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汉朝方术士 » 第三章 血吸虫病

第三章 血吸虫病

    《汉书·贾谊传》说过,“天下之势方病大瘇,一胫之大几如腰。”,就是最早的踵足病记载之一。

    老农的肚子很大,看症状,是被血吸虫尾蚴感染导致的。

    其实仔细看,耕牛的肚子也胀大了不少,同样得了血吸虫病。最直观的证据,就是李寻在田地里,能找到不少血吸虫的中间宿主“钉螺”。

    虽然能够推测出,老农感染的是血吸虫,李寻却想不出根治的办法。

    哪怕是在后世,面对血吸虫病,临床上也只有“吡喹酮”一种有效的治疗药物,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驱虫药”。

    吡喹酮,是一种化学药物。

    “制造化学药物,需要合格的玻璃器皿来做实验,同时,需要大量的原料来试错……”

    李寻记得,以某种违禁品为原料,经过六个化学反应的步骤,才能够合成吡喹酮。

    在这个时代,想要得到驱虫药,简直比登天还难,哪怕是原材料都得不到。

    李寻想掏出手机,搜索一下资料库,看看有没有其他办法。

    想到李柱国在身旁,李寻怕多生事端,只好作罢。

    老农喝下李柱国的矾石汤,咳嗽两声,谢过之后,弯下腰继续劳作。

    腹部传来的阵痛,让老农脸色变得有些痛苦,只能咬紧牙关。

    嬉笑声传来,几名骑着高头大马的贵族,嘴里念叨着辞赋,从农村集市的方向过来。

    这帮豪门子弟,买了几个田奴,准备放在自家的田宅里。

    看到李寻和李柱国,这帮人策马过来。

    为首一人,头上戴着黑色介帻,禅衣外面,套着一件罩衣。随身携带印绶,腰间挂着剑具。剑具由红缟玛瑙制作,里面装着一把玉剑。

    来人李寻认识,是五侯之一,红阳侯王立的儿子,王融。

    “哟,这不是李大师吗。”

    王融心情不错,说道:“前阵子,我父亲还提起过你。貌似你跟陛下进言,要让这些贫民穿上青色的衣服……”

    旁边一名纨绔子弟,抢着说道:“你怎么不提议,让这些贫民穿丝织品呢?哦,我忘了,他们买不起!”

    王融的一帮猪朋狗友,顿时哈哈大笑,夸张的,甚至笑得从马上掉了下来。

    李寻皱起眉头。

    他刚刚穿越过来的时候,汉朝的平民,普遍穿着的是麻布色的衣物。

    “青取之于蓝”,作为染料的蓝草,可以成为北方的一种重要经济作物,何乐而不为。青绿色,从此被视作民间的服色,他的提议,本就顺应历史。

    倒是这帮豪强,显得看不惯了。

    “王融啊王融,你也就这段时间能够蹦跶了。”

    李寻刚要开口,一名穿着襦裙的女子,从王融身后走了出来,面容悲戚,看着老农喊道:“阿翁!”

    老农看到女子,也是懵了,说道:“阿莹?”

    似乎是想起什么,老农扔掉手里的三齿耙,问王融等人:“前些日子,你说过要免除租赋……”

    “对啊。”

    王融手执马匹缰绳,指着卫莹说道:“所以才拿你女儿抵消我的损失嘛。”

    “放心吧,你的女儿做了我家奴婢,不用布巾裹头,可以穿上绣衣丝履。就算是寻常的富贵人家,也享受不到这样的待遇。”

    听到这话,老农的眼中,只剩下痛苦,不甘,却不敢多说什么。

    李寻倒是同意王融的话,王融这样的贵族人家,连僮婢的待遇,都可以不受世俗约束。

    不过,卫莹可不这么想,她哭诉自己并不愿意去做奴婢。

    王融家的奴婢,可不是只做奴婢这么简单。

    李寻开口了:“王融,咱们打个赌怎样?”

    王融无所谓道:“李方士想打赌,自无不可。”

    “你看这老农的脚,肿大如腰,这种踵足之疾,阁下可曾听闻?”

    王融点头道:“宣平门这一带,乡里聚落,十户人家,就有七户如此。”

    说完,王融也有些感慨。他虽然纨绔,但也不是完全不知民间疾苦。

    “如果我能够治好这病,你可愿意将卫莹转让于我?”

    王融眉毛一挑,说道:“有意思。”

    王融示意手下放开卫莹,卫莹赶紧向自己的老父走去。

    “我先把人给你。这场瘟疫,你打算治理多久?”王融把人放了,立刻问道。

    “百日。”李寻深吸口气,说道,“你要知道,这不是普通的疠气,如果要杜绝隐患,时间必须延长。”

    王融嘿嘿一笑,也没有说什么。“方士医学”盛行的年代,他没有质疑李寻的能力,就这样放人了。

    倒是王融身旁,一名戴着方山冠的家伙,问李寻要赌多少钱。

    “五千钱!”

    李寻干脆地说道。

    如果以一石等于两百钱换算,李寻这算是拼上半个月的工资了。

    这点钱对王融来说,显然不算什么。他斜视着李寻,说道:“十万钱,否则我就不赌了。”

    “十万钱?这可是我一年的官银。”

    李寻没想到王融狮子大开口,简直是要饿死他的节奏。王融那双嘲讽的眼神,果断出卖了他的想法。

    “我赌了!”

    李寻咬着牙说道。

    一旁的李柱国,显然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可惜来不及劝说,王融等人就冷笑着,骑着马走了。

    卫莹走过来道谢:“多谢恩公!”

    老农名叫卫延,担心地说道:“这个赌注……是不是太大了?”

    李寻笑了,他刚才装作恼怒,纯粹是糊弄人,王融要是能撑到一百天后,他这个历史穿越者就白当了。除非像小白说的那样,历史出现偏差。

    甩掉这个念头,李寻说道:“干正事……这里附近,有没有‘白头翁’?”

    “白头翁?”李柱国一愣。

    作为一名侍医,李柱国倒是很清楚,有一门药材,就叫做白头翁。

    白头翁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叶片呈卵形,花萼蓝紫色,在陕西有分布,长安城附近也可以找到。

    白头翁对血吸虫病有疗效。

    或者说,白头翁的三萜皂苷,白头翁皂苷,属于杀虫的有效成分。

    这是李寻突然想到的。既然吡喹酮没指望了,还是现实一点,找一批中药材。

    “我记得,白头翁根内的总皂苷含量,高于茎叶。找到白头翁后,服用根须熬制的中药汤,应该会有一定效果吧。”

    李寻不知道,这种简单粗暴的服药方式,能否治疗血吸虫病。

    不过,从长期来看,他并不担心这一点。药物本来就是治标,不是拿来治本的。

    只要能消灭田野间的钉螺,就能消灭血吸虫病。

    李柱国对李寻很是信任,开口道:“我这就去跟太医令上报,从药藏府取出白头翁来。”

    看着李柱国匆匆离去的身影,李寻想到,医药分离,确实要抓紧实施了。

    药丞作为专门管理药物的官员,直到东汉才出现,有点晚了,要不然,如果要拿药,直接找药丞就行了。

    将卫廷唤来,李寻吩咐道:“我是朝廷的方士。这几天,我给你送几副中药,治疗你踵足的毛病。到时候,你先把喝下去,我观察一下药物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