度。

    燕家军成了了一个审判委员会,简称审委会……燕迴现在特别喜欢用委员会这个词,甚至一度想把自己的头衔改成委员长,但最终没有坚持。

    审委会一共36名成员,全部都是众人公推出来的德高望重之人……和居委会、村委会一样,审委会的人也是一年一评议,五年一公推。

    每月初一、十五,就是审委会开庭的日子,他们会通过抓阄分组,每三个人构成一个审判庭。

    燕迴很注重仪式感,亲自为审委会成员设计了一套獬豸面具和黑色袍服,藉此加重律法在人们心中的分量。

    不过,燕家军目前还没有自己的律法,审委会的审判依据的还只是乡规民俗。

    法不外乎人情。

    事实上,在中国的封建时代,也包括民国时期,乡规民俗的效力一直大于国家法律。

    为了保证审判公平公正,少出纰漏,审判庭每一次开庭,都允许旁人围观。

    同时,审委会还会从诸营之中抽取十二名陪审员,给他们戴上十二生肖的面具,让他们对审判结果进行现场评议,如果审判结果被推翻,就换人重审。

    为了防止有人操纵舆论,燕迴仿照夜晚行军的规定,要求陪审员和旁人衔枚听审,只有轮到自己的时候才能发言。

    衔枚可不是普通的事情。

    失枚者斩是军中铁律。

    这意味着陪审员和听众在审判过程中不能通过任何方式发表意见,但凡有人违反就会拖出去砍了。

    不过燕迴不喜欢随意杀人,也不认为军法什么时候都能用,于是用抽鞭子代替了砍脑袋。

    说起燕家军的刑罚,目前只有两种,除了砍头之外,就只有各种抽鞭子。

    燕迴专门设计了一种刑鞭,细而坚韧,抽人的时候不会伤筋动骨,只会留下一道细细的血痕。

    为了防止出现破伤风之类的疾病,燕迴还要求行刑的时候给鞭子蘸满盐水。

    有刑罚就有奖励。

    燕家军的奖励主要以以精神奖励为主。

    中华民族崇德尚文,无论高官草民,文豪市井,都十分注重德行层次的提高和文化民俗的延续。

    于是那些能够挂在门口的功德牌、缀在腰间的功德佩,还有横跨道路的功德牌坊,都是众人无比羡慕和到处夸耀的东西。

    除了精神奖励之外,燕迴也没忘了物质奖励,但凡有功劳在身的人,都有与之相配的待遇。

    譬如辎重营的工匠,待遇就是全军最好的。

    在中国的历史上,工匠的社会地位一直不高,对于燕迴如此看重工匠们,燕家军的一些人是有微词的。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燕迴让他们不拿任何工匠生产的装备跟全副武装的雌虎营干了一架。

    这帮瓜怂在被母老虎们拎着饱蘸盐水的刑鞭追打了一番之后,都深刻的认识到了工匠的存在的意义,从此再也没人对工匠们的待遇有意见了。

    榆林寨的建设一天天进行,这天终于遇到了麻烦。

    燕迴对此早有思想准备,也早做好了与其他势力开战的打算。

    对于这个,燕迴有些失算。

    他本以为榆林寨的第一战会和西夏、辽国展开,谁成想最先和燕家军发生冲突的竟然是宋军。

    接收了平波寨的刘世清,很好的履行了自己和燕迴的约定,不辞辛苦的从各处收纳流民,源源不断的给燕迴送过来,史进负责接应他们。

    流民迁移是件了不得的大事,王进专门去了趟延安府,向种师道求了一道手令,同时史进还对沿路的军将上下打点,一直没有发生过令人不快的事情。

    然而在经过绥德的时候却出了事。

    绥德是边塞重镇,属于大宋永兴军路。

    陕北自古有名谚,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

    这两个人杰地灵的地方女子妩媚俏丽,男子丰秀俊朗,米脂出过貂蝉,绥德出过南宋名将韩世忠。

    此时韩世忠并不在绥德,而是跟着刘延庆去了别处,如今驻守在这里的是一个名叫辛道宗的家伙。

    绥德原本属于折家将门的势力范围,但童贯来了西夏之后作了几次大的调整,把一些关键的军寨都换成了自己认为“有能力”的人。

    辛道宗就是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