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红尘医道 » 第183章 《内经》《外经》

第183章 《内经》《外经》

    “葛洪是你们门派的人吧?”

    “他是我们的一位长老,是在外面名气比较大的一位。对丹药特别有研究,好些丹方出自他手,不过最近几百年没有回来过,不知道在忙些什么。”

    顺着这个话题,郭星问了许多中医界的名人,比如扁鹊、皇甫谧、王冰、王叔和、孙思邈、李时珍、叶天士等,特别是叶天士,他提出的卫气营血,是后世难得的对中医理论的一个扩展。

    叶天士(1666年—1745年),名桂,字天士,号香岩,别号南阳先生。江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祖籍AH歙县,其高祖叶封山自AH歙县蓝田村迁居苏州。居上津桥畔,故晚年又号上津老人。清代著名医学家,“温病四大家”之一。

    叶家世代业医,祖父叶时,甚通医理,父亲叶朝采,亦精其术。叶天士自幼耳濡目染,也有志于此道,少时即受家学。从小熟读《内经》、《难经》等古籍,对历代名家之书也旁搜博采。不仅孜孜不倦,而且谦逊向贤;不仅博览群书,而且虚怀若谷、善学他人长处。叶天士信守”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古训,只要比自己高明的医生,他都愿意行弟子礼拜之为师;听到某位医生有专长,就欣然而往,必待学成后始归。从十二岁到十八岁,他先后拜过师的名医就有十七人,其中包括周扬俊、王子接等著名医家,无怪后人称其“师门深广”。

    叶天士最擅长治疗时疫和痧痘等症,是中国最早发现猩红热的人。在温病学上的成就,尤其突出,是温病学的奠基人之一。他首创温病“卫、气、营、血”辨证大纲,为温病的辨证论治开辟了新途径,被尊为温病学派的代表。主要著作有《温热论》、《临症指南医案》、《未刻本叶氏医案》等。

    据程巽远介绍,叶天士多次参加杏林大会,后来成为神农堂在东南的代表,有邀请他人参加大会的权力。

    说到临床诊疗,郭星想到了一个问题,自己一直找不到答案,还是请教程巽远比较好。

    “既然有《内经》,那应该就有对应的《外经》,但是看遍了藏书库,也没有看到有这本书啊,这是什么道理?”

    “当然有《外经》,只是你没有注意到而已。”

    “《外经》在哪?”

    “第一、第二藏书库,统称为‘外经书库’,是对所有杏林大会的前五人开放的,他们获得的奖励,名字就叫‘外经书库卡’,区别只在时间,是一天、两条、还是三天。‘内经’指的是基础理论,‘外经’指的就是疾病的外在表现,也就是临床诊疗的全部过程。你看看,第一、第二藏书库有多少书籍?如果以一本《外经》来包含他们,那得出多少本才能容纳的下?历史上曾经有人把收集到的临床书籍编辑成《外经》,这样的做法吃力不讨好,所以尝试的人不多。我们的做法是,在书籍入库的时候,会注明‘外经-内科’,或者‘外经-伤骨科’,如果是论述几个科的,就注明‘外经-综合’,或者‘外经-其他’,一般都写在书的首尾页,你大概没有注意这些细节。”

    之前因为急着查疤痕的治疗方剂,郭星担心时间不够,所以直奔主题,完全没有关注其他的内容,现在听程巽远说明之后,打开手上的《内经》,首页、尾页里面确实有“内-内经”的小字。程巽远对此作了解释,第三书库不仅仅存放《内经》,还有其他很多重要的书籍,书库的名字为“内库”,后面的才是书的类别。

    郭星选好要拍照的《内经》之后,来到第二书库,随手拿出一本书,翻开首页,见到了内页标注的“外经-内科”,翻看了一些内容,忽然想起了一个困扰自己很久的问题:

    “中医的四诊‘望闻问切’前三个好理解,关于切脉,有一些我一直分不太清楚。数脉、缓脉、洪脉、结脉、代脉这几个很容易理解,西医上有对应的疾病,但是有一些实在是搞不清楚该怎么判断,比如滑脉,妊娠可以是滑脉,痰湿也可以是滑脉,完全凭手指感觉,个人的判断,同一个病人,不同的医生,可以得出不同的脉象,这就很尴尬了。还有很多脉象都是如此,比如玄脉、浮脉、长脉、短脉、小脉、紧脉等等,应该怎么去分辨?”

    关于脉诊,也是中医备受攻击的地方,能与西医对应的,没有问题,很多找不到对应的客观指标,全凭个人感觉的脉象,不要说西医了,很多有名的老中医自己就不统一。

    据说曾经有人把几位中医教授请到一起会诊一个病人,令人惊讶的是,几位教授写下来的脉象都不一样,处方也不一样。不过,对于治疗效果,据说各自的处方都有效,很神奇吧?

    《史记》的作者司马迁说:“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

    扁鹊(约前407年-约前310年),原姓秦,名越人,一名缓,号卢医、扁鹊,中国战国时代医师。与华佗、张仲景、李时珍并称中国古代四大名医。

    扁鹊在诊视疾病中,已经应用了中医全面的诊断技术,即后来中医总结的四诊法: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诊,当时扁鹊称它们为望色、听声、写影和切脉,在已有的文献记录中,是第一个提出四诊法的人。他精于望色,通过望色判断病证及其病程演变和预后;也精于切脉,开启中医学之先河。据《汉书·艺文志》载,扁鹊有著作《内经》和《外经》,均佚。相传《难经》亦为扁鹊所著。

    把我国古代脉诊的发明完全归功于扁鹊,并不确切。据历史记载,我国脉诊的渊源很古,例如,传说中的上古医生僦贷季、鬼臾区等已经讨论了脉诊。到春秋战国时期,脉诊已经达到相当水平。当时开始出现的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和稍晚的《难经》中,已经对脉诊有许多详细论述。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医药文献帛书——《脉法》、《阴阳脉症候》,也有用脉诊判断疾病的宝贵材料。这些都说明早在两千多年前,脉学已成为我国古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