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寒缨谏 » 殷舜钦篇(一)

殷舜钦篇(一)

    淮济雨季云海层层,堆叠在济山上,柔和的飘往北方,带着时而狂烈的雨点儿,走过整个城池。

    牧缘筠坐在淮湖边,吹着雨后清风,听见涨潮的拍岸声,感觉到难得的平静和舒畅,仿佛这不是流放,仅是一场流浪。

    她第一次离开那片皇城,孤身一人,在这片世外之滨上,一切都变慢,车马、人生。平日种种地,和邻居家私塾先生手谈几局,兴趣起来,骑马到淮湖对岸看戏、钓鱼,过得比老头子都闲适。

    恰巧那日是七夕,村里大姑娘小伙子都赶早出去拜神走市,牧缘筠凑这热闹去看折子戏,就叫李伯载她去大旗城。

    日头够毒,在湖边也潮,闷的人有些难受,路上也没个酒驿,她刚到城里就先去了茶馆,两口咽了一壶茶。

    “无耻小人,竟敢动我娘子!”绿衣男子一拳就向对面砸去,那人后仰一步,让他扑了个空。

    “等等,敢问兄台,”对面带着望京口音,语气不屑,“哪只眼睛瞧见大爷我动了你娘子?”

    “两只眼睛都瞧见了,你少装模作样,刚刚手放在哪里你自己清楚!”

    “我不过是扶她一把。”

    “承认了吧,让大家伙看看你这好色之徒,今日不说清楚别想走!”

    旁边的女人一直低头抹泪,没言语半声。

    “那你想做甚,不济我让你娘子也摸两把。”

    牧缘筠这时才看清男子的脸,约莫二十出头,眉目中藏着狡黠,不像个好人,倒真像是个纨绔,身上带着痞,好在长得平头正脸,才撑起了整个人的花哨气质。

    “想得美,今儿七夕,我也不为难你,给十两银子,这事儿就算了了,不然我们去知县老爷那里,要他评评理。”

    骗钱的。

    不过当前这形式,这位“坏人”有些骑虎难下了。

    谁料到他骂骂咧咧几句,就把手里的钱袋子甩了出去:“算我倒霉,拿着钱,滚远点儿,晦气。”

    骗子掂量掂量,拿着钱袋子也走出去,做戏做全套,边数落他家娘子边骂街。

    冤大头也准备出门去,牧缘筠忍不住多说一句,从后面叫住他:“这位大哥,知县仇贤子为官清廉公义,不如与他前往对峙,不必花这冤枉钱。”

    他回头看她,大概是觉得好笑又带着疑惑:“姑娘是望京人?”牧缘筠点点头,觉得自己大概是多嘴了,这人完全不在乎那袋子钱。

    “那你我或许会再见呢。”

    还没等牧缘筠反应过来这话是何意思,后面便传来刚才那骗子的声音:“好个贼骗子!”

    他冲她浅浅勾唇:“有缘再见。”话音刚落,提腿钻进了巷子里,后面的人影子都追不上。

    牧缘筠歪头发蒙,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这个死骗子,敢拿一堆石子骗我!”

    “相公,我的荷包,也……也丢了。”

    两人气急败坏,却也无可奈何,只得拍案走开。

    这倒是有意思,骗子骗了骗子。

    想不到总也不来城里,还能碰上这样的人,她那句问的真是多虑了。

    食了饭,饮了茶,她着实看不下去对桌俩人腻腻歪歪,忙赶着去戏园儿找座。

    今天唱得也是些儿女情长,在座的没几个孤家寡人。

    她喝茶的功夫,余光轻扫,偶然瞥见楼上包厢有人在说笑,就不自觉地顺着声音看过去。两个男子与一个小闺女正聊得开心。女孩也注意到她,拍拍背对着大堂的男子,想这个方向指来。

    牧缘筠转头,装作没看见,喝茶。

    难不成真是认得她?

    戏唱到一半儿,小二匆匆跑来,递过一张纸,上面写着:有缘来见。

    “楼上点翠间的爷传给您的。”

    “拿纸墨来。”

    待吕然然打开时,也是四字:“梁上檐下,什么意思,你确定她是那流放来的公主?”

    殷舜钦点头,环胸倚在门框:“今日她提醒我时,口音是望京城东,还夹杂着骆马调,容妃是龙逄人,她学到一些也正常。”

    “虽衣着朴素,但不普通,银线缝衣,布料裁剪皆是上乘,大旗城哪里有这样贵式的铺子。”

    元泽看着他的侧影,歪歪脑袋:“那你解释,什么是梁上檐下?”

    “她说我是梁上君子,檐下归燕,北方来的贼,点给我,知道是谁呢。”

    “你可不是贼,你是豁人家,哈哈。”

    吕然然咯咯笑,她笑起来喜欢拍东西,打得元泽生疼,嘀咕:“侬小点力道。”

    “我打听过,她自幼不受宠,阿娘说是贱籍,才过继给容妃,和蛮子走得最近,喜欢听戏,现住凤台村。怎么样,殷兄,可有头绪?”

    看她样子,好像也不是多乐得听戏。

    “老大?”

    他回过头笑:“这年头还有小娘子喜欢听戏。”

    “望京的稀奇玩意看腻了呗,淮济的戏班子新鲜,才得劲,”吕然然接下话茬,“公主当然见多识广,不然咱们找她做啥子。”

    “就算不是公主,她也是净余的孩子,”元泽见殷舜钦目光有些涣散,又看了一眼吕然然这个多言多语的笨人说:“然然,今日城南有杂耍艺人走市,花楼里热闹,还有姑娘送白糕,你不是一直想吃?”

    “憨,楞个不早讲!你二人且商议着,我去去就回。”她指着元泽,白了他一眼,甩袖子走人。

    “嘿……戆大,”元泽心里骂她没出息,“你可得管管她。”

    殷舜钦摇头:“我可奈何不了这位,倒是你,想问什么,还把然然支开。”

    “无甚,不过见你对此事毫无兴致,是有心事?”

    “没,不过……之前在望京见过。”

    这让元泽一愣,认识他五年,从没听他忆起过从前之事,虽晓得他是北方照人,却不知其过往:“你二人之前相识?”

    风吹进来,殷舜钦起身关上窗:“不曾相识,一面之缘。”

    “一个小毛孩子,记这么久。”

    他攥起拳头,在鼻子下面蹭两下:“我家老爷子过世前,一个女人带着她来旧满舍做客,或是旧识吧。”

    “藏得够深啊你。”

    “与我无关,数年没回望京,别说她,就是相熟的旧友也分道扬镳了,”他喝口水,接着说,“老爷子,以前做过漕运生意,交情多,认识些高门也不奇怪。”

    “不搭噶,我以为侬一记头欢喜上人家了。”

    殷舜钦听他说话,笑着岔开:“元兄,每和那位拌嘴,官话怎么……”

    “我说,还以为你中意人家。”

    “非也非也,这事儿,容我再想想,再想想。”

    外面人声多了起来,似是唱戏的收班了。

    “诶,戏正好唱完,现在下去还来得及。”

    “去找你那冤家吧,她不给我几分面子,我上赶着见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