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隋那点事儿 » 第九章 江南叛乱

第九章 江南叛乱

    开皇九年,隋文帝仅用两个月的时间就打败了陈朝,实现了南北统一,整个战争进行的是顺风顺水,这可让隋朝的君臣确失得意了一把,可以说他们都有些飘飘然了。致使他们在对陈朝的治理过程中,过于简单粗暴,深深触犯了江南民众的利益。就在平陈战争不到两年的时间,陈朝境内爆发了一场席卷整个陈朝的全民叛乱。

    江南发动叛乱,主要是隋朝对江南的老百姓不够好。隋文帝对江南文政治、经济、文化的进行整合的初衷没有错,只是他在推行的过程中,忽略了老百姓的感受,有些操之过急了。

    隋文帝还算是个比较厚道的君主,他对陈后主非常好。自从陈后主被俘虏到长安城之后,隋文帝便给他三品官的待遇。而且每次组织宴会时,隋文帝都要邀请陈后主参加。隋文帝还特别注意细节,他嘱咐每次宴会上所奏的音乐都要演奏北方的音乐,因为他担心陈后主听到南方的音乐时,萌生思乡之情。

    隋文帝还经常打听陈后主每天都干些什么,手下人就向他汇报说:陈后主每天都是闷闷不乐,只是不停的喝酒。隋文帝立马说:那怎么能行啊,喝酒伤身,于是他便想让人劝劝他不要喝那么多酒。可后来一想,他就剩下这一点爱好了,如果他不喝酒那他还能干啥啊,于是就吩咐相关部门敞开了供应。陈后主在历史上所有的亡国之君中,他的待遇算是相当好的了。

    中国历史上有三个比较出名的文艺型皇帝,他们的共同特点都是生于帝皇家,才华横溢,只会贪图享乐,就是不会治国。陈后主陈叔宝大家可能知道的会少些,唐朝大诗人杜牧曾写过一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这句诗中的后庭花,指的就是陈后主写的《玉树后庭花》,整首诗写的词藻华美,句式工整,算的上是当时宫廷诗中的绝美代表。南唐后主李煜可算是家喻户晓了,一提到他的大名,立即就会想到他写的“春花秋月何时了”的名句名诗。还有宋徽宗赵佶,他自创了“瘦金体”书法,并自成一派“院体”花鸟画。

    这些文艺型的皇帝,除了喜欢专攻文艺,大都在政治上没啥其他大的追求。他们自然不会为了创建千秋大业而去劳民伤财,所以在他们统治时期,老百姓的生活还算过得去。这三个艺术型皇帝还有个惊人的相似之处,便是在他们的北面都有个非常强悍的邻居,而且他们三个都成为了他们的那些不友好邻居的俘虏。陈后主算是三个人中最幸运的一个,隋文帝一直待他不薄,他是自己郁郁寡欢而死,算的上是正常的自然死亡。李煜是被宋高宗赵光义一杯毒酒赐死,宋徽宗赵佶命运最惨,他是在金人的残酷蹂躏下,客死他乡……

    隋朝平定江南后,为了便于控制江南,防止那些有文化有学识的人起来造反,便将陈朝大部分的文人学士迁到了北方。他这样做使太多家庭家破人亡,妻离子散,老百姓的生活苦不堪言。当时有个破镜重圆的真实故事,折射出了江南人民的悲惨遭遇。

    故事的主人公是陈后主陈叔宝的妹妹乐昌公主,她嫁了个才貌双全的驸马叫许德言,两个人是郎才女貌,夫妻恩爱。在陈朝没灭亡之前,他们一直过着神仙眷侣般的殷实生活。

    许德言是个非常有水平的人,当他看到北方的隋朝在隋文帝的治理下,国事日昌,势有吞并天下之势。而他们这边,陈后主却只会整日寻欢作乐,不理朝政,国事日衰。于是他就对乐昌公主说:照这样发展下去,咱们国家总有一天会被北边的隋朝吞并。到时候以你的美貌,再加上你的才华,你很可能会成为大户人家的小妾。一入侯门深似海,到那时咱们要想再见面可能就很难了。咱们夫妻恩爱多年,如果还想再续前缘,就要有个信物牵线……

    思来想去,许德言便将家里的一面铜镜掰开,他自己留了一半儿,把另一半交给乐昌公主,并给他的夫人嘱咐道:如果有一天咱们夫妻真的分散了,咱们现在就约定好,双方都在每年正月十五那天,到集市上售卖各自手中的半面铜镜,如果两面铜镜能对在一起,说明咱们的缘分未尽,还有再团员的机会……

    果然没过几年,隋朝就平定了江南,统一了全国,乐昌公主被俘虏到了长安,隋文帝便将她作为战利品,赏给了大将军杨素做了小妾。乐昌公主才貌双全,自然很受杨素的宠爱。

    对于乐昌公主来说,虽然杨素平日里对她宠幸有加,但是她还是更怀念那些被前夫独宠的美好时光。乐昌公主每日都在想念他的前夫许德言,期待在有生之日,他们还能再见上一面。于是乐昌公主就依照前夫的约定,在正月十五那天,让他的老奴拿着她手里的那半面铜镜到集市上去售卖。只要有人前来问价格,他就故意把价格要的高高的。当人们看看他手里那半面破不溜丢的破铜镜,再一听他那高的离谱的要价,自然对它是敬而远之。

    第一年过去了,没有音讯,第二年过去了,仍然没等到许德言,第三年过去了,她盼的那个人还没出现……

    许德言自国破家散之后,便开始四处流浪,过着颠沛流离的艰苦生活。过了好多年他辗转来到了长安城,虽然他的生活过的非常窘迫,但心里还是一直念念不忘自己的结发妻子。他始终牢记着同乐昌公主的约定,于是就在正月十五那天,他打算到长安城的集市上碰一下儿运气。

    扫了几条街后,他发现一个老奴正在售卖半面铜镜,并且要价特别高。于是他便赶忙走上前去,拿出自己的那半面铜镜,两半面铜镜就严丝合缝地对在一起了。看到这一幕,许德言高兴的是欣喜若狂,他迫不及待地向老奴询问乐昌公主的现状。当他一听到她现在是杨素的小妾时,心一下子就凉了,因为他非常清楚,杨素当时在大隋朝堂上,可是红的发紫的人物。以许德言目前的身份,他想要见上乐昌公主一面,都可谓是难于上青天。至于他想要把乐昌公主从大将军府里捞出来,那更是白日做梦。

    不知所措的许德言思索了半天,实在是想不出更好的办法,于是他只好无奈地在铜镜上题了一首诗:镜与人俱去,镜归人未归。无复嫦娥影,空留明月辉。

    乐昌公主看到那面重圆的铜镜,和她朝思暮想的前夫在上面题的诗时,她终于可以放心了,总算知道前夫的下落了。可回想一下儿自己现在是深陷侯门,她一个寄人篱下的弱女子也只能是睹物思人,无计可施……

    杨素看到乐昌公主近几日总是闷闷不乐,便问她是不是有什么心事。乐昌公主思前想后,感觉还是如实相告会好些,于是她便将自己的心事和盘托出。杨素本来就是个风流倜傥的人,当他听了她们俩的那段传奇故事后,于是便决定会一会许德言。

    许德言应邀来到将军府,三个人坐在一起,场面是相当的尴尬。为了打破僵局,杨素率先发话了,他对乐昌公主说:你诗写的很好,就目前的形式,请你做首诗,如果你写的好,我就成全你们。才华横溢的乐昌公主,不假思索就出口成章:今日何迁辞,新官对旧官。笑啼俱不敢,方验做人难。意思是:今天可真是个令人尴尬的日子,面对着我的前夫和现在的丈夫,我是笑也不敢,哭也不能,现在才体验到了做人实在太难!这首诗写出了在当时的乱世之中,一个弱女子的心酸。宽宏大度的杨素彻底被这首诗打动,当时便决定成人之美。于是他就把乐昌公主又还给许德言了,同时还赠予了他们一大笔钱,让他们到江南老家再续前缘。

    这就是破镜重圆的故事,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千千万万个普通人悲惨命运,可是大多数普通民众决没有乐昌公主那样的好运气。当时社会上,有多少上至王孙贵族下至普通百姓流离失所,又有多少江南女子流落北方,更有多少江南的士人失去原有的社会地位……当时的社会到处酝酿着不满和动荡,隋朝失去了江南民众的人心,这是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就是隋朝对江南的社会改造过急。江南一直是世族社会,世族社会的特点就是皇权比较弱,政府比较小,人民比较自由。而那些世族,地方豪强或者少数民族首领,他们的权利比较大,甚至说可以为所欲为。隋朝统一江南时,也就是开皇十年,得到的人口只有二百万人口。江南地盘儿那么大,经济发展水平那么高,报上来的只有二百万人口,肯定是有大问题的。这是因为好多老百姓都被世家大族给庇护起来了,他们成了那些世家大族的依附人口了,政府根本统计不上来。隋朝皇权那么强大,怎么会容忍南方的世家大族跟国家争夺社会资源,为了集中皇权,隋朝便对南方的政府进行了改造。

    隋朝首先是取消了江南的郡这一级,和隋朝一样实行州县两级制。所有州县的领导全由北方人担任,南方原有的地方领导要么被俘虏到北方,要么就全部下岗。隋朝还在乡镇设立乡正或者里长,深入基层普查人口,不允许世家大族再隐漏人口。隋朝这些做法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符合当时中国发展的基本思路。但是他们推行的有些操之过急,非常快的就想把事情做好,不仅触犯了世家大族的利益,也触犯了豪门的利益,同时也让普通老百姓特别不习惯,这就引起他们的不满了。

    还有一个问题是隋朝对江南的文化也特别高压,南方人大多信奉佛教,并且南方佛教的势力特别大,隋文帝害怕老百姓利用佛教进行叛乱,就大力限制佛教发展。他发布一道诏令,要求江南每个州只保留两个寺庙,其他多余的寺庙全部废除。

    杜牧有首诗写到: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还只是一个大概数字,当时江南实际上有五百多座寺庙。经过政府一干预,江南也就只剩下六七十座寺庙了。那可就是是连以前的零头都不到,这样江南的老百姓肯定非常不舒服,因为自己的信仰都让国家给剥夺了。

    不让老百姓信佛教,隋文帝鼓励大家信奉“五教”,实际上就是五条儒家的经典教训。其实简单的来说就是:父义、母辞,兄友、弟恭、子孝。为了更好的推广“五教”,政府还往每个乡镇都派了文化宣传员,并且还把“五教”中的每一条都进行长篇大论的注释,并监督江南百姓人人进行背诵。

    本来江南的老百姓日常过的是:昼出耕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的农耕生活。现在政府这么一折腾,老百姓可是一点家也当不了了,白天干完农活儿,晚上还要在煤油灯下苦读五教注释。那时的文化教育水平很低,好多老百姓都是除了自己的名字,其他的字几乎一概不识。现在政府却强迫他们每天都背那些毫无意义的五教注释,对于每个老百姓来说,简直比杀了他们都难受。

    隋文帝本来是想通过灌输家庭伦理,让老百姓先学会孝道,再以孝做忠,成为国家的顺民。他的良苦用心本来没错,错就错在他们推行的方法太夸张了,太笨了。自南北分裂以来,南方一直是以文化正统自居的。他们一直以为自己是文明人,北方是野蛮人。现在国家却让南方人心目中的野蛮人来给自己宣讲文化,对他们来说简直是在班门弄斧。

    这样一来,五教的推行,不仅引起世家大族的不满,同时激发了普通老百姓对政府不满情绪。当时社会上还流传着这么一个谣言:隋朝不仅要把南朝的官员,南朝的知识分子迁到北方,还要把南方的普通老百姓也迁到北方。这个谣言一出来,当时社会可就乱了。当时国家本来是农业民族,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安土重迁,故土难离。老百姓怎么能够接受拖家带口,被政府强迁到北方去。所以这个谣言一出,南方的老百姓就都全起来造反了。起来造反的民众中,有几万人的就当天子,有几千人就当都督,他们是一路攻城掠地,见到北方委派过来的政府领导就杀。当时政府统计的江南人口是二百万,光起来造反的百姓就有三十几万人,可以说整个江南已几乎是全民皆兵,全民造反。

    江南刚一叛乱,隋文帝便派大将军杨素前往江南平判,这个时候他选派杨素,是因为他有两大优势,一是因为他参加过平陈战争,对江南比较的环境熟悉,他了解那里的地形地势和人文风情,那样他进行评判就相对容易些。第二个原因是杨素治军严格,作战冷酷,战无不胜。杨素每次作战前,都要挑士兵的茬儿,只要是让他挑出毛病,哪怕是很小的毛病,马上军法处置,也就是砍士兵的头。每次都是要砍几十个人甚至上百个人头,他任凭血流一地,一直流到他的脚下。面对如此血腥的场面,他依然是谈笑风生。这是他在告诉大家,他就是那么冷酷,那么无情。同时他也是在立威,更是在告诉每一位士兵,只要是上了战场就必须听他的,如果谁敢有违抗就杀谁的头。

    两军对阵时,杨素总是先挑选三百个士兵朝敌军阵营冲锋,打胜了还好,如果打败了,回来几个杀几个……这样下来,他手下的士兵就都知道了,跟着杨素打仗是只能取胜,不能失败。

    对于参加突击的战士来说,既然战死是死,回来还是死,索性不如拼死应战,因此杨素打仗向来是战无不胜。他这样残酷无情,他手下的战士们不但不起来造反,反而很乐意跟着他。因为他手下的将士们只要是谁立功了,杨素总能到皇帝那里给他争取到恰如其分的封赏。所以他手下的士兵都进步的非常快,这样大家都十分尊重他、拥护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