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炎汉再兴 » 第二十一章 从来志士惜日短

第二十一章 从来志士惜日短

    在稍作休整之后,于建兴九年(西元231年)的春天,诸葛亮再次领军,复出祁山。此次是为第四次北伐。

    汉军这一次北伐,兵力不过四万余人,考虑到前几次基本都是后勤军需出了问题,所以这一次丞相不但祭出了神器木牛流马来运粮食,还把同为托孤大臣的李严给调到汉中来了。

    李严当年乃是刘表麾下官员,曹操南侵,他弃官入蜀,被刘璋用为成都令,颇有政声。后于建安十八年,担任护军率领部队抵抗图谋西川的刘备。

    李严在荆州时,便知刘备为人,于是果断率部投降。刘备夺取西川后,论功行赏,李严被任命为犍为太守、兴业将军。

    因益州在刘焉、刘璋父子的治理下法纪松弛,德政不举,威刑不肃,李严后来又受命与军师将军诸葛亮、扬武将军蜀郡太守法正、昭文将军伊籍、左将军西曹掾刘巴一起制定《蜀科》,成为季汉治理益州的法律基础。

    建安二十三年,当时刘备与曹操正在争汉中。值此之时,有贼马秦、高胜等在后方起兵作乱,裹胁数万人,兵指资中县。李严率本郡士兵数千人前往讨伐,斩杀马秦、高胜等人。平定祸乱。后又解越巂郡夷帅高定率军围攻新道之围,因为这两次平乱表现得优异出色,刘备加封李严为辅汉将军,兼任犍为郡守。

    建安二十四年,李严毅然在汉中王劝进表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因为才干颇为出色、政治立场表现坚定。于是在章武二年,刘备败还永安宫后,召李严为尚书令,随侍左右。

    章武三年,刘备病重,李严与诸葛亮一道受遗诏辅佐少主刘禅。以李严为中都护,统管内外军事,留下镇守永安。建兴元年,当今天子刘禅登基,李严被封为都乡侯、假节,加光禄勋。

    李严是季汉的第一任永安都督,是季汉少有的手握兵权的实力派。建兴四年,诸葛亮准备发兵伐魏,于是想调李严率军镇守汉中,但李严却想尽办法推脱不去,还反而要求诸葛亮划分五个郡为巴州,让他担任巴州刺史,诸葛亮没有答应。后又私劝诸葛亮受九锡,怂恿诸葛亮进爵称王,诸葛亮大怒,去信加以驳斥。这是二人逐渐不睦的开始。

    李严的表现逐渐引起了诸葛亮的警惕,于是把李严调离永安,让他去镇江州,然后调护军陈到镇守永安。

    建兴八年,曹魏大司马曹真、大将军司马懿和征西车骑将军张郃三路来犯,为了加强汉中防务,诸葛亮命令李严率二万人赶赴汉中阻击敌军。

    李严不满被调离江州,在私下传言说曹魏那边司马懿等人已经设置了官署职位来诱降他,诸葛亮听了,于是表李严为骠骑将军,又表其子李丰为江州都督。

    汉军第四次北伐,诸葛亮考虑到自己麾下人材凋零,而李严能力确实出众,于是便让他负责督运粮草。放在后方做事诸葛亮也能安心,万一让李严在前线带兵,被曹魏给诱降过去了那就成笑话了。

    谁曾想,就是如此精心安排,李严也给诸葛亮捅了个大娄子出来。

    其实第四次北伐,是诸葛亮打得最好的一次。

    这一年,曹真因病前往洛阳休养。西线无人,魏帝把司马懿从荆州给调了过来。对司马懿说:“西方事重,非君莫可付者。“于是使其屯长安,督张郃、费曜、戴陵、郭淮众将以对付诸葛亮。此番闻警,司马懿则使费曜、戴陵留精兵四千守上邽,自己则带着大军,西救祁山。

    当时张郃有不同意见,欲分兵驻雍、郿二县,司马懿自荆州初来,而张郃久在关中,其间关系非常微妙,司马懿哪里肯听张郃之言,遂引大军前行。

    结果诸葛亮直接带兵推到上邽。大破郭淮、费曜,还把上邽四周的麦子都给抢收了。司马懿闻信,便回师,于上邽之东与汉军相遇,其见汉军井然有序,遂不交战,汉军挑战亦闭营不出,任由诸葛亮引军而还。

    司马懿见了敌人主力,自然不肯放弃,于是就一路跟在后面,跟着诸葛亮到了卤城。张郃又劝:“彼远来逆我,请战不得,谓我利在不战,欲以长计制之也。且祁山知大军已在近,人情自固,可止屯于此,……“

    司马懿心想,怎么,我第一次带兵?你就是西线第一权威,也得听我这个主帅的。执意不听要追击汉军,结果一路跟着到了卤城,见汉军军容与东吴大为不同,却又不敢仓促交战,只是登山掘营,埋火生灶。

    麾下众将数次请战,皆不许,于是便有人讥之曰:“公畏蜀如虎,奈天下笑何!“拖到了五月,拖不下去了,于是司马懿便命令张郃攻汉军无当监统领王平于南围,自己则率大军攻向诸葛亮。

    王平坚守不动,张郃不能破。值此时,诸葛亮使魏延、高翔、吴班等人一起攻了出来,两军交战,大破魏军,取得了击杀魏军三千,缴获五千领铠甲、三千一百张弓弩的辉煌战果。

    此战之后,司马懿引兵败退,此后就一门心思要坚定固守。本来诸葛亮可以取得更大战绩的。结果就是李严那里掉了链子。

    此时正值夏秋之季,阴雨连绵,粮草运输供应又出现了问题,李严在得知后,并没有第一时间组织派人抢运粮草,而是派自己的麾下去给诸葛亮送信,说粮食没了,让他退兵。诸葛亮得信之后,只好又一次含恨无奈而退。

    军队若是没有了粮食,任你再英明神武,也是无用。而季汉已经输不起了。

    听到诸葛亮退兵的消息,司马懿大喜,他知道,自己选择坚守闭营不交战的战术生效了,汉军无粮了。于是便派张郃去追击汉军。

    有王双的例子在前,张郃哪里肯听,他久在关中,又不是不知道诸葛亮的本事。于是就不肯去:“军法,围城必开出路,归军勿追。”

    司马懿皮笑肉不笑,说:“你真的想好了不去?”

    张郃无奈,只好引兵追击,结果于木门道中伏阵亡。曹魏关中唯一有资格可以与司马懿较劲的大将,就这样没了。

    话说李严知道军队真的撤退之后,又改口说:“军粮充裕,怎么又退军呢!”还上奏本送至成都,告诉皇帝刘禅。

    诸葛亮被李严这反复无常和恶人先告状的嘴脸给差点气死,于是便把证据纷纷找出来,然后上奏弹劾李严。

    在铁一般的事实跟前,李严被废为庶人,流放到梓潼郡。

    第四次北伐就此落幕。如今,第五次北伐又开始了。除了刘璿,谁也不知道这一次北伐,会是什么样的结果。

    是成功,还是失败?

    基于第四次北伐的成功,绝大多数将士们的心里还是充满了憧憬和希望的。毕竟老敌手曹真、张郃等人已经去世了,新来的主帅司马懿好像不是很能打的样子。

    况且,这一次还联络了东吴一起出兵。

    或许,这一次就能中兴炎汉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