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凌云村庄: » 第151章:晚霞流苏(9)土地归拢 初见成效

第151章:晚霞流苏(9)土地归拢 初见成效

    周和康正听得入迷,见二杆子不讲了,于是催促道:“你怎么不讲了?不讲我可要平塘了!”

    二杆子听说要平塘,忙说:“别着急,你再听我慢慢道来:

    曾祖听说水仙肚子疼,问道:‘还能不能走?要不要我背你?’

    ‘不用背,现在又不疼了。’既而问道,‘这头母牛怎么办?’

    ‘反正又不是偷来的,我们一起把它牵回去,让东家处理。’曾祖坦然地说。

    ……

    田金贵听说犍牛洗澡带上来一头母牛,并不感到惊奇,而是心中暗自高兴:这是天意,说明我老田家要发了,那我就让它们为我生几个牛娃。

    当天夜里,又一个让人震惊的事情发生了——水仙感到肚子一阵剧痛,忍不住地嚎叫起来。

    母亲听到喊叫,忙过来察看,问她怎么了。她说:‘白天在塘子里洗澡,不小心喝了一口水,然后这肚子就奇妙地鼓了起来,并且里面好像有什么东西在蠕动,让我疼痛难忍。——妈,我想撒尿。’

    母亲把她驾到地面,让她蹲在尿盆上……谁知这一撒却撒出个小男孩。母亲没有来得及多想,忙为其分娩善后。一切整理停当之后,便把这事告诉田金贵。

    田金贵依然很淡定,并不感到意外。他在书场上就曾听说过:鬼谷子王禅的母亲,当年也是闺阁之女,因在路边看到一颗谷子,便采下谷穗,揉搓后吹去谷糠,吃下谷米,于是就孕育了王禅。还有那猪八戒,喝了‘子母河’里的水也怀了孕。那池塘本来就有灵性,犍牛洗澡带上来母牛,女儿喝水生娃不足为奇,这应该是神仙恩典造化。所以他没有去责备女儿,而是要把这事办得更完美。

    他这么一想,就想到我曾祖,让他成为他的乘龙快婿。

    曾祖孤身漂泊他乡,早就喜欢上了水仙,哪有不允之理,于是更姓为田。水仙也就成了我的曾祖母,那个刚出生的小男孩也就是我的祖父。但我的曾祖却不是我爷爷的亲生父亲,他的父亲就是这面塘子。也就是说:这面塘就是我的先人。无论逢年过节我都到这烧纸、磕头。现在你们把这塘平了,就等于把我的先人给活埋了,你说我能同意吗?要想平塘,除非你们先把我给活埋了,否则就别想动土!”

    周和康本来就迷信,是社区免费的“阴阳先生”,认为二杆子说的这事好像不是胡编乱造,见他如此较真,一下子失去了平塘信心。但平整土地工作是不能停止的,他实在没辙,只好打电话找社长。

    ……

    王邦玉来到现场,见二杆子带着几个妇女围堵机械,便问道:“老田,你怎么不让平塘?时间不等人啊。”

    二杆子又把刚才的故事讲述了一遍。王邦玉听后笑道:“你说的那些都是迷信,根本就没有那么一回事,这个故事就是你曾祖为了掩盖他的不轨行为瞎编的。”

    “怎么能是瞎编的呢?”二杆子无法接受他的解释,“我问你,那我曾祖母喝了塘里的水怎么能生孩子呢?”

    王邦玉不苟言笑,言语却游戏三昧:“要不人家喊你二杆子,都是‘过来人’,连这个也不懂?那还不是你曾祖干的好事。两人在瓜棚里像两条蛇交缠,外边电闪雷鸣,大概瓜棚内也是‘干柴烈火’了?”

    “当时虽然雷震遍地火花,但瓜棚却没着火啊?”他的话音刚落,工地便响起了一片嘲弄的声音。

    二杆子见大伙嘲笑,红着脸争辩道:“那从这塘子里跟上来的那头母牛是怎么回事?”

    “我曾听小马庄的老人说过:他们庄当年有个放牛的就丢了一头母牛,至今下落不明,原来是被你曾祖捡去当彩礼了。”王邦玉煞有介事地说,“你曾祖可没有你那么实诚,他要不编那些故事,腿早已被田金贵给打断了。”

    二杆子愣了一下,“你说的是真的,还是假的?”

    “那你认为我说的是真的还是假的?”王邦玉反问道。

    二杆子被问得张口结舌,过了片刻又问道:“大伙都说你学问深,那我问你:王禅母亲吃了谷米怎么也能怀孕呢?”

    “你真有点二。”王邦玉调侃道,“那还不是跟你曾祖母一样,说不定也是那个放牛小子干的好事。她要不这么说,在那封建社会,她父母还不把她活埋了?你曾祖、曾祖母就是跟她学的。你要不信,这塘子里有水,你喝一口试试,看能不能怀孕?”

    众人的嗤笑声把二杆子的脸羞得像是一块毛红布,他用手指着他们,“你们笑什么笑?我再问你们一句:那猪八戒喝了河水不也怀了孕?这可是电视里放的,这又作何解释?”

    王邦玉见他提出这么幼稚的问题,用手在空中向他点了点,“老田啊,我说你什么好呢?这个问题连小学生都知道那是假的,是作者瞎编的。你还会写诗,怎么能提这么浅显无据可循的问题?”

    二杆子到了这个时候才有所醒悟:“看来这么多年我的头是白磕了。”接下来再无申辩理由,于是表态:“塘你们可以平,不过有个条件:我这么多年的头不能白磕,塘平上了,得包给我栽花椒树。”

    王邦玉被他逗得哭笑不得,“二杆子,真是个二杆子。你也不想一想,现在是统一种植,你让大伙都跟你一起种花椒树啊?真是异想天开。想种花椒树,到梁河岸上去种。那胡桑地边还有一块待开发的墓地,就包给你种花椒树,这也算是特种种植,特色绿化。——你别说,种花椒还真是一条致富的路子。”

    ……

    经过两个多月紧张有序的整治,新的农田雏形基本形成。令人欣喜的是,在整治过程中,却开发出三百多亩土地,这远远超过整治土地的代价。

    有人担心:由于耕作层被破坏,庄稼难以立苗、壮苗,若靠农家肥来腐熟土壤,但由于农村环境治理,农家肥早已匿影藏形,明年的农业收成岂不泡汤了?

    为此王邦玉召开了群众会议。他建议明年春天先种一茬春山芋来腐熟土壤。因为山芋喜欢生土生茬,一定会获得好收成。山芋茬口种小麦。山芋秧子粉碎后掩埋,用来腐熟土壤。另外,从现在起,把那些被养殖户废弃的草料、畜禽粪便以及杂草、树叶,都集中起来进行高温发酵,以作为种麦子的土杂肥。只要精耕细作,墒情好,小麦就能满苗、壮苗。

    事实证明王邦玉的做法是对的:由于田块无积水,非常适合山芋生长,平均亩产高达四千公斤以上。小麦也是这样,平均亩产高达六百公斤以上。总收入为:五千二百多万。他们以前种山芋、小麦可没有这么高的产量。这收入可是“八百元一亩”的流转补助的五倍。大伙欣喜若狂,对土地归拢,集体种植充满了信心。

    王邦玉趁热打铁,建议种植大棚蔬菜。由于年终在作利润分配时,各项开支有依有据,算得明明白白。大伙心里都有一面镜子,照得清清楚楚,没有任何潜匿与漏洞,所以大伙对王邦玉等人非常放心。大家一致表示:今年不分红,把所有的收入都用来发展蔬菜大棚。

    王邦玉对这一万三千亩土地作了以下安排:首先建六千亩蔬菜大棚,种植番茄、黄瓜等;余下的七千亩全部种植传统的两米宽、双层拱膜加覆地膜的大棚西瓜。西瓜茬口种红皮萝卜、大白菜。

    这下社区的群众可有事做了,麻将、扑克牌全部收了起来,他们又都回到田间地头。他们怎么也想不到这么大年纪还能在自家地里,每天挣个百儿八十的。

    人说:“货卖堆山,廉价招远客。”桥头村的瓜果、蔬菜本来对外销售就有良好的基础,加上电商平台的预约,采购的车辆纷至沓来。谁也没有想到,这一年下来的仅农业收入竟然高达一亿三千多万。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事实胜于雄辩。”土地归拢,一年见成效,两年吓一跳。大伙高兴地说:“跟着王邦玉,不用去种地;打工离家园,同样可分钱。”

    土地归拢,经营权上交,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经济效益,让马潇潇大跌眼镜。经乡政府批准,特聘王邦玉为社区农业发展科技副主任。在社区召开的区两委、党员、群众代表大会上,王邦玉作了热情洋溢、鼓舞人心的报告:

    “各位领导,广大父老乡亲们:大家好!

    感谢大家对我的信任与支持,有幸离职后重新返岗,和大伙一起发展现代农业。我绝不辜负大家对我的期望与领导的重托。今天借此机会说一说明年我区的农业规划:

    今年我们农业收入为一亿三千多万。土地归拢以来,大家两年没有农业收入,经合作社领导、党员和群众代表研究决定:这三千多万零头为大家利润分红,平均每人可分6000多元。剩下的一个亿,除去所有劳力和工作人员的报酬,下余的全部留作农业发展基金。

    一个亿,这是什么概念?这就是:人多力量大!明年我们再扩建蔬菜大棚两千亩。另外,先建五百亩玻璃温室种花卉,若经济效益能达到每亩十万元以上,我们再扩建。为了拓宽经营范围,延长产业链,我们还要建一千五百亩葡萄园,养一千五百头奶牛。以后我们主要发展方向就是种花卉和农产品深加工。

    我们先建面粉厂。县农委鼓励我们牵头,成立奶牛养殖合作社和葡萄种植合作社。当我县奶牛头数、葡萄亩数达到相应数量,我们再建奶粉厂和葡萄酒厂。当每亩土地纯收入达到十万元、二十万元以上,你们还愿意外出打工吗?这个丰沛美好的未来不是梦!

    谢谢大家!”

    他的讲话,一石激起千层浪,台下的人们兴奋地议论着:

    “我的乖乖,别说一亩地收入二十万,就是十万,那一万亩土地是多少钱啊?”

    “是啊,我那十亩地就是一、二百万,当县长也没这么多收入吧?”

    “到时分红提包可就装不下喽,要用电动车往家拉。”

    ……

    所有人的期望,就像一艘满载的帆船在等待一场给力的劲风。

    ……

    优雅含蓄的春姑娘,迈着轻盈的脚步姗姗而至。登高远望,田野白茫茫一片,恰似宁静“滚动”的波浪。蔬菜大棚里密密麻麻,郁郁葱葱的幼苗在雾气漠漠的笼罩下伸腰展蔓……一碧如洗的天空飘浮着絮状的轻纱云,空气中散发着浓郁的花香……

    王邦玉观察温室内的花卉长势良好,对工作人员交代完毕后,便携手爱妻向桃园、葡萄园走去……

    果园是宋秀管理的。王邦玉夫妇有好长时间没有到这里来。旧地重游,别意阑珊,果园面貌焕然一新,今非昔比。鸟鸣婉转花深处,别有洞天在人间。为了引起游客注目、观赏,桃园、葡萄园周围做了绿色环氧地坪跑道,绿化带的两侧特意种上油菜。

    此时正是油菜花开季节,绿化带中的薰衣草胖胖的紫色花序争先恐后竖起了“兔耳朵”,连同园中的桃花汇成一片花的海洋……如此美丽娇艳的自然大花园缔造了“人间仙境”,让人陶醉目眩。刘思红和王邦玉情不自禁,携手踏歌——唱起了《春风吹》:

    春风吹落雨蒙蒙,土膏欲动万物生;

    春风吹摇扶疏柳,铁牛隆隆遍地走;

    春风吹散雾岚烟,草木葳蕤碧缀连;

    春风吹开秾艳花,桃红杏白满枝丫;

    春风吹联金镶玉,油菜漂黄稼禾绿;

    春风吹响蛙鼓塘,四十五天麦上场;

    春风吹翠青纱堤,一对新燕啄河泥;

    春风吹动流水长,蚕女岸滩采胡桑;

    春风吹悦靡颜姬,分钗合钿有天意;

    春风吹来吉祥云,幽孤消解绝沉沦。

    ……

    这天中午,王邦玉心情特别好,让刘思红多做两个菜,他想喝酒。刘思红粲然一笑,“喝酒可以,但不能违规,最多二两。”

    “遵命。”王邦玉像是鬼掰口,“不过你也得答应我,假如我死了,你必须把我的稿件发了,否则我就喝半斤。”

    “你怎么还没喝就醉了?说那些不吉利的话。”刘思红很不高兴。

    他见老婆生气,便解释道:“这个死是假设的,你别当真。有你这么好的老婆,我怎么舍得离开呢?”

    刘思红心情依然很沉重,“假设也不允许,只要我不死,就不允许你死。”

    “好,好。以后不假设了。”既而半真半假威胁道,“你到底答应不答应?不答应我就喝一斤。

    刘思红心里的疙瘩依然没有解开,她真的希望他能陪她走到人生终点,这个“死”字实在让她不爽,于是心情烦躁的说:“是的,我答应你。你也得答应我:以后不许再说这些丧气话!”

    王邦玉并不怵然为戒,依然淡然处之,谈笑风生,“是!以后就听贵妃娘娘的。”

    ……

    菜上桌后,刘思红拿过酒瓶又对丈夫“量化”——仅泻二两。

    ……

    吃完饭,她便收拾碗筷、盘子到厨房洗涮。

    以往吃过饭,有岳父在,陪着老人说说话,酒没尽兴倒也不觉得有什么惋惜。可现在老人被儿子接走,他一个人感到孤闷无聊,眼瞅着剩下的半瓶酒,肚里的馋虫迅速爬到嗓子眼……心想:我就不信多喝点就能要命!人要该死,谁也留不住。不就半瓶酒吗?以往又不是没喝过这么多,不妨试试。于是打开瓶盖……

    刘思红洗涮完毕,来到餐桌前,见丈夫趴在桌子上,便说道:“趴在这儿睡会着凉的,快到屋里床上睡。”并用手推了几下,可他却一动不动。凭着医生直觉,她感到有些不妙,连忙捧起丈夫的头,只见他双目紧闭,呼吸微弱……于是连忙拨打“1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