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百人天 » 第四十四章 年节2

第四十四章 年节2

    文道应了掌柜的,返回三楼。他本不愿再掺和这青楼戏园的事,奈何自己这近一年来,除了在儒山上,便没做什么别的事,除了几个同窗,也没结交别的人。此一番,也算仁至义尽。还剩下个墨儿,去给她些赏钱,让红儿不要再责罚她,也就是了。到了三楼,文道招呼大家去画舫,一行人说说笑笑的动了身。

    还没到晚膳时辰,但三人贪睡起的晚,午饭吃的早。小红儿告诉店里三人要提早来吃饭,伙房已经准备的七七八八。闻着伙房的香气,顿时忍不住了。红儿笑着说:“几位公子倒是有趣,人家来这都急急的见姑娘,你们来这却先寻吃的。正好,旁的姑娘上船了还没回来,我先让伙房给几位弄些个吃食。”

    小红儿:“三位公子听说姐姐备了百花酿,都顾不得心疼墨儿就跑来了。”

    红儿:“不仅有百花酿,还准备了专配百花酿的野味。”

    伙房摆上来几盘众人认不得的菜肴,又小心翼翼的搬来一坛酒水。文道怂恿九方锦:“去看看,是不是真的百花酿。”

    伙房笑道:“这可假不了,请大饭庄帮忙多备了一坛,就等几位公子。”说着,起下坛口的封纸放在桌上,几人一看,还真是宣纸。顿时,一股子花果香甜漫溢屋中。红儿亲自用竹筒舀出,给众人斟酒。倒是没再提墨儿的事,只是说些年节的吉祥话。

    一杯酒下肚,果然不同凡响。舌尖上如同百花炸裂,香甜的直冲脑仁。文道饮了一大口,忙按住眉心:“这哪里还是酒,分明就是蜜糖。”

    九方锦笑了:“你再等些时候,看还是不是蜜糖。这酒是十余种花草喂出来的。不过是花蜜的味道最重,在前。品一品,有多种花草混杂,最后才是酒香。可等豪饮之人品到酒香,怕是已经醉了。”

    小红儿问:“这酒醉人么?”

    九方锦说:“当然醉人了。想压住花草的腥味土味,一是采摘整理时要用功,再就是得用烈酒。”

    话是这么说,文道和曹桦军伍出身,喝酒哪有小口抿的道理,只两三口,一盏已下了肚。只有九方锦,小口小口的喝着。三个姑娘也学着九方锦的样子,细细品尝。

    九方锦懂酒,桌上的菜肴却连他个九黎人也认不全。“这是兔肉,这是野山鸡,这两盘我也不认得了。”

    小红儿喊道:“大师傅,这两盘是什么好吃的?”

    伙房又排上几盘素材,四荤四素的一桌子算是齐活。见众人不解两盘肉菜,笑道:“几位尝尝,这可是难得的好东西。”

    一盘白肉,滑嫩异常,入口有些鸡肉的感觉,却没有鸡肉那般柴硬。另一盘则是乌漆嘛黑,形如烧炭,细碎的骨头间夹着黑黑的肉丝,卖相不怎么样,却极其美味。

    伙房禁不住众人催问,说道:“这白肉是蛇肉。不是寻常小蛇,是拳头粗细的绞蟒。”

    三个姑娘听了大惊失色,甚至跳离了桌子,躲在三人身后。三人倒是淡然,曹桦在家中吃过蛇肉,倒不是图新鲜好吃,纯粹是荒年歉收,偏远村落里的农户上山逮些小蛇来县里烤了换钱。小蛇没多少肉,扒了皮穿在竹子上烤了,吃的时候连骨头一起嚼碎。文道虽未吃过,倒也见过,西迟多高原荒漠,跑商的贩子什么没吃过,别说蛇肉,就是虫蝎,饿极了也不放过。九方锦生在九黎,自然不陌生这东西。只是他家里人并不喜这些奇异吃食,若不是酒宴,自家从不做而已。

    三人好容易安抚好三个姑娘,把姑娘们拉回桌上,一人又吃了一小口。可等到说那黑肉时,连三个大男人也吓了一跳。

    伙房的师傅讲道:“这黑肉是蝙蝠。一种只吃瓜果的大蝙蝠,配这花草出的百花酿,最是美味。”

    文道差点把口中的酒水喷出来。蝙蝠?一想起那东西样貌,众人只觉胃里翻腾。别说三个姑娘了,大男人也停了筷子,看着那黑黑的肉,有点犹豫。

    小红儿叫道:“大师傅,要不还是把这菜撤了吧。”

    文道却抬手阻道:“慢着,吃的时候都说好吃,怎么这会怕起来了。”说完又拿了一块,挑出肉吃了。味道虽然不错,但还是喝了一大口酒水。

    曹桦和九方锦也大起胆子又来了一块。曹桦品了品:“实际只要忘了它是蝙蝠,还真是好吃。就是这碎骨太多。”

    九方锦也点点头,但是脸色煞白,也不顾着什么百花酿要细品了,一口干了杯中酒。

    伙房笑道:“几位豪爽,这蛇肉虽然稀奇,但各地多少都有点。蝙蝠却极难抓获,实在是难得的珍馐。”

    三个姑娘里,却只有兰儿,听曹桦的劝又吃了两块。小红儿和小白却说什么都不敢再动筷子了。

    吃到一半,另几个姑娘回来了。除了七仙女,还有几个对岸园子里来帮手的。外间的姑娘领了红儿的赏钱回了自家园子。绿儿,小青和紫儿来行了礼,笑着抱怨了两句万宽他们为何没来,就回了自己屋子。墨儿踟蹰着,有些不敢上前。

    小白摇了摇文道胳膊,文道笑了,“墨儿姑娘别走,一起来尝尝这百花酿。”

    墨儿用力点点头,“公子稍待,我去梳洗一下就来服侍公子。”

    众人实际已酒足饭饱,小红儿和兰儿拉着九方锦和曹桦上了楼。说是醒醒酒,晚间再去戏园子听戏。一柱香的功夫,墨儿又跑出来,见没了旁人,直接深深屈膝不起,给文道道歉。

    文道让小白拉起墨儿,说道:“再这样可就不妥了,大过年的,大家一起开心才对。来,喝了这杯酒,忘了上回事。”

    墨儿起身饮了一杯,喝的有些急了,轻咳起来。文道说:“慢点,据说这酒得慢慢品才有滋味。”

    小白:“公子就这样绕过她了,也太便宜墨儿了。”

    墨儿听了,抓着小白埋怨。文道说:“那小白你说,怎么办才好?”

    小白:“让她把那两盘菜都吃一口。”

    文道听了哈哈大笑,“你也太坏了。”

    墨儿不明就里,偏要问小白安的什么坏心眼。文道却说:“小白既然说了,那就得吃上一口。这样,这白肉,你先吃,我再告诉你是什么。黑肉么…你吃完白的也一并告诉你,吃不吃由你。”

    小白埋怨道:“公子就是心善,连捉弄她一下都不肯。”

    墨儿坐下,吃了口白肉。说道:“到底让我吃的什么,可以告诉我了吧。不过,还挺好吃的,我还以为小白放了什么东西进去。”

    小白:“呸,我才不做那等事,这是红姐专门给贵客备的佳肴。让你吃是便宜你了。这白的是蛇肉,那黑的,是大蝙蝠。”

    墨儿听了,一咧嘴,赶忙又抓起酒杯喝了口酒。小白说:“不吃也罢,我和红儿都不敢碰的。”

    墨儿看了眼文道,鼓起勇气吃了一块,一入口,强忍住反呕的感觉,品上一下,还觉得挺好吃。等到咽下去,脸色已经煞白,忙又喝了口酒。小白拍手夸奖,文道也笑了:“怎么样,味道不坏,就是一想起来吃的是什么,有些害怕而已。”

    墨儿捧着酒盏说:“不怕。做成盘中餐的死物怕什么。”

    小白拉起文道,“公子也去歇息一会儿,晚间大家再去听戏。”

    文道刚一起身,竟有些踉跄,这酒姑娘们没喝多少,文道却是贪杯。入口都是花香,不想一站起来,竟翻上来酒劲。小白和墨儿将文道扶上三楼。屋子里回烟炉烧的正旺,甚是暖和。文道临着躺下,从怀里摸出一个金钱,“红儿说那酒是红姐罚了你胭脂钱买的,你刚吃了肉,便不该受这责罚了。”

    墨儿楞在当下,不敢接过。小白也说:“公子不怪我等就好,这如何使得。”

    “快些收着。”文道把钱塞给墨儿,重重倒下。

    半睡半醒间,文道只觉身上暖洋洋的一团。起身望去,只见自己已褪了衣裳,上身赤裸躺在锦被里。墨儿在一旁弄着炭火,小白却不知去向。

    “公子这么快就醒了?”

    “我睡了多久?”

    “不到半个时辰。”

    文道只觉身上瘫软舒畅,丝毫没有酒醉的头疼。叹道:“这酒是不错,小白呢?”

    “公子外衣上全是酒气,她拿去晾晒一下。我这就去寻她回来。”墨儿说着,出了门。

    文道连忙起来穿上衣服,抓起茶碗,喝了一大口。小白和墨儿抱着外衣回来。说是曹桦也醉倒睡下,倒是九方锦,只顾着和红儿品酒,又喝了一壶还没事。文道穿戴整齐下了楼,九方锦已在厅中坐着。

    “九方兄好酒量,咱们几人喝了不到一坛我就醉了,这酒可比迎风倒还厉害。”

    “我听说最烈的酒是西迟的,然后是二十年往上的迎风倒。文道兄可曾尝过?”

    “没有,在家每次喝酒都被我爹管着。走,咱们回戏园子,看看于掌柜新进捧的哪个姑娘。小白,你去找兰儿让她看一眼曹桦兄醒过来没有。”

    曹桦已然醒来,不过是在屋内与兰儿耳鬓厮磨,却被小白扰了良辰。文道知道后,大呼后悔。曹桦倒是几分不好意思,高壮的汉子这般模样,引得众人笑话。几人加上墨儿,离了客栈返回戏园子。红儿满脸幽怨:“曹公子都有爱惜兰儿的时候,为何九方公子始终这般。”

    文道和曹桦也好奇,“九方兄,你是如何这么有定力。”

    九方锦笑了:“哪是有什么定力,不过是红儿姑娘博闻强识,和她可以谈天论地。聊得多了,自然放下颗蠢蠢之心。”

    “那九方公子是说我们愚昧无知了。”小白假装委屈道。

    “是说我不如几个妹妹贴心了。”红儿也假装委屈。

    九方锦忙摆手,一行人随着戏园中将近子时的热闹,也汇入这一场欢闹。时辰临近,戏园子里无论是主是客,无论戏子名伶还是伙计使女,无论是华服贵人还是布衣闲汉,都说着吉祥话。三楼的几个暖阁里,都换了散碎小钱洒向堂中,台上的戏子唱完一曲也不回去,反而下了台给众人敬酒奉茶。翠儿跑上跑下,一会来暖阁和几个姑娘嬉闹,一会儿又跑去台后和戏班的人玩耍,快活的不行。文道还让翠儿点了几次自家戏班的胭脂,上了楼挨个打赏拜年。如此这般,一片欢腾中,来到了壬辰年。

    三人和四个姑娘直玩乐到近了寅时,才离开戏园子。送回几个姑娘,三人几分醉意,也匆匆回了南宅。

    去送拜帖的下人一直等着文道,说两封拜帖,康王初二一早,陈府却要等到初七,但陈府大公子陈焘说初三就来府上。另有皇子殿下差人相约,还有姚广姚大人来下拜帖。

    文道一一应了。初二去康王府,初三迎陈大哥,那就初四约上姚大人,正好给三人讲讲太学之事。五六哪天去寻万宽,大约万宽和汪笙初七前能凑出来同一天闲也是不易。左右初一无事,三人将炭火抬到活水池边,又是一顿酒水,才各自躺倒。

    初一无事,几人贪睡到午时。吃了年节下的点心。文道曹桦和翠儿拉着乔远和肖剑教了几招,九方锦迷上了邵忆的书斋,一头扎进去,外间怎么热闹都不出来看一眼。文道过的无比快活,只是有些思念父母,更有些挂念傅禾傅珊。

    初二一早,九方锦和曹桦还在床上,文道勉强爬起来要去给康王请安。陪着康王在盆景和假山中慢慢转悠。说是太医让康王每日尽量走动走动。起先都是些年节下的吉祥话,等到了书斋,康王屏退下人,说:“董闲查了傅望的事,卷宗里记明的说法是,傅望在清理洹水积淤之时,挖出来一箱珠宝没有上报私吞了,河山关将军府给的是罚俸禄半年,司律院也照准了。”

    “这点小事断不会让一个同四品偏将自缢吧。”

    “肯定不是,况且这清理淤泥挖出来的东西,除非极其值钱或有违规制,就是私自拿了也是常有的事。那箱子珠玉不是什么值钱物件,不过几个金钱。董闲就差人去了河山关将军府。”

    “王爷派人去了?为了小子这点事,何必兴师动众。”

    “即是入你府上之人,自然要仔细些。况且,既然知道有隐情,事关军伍,还是查清的好。”康王说着,一一摆出河山关将军府的卷宗抄本,傅望旧部的说辞,甚至乐坊多人的口供。与傅禾之前所说并无二致,可河山关留存的羊皮卷也是傅望交给戚将军的抄本,原本在何处,却无人知晓。

    “与傅家姐妹所言可有出入?”

    文道细细查看,恭敬的回道:“没有出入。”

    “那就好,那两个女娃你就留在府中。别委屈人家,但也不要太过声张。”

    “王爷,那羊皮上所说之事,可是属实?”

    “有关冷玉传言甚多,真真假假,无需在意。”

    “但…東和人如此执着,且有東和学子告诉小子,说東和和艮州也有类似的羊皮古卷。”

    “哦?这倒是有趣。董闲也大略查了,但所言之事过于荒诞,就没当回事。既然如此,我再让人去观文院和秘疏监看看。”

    “别耽搁了王爷正事。”

    “你说的東和学子,可是東圭?”

    “不是,乃是世子身边的一个叫宫伟的学子。”

    “宫?好,我知道了。”

    文道出了王府,见正厅里还有不少官员贵人等着接见。康王能这么早见自己,也是难得。自己还耽搁了这许久,心觉有愧,避开人群逃了出来。文道并未回南宅,而是直奔小院。

    和傅禾傅珊缠绵了许久,文道才返回南宅。路上问乔远,“乔大哥,年下里也不回家看看嫂子?”

    乔远:“做了皇卫,自然由不得自己。”

    “乔大哥家可在城里?”

    “在东城老街那边。”

    肖剑插嘴说:“师母原也是江湖名门之后。”

    “那初五初六,看哪日闲暇,我去给嫂子拜年。”

    乔远:“公子这是何意?”

    “没什么意思啊,我来上京不到一年,又日日呆在山上,就认识这么几个人,年节下自然要去拜望。乔大哥不是说,上京城内,我想去哪就去哪么?”

    “你又不认得路。”

    “肖大哥认得吧?”

    肖剑笑嘻嘻的点头:“认得,公子府上饭食虽好,却还是想念师娘的手艺。”

    “你怎么也跟着胡闹。”

    “我哪有胡闹,我带着文公子去给我师娘拜年,师傅只是护佑文公子同去。”

    “油嘴滑舌。”

    “师娘不是一直在调养身体,师傅也该多回去看看。”

    文道问:“哦?嫂子身体是有顽疾?”

    肖剑笑道:“不是疾,乃是早年师娘也是练武的,练过了火而已。”

    “走火入魔?”

    “哪有什么走火入魔。习武之人,若是急于求成或操练过度,或许有些伤损。不过师娘是练的太好太勤,闹得身体过于健硕无法生育。”

    乔远骂道:“你这孩子怎么什么都和人说。”

    文道说:“那…那可如何是好?”

    乔远说:“找过不少郎中医官,最后还是请了太医院的老先生。老先生看了说,并无大碍,只是女子若是一点肥肉没有,确实生不得孩子。只要懒上几月,多吃多睡,长点肉就好。”

    “这倒是奇事。”

    “算不得什么奇事,太医院的先生说,这毛病多见于舞姬。一些女子为了跳舞,弄得太消瘦了,嫁了人却生不了孩子,都得养一养。”

    “那更得去看看了,你等我回去差人问问同窗的,初五初六,咱们定要抽一天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