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琢圭 » 第十五章制作籍牌

第十五章制作籍牌

    一路前行,许女史带着阿兰来到一处仓库前,向阿兰引见了五位要一起去西市的禁卫。

    阿兰见他们如自家君女所说皆是年长老卒,同他们见礼之后,便向霍公雅问询道:

    “霍伍长,西市我不熟悉,这施粥的地点应该定在何处,不知道您可有什么建议?”

    “兰姑娘,这西市我也不熟。”霍公雅指着一个短须禁卫,“不过韩明老弟家住西市,哪里合适施粥他应该清楚。”

    短须禁卫闻言,眯着眼睛答道:“兰姑娘,这西市共有四个区域,你若想问那里有吃不上饭的苦命人,那我只能答说都有,而东北两个区会多一些。不过既然施粥的范围是整个西市,那我建议在两条主街交汇处设站,一者,那里足够宽敞,容易找到合适施粥的地点,二者,行人来往频繁,容易将施粥的消息扩散出去,将有需要的人吸引过来。”

    阿兰点头说道:“韩伍长说得有理,事不宜迟,我们这就出发吧!”

    五位禁卫也无异议,跟着阿兰一起前往西市。

    身为禁卫,对他们来说,令行禁止几乎成为本能,不会因为阿兰只是个小姑娘,就对她的指挥有所抵触,遑论他们还是自愿而来的。

    一行十一人,带着三辆马车,向着目的地前进。

    到达西市主街交汇处时,阿兰很快就在南横街紧靠水渠处,找到了一块合适作为施粥地点的宽敞空地。

    确定好施粥的地点,众人开始忙碌了起来,搬卸器物,垒矮灶,搭棚子,淘洗粮米,切剁肉末……

    好在事前阿兰已经对各项事务做好了相应的安排,众人虽然忙碌,但都没有乱,每个人都做着自己该做的事情,一切都在井然有序地进行着。

    施粥的事前准备动静不小,遑论是直接占据了闹市一角,自然免不了引起街上行人的注意,几个黑衣捕役走了过来,为首的细眼捕役恭敬地问询道:

    “敢问几位禁卫大人,来此有何贵干呀?”

    霍公雅扶剑答道:“世女有令,北宫于今日起,在西市设施粥站点,为穷苦庶人施放米粥。”

    “原来如此,小人知晓了。”一众捕役了然。

    “什么事,可是此地不能使用?”阿兰见到有捕役前来,走上前来询问情况。

    “不不,小的几个只是例行询问,此地北宫要用,尽管用便是。”细眼捕役连忙摆手否认。

    阿兰微笑道:“在此施粥,只施给老幼病弱,劳烦几位捕役大哥,巡街时看看有无符合要求的人,告知他们此处有不用钱的米粥可吃,至于来与不来,不必强求。”

    “还有,你们要将此事告知其他的捕役,让他们帮忙广告老弱。”霍公雅接着阿兰的话尾补充了一句。

    “好好,小的几个这就去!”细眼捕役拱手行礼后,带着其余捕役离开。

    “卸甲。”眼见无事,阿兰正想回去,刚一转身,便听到身后传来一声喝令。

    等她回头看去,那五位禁卫正在卸去身上的甲胄。

    “霍伍长,你们这是?”阿兰不解地问道。

    霍公雅呵呵笑道:“来都来了,总不能杵着看你们干活吧?”

    “兰姑娘,有我们搭把手快些,再说世女每月给我们补了五百钱,我们不能白干对吧?”韩明说道:“我们当了几十年兵,除了上战场打仗,就数这安营扎寨的本事能拿得出手,你可别小看我们几个啊!”

    “岂敢!”阿兰捂嘴笑道:“那就有劳几位帮忙出出力气了。”

    有了五位擅长垒灶搭棚的禁卫加入,各项工作进展迅速,六个简易的矮灶最先垒好,火一生起,六个盛放着粟米和水的大陶鬲,立即被摆放了上去熬煮。

    等水开始沸腾,惜妇人依次往陶鬲加入肉末,盐,以及姜粉等香料。

    不多时,浓郁的肉粥香味开始朝外散发出去,扑到四周那些驻足在不远不近处围观的行人的鼻中。

    有几个穿着寒酸的汉子从人群中走出,来到阿兰面前,一个长脸汉子开口询问道:“姑娘,你们做的是什么吃食,闻着香得很,多少钱卖啊?”

    “米粥,施送,不要钱。”阿兰摇头说道:“不过这粥只施给那些老幼病弱,几位大哥却是不符合施送的条件。”

    “这样啊,那算罢了。”长脸汉子得到答案,转身带着人离开,走了几步,他突然停了下来,朝四周围观的人群拱手一圈,喊道:“列位,不必再猜了,此处不是要做买卖,是要施送米粥给那些吃不上饭的人。这是好事,咱们这些有手有脚有力气的人,自己凭本事吃饱饭,不占这些便宜,你们说对不?”

    “对,说得有理!”当下,人群中便有多人大声附和。

    “走走,找活干去!”长脸汉子一挥手,带着身后数人离开了。

    人群中也有不少汉子选择跟着一起离开,但也有不少人留下继续围观。

    阿兰走了出来,向人群喊道:“刚才那位大哥替我把话说了,我也就无话可说了,只能再重复一遍,奉世女之命,今日北宫在此处施粥,凡老幼病弱者,都可以过来领肉粥一碗,不符合者还请速速离去,莫要停留围观,这样既阻碍了行人车马,又耽误了急需之人,若是诸位有心,亦可帮忙将施粥之事广散出去,我在此先谢过诸位了。”

    话罢,阿兰向人群拱手致谢。

    当即,便又有许多人选择离开。

    忽地,一道红色的人影从移动的人群中挤了出来,踉踉跄跄走向粥站,腿一软,跌坐到阿兰身前。

    阿兰低头一看,见那人身形瘦小,身上穿着的破麻衣外裹着一张红色的破布,脸黑脏得看不清楚样子,是男是女亦不清楚,只知他手拿一个破碗,应该是一个乞讨为生的乞儿。

    “那……那粥我能吃吗?”乞儿颤颤巍巍地把手中缺了一角的陶碗举了起来。

    “可以,惜姨,替他盛一碗粥,嗯?”阿兰接过陶碗,转身一看,矮灶旁竟空无一人。

    “他们取水去了,把碗给我吧。”霍公雅上前接过陶碗,在陶鬲内舀出一碗颇为浓稠的肉粥,走到乞儿身旁蹲下,把那碗肉粥递给了乞儿,和善地笑道:“小兄弟,拿着吧。”

    乞儿畏惧地看了霍公雅一眼,闻着肉粥的香味,咽了咽口水,抢过破碗,狼吞虎咽般吃了起来。

    即使被滚烫的肉粥汤得哇哇大叫,他也没有停下喝粥的速度。

    “慢些,慢些吃。”霍公雅见状哈哈大笑几声,说道:“你以后饿肚子就过来这里,这施粥站每天早上都有开。”

    话毕,他也不嫌那乞儿脏,轻轻地拍了拍他的后背,接着便起身过去帮忙施粥。

    施粥的消息被传播了出去,有需要的人陆续前来领取,其中也有混入一些不符条件,却胡搅蛮缠想要喝粥的人。

    面对这些人,阿兰往往还没来得及严厉呵斥,他们便被禁卫那充满杀气的眼神,吓得退却离开。

    这时阿兰才明白,自家君女为何要特地安排一伍禁卫跟着一起前来。

    “姑娘,这大娘今六十有七,腿脚有些不便,可符合领粥的条件?”忙碌中,一道略有印象的嗓音在阿兰耳畔响起。

    抬起头一看,阿兰看到了那位最先过来询问的长脸汉子。

    他和另外一个汉子,一人一边,架着一位老妪,站在领粥队伍的最前列。

    “可,年满一甲子即符合老的条件。”阿兰点头回应,顺手递了碗肉粥过去。

    “多谢!”长脸汉子接过肉粥道了声谢后,便和另一名汉子扶着老妪去往一旁吃粥。

    阿兰将施粥工作交给他人,跟在长脸汉子他们身后走了过去。

    “姑娘,有事?”长脸汉子看到了阿兰,疑惑地问道。

    阿兰问道:“这位大哥,我看你们来来回回好几趟了,每次都带来不同的人,想问下你们和他们是何关系?”

    “姑娘误会了!”长脸汉子恍然答道:“我们几个是城东农乡过来卖力气的人,和那些老弱不认识,只是找活干的途中遇着这些苦命人,想起这里有人施粥,就忍不住过去告诉他们这个消息,能自己走着过来的,我们不必管,可遇着这腿脚不便的人,总是忍不下心来不管,只能帮着带他们过来。”

    阿兰惊讶问道:“这样不会误着你们赚钱吗?”

    “你们粥站什么时候关啊?”长脸汉子反问了一句。

    “辰时开始,午时前结束。”说完,阿兰又补充一句道:“每天都有,时间会持续整个冬季。”

    长脸汉子笑道:“这样啊,那我们下午再赚钱也不迟,反正早上不大能找得着活干,帮那些腿脚不便的老弱过来吃粥,也算做做善事了。”

    阿兰抿嘴浅笑道:“做善事可不能没有回报,这样吧,你们帮忙把腿脚不便的人带过来,事后我请你们喝肉粥,管饱!”

    “这样好得很,我们这就去带人过来!”长脸汉子闻言一喜,招呼着身旁的同伴继续到街边巷尾寻找老弱。

    看着他们离去的背影,阿兰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霍公雅走了过来,说道:“施粥的消息传出去了,但是不够广,来吃粥的人比预想的要少许多。西市太大了,就算得到消息,有的人也很难过得来,而且消息一旦传得够广,来的人多了,全都挤在这个地方,也不是什么好事。”

    阿兰赞同道:“霍伍长说的这些我也想到了,心里也有一些想法,不过现在不是谈论这些的时候,先把粥施完,事后再把人聚起来,各抒己见,收集多些调整的建言,呈报给世女和我家君女查阅定夺,如何?”

    “甚好!”霍公雅说道:“这样,我带人去找老弱过来,否则按照现在的情况,怕是天黑了,十石粟米也未必施得完。”

    交谈随着霍公雅的离去而结束,阿兰将黑色的方巾扎在头上,过去继续进行施粥。

    临近午时,十石粟米还剩六石有余,而前来粥站领粥的人也越来越少,阿兰当即决定施完目前已经熬好的肉粥后,就结束今天的施粥工作。

    半个时辰后,一行人收拾好器物,启程返回北宫。

    路上阿兰聚集众人议事,听取他们的建议,逐渐在心中形成一些想法。

    回到北宫,在许女史的带领下,阿兰在北宫正殿的静室内提笔写字的陈圭。

    “回来了,快过来说话。”陈圭拍了拍她身旁的座位,示意阿兰过来坐下。

    阿兰闻言,上前坐落。

    “累不累啊?施粥顺利不?有没有遇着什么麻烦事?”陈圭关切地问道。

    “不累,也没遇着什么太麻烦的事情,就是施粥不像预想的那么顺利。”阿兰摇头道:“今早两个时辰施出去不到四石米,主要原因应该是第一天施粥,消息传得还不够广,知道的人太少了。除此之外,还有一部分符合条件的人,因为路远,没办法到粥站领粥。”

    “啊,那你有什么想法吗?”陈圭伸了个懒腰后问道。

    阿兰答道:“回来的路上我和其他人交谈过,总结出几条调整的建议,想请君女定夺。”

    “快说!”陈圭催促道。

    “现在的施粥地点定在西市中央,好处是方便消息传播,也能更好的兼顾到整个西市有困难的人,不过坏处也很明显,那里人来人往,领粥的人又都往那聚集,事后大部分人不愿意离开,这样很容易造成道路堵塞,阻碍西市运转。”阿兰询问道:“所以您看能不能这样,现在的施粥站点不动,另在西市的四个区域各增设一个粥站,共五个粥站,每个粥站分配一名禁卫驻守,其余人手按需调配。”

    陈圭想了想,点头应道:“可以,偌大个西市,只设一个粥站,确实不太合适,设五个比较妥当,人手方面你缺多少去找许女史要。我正筹划在西市置办食馆,等食馆一开张,粥站就可以依托食馆场地进行,不必占用道路,影响行人车马上下。”

    阿兰接着请示道:“君女,您之前说过想要雇佣那些庶人,给他们赚钱养家的机会,我在西市就看到不少卖力气的人找不到活干,他们有的心地很好,看我们在施粥,不仅替我们散播消息,还帮忙带人过来,所以我想人手方面是否可以雇他们来帮忙。”

    “诶,这事我怎么没想到!”陈圭连连点头道:“我在西市见过那些力人,有很多因为要争一份赚十几个钱的活,几群人互相压价,有时还会打起来,很是可怜,雇他们去施粥倒是个不错的主意,嗯,工钱给多些,暂时给他们一人一个时辰十五钱,需要雇多少人你自己掂量着办。”

    “是,我还有一个情况要和您说一下。”阿兰说道:“早上施粥,见着一些无处可去的孤寡,不多,但是看着怪可怜的。”

    陈圭闻言,思忖了片刻,说道:“问问他们,要是有愿意的就先带回家里去安置下来,能干活的就安排他们学东西,不能干活的也暂时供养着,要是不愿意,也不必强求。”

    “是,我晓得了。”阿兰站起身来,“君女,那我就先回去。”

    “怎么这么着急啊,现在离阿修他们去用膳还有几个时辰呢,你第一次来北宫,要不要我带你去四处逛逛?”陈圭笑着邀请道。

    阿兰摇摇头道:“下次再请您带我去逛逛吧,我还要去准备明天增设粥站的事情呢,还有给家里的隶人增添些御寒的衣物,您不知道,早上惜姨被冻得直喊这是份要她老命的苦差事呢。”

    “哈哈,惜姨最怕冷了,你多给她备一件暖和的厚衣。”陈圭咧嘴笑道。

    阿兰跟着捂嘴偷笑道:“是,我这就去。”

    话罢,阿兰快步离开了静室。

    不久,陈圭将长案上写满字的竹简卷起拿在手中,随后走出了静室,来到正殿门前,看着殿庭的景色发呆。

    “君女,你要的两百个木牌子,工匠已经做好了”褪去华丽的红袍,穿上宫人灰色衣裳的锦儿,捧着两大串用红绳穿着的木牌牌,来到了陈圭面前。

    陈圭回过神来,高兴地说道:“那几个匠人手真快,这么快就把牌子给做好了,走,我们这就去西殿给那些小家伙做籍牌。”

    经过昨晚和那些小家伙相处,陈圭发现一个很尴尬的事情,那些小家伙大多数没有姓名,或者是忘了,导致她每次要训斥某个捣乱的小家伙,只能喊啊或者喂这些代称。

    明白名对那些小家伙的重要性,陈圭决定替他们每人制作一块籍牌,上面写上他们的名和年龄,好为日后方便分辨他们谁是谁。

    “乖乖,告诉圭姐姐,你知不知道自己叫什么呀?”

    “摇头,不知道呀,没关系哦,圭姐姐给你取一个。”

    “你是第七号,零零七是什么来着,让我看看啊……是桑,好了,你以后就叫桑,桑儿,好听吧。”

    “知不知道自己几岁了呀?”

    “不知道呀,没关系,站起来,圭姐姐量一下你有多高。”

    “站好,嗯,三尺一,乖乖,你今年五岁了哦。”

    “来,把牌牌挂在脖子上……再系到衣裳上……好了,不可以把牌牌弄丢哦!”

    将制作好的籍牌挂到小家伙的胸前,接着便继续给下一个小家伙制作。

    籍牌的制作陈圭打算全部由自己完成,在一问一答一录之间,自己能很好的加深对每个小家伙的印象。

    锦儿捧着字书,跟随在陈圭的身后,一旦陈圭需要查阅,她便会立马呈送上去。

    除此之外,陈圭的身侧还一直跟随着一个全身上下被兔裘遮掩,只露出一个脑袋的小家伙。

    这个小家伙在用药后,精神好了许多,每次一见到陈圭,就会紧紧跟随,不愿离开。

    因此,她的名是第一个取的,叫鸿,陈圭希望她能忘记悲惨的过去,将来能够像鸟儿一样展翅翱翔。

    “诶,乖乖,不可以用口水吐泡泡!”

    “来,圭姐姐问你,你知不知道自己叫什么呀?”

    “不知道呀,没关系,圭姐姐给你取一个……让我看看……霞,就叫霞儿哦。”

    “那知不知道自己几岁了呀?”

    “八岁!”

    “不许乱说,你这么矮,我看只有五岁,写上了哦,你今年五岁了。”

    “来,把牌牌挂上,不许弄丢哦。”

    “好了,去玩吧,走,下一个。”

    “啊!乖乖,你不可以抱着脚丫子啃趾甲!”

    “快松口,不然打你屁股,脏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