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百人天 » 第一百一十五章 雷刀门

第一百一十五章 雷刀门

    出了皇城,又回百芳街。不仅九方锦曹桦,连汪笙在内,三人都有些恍惚。几千人的工程也不小了,之前城北修烽火楼,也是三品京官挂帅,后面还有一二品大员帮衬。如今这么件事,就直接扔给了几人。万宽和汪笙断定还会有人出来统筹,七嘴八舌的猜了一圈,也没个头绪。

    直到登上游船,五人也没想出个所以然。索性不想了,管他是谁,自己用心做事,料想也不会有人为难万宽递上去的折子。几人很快被河鲜吸引,虾蟹配上带丝鲜甜的青瑶竹,让人十分舒爽。

    汪笙:“只可惜四弟不在,也不知他这云游,几时回来。”

    文道:“离州时,他说要去巽州瞧瞧,怕是得要些时日。”

    汪笙:“他若不去学什么劳什子佛经,咱们一起在上京多好。”

    万宽:“在上京也难得如此相聚。”

    文道:“要不等四弟回来,大哥你再选次妃子,咱们就又能出来了。”

    万宽:“你怎么紧着我一人盘算。四弟且不论,你们三人,都还没有正娶,还不快一点?”

    文道:“陈家大小姐还在法门寺呢,明年才下山。下了山这婚事能不能成还两说。”

    几人嬉闹着,七仙女除了红儿和小白,都已换了人。新来的姑娘早就被嘱咐了多遍这几位不可轻慢,都在一边小心的伺候,也不说话。唯有红儿,和九方锦算是熟悉。这会儿轻声问:“九方公子,还没定下什么亲事?”

    九方锦:“两年前家中人提过,但我被贬黜去了河山关,便不了了之了。下次省亲时再说吧。”

    文道见九方锦的模样,忽然想起宋杏儿来:“九方兄,我在九黎城遇到个姑娘,或许配得上你。”

    九方锦一愣神,却被汪笙曹桦追着问是哪家姑娘。文道:“就是今日所说的宋家,宋耀的孙女,宋孺的宝贝闺女。芳龄二八,你看,妥妥的大户人家,号称九黎第一商户,配咱们九方兄,可还行?”

    九方锦:“简直乱点鸳鸯。”

    汪笙:“那到未必,这宋家虽说是九黎第一商贾,在南边也是外来户。外来大户,最需要和当地的结下姻亲,他那掌上明珠若是到了婚嫁的年岁,不是门当户对的公子少爷,就是过去三五年里登科入仕的儒山学子。九方兄还真是合适。”

    九方锦:“面都没见过,不知何样的人,光说些家世,也太过…”

    文道:“话不是这样说,你看咱们三殿下,干脆皇子妃都交给别人去选。是他不在乎么?不是,实在是,哪个都差不多。大家小姐,一个模样。”

    曹桦:“我们和万宽兄怎么比,我倒是觉得,还是要瞧瞧人的好。”

    文道:“反正我就一说,九方兄若是觉得可以,那我就去找宋家。不过曹桦兄,别人我管不得,你,我可是要催一催的。”说着对这曹桦挤眉弄眼,弄得曹桦满脸通红。

    汪笙瞧出两人被文道说的有些窘迫,遂一面提起酒盏,一面搂过身边的姑娘:“此地乃是画舫,纵情之地。来,叫人再上些酒来。”

    大家也不再说自己的家事,琢磨起龙盘河来。文道感叹自己只能做些去拿前朝皇后的衣物,去给比丘送个禅杖盒子的事情,不能真的为民出力。几人豪饮无度,却不曾再各自去船舱。等到有了几分醉意,就下船去泡了汤池子。

    众人各有心事,又似乎无法言表。倒不是兄弟间有什么隔阂,只是自己挂念的事,似乎与他人无关。万宽还是忧心着万灵那边,按理说,这会儿已经选了出来,虽说见过的两三位世家大小姐都差不多,但终归是夜夜枕边人。万宽自从承接了那若大的皇子府后,也不缺如花美眷,他自己并不好色而已,这发妻的样貌,倒还是有些憧憬。

    汪笙纯粹是被公事闹得头疼,如今要去离州办差,盼着或许可以轻松一些。只不过,往常他行事必然先问过自己父亲,然后才小心翼翼的办。今天突然接了这个旨意,有些惴惴。

    九方锦是最开心的一个。初入官场的挫折,连日的琐碎文书工作,他担心自己的锐气早早被磨平,有朝一日也变成那些,翻些个文卷,问几个书办就做决定的官员。这两日郝英的书卷,陛下修整龙盘河的旨意,都让他欣喜。

    若说九方锦开心是为自己的抱负,那曹桦的开心,则是几千个北疆战俘有了着落。清河淤和拓河道虽是无比辛苦的工作,等一切准备停当,更是要到深秋初冬,但总比都发配了好。如果工程量真的不大,那大部分人做完,便可回故土。

    文道还没心细到去猜别人心思,他只在想着河山关之行。要说文道丝毫没有惦记季颂的心思,那着实是谎言。但季颂究竟和东青王,尤其和東圭景久等人入宫偷盗有多少关系,又让文道难以释怀。

    夜深之时,众人各自回府。傅珊傅禾还在等文道,文道也想知道,选妃之事这俩姑娘有没有惹出什么笑话。可依照傅禾所言,选妃从午时刚见到几个姑娘时,就已定下一半。御史台魏大人的孙女,在一众大小姐里美的过于出挑,若是不给万宽选上,以后肯定会被记恨的。

    文道好奇道:“怎么就美的出挑了?鹤园和天香小筑绝色美人可不少,还能让公主惊艳?”

    傅珊:“那些世家小姐们,都一个模样,连武官家的女眷,也都是娇柔白嫩,唯有魏大小姐与众不同,怎么说呢,安静的时候像是挺拔的松柏,旁人都是娇嫩的鲜花。动起来,又像是矫健灵动的鹿,旁人就成了摇荡的苇草。”

    傅禾:“反正,我们是喜欢魏姑娘,万灵也说,三殿下素来不喜过于阴柔之人,几乎很快就挑中了。”

    文道:“还有呢?不是说,要选两个么?”

    傅禾:“万灵选的军律院同二品余将军的小女儿。至于哪个做正室,哪个做妃子,就不知道了。”

    “该是万宽自己,或者陛下亲自定吧,反正去的都是差不多高大门第的姑娘,选谁都差不多。”选谁文道并不在意,只要傅家姐妹没碰到什么麻烦就好,“那俩姑娘,或者那些姑娘,怎么想的?”

    傅珊:“有的挺盼着被选上,一直给万灵万景献殷勤,余大小姐就是盼着被选上的。余下大部分都是无所谓的样子,可能她们的婚事都得家里安排吧。”

    文道:“既然都是安排,嫁给皇子不好么?就算不是皇家,万宽兄人品,样貌,才学,样样都挑不出毛病。”

    傅禾歪着头:“所以三殿下若不是皇子,那些姑娘会更开心一些。”

    傅珊也使劲点点头:“咱们公子这样的最好。”

    东城文道来的不多,此处离皇城越远,房屋越是低矮杂乱,有些道路,因为泥泞不堪,车马难行。百姓见了高头大马,都敏捷的避开,但也没人盯着看,还是原来的步子走过去。最后一段路,三人是牵马而行,才在狭窄拥挤的小道里钻出来,来到东城门。金川和万风已经等在城门处,还有两个赶马拉车的青年,虽然是百姓的衣服,但大约也是皇卫。

    文道三人也将行李放上了马车,一行七人,打马出了东城门。上京城出北门,是低矮的树林和城北校场,虽也有住家,但冷清一些。出南城门,是万红河和河港,最是繁华热闹。西城门外几乎什么都没有,官道也宽敞许多。这东城门外,则和城内区别不大,除了窄一些的官道两侧是些个店铺饭庄,多是住户农田。

    说是上京城是天下正中,可若是画下整个大宁的疆域图,上京极其靠西边一侧,快马三日便可到西京城,多半是考虑应对西迟,多少有那么点君王戍边的意思。往东则幅员辽阔,轻车到河山关就要十日,过了洹水河,出了河山关,还要多日才能到東和的飞鸟城。而飞鸟城是東和紧邻大宁的一侧。東和原本的国土虽然东西向狭窄了些,但南北狭长,和大宁接壤的地方极多。二十余年的怀柔同化,大部分東和地方已和大宁区别不大,唯有山高地险,又富饶风雅的飞鸟城周围,还是原来東和的样子。

    文道很想去飞鸟城瞧瞧,传言飞鸟城极盛时,产粮百万石,带甲数万人,读书人佩刀持枪,青楼女子,更是艳绝天下。这一回穿街过巷,几人轻松的很,路上闲聊,除了文道,都是专精武事之人,自然也离不了刀剑。刚出城门不远,就见施诗和秦风等在东门外十里亭的路边,不仅此二人,墨儿也跟在秦风身边。

    金川见了,笑道:“果然文大人不会这么安安稳稳的去河山关,这位施姑娘我认得,这二位又是?”

    文道忙解释道:“金统领,这三人不去河山关,就是顺路带他们去雷刀门。”

    乔远也说:“非是文公子要做什么,乃是我雷刀门请九剑九施姑娘和落英门秦少侠到门中一叙,切磋一番,提点下一下门中后辈。”

    万风一听,来了兴致:“咱们要去雷刀门?呆多久?”

    肖剑:“今晚就能到,明早就要走。”

    万风一听,有些丧气,一晚时间,够干什么的:“那我…我能不能也学习一下?”

    文道大笑:“万统领武艺够高超的了。”

    与话本里的江湖门派,占山为王,划岭为寇的说法不同,早就被招安的雷刀门总道场,就在官道边,官道一侧是官驿,对面便是雷刀门。雷刀门的正门处也没什么森严高大的样子,只是一家镖局。虽说是镖局,但并没有什么百姓来走镖,普通商户也用不着。上京到河山关,虽说路途遥远,但只要不下官道,这一路还算是平安。能请雷刀门走镖的,都是些固定的大商贾。故而,这门前,有几分冷清。

    一行十人到了门前,乔远力邀众人晚间就在此留宿。对面的官驿,苏联方便,但食宿都普通的很。金川也不推辞,万风更是跃跃欲试。乔远刚走上前,就从镖局院里蹦出个半大孩子:“你是何人?来镖局作甚?”

    乔远瞧着这虎头虎脑的孩子,笑道:“去告诉你师傅,乔远回来了。”

    那半大孩子打量了一下众人,返身跑了进去,还叫到:“师傅,师傅,一个叫乔远的来找您。”

    经孩童这一闹,镖局里陆续跑出多人,“乔大哥,乔师傅”的叫着。乔远肖剑和门人正自亲热,忽听正厅里一声暴喝:“看刀!”话音刚落,一支刀鞘从正厅里飞出,直直本着乔远而来。乔远提刀挡开,迎着来刀的方向虚空就是一刀。正厅里跳出一矫健妇人,手中明晃晃的长刀连挽三下,似乎是接下了乔远这隔空一刀。

    乔远还没说话,肖剑却跳了过去:“师娘!”

    那妇人收了长刀:“还知道回来,野够啦?”

    文道猜的不错,这人就是乔远的夫人,只是这夫妻久别,一上来就隔空用刀法,着实让人闹不明白。万风小声告诉文道,乔大哥那虚空一刀,叫开门见客,常见的刀剑相斗起手式。乔夫人的那三下,叫石狮望远,既有门前石狮迎客之意,也有对乔夫人对乔远肖剑的盼望之情。

    “师妹,这便是文道文公子,这位是皇卫一所大统领金川,副统领万风,万风也是风剑门的高徒。”乔远又拉过乔夫人,“诸位,内人是我师妹,我们一直这么称呼。”

    众人一一见过,乔夫人见到施诗,笑着将她揽到身边:“肖剑家书里把你吹上了天,来让我瞧瞧。”

    施诗有些害羞,不过这几日来,文道乔远答应她的事情也都办的不错,秦雁确实在认真的教,自己称手的兵刃虽然还得等些时日,但现在手里拿的这把剑虽然没什么机关,也是邵忆找人千挑万选出来的。如今真的到了上京赫赫有名的雷刀门,习武之人都难掩心中激动。

    大家再往里走,有半大孩子端来茶水,还未等坐下,便从后堂传过话来,老门长让几人进去。

    乔远夫妇引着众人穿过正厅,宽大的后院里摆着练功的器具,一个鹤发童颜的老者在几名弟子的簇拥下,从后门进到院内。

    “师傅。”乔远上前一步,搀过老者。

    老者声如洪钟:“几位大驾光临,蓬荜生辉,蓬荜生辉啊。”

    文道刚想客气几句,金川忽然上前一步开口:“狄老,晚辈金川,听闻狄老曾超三垣之境,还望请教一二。”

    金川一路都未曾提起自己要挑战老门长,乔远文道有些诧异。老门长:“大统领说笑了,大统领正是春秋鼎盛之时,老朽已半入黄土,如何使得。”

    金川一躬到地:“冒昧之言,还望狄老海涵。晚辈困于这三垣之境已久,今日得见,顾不得太多。晚辈也不与狄老比拼气力,只求狄老赐教。”

    乔远插话:“金大人,家师确实年事已高…”

    老者拍了拍乔远手臂:“金统领能来,也是咱们雷刀门的喜事。习武之人喜欢切磋,也是精进之道。我虽年迈,但你师兄的太微垣已臻化境,正需要金统领这样的高手。锋儿,你去陪金大统领走两趟吧。”

    老者身后一中年男子向前走了一步:“金统领,在下狄锋,家父这个岁数,怕是无法让金大统领尽兴。区区不才,敢领大统领高招。”

    金川也知道自己忽然提出来比试确实不当,但他入三垣境多年,却再无提升。听闻雷刀门老门长曾窥得三垣之上的境界,才厚着脸皮请战。如今这雷刀门下一代门长狄锋愿意出手,也就不再强求。从架子上拿起一只木质圆盾,掂了掂分量:“少门长请了。”

    狄锋提刀走入场中:“金统领,要不要换一个?这等粗制木盾,怕是禁不住大统领神力。”

    金川敲了敲木盾:“够厚实了。”说罢,如同当初对付肖剑一样,举盾向前,逼向狄锋。

    狄锋见了,拔出长刀,随手把刀鞘往地上一扔,提着刀大踏步走向金川。金川见了,脚底慢了下来,刚扎好了步子,狄锋人已经到了。长刀由正上方斜着劈下,木盾迎上,这刀也没有多锋利,但这一击势大力沉,刀锋砍入圆盾寸许,

    刀剑不是斧戟,一旦砍入木盾极难拔出,金川暗暗用力打算转动圆盾逼迫狄锋松手。借着硕大木盾转动之际,狄锋也顺着压低了些长刀,猛然间抬起一脚踩在刀背上,几乎是用蛮力,硬生生将圆盾劈成两半。

    从狄锋从容走向金川,到碎盾落地,一切只在电光火石之间。金川手握大半截碎盾,起身道:“少门主厉害,金某甘拜下风。”

    狄锋将刀收到反手:“承让了。大统领换个称手兵刃,输的就是狄某了。”

    在场众人,尤其是东行的几人,看得上目瞪口呆。文道本以为会是多么精彩繁复的比试,结果只一击就结束了。反应过来时,还有些意犹未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