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神吹三国 » 论袁绍 5

论袁绍 5

    第四、废长立幼、内讧不断。袁绍集团遇到了曹操集团,那可是背到了极点。

    1,出征之前,谋士唠叨。正当袁绍要出兵之时,他手下的谋士田丰、沮授老在他耳边唠叨:“不能打,打了就要输。”、“要输要输!”那么有朋友问了:“田丰的观点对不对?沮授的观点对不对?”史学家们都说对,当然,我一个平头老百姓也认为田丰、沮授的观点是对的,但是,人家袁绍已经决意出兵了,他们还在袁绍耳朵旁不停地唠叨:“要输要输!”,这就非常不对了——这无疑就是在动摇袁绍出兵的决心与指挥战斗的意志,自古以来,强必击弱,早晚都是要打的!当时的形势的袁绍集团强大,曹操集团弱小,如果按照正常的程序来打,就算输,又能够输到哪里去?又有人会说:“不对,你看刘备讨伐东吴前,不听秦宓的话,不是输了个精光吗?”那个刘备讨伐东吴以前,秦宓也是在他耳朵边唠叨:“要输要输!”结果,刘备被陆逊火烧连营,输光了老本——但是,刘备伐吴,他没有按照正规的程序来打,在节节胜利的时候,得寸进尺,意图一锤子买卖灭了东吴——东吴是那么好灭的吗?东吴那么好灭,曹操集团早就把它灭了,曹操集团费了九牛二虎之力,都没有攻灭东吴,你刘备集团怎么可能一下子就彻底攻灭东吴呢?如果,刘备按照正常程序操作,夷陵之战,得胜方是刘备而不是陆逊,什么是正常程序?刘备带领蜀军,打了一些胜仗,名义上也算为关羽报了仇了,然后,就是让马良等与东吴谈判,争取战争利益的最大化——袁绍当时的情况和夷陵之战前的刘备的情况差不多。也就是说:只要袁绍集团依法用兵,小心防备乌巢,是绝对不可能招致大败的——大不了就是不能取胜退兵,退兵以后再用你田丰、沮授的计策,也不是不可以的。“要输要输!”,在这种唠叨下,你袁绍集团不输都要输,至少你袁绍集团气势就输了,就跟下棋的人一样,某人刚坐下来下棋,旁边帮着指点的人就说:“要输要输!”最后,你不输就要输,同样的道理,如果你在打麻将,旁边看的人不停地对你说:“要输要输!”最后,你不输都要输,你会恨不得给他两拳头砸下去……那么田丰、沮授最正确的做法是:坚决拥护袁绍的决定,认真地给袁绍出谋划策,帮着袁绍集团打好一场又一场的仗,积小胜成大胜,最终取得最后的胜利,这才是田丰、沮授真正的为臣之道、为将之道……

    2,大战之时,内讧不断。正当袁绍指挥军马与曹操在官渡相斗之时,他的谋士们就分成几派,你害我,我害你,这种内讧,无疑极大地削弱了袁绍集团的战斗力。

    3,废长立幼,内战不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当袁绍统兵与曹操决战之时,他旧病复发,死了。在死之前,袁绍废长立幼,这可是最要命的。废长立幼,导致兄弟相争,导致内战不息,袁绍的老婆杀了他的小妾……总之,争过去争过来,杀过去杀过来,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曹操各个击破,从而夺取了河北地界,攻灭了袁绍集团。

    综上所述:袁绍应该东汉末年的一个军事家和政治家,从占领的地盘的角度来说,他至少是仅次于曹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绝不是什么“非英雄也”,更不是什么“漂亮的草包”。如果袁绍击败曹操和其他军阀,成就全国性的霸业甚至是帝业,那么,通过他的德政,轻徭薄赋,与民休养生息,有可能创造东汉末年大乱之后的一个封建盛世,这也是很有可能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