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倚天传 » 第8章 葵花涧谷,传世奇功

第8章 葵花涧谷,传世奇功

    如今再说杨过小龙女夫妻。他们被元兵追杀,投江而下,神雕如同一艘巨舟追赶上他们,把二人驮在背上顺襄江而下。

    不知漂泊了多少日,他们停在一处沼泽地里,神雕衔来野味,杨过小龙女元气大伤,不能运功,更不能施展轻功,杨过道:“龙儿,我们被困在这里了,如果山洪暴发,只怕性命不保,不如及早离开,你我性命事小,郭伯父伯母的尸首恐怕永远不能见天日了。”小龙女道:“我们试试以前的闭气决是否还行。”他们试了下,果真未废,原来那闭气功乃是外力,内力虽失,这闭气功却并未曾失去。

    他们进入了深水,不知又漂了几日,但感觉突然一股虹吸之力,他们晕头转向了好一阵,好不容易重见天日,只见他们被冲到一潭清水中,那潭水有十丈见方,清澈无比,旁边一瀑布腾空而下,犹如“飞流直下三千尺”一般。

    这里阳光明媚,遍地葵花盛开,婉如一片世外桃源。小龙女道:“过儿,你看这里像不像我们的绝情谷?”杨过道:“是啊,真是像极了,看来江湖不容我们,总与这涧谷有缘。”小龙女道:“不如我们在此结庐而居吧,等身体恢复了再另图别事。”杨过道:“我也正有此意。”

    神雕帮他们衔来树枝茅草,杨过挖来土石,很快一座小小的茅屋便屹立在碧水潭畔,神雕捉来野味,他们烧烤着吃,仿佛真的回到了绝情谷的日子。这里葵花盛开,吸引了大量的蜜蜂,于是小龙女又养起了蜂,他们又收获了蜂蜜,于是身体渐渐恢复。

    这天,杨过道:“龙儿,我们要不试试还能恢复以前的功力吗。”小龙女道:“过儿,我试过,我可能恢复不了了,这玉女剑法的阴面,需要纯阴女子练起才更容易参悟,眼下我已非女儿之身,况且又生了两个孩子,休说至上功法,便是普通功法也很难再练成,很容易走火入魔。”杨过道:“既如此,我们不去练它罢了,我们在这里岂不挺好吗。”小龙女道:“是啊,此生有过儿陪我,在哪都不觉寂寞。”杨过道:“我也是,今生有龙儿为伴,死而无怨。”

    “唉,只是成文、成武他们……”杨过不由得眼睛里噙着泪,“我后悔小时候打骂他们了,没有尽到父亲的慈爱。”说完他竟像孩子一样大哭起来,小龙女安慰道:“过儿,生死自有天命,我相信周前辈和丘道长他们一定已将孩子们抚养成人,并教了他们做人的道理。”杨过点点头,止住了哭泣。

    如此他们竟又生活了三年,这期间杨过练些拳脚外功和全真剑法,虽无内力相运,但基本招式却还记得许多,他们用饭时,小龙女突然道:“过儿,我看你已健壮如初,不如你再试试内力看能否恢复一部分。”杨过道:“好啊,龙儿,不过你怎么突然想起让我练内功了?”小龙女道:“以前我怕你身子未恢复,练功走火入魔,不过眼下看来是可以了。你练功时我来为你护法。”

    杨过打起精神,很快便进步神速,功力日渐精进,眼下已与二三流武林中人相差无己。杨过开心道:“龙儿,等我练成了内功,我就能带你离开这绝壁之涧了。”小龙女未答,若有所思。

    但没有小龙女的阴功相配合,杨过竟再难以精进,渐渐到了瓶颈期,杨过不免焦躁不安,他饭也不愿吃,往往吃几口便扔下饭筷,继续走到一边打坐参悟。但到最后,他一练时便立即心如火烧,他跳入深水中也难以为继,杨过道:“可惜这里没有寒玉冰床,否则早已练成。”

    夏去秋来,葵花落尽,长出了圆盘大的葵花,一片片,它们像一张张笑脸朝杨过小龙女弯着腰,杨过采来许多葵花,把葵花籽摘出来,晒干了收起来,天渐渐地冷了,他们围在炉火前,嗑着瓜子,幸福不已。杨过突然道:“这么多葵花籽,成武最爱吃了,可惜他不在,唉,也不知道他现在怎么样了。昨晚还梦到他呢。”小龙女道:“过儿,你梦到什么了?”杨过道:“梦到他被人追杀,又梦到许多人向他朝拜,乱七八糟,不成章法。”小龙女道:“过儿,你是太累了,好好休息休息吧。”杨过点头道:“是,龙儿。”

    天渐渐冷起来,北风呼啸,杨过又加固了下他们的茅草屋,这天一早,杨过早早起床,却见小龙女未醒,便没有打扰她,他做过早饭想叫小龙女用早餐,但她还是没有醒来,杨过走上前去,却见她面色发红,他伸手一摸她的额头,如同火烫一般,他赶紧用沾了冷水的毛巾捂上。只听小龙女迷迷糊糊地道:“文儿,你要回头啊,不要再堕入迷潭了。”“成武,救救你哥哥。”“孩子,等着啊,等娘恢复了内功一定来看你们。”

    杨过不知道,小龙女平日里装作淡定,但她心里却更着急,为人母哪有不思念自己儿子的,小龙女怕他担心,这才整日把痛苦按在心里,装作淡定。这几天她趁着天凉,试着运起内功,想恢复恢复,却不料竟走火入魔。杨过非常着急,他只好亲自上山找药,但他并不通医理,只是像神农尝百草一样,挨个去试验,只要感觉能清凉败火的,便取了来煎好了给小龙女服下,如此过了十日有余,小龙女渐渐地恢复了身体。杨过道:“龙儿,不要再练了,好吗?”小龙女点点头。

    天气已入冬,杨过见水面上已结冰,心想,这不正是天然的寒玉冰床吗,他当即穿着单衣,盘坐在冰上,运起内功,不一会便还是浑身燥热无比,他身下的冰已融化,眼看要落入水中,小龙女急忙道:“过儿,你快上来!”杨过没有听见,他渐渐坐入水中,小龙女着急,她蹒跚着走上冰面来想把杨过拉起来。

    太阳映照下的冰面宛如一面天然巨镜,光亮无比,小龙女在倒影下看清了自己的容貌,她头发已有一半变白,她惊讶不已,竟忘了杨过坐在冰水里,她蹲下来仔细看了看自己的脸上,眼角处,颧骨旁,嘴巴周围竟有深深的皱纹,她“啊”地尖叫一声转身跑向屋里,杨过这时也惊醒了,他走出冰面,追向屋里。

    小龙女却卧到床上,背朝里,抽泣不已,杨过问:“龙儿,你怎么了,哪里不舒服吗?”小龙女不答,只顾抽泣,杨过走上来扳着她肩膀,小龙女道:“过儿,我太丑了,不愿让你看到我。”杨过道:“哪有啊,龙儿,生老病死乃人之常态,有谁能真的长命百岁,容颜不老呢。”小龙女道:“过儿,我已是老太婆了,再不是你过去的妻子了。”杨过笑道:“龙儿真说笑了,我不也是老头子了吗,老太婆有老太婆的漂亮之处,岂能以年龄论美丑呢,像这树木,春天开花漂亮,难道秋后落叶结果就不美了吗。”小龙女问:“你不嫌弃我?”杨过道:“过儿对天发誓,我爱龙姑娘一生一世,不管她美丽与否,不管健康与否,不管生死如何,此心不改,如违誓言必遭万箭穿心。”小龙女终于转过身来,但她还是一手捂着脸,杨过把她抱在怀里。

    小龙女不知道,她以前总是黑发秀丽,容颜不改,是因为有内功护体,然而自从内力尽失,又加上练功走火入魔,年龄的皱纹便迅速表现出来,以致于一夜间发生如此变化。

    杨过道:“龙儿,我刚才在冰面上试了,还是不行,这内功实在难以精进。”小龙女道:“过儿,你不知道刚才有多危险,我们不练了,我不想你有任何闪失,我们不如在此终老吧,此生有你就行了。”杨过道:“是,龙儿。”

    接下来的几天,杨过又在半夜偷偷来到冰面上尝试,但还是燥热无比,虽然夜里寒风彻骨,滴水成冰,但杨过只要一运内功,顿时便下体发热,欲望甚强,感觉自己像发情的猛兽,浑身要爆炸。他几次呼啸,把坚硬尺许厚的冰抡起拳头砸下去,冰渣四溅,但他还是感觉欲望无减。终于,他想到了不是办法的办法,他用点穴功把下体穴位点住,阻止血液流动,此办法便立竿见影,他想就此继续练起,但只过了半个时辰他便感觉下体似无,再没感觉,他赶紧解开穴道,便又逐渐恢复,这最后关头的内功心法必须持续数个时辰才能练成,要如此办法,恐怕下体已废,他不敢再继续。

    第二天,他把夜里所试验的如实对小龙女说了,小龙女惊讶不已。她问:“杨过,你是说你找到了修练玉女心经阴面的快捷法门?”杨过点点头,她又问:“是不是得自残身体?”杨过又点点头,小龙女连连摇头,露出恐慌的神色道:“过儿,我不许你这样练,我不许你自残身体。”杨过道:“龙儿,你我都已是近百岁的人了,你不想回到古墓去看看我们的孩子吗?”小龙女道:“可是过儿,孩子自有他们的命,你才是能陪我一生的人,我要完整的过儿,我不许你有任何闪失,否则我便不独活,你明白吗?”杨过道:“是,龙儿,我听你的便是。”

    如此又过了几年,此时小龙女已七十六岁,杨过十一岁时在终南山活死人墓见到十八岁的小龙女,如今杨过也已六十九岁。

    杨过对小龙女说:“龙儿,我们可能不久于世了,这武功心法不能传之后人,岂不可惜。”小龙女道:“不如著书吧,传于有缘人。”杨过道:“我也正有此意。”杨过把九阴真经、玉女心经、全真剑法、独孤剑法取其精华糅在一起,写成了一部著作,交待此法精妙无比,阴阳和合,要男女共修才能练成,若一人练只能练到三四成功力,如非要精进,则极易走火入魔,血脉喷张,如同自焚而死。

    杨过对小龙女道:“龙儿,我看此功不传也罢,容易让人误入歧途,甚至有性命之忧,到那时我岂不成间接的杀人凶手了。”小龙女道:“那不如毁了吧。”杨过又心有不甘,他把二人同练的交待略去了,对小龙女道:“有办法了,我不如写句话吓唬吓唬看到的人,让他们知难而退。”于是杨过在开篇即写道:“欲练神功,挥刀自宫……”用了半日时间便重新写成全篇。

    小龙女拿过来看了看道:“想必任何一个看到此话的人都能知难而退了。”杨过道:“我却感觉任何一个看到此功法的人恐怕都难以抵挡其武功的精湛,会不惜毁身习之。”小龙女道:“世上繁华,人间幸福,谁不希望儿孙满堂,谁又不喜欢含怡弄孙,料想不会弃之吧。”杨过道:“嗯,也是,除非像你我一样能如此恩爱相依,不恋人间世事。”

    杨过问:“龙儿,我还没想好书名,不如你给取一个吧。”小龙女想了想,嘴里喃喃道:“九阴真经,玉女心经……”她不由得看着满地又盛开的葵花,这葵花年复一年,花开花谢,却从没有今年一样鲜艳,她赞叹道:“葵花,好美的葵花。”杨过也欣赏起来,他蹒跚着身子走到花海里,摘下一朵带到小龙女面前道:“这么美的葵花,只怕以后见一次少一次了,我们的武功能著书,这大片的葵花不知外面有谁能欣赏到。”

    杨过道:“龙儿,你说这书我们怎么传给后人啊,恐怕没有人能知道这个地方。”小龙女道:“确实,这里远离人世。”她望了望那飞天瀑布,见下面的水潭总是不满不溢,对杨过道:“过儿,你忘了我们怎么来到这地方的吗?”杨过像是忽然想起了什么道:“明白了,我们不如把书用油纸包了让这暗河带到世间去,就像从前我们进出古墓一样。”小龙女眼睛忽然一闪道:“有了。”杨过问:“有什么了?”小龙女道:“此书便名《葵花宝典》。”杨过脱口道:“《葵花宝典》?好名,好名,这样也把这美丽的葵花带到人间了,希望得到宝典的人也能克制己身,能儿孙延续满堂,如这葵花遍地一样。”他们把宝典包装好便顺流送出去了。

    小龙女连续几天没有吃饭,杨过陪在她身边,杨过在郭靖黄蓉夫妇的合葬之墓后面掘了一个墓穴,并立好碑,小龙女已不能说话,她用手比划让杨过把她抱到墓穴里,杨过陪她一起躺入墓穴里,杨过说:“姑姑,你看这里像不像我们古墓里躲避李莫愁时的墓穴。”小龙女吃力地点点头,两人一起眼望着高空,缓缓地闭上了眼。神雕跑来替他们掩上土,立起坟堆,而后长啸一声,像雕塑一样立地坟旁。

    神雕,侠侣,从此永远绝迹江湖。

    再说那《葵花宝典》顺水漂流,直漂到一处山林中,一个少年在林中砍柴,他发现后好奇地捡起来,放在内衣袋里。他砍了一天的柴,疲惫不已,交给东家,东家竟破口大骂:“混蛋!这等砍法你老子娘几时能偿还欠我的债务,这辈子也还不了了!还吃我的喝我的,老子比菩萨还慈善了!”说完丢给他一个吃剩的窝头喝道:“滚!饿死鬼投胎的!”

    那少年捡起窝头,狼吞虎咽地吃起来,一眨眼便吃完了,但仍饿得头晕眼花,四肢无力。他想,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每天吃不饱还要给东家砍柴还债,不饿死也得累死了,不如另投别路。

    他想起了捡来的那书,但见书名题着《葵花宝典》,心想难道是民间的养植术?他本不想理会,无田无地,要真有田何须养植葵花,自当种植稻米解决温饱,倒不如去集市上卖了换两个馒头吃算了,否则时间长了再搞丢了。他便来到集市,把书摆在地上,书下压一草根,意思是此书要卖,集市上虽然人来人往,但无人问津,好不容易有人停下来看看,但一看书名便转头就走。

    终于等到来了位三十多岁的汉子,他肤色黝黑,一看就是长年在日光下劳作的样子,他本走过了两步,但转头又回来,看到地上的书,便拿起来问:“这书多少钱?”少年道:“三文钱。”那人问:“此是养植之术?”“正是。”“你家祖传的?”“是祖传的。”“呸!祖传的也能乱卖?岂不丢祖宗脸,祖宗的东西饿死也不能卖不知道吗,肯定是偷来的。”“你爱要不要,何必诬赖人。”“两文钱,卖不卖?不卖拉倒。”“卖,卖。”少年好不容易等到这茬,岂能错过。

    那人递上钱,接过书去便走,边走边翻着书,他翻开第一页但见上面写着“欲练神功,挥刀自宫”,他吓得把书合上,并叫道:“什么害人的东西,老子竟被这混蛋戏弄了。”说完转身几步便追上了准备离开集市的少年。他一把拽过少年,朝他脸上便是一拳道:“你这小鬼,竟然敢弄本假书糊弄大爷,拿钱来!否则带你见官!”少年也给他搞蒙了,没等他拿出钱来,那人便从他怀里抢去了两文钱,并把书甩在他脸上。

    少年两脸已肿起半边,他重新捡起书,心想也许这是个地霸,不许他在这买卖东西,不如先离开吧,好汉不吃眼前亏,于是他也未及多想便揣上书跑了。少年随便吃了些野果子充饥,太阳将落山时,他找了一处山洞坐下来,闲来没事,少年想起白天的事来,书上明明写着《葵花宝典》,那人怎么说是假书呢,莫非书中是空白?我怎么也从来没有翻阅过呢,这会没事不如细细看来。

    少年翻开第一页看到开头的字后竟也吓了一跳,难怪那人如此气愤,写书的人果真是邪恶,这比骂人还坏,他转头又想,我只是看看书,又不做什么,且看看后面还有什么损招,这又或许是一本笑话书呢。他迅速地把书翻了一遍,但见书中尽是“内外齐通”“真气丹田”“摧金断玉”“耳目清明”“运体如飞”等字样,他看书最后言道:“练成此功者,飞檐走壁,如履平川……顷刻间摧敌于百尺之外。”他明白了,原来此书是一武林秘笈。

    少年心想,如真能练成此神功,那日子岂不好过了,飞檐走壁可偷东西,摧敌于百尺外可防身,那天下岂不任我为所欲为,他心里开心极了。

    事不宜迟,今晚便开练,于是他趁着太阳还未下山便练起来,他略过了第一句要做的事,看着后面的练,直感到浑身燥热,下体充血,欲望暴增。他停了一下,心想,不行,这天有点热,等半夜凉爽了再练吧。可半夜时再练仍旧如此,于是他也重复了杨过的练法,什么坐在水中,卧在冰上,如此折腾了一年,竟毫无进展。

    这期间他也早已把书中的内容看得熟了,也曾试过跳过部分章节练习,但仍旧一无所获,他终于明白了书的开篇那句话的意义,看来要练成此功非自宫不可,可是我还没娶媳妇啊,这样岂不要绝后,又想,这又有什么,自己生活都要成问题了,整日以这野果充饥,这样下去这辈子也找不到媳妇。他找来瓦片,用火烤了消毒,准备下手,心里想,不行,这样岂不有负爹娘,管他呢,爹娘生了我又没本事养我,爹整日喝酒赌博,把娘卖了又把我卖了还赌债,这样的爹还值得孝敬吗,他举起瓦片又准备下手,忽然又想,我爹活得失败至少还生了我,我岂能落后于人,但这活法又什么时候是个头。这回他彻底下了决心,但拿起瓦片的手又哆嗦起来,这样我以后怎么做人呢,岂不成不男不女了,以后小便岂不要像娘们一样蹲着,听说说话声会变,也不会长胡须。

    不如把书烧了,断了念头,说完他扔进火堆里,那书他经常揣在身上,已被汗水浸透,所以并没有立刻燃烧起来。

    转头又想,这世间还有几人能记得老子,还有几人认识老子,老子本就孤身一人,没亲戚没朋友,皇帝身边不也有宦官吗,他们权倾朝野,厉害得很啊,我要不效仿他们,书中练成后的盖世奇功效果不断在他眼前闪过“飞檐走壁、摧敌百尺之外”,到时老子岂不号令群雄,要啥有啥,天下人岂不都拜伏在我脚下,还在乎一个传宗接代的命根子吗,他心里想着有丫鬟服侍、有下属跑前跑后办事的情景来。

    想到这里,他赶紧拿起火堆里的书,拍拍开始燃烧的火,还好他挽救及时,只烧了个封面。当晚,他再也无暇多想,咬牙自宫了,他疼得晕了过去,不一会又疼得醒来,他马上按以前听市井人讲的阉割牛羊之事,用火烫了伤口,插了中空的草茎,一月后伤口渐合。他虽无武功根底,但他勤奋坚定,进步神速。

    这天衙门里有人报告说城郊一户地主家里全家十二口被杀,浑身体无完肤,血淋淋,惨不忍睹。后又报告说城时最富的乡绅夫妇被杀,银库被洗劫一空,据目睹者称,凶手来去如鬼魅,身法奇快无比,非一般武功所能及。

    当官的慌了,这等奇事自我朝以来还未曾听闻,哪天招惹了别再飞来横祸到自己头上,于是那官老爷每日安排里里外外数层守卫,并贴出悬赏通告,说有知情者赏一万两白银。这天,当官的刚起床洗漱完,更衣完毕准备戴上乌纱帽,只见眼前黑影一闪,“嘿嘿”两声似人非人似鬼非鬼的奸笑,那乌纱帽竟被来人戴到头上走了。

    当官的吓得瘫倒在地上,半天他才喊来人问:“你们,你们,可见到有人飞出?”守卫报:“报老爷,我们守得像铁桶一样,但见老爷的官帽飞出,还以为老爷生气扔出的,于是赶忙上前追索,但竟飘飘向院外去了,像是有个人戴着一样。”当官的惊讶道:“何人竟有此神功,非人力所能啊。”当官的悄悄把悬赏通告撤了下来。

    那练神功者又耍了几回乡绅和地主,顿时满城传得沸沸扬扬,说大白天有鬼魂出没,于是,偌大一个县城白天竟人人闭户,无人行走。练功者也渐渐自觉无趣,心想,不如趁此去皇宫里耍耍皇帝老儿如何,多少人一辈子还没见过皇帝。他用偷来的钱买了车马,一路奔向元大都而来。

    元大都热闹非常,他随意逛了几天便逛腻了,不知溜达到皇城根下,但见那有位老太监,他正在张罗着寻觅小太监,练功者混了进去,老太监挨个问,诸如“你为什么净身当太监?”“你家里人同意吗?”“你是自愿的还是被胁迫的?”当轮到那练功者时,他自己回答:“我是自愿的,没有家人。”老太监又问:“你有什么特长?”那练功者使出神功,取过了隔着一丈远的卫兵手中的兵刃,老太监吃了一惊,转头又说:“不错不错,你会魔术?”练功者点点头。“你叫什么名?”“高元。”他编了个名字。

    就这样高元混入了皇宫,成为太监。他手中有大把用不完的银钱,故而结交了不少朋友,大家吃人嘴软拿人手短,对他什么都听,他渐渐混入领班太监。皇宫不比普通官府,戒备森严,并且深宫大院,但他从底下人手中渐渐了解了整个宦官体系。但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见到皇帝成为人上人的时机来了。皇宫里放出布告,皇帝要亲选大内高手,以保卫安全,优秀者可统领御林军,不分官职不分门派,不论职位,比武决胜负。

    比武在宫外的校场上,已有几位蒙古武士胜出,最后皇帝问:“还有哪位能上场,赢得这几位武士?”无人应答,这时高元走上来:“陛下,奴才愿意一试。”大家朝他望去,但见他瘦骨嶙峋,似乎并无过人之处,不由得一叹,皇帝道:“比武非同儿戏,你可想清楚了?”“奴才想清楚了。”那蒙古武士以为他不自量力,不屑一顾,朝他戏道:“我只用一只手,便能胜你。”高元不动声色,等他出招。

    蒙古武士大踏步朝他而来,挥舞着拳头,那拳头似乎像举着一块石头一样朝他劈头盖脸而来,元兵本就瞧不起汉人,何况他是一太监,只想一拳把他头打爆,不料眼看拳头就要打到他头上,众人皆闭目不忍看,以为高元完全是送死,结果就在那拳头离他不到地寸时,他一个闪身竟绕到了蒙古武士之后,速度如同鬼魅,仅在一眨眼间,大家以为他使了什么障眼法。

    蒙古武士也以为自己眼花没看清来人方向,于是转头又攻,高元一个跃起,踏上他头顶,那武士竟无感觉,以为他倏忽不见了,高元又跳到他背后,迅速转到他面前朝他扇几耳光,又迅速绕至他背后,众人不明所以,以为蒙古武士自己打自己。接下来又一连如此,高元不是用掌而是用拳,打得那武士鼻青脸肿,他不再逞强,即使破例用了双拳相抗仍不能躲避,便认输了。

    其他几位武士对他快如闪电的招式不明所以,以为他会什么邪术,不敢应战,皇帝本也看得累了,至于高元如何打败了蒙古武士,他并未看清,但觉中原武术确实厉害,他除了招募侍卫,更主要的是选出一等一高手,去打败武林各派高手,统领武林。于是皇帝宣布,高元为禁军统领。

    而后高元被宫中一人叫去,对他言道:“此去江湖,三件大事,你再重复说来。”高元道:“第一,与江湖各派高手过招,令其服于我大明,推本国师为武林盟主,如有不从者格杀勿论;第二,寻找倚天宝剑,并呈于本国师;第三,寻找杨过小龙女夫妻下落,如活着须取其首级而来。”那人满意地点点头:“此三件事如能办成,我当表奏天子,提你为总领太监,武林盟主。”高元谢过退下。

    此人正是国师李清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