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炎汉再兴 » 第三十八章 此地人言是武功(八)

第三十八章 此地人言是武功(八)

    司马懿如果会国骂,此时一定会来一句卧槽。

    魏延顶盔贯甲,双手持刃,一身杀气腾腾,刚发完战前动员,正欲往东岸一行,忽的就看见东岸魏军一片混乱,随后孟琰率部出击,与敌军缠斗不休。

    魏延远远望见司马懿的麾盖在移动。不由大急:“贼首走矣!”于是便下令击鼓出击。

    诸葛亮给魏延的命令是让其伺机而动。魏延对战场的把握也很准确。他本来打算在战场之上,魏军已经攻入自家别营,与孟琰纠缠在一起,就是想退,一时半会也撤不出来的时候发动攻击。本来若无司马懿临阵变卦,魏延就来得刚刚好。早来一分,魏军还未攻入营中;晚来一分,不是魏军破营而出,就是汉军遭受重大损失。

    可谁曾想,司马懿在虎步营前踌躇了一下,竟然下令撤兵了。他怎么就说撤就撤了?不但是孟琰想不通,魏延也想不通。

    眼睁睁的放跑这么个大功劳,魏延心中也是憋了一肚子气。身后舟船之上,汉军们各自鼓噪不休,红旗被劲风吹得笔直。魏延心想,老孟啊老孟,你可一定要死死咬住魏军,千万别让他们逃了。不然我辛辛苦苦过来一趟,连口汤都喝不上,那算什么回事嘛!

    魏延渡河,司马懿也看到了。魏延之勇,前番卤城之战司马懿就已经领教过了。此时魏延引兵来击,锐气正盛。司马懿可不敢以新败之师,去撄魏延之锋。心慌之下,跑得更快了。

    司马懿传令鸣金收兵,这大军撒出去了,又岂是喊收就收得回来的。攻打孟琰所部的魏军先锋营已经溃败了,先锋营的将领也已经力战而死。孟琰正把首级系在自己腰间,狂叫着带着汉军们往前猛冲猛打。

    魏军先锋营正压着汉军节节往前推进,后面司马懿传来撤军的命令,不但先锋将士不理解,后面等了足够久,期待着冲上去建功立业的魏军们也是满心的不理解。但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上边下令了,下边就只能照做。但这士气,就真的是一落千丈,打仗就是这样,有时候心理上的一个轻微变化,就能够扭转整个战场上的形势。

    士气低落,再加上汉军主动出击,魏军知道这一次又打不赢了,既然赢不了,那就撒腿赶紧跑吧,什么破敌立功,什么封妻荫子,什么保护大魏,去他娘的吧。先保住小命要紧。要是死在这里了,家里妻与子与家产都得便宜隔壁老王,到时别人睡着自己的婆娘,享用着自己卖命赚来的家产,还打着自己的娃,自己就是死了,也还得向阎君申冤。

    步卒这般想,骑兵也一样这么想。司马懿所率领的骑兵反应最快,要退,那好么,马缰一抖,掉头就走。仗着比步兵兄弟多四条腿,一溜烟就跑了。没事,汉军背后掩杀就让他们杀吧,我们只要跑得比步兵兄弟们快就行了。

    远处,汉兵的喊杀声越来越清晰了。步卒,尤其是与汉军战斗了许久的步卒们,看着骑兵头也不回的跑了,嘴巴里不干不净的问候了几句他们的祖宗,然后就边跑边开始扔身上的东西。

    既然仗都不打了,还要兵器干嘛,丢了。咦,不好,赵大跑我前边去了,那什么,甲也卸了吧,我只要跑得比其他人快,我就能活。

    往后一看,汉军还是追了上来,实在跑不动了,肺已经似火烧一般生疼,腿也灌了铅似的迈不动了。得,那就降了吧,听说汉军不杀俘,不虐俘。于是,就有人顺势往地上一躺,放弃了,认命了。

    司马懿一边跑,一边回头看。目光看着从汉营中如潮水一般涌出来的残兵败将,司马懿不禁掩面不敢直视。这也太丢人了吧。

    司马懿身边的亲卫们,一个拉着司马懿坐骑的辔头,一个照着马股连连挥鞭,一群人护着司马懿,率先一步,往自己家的大营进行战略转进了。

    后面的败兵们一看,哟,将军大人跑得这么快?那就更加乱了。甚至有人为了阻挡追兵,把前面的袍泽用双手拽到后面去的。

    孟琰见状,趁势追击,斩首、俘获不计其数。等魏延上了岸,也就只能帮着搜捕搜捕俘虏,打扫打扫战场了。

    没办法,司马懿向来就以静如处子,动如脱兔而著称,这跑起来,可不是比兔子还快么。

    魏延远远看着魏营,叹了一口气,道:“可惜走脱了司马懿。”他心是真的大,想要一战捉了司马懿,嘿,要真能抓住司马懿,搞不好丞相诸葛亮还真敢直奔长安。

    魏延与孟琰收兵还营,暂且不提。却说司马懿一路北奔,退往一处缓坡,见身后并无追兵,这才定下心神,于此扎营,收拢后续漫山遍野而来的残兵败将。面对众将的眼光,司马懿一时之间竟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

    司马懿之前一直在洛阳中枢,曹丕屡次出征,都让好基友司马懿留守京师。后来曹丕去世司马懿又坐镇宛城,督荆、豫二州诸军事。来到西北,也是因为曹真去世了,曹魏在西线无帅臣,面对诸葛亮这个超级麻烦,只能派司马懿来救场。

    司马懿初来乍到,威信未立,却强逼着张郃去追诸葛亮,害得张郃惨死于汉军的伏击之下。虽然是立了威,却也让西北魏军上下心中嘀咕不断。

    张郃于建安五年(西元200年)官渡之战的时候就跟着曹老板了。司马懿直到建安十三年(西元208年)才不情不愿的在曹操的逼迫之下出仕。

    张郃攻河北,定淮南,平凉州,夺汉中,每战必先,屡建功勋。曹丕称帝后,张郃迁左将军,受封鄚县侯。平定羌胡,围攻江陵后,又迁为右将军,跟着曹真抵御诸葛亮,于街亭大破马谡,迫使诸葛亮含恨退回汉中,摇摇欲坠的陇右又重新回到了大魏的怀抱。张郃因此功而升迁征西车骑将军。

    就这么一员功勋卓著的宿将,曹真一死,就被新来的帅臣司马懿拿话给逼死了。虽说瓦罐不离井上破,将军难免阵前亡。但张郃自己已经表明了态度不愿意去追击呀。张郃死了,西线诸将,哪怕是与张郃不和的,哪个心里没有点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