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百人天 » 第一百章 玉神树

第一百章 玉神树

    次日直到日上三竿,文道还在床上贪睡时,就有皇卫来报,说是宋耀来了,带来押送玉神树人的消息,东西午后就到,让万厚文道等人放心。文道慵懒的躺在床上:“玉神树无恙,便是大喜事。皇子殿下呢?”

    皇卫答道:“七殿下得了消息后,就和薛大人出去了,说是要去离州的州学瞧瞧。”

    文道有些汗颜,论起勤勉,这万厚还真是用功。自己初入上京时和万厚现在年岁差不多,当初自己可是满脑子的玩乐。这万厚,出门带着个先生就算了,只这半日功夫,要去的还是州学。忙爬起来:“罪过罪过,你怎么没去护卫殿下?”

    “殿下说,文大人一路辛苦,好好休息。留了我们两人和乔大人肖大人护卫。”这皇卫明显对于州学也没什么兴致,但对于文道这样懒在床上的,嘴上不说,心里也有些焦急。

    文道只好说:“待我梳洗片刻,咱们也出去转转。”

    皇卫退了出去,文道从床上爬起,明儿又推门进来了。文道当下虽然算不上赤裸,但夏日炎炎,上身还是赤裸,忙取了衣物遮住:“明儿姑娘,你,你怎么不敲个门就进来了。”

    明儿:“我是侍女,老爷起身,自然要来伺候。怎么公子这么大官,在家里都没有侍女么?”

    文道哭笑不得:“没有。洗漱要什么伺候,你还是快些出去吧。”

    明儿瞧了眼文道窘迫模样:“难不成真如小姐所说,公子有点什么隐疾?”

    文道被说的一头雾水:“隐疾?什么隐疾?”

    明儿捂嘴笑道:“黄花大闺女送到床边都不要,不像男人。”

    文道:“九黎这么豪爽的么?总不能见个女子就扑上去,我也是有家室的人。”

    明儿戏谑道:“听说公子只有妾室,未曾大婚。说起来,与我家小姐也是良配。”

    文道听出来了,说什么送大小姐看上自己是绝无可能,不过是放下了忧心事,在这里寻自己开心:“在下已有婚约,倒也是和你家小姐一般的大家闺秀。如何,你家小姐可曾想好,要做什么买卖?”

    明儿:“没有,小姐什么也不缺。要不我去唤她来,你自己问她。”

    文道:“还是劳烦明儿姑娘先出去吧…”

    等问文道收拾好,出了门去,乔远肖剑和留下护卫的两名皇卫正在园中比武,宋杏儿和明儿在一旁远远瞧着。果然如金统领所说,这两名皇卫虽然年轻,功夫也都是一等一的好,便是肖剑,也是十几乃至几十合后才能胜个一招半式。

    文道大喊:“肖大哥,你天天吹嘘自己多厉害,怎么如今被逼到这个地步。”

    一名皇卫道:“文大人此言差矣,肖大人确实了得,这一招半式,怕是我们多少年也追不上的。”

    文道和四人闹了一会儿,才走向宋杏儿:“杏儿姑娘,这买卖我要的已经得到了,却还不知道姑娘的价码,着实心慌啊。如何,你可想好了?”

    宋杏儿:“倒有一事,想请文公子帮忙。”

    文道:“小姐请说。且看文某办不办得。”

    宋杏儿:“公子若真是没什么隐疾,轻松办得。”

    文道有些气恼:“你这姑娘,得了便宜还来气人,说吧,什么事。”

    宋杏儿:“九黎城里听闻新来了一个乐师,极善洞箫,传说箫声能让人如饮美酒,痴醉如仙。我和明儿想去听听。”

    文道:“一个乐师,去听就是,有何难处。九黎城里,还有你宋大小姐请不动的乐师?”

    宋杏儿:“公子有所不知,若是寻常乐师,自然请得。可这位,偏偏是在青楼里,青楼女子,我们怎么去找。”

    文道不觉皱眉:“怎么…你是想让我…”

    宋杏儿:“没错,劳烦公子去把那乐师请出来,钱财我出。”

    明儿插嘴道:“这生意不错吧,我家小姐掏钱,让公子去青楼玩耍。”

    文道:“这什么馊主意,我又不是…”

    明儿嘴快:“那就是公子真有什么难言之隐了。”

    文道被说的没了脾气,正要辩驳,宋杏儿又咄咄逼人:“怎么,公子要的,我当即就给了,连缘由都不问。我想要的,公子要讨价还价么?”

    文道没有办法,只好说:“也罢,不就是去青楼请个乐师出来。不过,得等晚间,午后玉神树可就要到了。”

    过了午膳时分,万厚和金川等人回到庄子,一众人就等着玉神树到手,先把此行的大事办了。

    万厚找了个人少的时候,和文道提起宋孺在京中入狱之事。说是薛大人今日提过,这宋家若是就这么把最贵重的宝物奉还,朝廷多少还是要顾忌一下。文道把昨夜之事掐头去尾,也告诉了万厚。还说自己觉得,宋孺被冤枉的可能不小,但当下没什么办法。就是回了上京,文道个司律院的人或许能去瞧一瞧案子,万厚一个皇子也决不能开口干预死囚案。

    万厚点头称是:“文哥哥,那咱们这边拿人家重金买的东西,那边朝廷又要杀人家儿子,是不是也太刻薄了些。传出去,还以为朝廷为了个宝贝,冤屈百姓呢。”

    文道:“幸亏宋家所图是矿产走官船,他们自己也知道犯了些许人的忌讳。才没明面上说是朝廷蓄谋抓的宋孺。”

    金川听了二人之言:“明面上没说,心里未必不这么想。”

    文道:“不至于,宋孺到京是咱们出门之后的事。朝廷要是真要这么干,也是先抓了人,关上十天半月再让咱们南下。旁人不论,至少那宋耀的精明,绝不会想不透这点事情。”

    万厚书看了不少,却没有一本一句教他这种事怎么办,皱眉道:“那怎么办?就等着?万一回去了,那宋孺已经定了死罪如何是好。”

    文道:“我觉得不会。命案在司律院现在要过姚广姚大人。怎么判是司律院的事情,但以我的了解,姚大人是一定会将事情查清的。”

    万厚:“若真如此,所幸有此能臣干吏。”

    金川在陛下身边呆久了,觉着凡事都是陛下一句话的事情,如今让自己想办法,也犯了难:“那便是,押宝在姚大人一位能臣身上?”

    文道想了想:“若殿下觉得不保险,可以直接上奏陛下。”

    万厚:“为这事惊动父皇?”

    文道:“这事看怎么说,今日若是玉神树平安无恙,本就应当上奏。上奏时,就实话实说,听闻此事,担心有外人误解是朝廷为了些许财物而将人入狱,殿下您自己虽然相信司律院定会秉承国法,但就怕人言可畏。”

    金川:“文大人到是会揣度圣上的心思。”

    文道:“我可不敢。只是,孩子有事不会做的时候,问自己父母不是理所当然么。况且,七殿下所忧心的,也是朝廷名声。”

    这儿子问父亲,通畅的很,金川也只能点头:“都说君父君父,为何其他臣子不敢如此去问陛下。”

    万厚:“对啊,若是文哥哥,会怎么做?”

    文道:“寻常臣子,自己想不出主意跑去问陛下,是无能。要是低阶官员无能,至多被上峰训斥,可要是高阶重臣在陛下那无能,就该被换掉了。臣子能换,儿子可不能换。若是我,我真的只能盼着姚大人明察秋毫。”

    整个午后,万厚就在庄子里等着,薛大人差人问了两次,万厚都说还是先办好父皇差事要紧,谢绝了不少官员。夏日午后炎热,金川文道等人也乐得清闲。直到日头西斜,宋耀才急冲冲进了庄子来:“皇子殿下,玉神树到了。”

    万厚刚要起身,又定了定,坐了回去。少年强作一副淡然的样子:“文哥哥,劳你替我去瞧瞧吧。”

    文道笑了,自己和金川没少嘱咐万厚,拿点皇子派头出来。当下恭敬的行礼,和乔远肖剑起身朝着庄门走去。庄门此刻已经大开,远处一队人马,几人在马上,围着一辆不大的马车,身后还跟了不少九黎的兵士。队伍走到近前,骑马的四人里,两人身穿官兵的服饰,两人是寻常打扮。宋耀指点到:“这两位是帮着看护的将军,那两位,一个是我矿地的管事,还一位是九剑九的人。”

    文道三人不约而同的瞧向那九剑九的刀客。极其粗壮的身材,四十岁上下模样,大热的天气也穿着长衫戴着圆毡的帽子。最显眼的,是腋下一柄狭长之物,形如刀剑,却没有剑鞘,而是厚重的黑色麻布裹着。

    人马到了庄前,那汉子声音沙哑:“宋老爷,东西到了。”

    宋耀上前挑起车帘,又让开身子对文道说:“文大人请看。”

    文道上前,望向车内,只见车内只有个五尺长三尺宽的大木箱,被紧紧绑在软座上,文道看向宋耀:“宋老前辈,这是?”

    宋耀小心翼翼的解开绑绳,错开连个木箱上的机关,缓缓打开木箱。玉神树通体碧绿,形如一根枯枝,正中的主干有手臂粗细,四周枝丫粗的如莲藕,细的如手指。几十根枝丫有的直直向上,有的垂垂曼曼,正如一颗繁茂的树木。传闻此物不是玉雕,而是天然而成。何时开采已不可考,但始终有祥瑞之意。就连这装着玉神树的木箱,也是专门打造,一根根玉枝恰好嵌在凹槽里。文道也瞧过了不少宝贝,若说大部分宝贝做工精致,用料考究,堪称巧夺天工。那这玉神树,天然而成,玉质如此之好,可说此物,就是天工。

    文道是不敢断定此物真假的,但玉神树的假可不好做。就是想做,也得上等好玉无数,能工巧匠拼接,没几个月的功夫做不出来。况且,据说陈先生精通地学,能辨真伪,文道便示意宋耀将宝物送入庄内。

    那宋家矿地跟来的人,一面吩咐将马车卸下,一面招呼着随行的官军。两位校尉只说东西送到,还要回将军府复命,便带着军士们走了。庄子里出来的人,在皇卫的注视下,将马车的车娇整个从车轮车辕上抬起,变成一顶轿子,抬进了庄子。

    宋耀对那刀客说道:“庄内有朝中贵客,宋某招待不周。”

    那刀客点点头,调转马头就要离去。肖剑一直眼巴巴的看着文道,文道心知肚明肖剑的意思。这人十之八九也是九剑之一,师傅胜了银蛇断水,自己也想试试。就算不能比试,哪怕只见识见识那麻布里裹着的长刀也好。按时嘉所说,持长刀在外走动的应是红妆醉酒或是二鬼抬棺。若红妆醉酒多为女子所用,这一把,大约就是二鬼抬棺。一个剑柄两支剑刃,还真让人想见上一见。

    文道深知肖剑心意,于是出声道:“这位可是九剑九的壮士?”

    那刀客停下马,望着文道打量:“听说时嘉败了,就是败给你了?”

    文道忙摆手:“我可没那个本事。比试的是我身边这二位。”

    乔远点头道:“有幸和九剑切磋,哪又什么胜败。”

    那刀客看了眼乔远:“大人谦虚了。”说罢,还是点马要走。

    文道又喊到:“壮士,东西送到,差事已了,不妨和这二位切磋一下,也让我长长见识。”

    那刀客摇头:“不是我不愿同几位过招,只不过,我这刀名为二鬼抬棺,乃是至恶之刀,出刀是要见生死的,不是能拿来切磋的东西。”说完,头也不回的走了

    肖剑刚要说话,却被乔远拦住,不免有些泄气。肖剑埋怨道:“师傅跟九剑打了一场过了瘾。”

    乔远:“出来公干,不是让你争勇斗狠。”

    说话间,那壮汉已经夹着不知是何模样的长刀,走远了。文道三人等玉神树抬进了庄子,也反身入内。虽然对于肖剑来说,还是和九剑打上一架过瘾,但这贵重的宝贝,也想见见。

    宋耀使人一直将轿子抬上了三楼,才把装玉神树的木盒拿出来。万厚坐在桌边没动,只让陈先生上前查看,陈先生待宋耀打开木盒后探头望去,啧啧称奇。

    “真品,此物不易仿制,况且,就算有天大的本事仿成这个样子,那造价怕是比实物还高。”陈先生细细瞧了,还让人掌了灯,一盏茶的功夫,才向万厚的文道躬身说道。

    文道长出一口气,万厚也开心的笑起来。宋耀显得有些憨厚:“殿下,能为朝廷守着这宝贝,是草民幸事。”

    万厚:“有劳老先生了,我定会将老先生之功奏启父皇。”

    掌灯前,薛大人也到了。看着熠熠生辉的玉神树和心情大好的万厚,也喜笑颜开。宋耀又安排了一桌子珍馐佳肴,此次他也上了桌,和薛大人,万厚,金川及文道小酌了一番。

    酒不过一旬,菜却走了五味。薛大人虽出言挽留,万厚还是坚持明日就启程回上京,只说是首次奉命,不敢耽搁,又掏出一封信,请薛大人差人快马入京。薛大人安排好后,起身告辞,宋耀也跟着告辞。

    文道起身说:“殿下好生歇息,我代殿下送送老先生。”

    文道在庄门处和宋耀说道:“殿下那封信里已经提到了大公子之事,老前辈大可放心。在我们回京前,大公子应可安然无恙。”

    宋耀:“多谢文大人。听闻昨日,我那爱玩闹的孙女惊扰了大人。”

    文道:“哪里,是我要同杏儿小姐做个生意,只不过,我还没付银钱。”

    宋耀:“那丫头要有冲撞失礼之处,大人只管教训就是。”

    文道:“杏儿小姐不仅知书达理,而且冰雪聪明,强过上京城这个年纪女孩儿许多。”

    宋耀:“可惜啊,我没有陈家老弟那份福气。听说大人已经和陈家的千金有了婚约。”

    两人客气了一番,宋耀上了马车走了。文道招呼了一下万厚和金川,自己得去请那什么劳什子乐师了。

    文道使人喊来宋杏儿,安排了一番出了门,等只有乔远肖剑在身边,文道才露出一副愁容。这么大,他还没去过青楼。虽说画舫和青楼差不多,但终归画舫带着一丝雅致,青楼却多了许多火辣。文道挠着头:“肖大哥,左右就是请个人,要不你替我去把那什么吹箫最好的乐师请来如何?”

    肖剑:“呸,公子你的主意怎么比邵公子还馊。”

    文道:“我没去过嘛。”

    肖剑:“那公子就笃定我去过?”

    乔远也在一旁帮腔:“公子,放这小子自己出去,别又是和别人打起来。还是你亲自去一趟,让他跟着见识见识就行了。”

    文道叹了口气,没办法,只要换了便服,有点小心翼翼的出了庄子。

    九黎城虽比不得上京城,但可一点都不小,三人让庄上下人带路,走了小半个时辰才到。此时正是此等花街柳巷最繁华的时候,三人在街头把马匹交给下人照看,信步走进了花街。

    “糟糕,也没问问到底是哪家园子。”文道三人才走进来几步,就被各色莺莺燕燕的绕着,起先只是七嘴八舌的各自往各自园子里邀请,片刻就因彼此争执闹了起来。前两家还没吵完,第三家的老鸨样人物直接动手开始拉人。文道无法可想,只好问抓着自己的老鸨:“听说这街上,有个了不得的乐师,在哪家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