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新三国演义 » 第十二章:吕布换义父

第十二章:吕布换义父

    李肃则继续下猛药,道:“现在,何进与十常侍同归于尽,何进的十万禁军无人指挥,嘿嘿,此时,他们已经被我主收编了。我主在京师已经有四十万精兵了。”

    吕布:“呼,四十万!”

    李肃:“贤弟跟着丁刺史,官职不过是主簿、校尉,还能高到哪去呢?只要贤弟归顺我主,我主马上就给贤弟拜将封侯,荣华富贵,享之不尽啊。”

    吕布两眼放光,激动道:“拜将封侯!我……好,好,好。”

    片刻之后,吕布皱眉道:“咦,有些不对啊,你主董刺史的官职是刺史,我义父的官职也是刺史,我干嘛要背叛我义父,而去投靠董卓呢?”

    李肃:“哈哈哈,贤弟难道忘了,我刚才说的,我主在京师现有四十万精兵。一个月之内,我主,还会是一个区区刺史吗?”

    吕布点点头,道:“说的对啊,这……容我再考虑一下。”

    李肃看到吕布这幅神情,知道快成了,饼画完了,接下来就是要给实际的利益了,道:“贤弟,我主还说了。只要你前来归顺,再送你绝色美女一百名,纯真的黄金五百两,上好的丝绸一百匹,还给你在雒阳造几栋极其大的宅院,供你娱乐。”

    吕布听后大惊,却不敢相信:“什么!你再说一遍。”

    李肃笑道:“绝色美女一百名,纯真的黄金五百两,上好的丝绸足足一百匹啊。”

    吕布长吸一口气,道:“我们还没见面,董公就要赠我如此之多的礼物,我,我真的不知何以为报啊。”

    李肃:“我主现在虽然在京师有四十万大军,但是,贤弟的义父,丁刺史手上也有十万兵,他是我主的一个障碍。贤弟要怎么做,不用我多说吧。”

    吕布听出李肃话中意思,大惊道:“什么!难道你想要我杀我义父!不行,那可是我的义父啊!他待我恩重如山!我绝不做此不忠不孝之事。”

    李肃笑道:“贤弟听说过赤兔马吗?”

    吕布道:“马中赤兔,为将者谁没听说过。听说那赤兔马产自西凉,是天下第一骏马,只是不知如今为何人所有。”

    李肃:“赤兔马就在我主董公手上。”

    吕布听完,倒也没有太惊讶,毕竟董卓在西凉长大,赤兔马在他手上也不足为怪:“哦,原来是在董公手上啊。”

    李肃:“那赤兔马就在营外,董公托我给将军带句话,只要将军投降,这赤兔马就归将军了。”

    吕布嗖的一下就站起来了,大惊道:“什么!你说真的?”

    李肃:“说一不二,字字是真。”说完,李肃拍拍手,李肃的随从便将赤兔马牵了过来。吕布急忙上前,仔细察看赤兔马。

    吕布:“大兄,我欲试乘赤兔,贤兄能许否?”

    李肃:“当然了,贤弟请便。”

    吕布一跃,骑上赤兔马背。那赤兔马极为难驯,连连跳跃,要把背上的人给甩下来。不过吕布是天下第一猛将,骑乘之术也是天赋异禀。这赤兔马在吕布胯下不过一炷香的时间就被驯服了。吕布骑乘赤兔于雒阳郊外奔驰了近半个时辰,才兴尽而归。

    吕布刚回到营内,就看到李肃还坐在那,道:“你怎么还在这?”

    李肃笑道:“将军,我可不傻,希望将军也不要犯傻,这赤兔马是谁的,就在将军的举手之间。”

    吕布也知道,那董卓手上有几十万大军,不好惹啊。吕布来回踱步,长叹一声,道:“唉,只是,丁原与我有父子之名,如若杀之,恐惹天下人议论。”

    李肃:“贤弟之言谬矣。其一,若贤弟执意跟着丁刺史,则必然会成为我主四十万大军的刀下亡魂。其二,贤弟若能归顺我主,乃是弃暗投明,世人岂会议论。其三,贤弟归顺我主之后,必能一展平生之才华武艺,拜将封侯,娇妻美妾,富贵享之不尽。天下人只会羡慕将军,又怎么会议论呢,谁还会记得杀丁原这件事呢?其四,将军姓吕,丁原姓丁,虽有父子之名,未有父子之实,成大事者,何必在乎这个呢。”

    吕布大喜道:“哎呀呀,大兄一番话,使布如拨云见日,茅塞顿开啊。布,险些自误前程。我意已决,我当取丁原首级,献于帐下,以报董公厚恩。”

    李肃:“静候贤弟佳音,告辞。”

    吕布:“赤兔马留下啊。”

    李肃:“当然,它已经是贤弟了。”

    吕布一夜未眠,次日上午,吕布决定了。却说丁原正在营帐内看书,听到有人进来了,抬头一看是吕布,便继续看书,道:“奉先来了。”

    吕布“嗯”了一声,就着丁原旁的一个马扎坐下。

    丁原看着吕布好像有心事,微笑问道:“怎么了?有什么事吗?”

    吕布长叹一声,道:“义父,时间过的真快啊。”

    丁原:“怎么突然感叹这个了。”

    吕布:“想起十多年前,那时我还是一个少不更事的豪侠。幸得义父赏识,收我为义子,倚为心腹,加以重用。正是因为有义父的提拔,如今,吕布才能贵为一州之主簿,俸禄两百石,吕布真的万分感谢义父。”

    丁原:“奉先,你我父子,说这些干什么,太客气了。”

    吕布又叹了一声,道:“唉,水往低处流,人还是要往高处走啊。”

    丁原听出有些不对劲:“什么意思?你要走?”

    吕布点点头:“唉,我这一切都是义父给的,走之前,还想问义父借一样东西,以助我更进一步,请义父不要吝啬。”

    丁原也是久经宦海,立马就察觉出不对劲,立马拔出剑,砍向吕布,怒道:“想杀我!”

    吕布抬手,一剑就把丁原杀了,再长叹一声:“唉,义父,一路走好。”

    吕布提着丁原的人头,趾高气扬,兴高采烈,走进董卓的军营。董卓军士早得军令,一路放行吕布。吕布进入董卓帐内,看到董卓等人正端坐帐内,都看着自己呢。

    吕布把丁原首级往地上一扔,道:“董公,丁原首级在此。”

    董卓大喜道:“卓得将军,如旱苗得甘露也。”

    吕布立即跪下叩头,拱手道:“吕布飘零半生,常恨未遇明主。公若不弃,布,愿拜公为义父。”

    董卓鼓掌大笑,道:“我得奉先,真天赐英杰也。吾儿快起,吾儿快起。”

    吕布看到董卓如此重视自己,大为感动,又感想自己即将一飞冲天,一时泪如雨下,泣道:“义父在上,从此以后,儿跟定义父,赴汤蹈火,在所不辞!辅佐义父,克成大业!”

    董卓:“我有奉先,大事必成,大事必成啊。我封你为,骑都尉,中郎将,都亭侯。”

    吕布:“谢义父。”

    董卓:“还有,我之前叫李肃和你说的一百位美女……”

    李肃听到董卓此话,大惊,急忙拱手道:“哦,主公,该送于吕将军的那些礼物我都已送到吕将军的新府邸了。”

    董卓:“哈哈哈,你办事用心,够快,很好。”

    李肃:“职责所在,为主公效力,自当尽心竭力。”

    董卓、吕布、李肃三人哈哈大笑:“哈哈哈。”

    董卓:“来来来,我已设下酒宴,为奉先接风洗尘。”

    吕布没有应,突然一声长叹,引得众人诧异。

    董卓问道:“奉先,何故发此长叹?”

    吕布道:“今日是先父的祭日,我想去他坟前祭奠一番。义父这次的酒宴,我就不参加了,待日后再向义父赔罪。”

    董卓:“嗯,人之常情,我不会怪你,你去吧。”

    吕布遂去将丁原葬了,并在其坟前诉说了一番心事,此事不表,却说一日董卓于嘉德殿宴请百官。嘉德殿上,百官均已入座,吕布突然带着数百个军士进入殿内。数百个军士分别站于百官之后,吕布站在董卓的侧后方。

    百官既惊且恐,都不敢乱动,只听得董卓一声大喝:“吾有一言,诸君静听!”

    被董卓这么一喝,有些大臣吓一跳,瞬间低下头来,身体微微发颤。袁绍、曹操等人倒是神色如常。

    董卓继续道:“天子为万民之主,无威仪不足以奉宗庙。今皇帝暗弱,不如陈留王聪明好学。吾将效仿伊尹、霍光故事,废皇帝为弘农王,立陈留王为帝。诸位大臣,意下如何?”

    袁绍率先道:“董公此言差矣。昔日,太甲不明,伊尹放之于桐宫;昌邑王登位方二十七日,就造恶三千余条,故霍光告太庙而废之。如今,皇上虽然年幼,但并无过失。董公乃是外州刺史,素未参与朝政,初至京师,岂敢妄议废立大事!”

    董卓:“我手握兵马四十万,天下事尽皆在我。”

    袁绍大怒,掀翻木案,大步走到中间,喝道:“哼,天下事,在天子,在诸位忠臣。你,不过是一西凉匹夫,篡逆奸臣,岂敢妄议废立大事!”

    董卓亦大怒,拔剑道:“尔要试我宝剑是否锋利吗?”

    袁绍丝毫不惧,立马拔剑,指着董卓道:“我剑也未尝不利!”

    刹那间,嘉德殿内极为安静,众人连大气都不敢喘,只听得到袁绍和董卓微微发颤的宝剑发出一丝的金属抖动的声音。

    袁家四世三公,若是杀了袁绍,基本就把雒阳所有的士族都赶到了对立面。李儒见势不妙,急忙站出来,道:“事还未定,不可妄动干戈,不可妄动干戈啊。”

    大臣们也不想受到波及,也急忙拦住袁绍,道:“本初,冷静,冷静啊。”

    曹操突然笑道:“哈哈哈,怎么吵起来了,吃饭,吃饭啊。”

    袁绍没有理会众人,冷哼一声,出去了。

    董卓自策反吕布杀了丁原,并收编了他的军队,势力更大。至此,董卓在雒阳已经拥兵四十万,独霸京师,朝中大臣,或屈膝献媚于董卓,或辞官回乡不愿与董卓为伍,或密谋要刺杀董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