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百人天 » 第十章 万宽,宫伟

第十章 万宽,宫伟

    不多时,兵士急火火拽着一个老婆子进了堂来,外面有人认出,确实是附近做了几十年稳婆的大娘。稳婆本吓得哆哆嗦嗦,就差跪倒在堂里。六品协律附身道:“大娘莫惊,我等寻你来,只为请你给这位姑娘验身,别无他事。”四皇子也和颜悦色:“老人家不必惊慌,您只需给这位姑娘看看,再如实来回话便是。”稳婆定了定神,领着翠儿跟着兵士进了堂后。

    副主审心知,自翠儿同意验身之时起,结果便已不难猜到。今次不仅得罪了同僚,更是让西京铁骑帅府记恨,连四皇子那,自己也算是挂了号。他本是坎州出身的官员,一直想亲近五皇子却不得法,听人说文道入京是撑了二皇子的场面,就猜度着做点事情让五皇子瞧见。司律院有了状子,就主动请缨做主审。司律院长院大人却只给了个副主审,本想借打压文道一事在五皇子那里添添彩,却招惹了这一身的不是。唯一让他想不通的,这出面的为何是四皇子。

    少顷,稳婆和翠儿姑娘出来。六品协律问道:“老人家,结果如何。”

    “这是本分的好姑娘啊,从未和男人做过那等事。”

    “您可看仔细了?”

    “官爷,我老婆子干了三十年的稳婆,这等事绝不会看错,我可以拿眼珠子跟你打赌。”

    “好。殿下,主审大人,副主审大人,堂外诸位可曾听清?”

    外面一阵哄闹,纷纷叫听清了。又窃窃私语起来,说这文家少爷果然是被诬告。

    “主审大人,可以结案了。”六品协律说了一句,便退在一边,不再出声。

    主审如梦方醒,向大黑班主问道:“本官判被告文道无罪,你可有异议。”

    “没有没有。”大黑班主自讨也是见过世面的人,今次却连皇子都来了,不免有些紧张。

    “文公子,你可要反告大黑诬告之罪?”

    “当然不告,小子能否多说一句?”

    “请说,请说。”

    “多谢大黑班主对我妹子照顾有加,能为了我妹子来这司律院大堂,我文道感激不尽。”说着,对着班主上下合手躬身,行了全礼。

    大黑连连摆手,案子算是审结。众人跟着四皇子出了铁栅,两个皇卫所侍卫驱散了围观的众人。除了文道,一行人都远远坠在后面,远远躲着这显赫的皇子。文道行全礼问:“多谢殿下相救,您怎么来了。”

    “我差府中下人来此旁听,就怕出个什么意外。还没开审就来报我,说是围观的人比往日多了十倍不止。其中定有蹊跷,我就赶来了。”

    “小子何德何能让殿下如此上心。只是这圣上的口谕…”

    “圣上并没有什么案子审完了要你入宫的口谕。”

    “四殿下,您这玩笑可开不得,假传圣上口谕…”

    “父皇月初听闻你要入京,确实说过等你安顿好了请你到宫中的话,秘疏监那里有据可查,谁人假传了?”

    “殿下,那咱们现在是?”

    “父皇近日仍无好转,你还见不得。先到我府上,让我儿万宽见见你。”

    “全由殿下安排。”

    侍从牵来马车,四皇子先坐了上去,挥手招呼文道。文道却连连摇头:“方才官爷就说小子僭越了,如何还敢同殿下同乘。借小子一匹马,我跟在您身后便是。”

    四皇子也不多让,让侍从返回司律院借了官马,领着文道走了。

    邵忆翠儿于掌柜等人在街角看着文道离去,才出了巷子。众人都夸赞翠儿一身打扮。翠儿羞红了脸,“都是莎莎姐姐的主意,我说这也太破费了些。”

    于掌柜笑道:“翠儿姑娘以后是大家小姐,就要这个样子。我回去得再赏赏这个莎莎。”

    邵忆说:“今次多亏了于掌柜和班主,了了我兄弟二人一桩大事。走,我请诸位吃个便饭。”几人有说有笑,在前步行,马车在身后缓缓跟着。司律院和各衙门都在皇城北侧,此处没什么饭庄酒肆,几人还是绕着皇城和罪洗湖,朝百芳街走去。

    案子审结,众人倍感轻松。尤其是皇子殿下亲临的气派,也让于掌柜更加笃定两位公子不同凡响。可这案子的曲折,皇子亲临,稳婆验身,被告戏谑主审,主审副主审当堂舌战的段子,已传遍上京城街头巷尾。成了从高官显贵到短工乞儿的最大谈资。文家少爷从一个好色之徒变成了能言善辩临危不乱的才子,尤其最后感谢大黑班主的话,让寻常百姓听了更是快变成善人了。

    文道自己却不知不觉,又到了皇子府。四皇子府上没有那许多鸟语花香,就是森严庄正的门庭。刚进正厅,就见一少年,和文道年岁相仿,身材略高,肩宽臂长,可未及弱冠,更显消瘦。纶巾长衫,和四殿下一般的方脸虎目,却没有皇子的威严,反而颇有几分书卷气。见了四皇子,躬身请安“爹,您回来了。”

    “宽儿,这便是你想见的西京文氏公子,文道。文贤侄,这是我儿万宽。按我万氏宗谱,排行老三。”

    “见过皇孙殿下。”

    “宽儿,人我给你带来了,好生招待,不可怠慢,我还有政务。”四皇子说完,便进了后厅。

    “你便是文道?兑州州试中,那篇《法之无用》可是出自文公子之手?”

    文道一路上想过不少这皇子寻自己要做何事。不想上来头一句便是自己的州试的文章。顿时一头雾水。只好又施礼说:“正是在下,文某一个狂生妄言,皇孙切勿见怪。”

    “哪来这许多礼数,不日咱们二人就要同入太学,我磨着老师给了我各州州试中出挑的卷子。文道兄这一篇,令我大受启发。又听家父说你是文帅之子,能文能武,便求着家父想去见你。他竟把你请来,没有扰到文道兄吧?”

    “实则是我深陷司律院,多承殿下相帮才能脱身。我现在京中是闲散之人,皇孙何时召见,小子随叫随到。”

    万宽见父亲走远,似长出了口气。说:“家父已走远,无需这般客气。我确实是喜欢那篇文章,想见见文道兄。他还叫我多与你结交亲近。”

    “这…,应是我多亲近皇孙才是。”文道见这万宽说话如此随便,大感意外。

    “家父有他的盘算,我却只是想结识文道兄。你的一篇《法之无用》,还有东青王世子東圭的一篇《小恶无刑》,最是让人醍醐灌顶。可惜家父不让我见東圭。”

    “世子殿下的文章我是不知,我的,实则是义父邵俨所授,义父乃是我的蒙师,他将经法之学传我,无奈小子才疏学浅,只得皮毛。《法之无用》,实是义父所传,我的一点感受罢了。”

    “当初儒山三贤的邵老先生?我的蒙师是太学代掌院李忠,也是三贤之一。家师常说,经法一道,首推邵老先生。今日见了文道兄文章,才知不是家师自谦。”

    “皇孙过誉了,我代家师谢过皇孙盛赞。”

    “私底下,切莫再叫我什么皇孙了。你叫我万宽就是。”

    “不敢不敢,听闻皇孙长我一岁,私底下,我斗胆叫您一声万兄吧。”

    “我知父王要我结交文道兄,或是要拉拢铁骑军。我却只是真心想同你相交。你不知道,我在这皇子府里,能见到的都是些上了年岁的老臣,三十岁以下的人都少有。”

    “哈哈,万兄倒是坦率,这么看来小弟是有福之人了。我有两位义兄,年岁相仿,军营里也不少年轻军士。”

    “过几日儒山开山,各地百名学子前来,我都等不及了。可不知为何,父王不让我去见那东青王世子。我遣人查那世子,却是风评不佳,可他的文章,却有大家风范。”

    “殿下自有殿下的道理,我与那世子有一面之缘,倒瞧不出他有什么大家风范。”

    “开山了就知道了,清明时节还有诗会,若有真才实学,到时定会一展风采。”

    两人详谈甚欢,万宽还招待了文道午饭。直到侍女来寻万宽说是武师到了,才依依将文道送出府来。

    文道又一次乘着皇子府的马车回了小院。邵忆和翠儿也刚回来不久。几人见着梁兵忙碌,觉着是该去找些下人来了。本要给翠儿找个丫鬟,翠儿说什么都不干。一回来就回屋换下了那身小姐的服饰,又穿回平日的麻布短衣。文道和邵忆叹道:“你这丫头,怎么就不愿意享福呢?”

    “享福?二哥你可知那头上的钗子有多重,快赶上戏班里最大的戏冠了。顶着走路,脖子疼。”

    二人哈哈大笑,觉着这才是寻常那鸟雀一般的翠儿姑娘。

    “诸事已毕,你该去陈府了吧。”邵忆问文道。

    “嗯,陈家伯伯向来亲切,这一回我洗了不白之冤,总算能去见他了。”

    “我看你是着急见未来媳妇吧。”

    “二哥莫提此事,一个十三四岁小娃娃,哪有姑娘样子。又不是你那位娇小姐。你这来了上京,也不知司州大人舍不舍得孙女跟来。”

    “到时再说,还有两年呢,想这等事也是白想。不如想想今晚,我已请于掌柜转告那位宫公子,还是那家饭庄,还在那个雅间。”

    “说起来,今儿在皇子府上,到有件怪事。皇孙说,那東圭的文章甚是了得。可你瞧那胖子的样子,想能写得出好文章么?”

    “话不能这么说,哪有以貌取人之理。不过么,这世家公子的文章,也未必都是自己写的。”

    “这可是州试的考卷,还能找人代笔不成。”

    “太学每三年只收百人,就算家世再怎么显赫,若是文章一窍不通,也难中榜。多少会有些人,请些个宿儒大家捉刀代笔。”

    这太学,乃是大宁至高的学府。太学院,是和司政院,司律院,军律院,太医院并列的顶大的衙门口。掌院学政算下来也是一品大员。那皇孙的蒙师李忠,只是代掌院也是正二品的官职。太学是三年一开,九州之地,加上上京城,一地只收十人。且必须是17到19岁的青年才俊。就是这十人里,还有两名考的是医道,两名考的是天劫教的佛经。算下来,能靠经法文章录取的,每州只有六人。而上京里的高官显贵,各州的封疆大吏多多少少又能使点法子塞些至亲的子侄辈进去。实际每州真正靠文章中榜的,只有两三人而已,一年还不到一人。可一旦进了太学,必是留京做官,且起步就是六品官职。二十出头的六品京官,前途真真不可限量。各地考不上的,也会由各地州学起个推荐的名单报给太学,由太学协同吏部分派在各个衙门或各州州司任职。故而,太学在京中看似个只管百十个学子的清水衙门,实则在各地权势极重。每州名义上司州是最高长官,二品的封疆大吏,实际上则是司州,州学学政,各州将军互相牵制。像兑州这样有防务重任的,将军的权势大些。坎州则是司州和学政的门前更加热闹。

    因此,文道这太学,既有自己跟着良师下的功夫,也有将军府的声威。哪个作用更大些,倒是说不清楚。只不过州试的题目恰好是他所长,文章不错,也就少了许多闲话。

    几人闲聊几句,文道还和翠儿比划了几路枪法。自从到了上京城,几人也难得清闲了半日。到了酉时,该去饭庄见那位美男子了。翠儿本想推脱,想起上次之事,怕万一争执起来没人拦着文道,也只能跟去。却说什么也不愿换上小姐的衣服。只在麻布短衣外披了件丝织的半臂罩衫。看起来有点怪异。

    饭庄很近,三人溜达着出门。一盏茶的功夫就到了闹市。门前店小二见了三人,急忙领到上次的雅间。于掌柜,班主和宫公子已经到了。同来的还有一位女子。二十二三的年纪,暗红色的暗花拽地长裙,五官端庄,发髻高挽,玉簪坠着金丝线。脸上略施粉黛,胸前高耸,领口间若隐若现一片白花花的温柔乡。这大美人伴着宫公子这美男子,让人看着赏心悦目。

    几人忙起身招呼。宫公子先开口:“多谢二位公子赏光,在下感激不尽。”

    于掌柜接着说:“都算是熟人啦,这位是我那的当家青衣,惠儿姑娘。近日得宫公子喜爱,也一同请了来。”

    班主只是行了礼,打量了一下翠儿不伦不类的衣服,带着笑意,并未做声。

    邵忆答道:“宫公子客气,有劳于掌柜了。”

    文道却不理会那人,大咧咧在福宾位置上坐下,举起桌上茶碗一饮而尽。叫到:“于掌柜,这茶比起你那什么临江津,确实差了些。”

    “文公子说笑了,您昨日去的皇子府,今日进的皇城,什么好茶没喝到啊。”

    “于掌柜,我今儿没去皇城,还是在皇子府上。那府上喝的也是临江津,却不如你的有滋味。”

    “兴许是用的寻常井水,换成深井水或溪水应能好些。”

    “我下次去跟皇孙说,这茶都喝不到点子上,岂不白做了皇家人。”

    于掌柜看出文道故意冷落宫公子,只好圆场:“宫公子这次带来一点龙团胜雪,那可是最好的茶了。咱们待会一起尝尝?”

    文道毫不领情:“别,我就喝个痛快,有好茶还是掌柜的你这样懂茶的人喝的好。不过这来路不明的东西,掌柜的可要小心。”说着斜眼白了一眼宫伟。若不是有翠儿和那什么惠儿在场,文道怕是说的更要难听。

    宫公子见文道的模样,也不生气。施礼道:“文公子肯来,就是天大的面子了。我家世子确实鲁莽了些,还望二位公子见谅。”

    “这话那胖子怎的不说,轮得到你来说么?”文道不依不饶。

    于掌柜却听了,却忽然起身,招呼着大黑班主和惠儿,要出去点菜。邵忆见了,对翠儿说:“妹子你也去吧,多叫些你爱吃的来。”

    见众人离席出了雅间,姓宫的才又开口:“让我家世子来给二位致歉,我还没那分量。不过,我也算东青王府的人,在京里,替王爷办事的。”

    “他东青王在上京城有什么事要办?那胖子是来上学的,你来做什么?”文道听说那胖子还在逍遥全然不觉,更是蛮横起来。

    “我也是来上学的,不才也考入了太学。”

    “哟?陪太子读书的买卖你也做?”

    “是,陪世子读书。文公子别看世子为人急躁了些,才学还是有的。”

    “听说了,那一篇什么《小恶无刑》,都传到我耳朵里了。”

    “文公子见笑,那篇是在下所写,挂着在下名字的那篇《重典》,才是世子所做。”

    “哦?宫公子为何要和東圭换了卷子?”在文道心里,已认定東圭是个不学无术的胖子,文章定是找什么大儒代笔。听这人一说,那篇让皇孙夸赞有加的文章,是这和自己同龄的人写的,而東圭自己写的文章,也中了榜,不觉惊奇。

    “世子虽有才学,但行文霸道了些,换成我这无名之辈的,省去许多麻烦。”

    “他这么霸道,在東和做他的世子不好么,来上京城给小爷找什么不痛快?”

    “和文公子一样,做人质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