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娶她是为了渡她 » 第7章 妙空为五斗米折腰,智公主以儆效尤

第7章 妙空为五斗米折腰,智公主以儆效尤

    原来是刺史浑大人搞的鬼,难怪连日来,几乎全部出动托钵化缘的和尚尼姑们,一无所获,只见街上处处大门紧锁,连口水都讨不到喝。

    已经有体质弱的和尚,倒在街上奄奄一息。

    雲深寺里,和往日的祥和之境大不相同。

    和尚尼姑们数日来都吃不到一顿饱饭,个个都饿得面黄肌瘦,只剩皮包骨了。

    妙空看在眼里,痛在心里。这一天清晨,他起了一个大早,拿上托钵,出门下山来。

    刚好这一天,公主感觉身体爽朗多了。

    “镜嫽,我想出去走走,在宫里感觉太闷了。”

    “公主,这怎么行,你的身体还很虚弱。”镜嫽担心起来。

    “没事的,愈是宅在宫里不活动,筋骨越是虚弱,你陪我出去走走吧!”公主坚持要出去。

    镜嫽无法,因此让梁总管一并几个兵勇,着便衣一路护送。

    出得杞麓宫来,一刻钟左右,便到了锦安城里。

    街上一片萧条,往日熙熙攘攘,繁华似锦的锦官城面目全非。家家户户紧闭大门,街上的商家也是稀稀寥寥,街上的和尚比行人还多。

    这些和尚们,饿得只剩皮包骨,有气无力,东倒西歪,连走路都成了问题。

    “奇怪,才几天没出门,这锦官城怎么变成这样冷清了,街上的和尚是怎么回事?梁总管!”公主问道。

    “奴才在。”

    “你给我说说,近几日锦官城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短短几天就变成这样民不聊生的景象了?”公主厉声问道。

    “这个……可能是最近生意不好做了吧?或许是天气太热了,大家都不想出门。”梁总管避重就轻地说道。

    “胡说,往年夏天天气不热吗?偏偏今年就热成这样了?还有这满街的和尚,都是哪里来的?”

    “这……奴才具体也不清楚,这几天公主生病了,我也没有出门。”梁总管赶紧给自己找借口。

    正在这时,一个老和尚病怏怏地走到一个包子铺前。

    “阿弥陀佛,施主行行好,给老衲一个包子吧!饿得实在走不动路了。”老和尚看起来至少也有七十岁以上了。

    店小二看见老和尚的样子,于心不忍,悄悄塞了两个馒头在他钵里,附耳低言:“你快走吧,一会督察军来就麻烦了。”

    老和尚不知是何事,耳又背,没听清店小二说些什么,他向店小二双手合十,鞠了一躬,慢慢腾腾地走在街上。

    手里的馒头刚刚咬了一口,突然从拐角处冲出来四五个督察军,其中一人冲过来就给了老和尚一脚,把他踢翻在地,钵也打翻了,两个馒头滚到了尘土里,瞬间变成了黄馒头。

    老和尚再也爬不起来,躺在地上呻吟。

    那督察军还想上去踹他,被另外一个拉住了。

    这一幕刚好被锦安公主看在了眼里。

    “大胆狂徒,你们给我住手!”公主大声喊道。

    那两三个督察军还想再接着打老和尚,听见一个女子的喊声,都停住了手,往这边走过来。

    “呦呵,你是谁,敢吆喝军爷。”其中一个督察军吊儿郎当地朝着公主走过来,正是殴打老和尚的人。

    他刚走到公主眼前,公主便抡起手来狠狠甩给了他一巴掌。

    这督察军瞬间被打懵了,正想还手。

    “混账东西,见了公主还不下跪!”梁总管厉声骂道。

    四五个督察军瞬间反应过来,都吓得扑通一声跪在公主跟前,纷纷磕头求饶。

    “都给我捆起来,听候发落。”

    公主走到老和尚跟前,把他扶了起来。

    “来人,给我拿水和食物过来。”公主命令道。

    刚才的店小二,这时端出来一碗水,一碗粥,慢慢地给老和尚喝了下去。随后又把他搀扶到店里。过了一会,老和尚才颤颤巍巍地站起来。

    “阿弥陀佛,老衲见过公主。”

    “阿弥陀佛,罪过,罪过!”此时的公主,眼泪都流出来了。跟随公主的随从,无一不是泪洒衣襟。

    店老板见是公主,壮着胆把这几天城里发生的事,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她。

    公主听了,义愤填膺。

    “梁总管!”

    “奴才在。”

    “你马上带人去给我查个水落石出!”

    “是。”梁总管领命而去。

    老和尚泪流满面地把近日来雲深寺和尚饿得奄奄一息的情况,详细地给公主说了一遍。

    店小二见此情景,纷纷把店里能吃的能喝的,纷纷都给了围拢而来的和尚尼姑们。

    “走,我们马上回去!”公主说。

    公主带着随从刚刚到了杞麓宫门口,就见妙空站在门口。

    “阿弥陀佛。”妙空看见了公主,嘴中不自觉地说道。

    “你来干什么?”公主把头扭向一边不看他。

    “公主,我……”

    “你什么你,有事说事,没事我走了。”

    “公主,前日的事,是我误会你了。”

    “哦?妙空大师,你这算是向我道歉吗?你不是说我们不是一路人,以后不要再相见了吗?”公主一边说,一边看了镜嫽一眼,镜嫽会意,便回杞麓宫去了。

    “公主,请息怒。”

    原来,妙空早已在锦官城里走了一大圈,颗粒无收后,不得已,他又来到了杞麓宫门前。

    此时的妙空,心里七上八下的,很不是滋味,他很想转身就走,可是一想到寺里六百多个和尚尼姑,因为自己而饿了几天,他就忍住了,站在原地一动不动。

    “怎么,你不是在化缘吗?”

    “是的。”

    “那化到了吗?”

    妙空无奈地摇了摇头,轻轻叹了一口气。

    杞麓宫里面,走出来两个兵,两人抬着一袋米出来了。

    “喏,这一袋米是施给你的,你拿走吧!”公主指着那袋足足有百斤重的大米说道。

    妙空看了看那袋米,又看了看公主,似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站在那儿,还是不动。

    “怎么,你嫌少吗?”

    “不是的。”

    “那这么说,你是不愿意接受我的供养了?”

    “我想我还是去别处化缘吧!”

    “你这个和尚,什么时候才能低下你那颗高贵的头颅?施主好心供养你一袋米,你竟然爱要不要的。”

    妙空还是不为所动。

    “怎么,你不是化缘的和尚吗?难道你不要米,要其他的山珍海味,珍馐佳肴?”

    “公主,你误会了,我没有那个意思。”

    “你别忘了,你们雲深寺的六百多个和尚,已经饿了整整三天了。要是其他和尚,早就欢天喜地的扛回去了。你这个和尚,架子那么大,拽兮兮的,真拿自己当万金和尚不成?”见妙空依旧看着自己,不为所动,公主又说:

    “怎么,难道要我这个公主跪下求你收下不成?”

    “好了,你不要再说了,我收下就是了。”

    “不过,宫里现在人手不够,只好劳驾你自己扛回去了。”

    “公主,这袋大米足足有一百斤重呢,妙空师父他扛得动吗?”镜嫽示意公主。

    “你看他那了不起的样子,有他做不到的事情吗?”公主口是心非地说道。

    “好,我这就扛回去。”

    “妙空师父,你别逞强,这袋米真的有一百斤重呢。要是扛不动,你给公主服个软,我叫两个侍卫给你拉回去。”

    “镜嫽姑娘,别担心,我扛得动。”

    两个侍卫一人一头,用力把大米抬到妙空的肩膀上。

    妙空的一只膝盖,瞬间被大米压得跪到了地上,连腰都压弯了。他咬紧牙关从地上站起来,弓着身子,往后退了两步,又不自觉地往前走了两步,才保持住身体的平衡。

    “谢谢公主的布施,你会有好报的。我走了。”他抬头看了一眼公主,只见公主的眼里,噙满了泪水。

    看着妙空被压弯的腰,摇摇晃晃地往前走,公主再也忍不住,眼泪决堤而下。

    “公主,你为何要这样负气作弄他呢?妙空师父肯定扛不回去的,你忘了他几天没吃饭了?”

    公主这时心里也后悔不已,但生性倔强,性格刚烈而强势的她,怎么不是和妙空一模一样,两个人彼此怎么肯向对方服软呢?

    “哼,他越是不肯低头,我越是要他低头!”公主一边哭一边说。

    等妙空走后,公主也回宫了,梁总管则马不停蹄地来到益州刺史府,见了刺史浑进德,把公主在街上撞破他们的事一五一十地告诉了舅舅。

    “舅舅,你看这事怎么处理好?”

    “哼,一个黄毛丫头,怕什么?等过几天她气消了就没事了。”

    “舅舅,古话说:弱为强所制,不在形巨细。蝍蛆带是甘,何曾有长喙?你可别小瞧了这个公主,她年龄虽小,可比咱们那个长公主做事有主意多了。咱们可别因小失大。”

    “依你之见,我要如何摆平这件事?”

    “依外甥看,不如把督察军头儿吴有三推出去,让他当个替死鬼,你平时不是看他不顺眼吗?”

    “嘿,真是后生可畏,青出于蓝胜于蓝啊,我怎么就没有想到呢?”浑进德说道。

    “舅舅,我看你还是亲自去一趟杞麓宫,当着公主的面,把自己的嫌疑给洗清了。”梁总管果然诡计多端。

    “走,就照你说的这么办。”

    梁总管随浑进德一起来到杞麓宫。

    “下官参见公主。”

    “浑进德,锦官城和尚化缘的事,你知道吗?”

    “下官最近外出公干,今天见了梁总管才得知。”

    “浑大人,你少来。你是不是看我年纪小,量我没主意,不敢拿你怎么样?”公主厉声喝道。

    “下官该死,下官失职,监督下属不力。近日来,锦官城中出现了一伙强盗,强抢民女,因此下官才派督察军在城中维持秩序。加之商贾小贩乱摆摊,为维持市容,才出此下策。”

    “浑大人,是吗?那你的督察军是眼瞎了还是什么?连老和尚都打起来?”

    “哦,有这回事?”浑进德揣着明白装糊涂。

    “带上来!”

    不一会,刚才在城里暴打和尚的五个督察军被带了上来。

    “公主饶命,公主饶命!”五人被吓得屁滚尿流。

    “说,谁指使你们干的?”

    五人看看公主,又看看刺史浑大人,不敢出气。

    “说不说?不说一起拖出去斩了!”

    这时,浑进德悄悄朝着五人使了个眼神。其中四人就不约而同地供出一个人来。那就是督察军头子:吴有三。

    吴有三瞬间明白了怎么回事,他大喊:“公主,冤枉啊,我是被人冤枉的!”

    “谁冤枉你的,快说!”

    吴有三看看浑进德,又不敢说话。

    “末官知罪。”

    见到吴有三认罪了,浑进德松了一口气,对他说道:

    “吴有三,你还有什么话要说,还有什么事放心不下,尽管告诉我。”

    “谢浑大人,我家里还有八十岁老母和一个不满五岁的儿子,望大人看在属下跟随您多年的情分上,善待他们。”吴有三知道自己在劫难逃,哭着给浑大人磕头。

    “来人,把吴有三给我拖出去斩了!”

    “是。”

    过了一会,只听门外“啊”的一声,一切又恢复平静了。

    此时的梁总管和浑进德,额头上冒出了滴滴大汗,却不敢在公主面前擦拭。

    “哼,我今天只是杀鸡儆猴,以后再有残害百姓的,吴有三的下场就是先例。”公主看着刺史浑大人说道。

    “下官不敢。”吓得浑进德赶紧跪在公主面前以明志。

    “浑进德!”

    “下官在。”

    “别以为有人当了替死鬼,你的事就完了。你现在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吧?”

    “下官知道,下官知道。”

    “那还不快去。”

    “下官遵命。”

    等浑进德和梁总管都走了。公主悄悄对镜嫽说:

    “你快去把吴有三的后事安排好,记住,千万别让人看到。”

    “我知道了,公主,我这马上就去办。”

    侍女走后,公主来到书房,把刺史浑进德在锦官城胡作非为的事,写了一封密信,差人五百里加急,送到京中给父皇。

    再说妙空师父,一路上跌跌撞撞,摔了三跤,还是把那一百斤重的大米扛到了寺庙山门口。众和尚一见他的样子,曾经怪他惹事生非的,都不再说话了。

    而雲深寺的急难,可否凭妙空一人之力而得以解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