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接管锦衣卫,百官慌了 » 第六十一章 设计下套害朱柏

第六十一章 设计下套害朱柏

    朱柏在兵仗局这里等待着机会,他能看得出来,工人们是憎恨这个李山名的,但是现在又没有办法。

    李善长现在的处境也艰难,他也在想办法,怎么样才能在朱柏身上找到一个突破口。

    现在他已经知道了朱元璋的心思了,就是逼自己告老还乡,最好是带着这一帮老兄弟一起回去。

    这样他江山就稳固了。

    那么如果出现了一个比他们更大的威胁呢?

    朱柏从京城出城到凤阳,再到淮口,这到底是去查案呢,还是有意而为呢。

    是他朱柏自己的打算呢,还是朱元璋的旨意呢!

    李善长想不通,兵仗局是非常重要的地方,朱柏能够去,想必不是他自己的意思,马上他就要成亲和就藩了。

    这个时候去,目的就是要调查调查。

    毕竟这里之前发生过大案,所以朱元璋关心也是可以理解的。

    这么看来,朱柏去淮口兵仗局,就是有秘密旨意了。

    可是这样要怎么利用他呢。

    李善长在房里来回踱步,他要想一个办法,引开朱元璋关注自己和淮西文武的注意力。

    或者是要有一张王牌捏在自己的手上。

    终于,李善长一条计谋上了心头。

    他马上伏案写信给李山名,让他改跟踪为暗中监视,并带他参观军机要地,看朱柏到底有什么动作。

    李善长是这样想的。

    不管朱柏是受了朱元璋的命令,还是朱柏自己有什么打算,他都应该是有所行动的,否则这偏偏要去跑这一趟,明显不符合办案的流程。

    现在搞不清楚他的意图,就让他放松下来。

    然后他一有行动,立马就能被察觉,到时候再进行分析,最后李山名是自己人,上奏折也是自己的主动权。

    自己想怎么说就怎么说了。

    李善长将信发出,很快李山名就收到了李善长的来信。

    这段时间朱柏则是故意放慢审查动作,拖时间,他知道,这个李山名能够这样跟着自己,一定不是简单的尽忠职守。

    他是对自己有所怀疑的

    他只是一个小小的六品官员而已,面对一个亲王,他居然敢怀疑,这很不符合常理,所以朱柏知道,他后面是有人撑腰的。

    那么就来一个投石问路吧,朱柏在这里慢慢地审查,这背后的人一定会有所行动。

    他可能会怕,可能会行贿,总之一定会有行动的。

    朱柏办案也有一段时间了,基本上了解了官场的意识形态,有背景和没有背景的人,一眼就能看得出来。

    所以朱柏知道李山名不是简单的,他在很重要的位置,一定有某种特殊的含义的。

    现在朱柏还不知道。

    朱柏就在这里等着,耗着,他在等一个机会,一个可以去接近工人的机会。

    他虽然是锦衣卫指挥使,有权力,但他不能直接拿出金牌把李山名调走,然后自己去接近这些工作。

    那不就成了此地无银三百两了吗,别人肯定会怀疑自己。

    到时候一定会有很多奏折会弹劾自己的。

    所以时机要好好的找才行。

    李山名收到了李善长的书信,他明白了意思,然后就开始懒散怠工了。

    对于朱柏也没有怎么看得紧了,为了防止朱柏发现异样,他也是循序渐进的,慢慢地松下来。

    有时候,陪着朱柏巡视的时候,他就慢慢地借有事要处理溜走了。

    慢慢地朱柏发现了异样,他感觉到了有机可乘了。

    本来时间就不等人,在这里被李山名看得太紧了,原本早该完成的任务,结果拖了这么久了。

    朱柏见李山名离去,就悄悄地接近工匠。

    这些人都没有什么文化,但他们却是仗义之人。

    朱柏曾经的劝谏,救了他们一条命。

    所以他们再次见到朱柏的时候,眼里都是热情和感激。

    他们也见到了李山名走了,于是就小心翼翼地靠了过来。

    有些暂时放下手头的工作,向朱柏行礼问讯。

    朱柏连忙让他们起身,小声地问道:“你们好像很怕这个李山名一样,这是怎么回事?”

    一个工匠说道:“此人心胸狭隘,手段毒辣,稍微有一点错,就不容人,我们这里很多工匠都被他打过,有些年龄稍微大点,他就把人家开除了。

    我们都是苦命人,能够有一份收入就很不错了,动不动就开除人,别人的一家老小怎么办啊!现在有很多老前辈都被开除了,剩下的很多都是新来的了。

    以前那个管理,虽然手脚不干净,但对我们那都是没得说,每一个人都舍命的干,现在.....哎!”

    朱柏一听极为震撼了,此人没有后台那是肯定不会信的。

    兵仗局里面的工匠虽然是普通百姓组成,但由于其职能特殊,所以要求还是很高的,因此待遇也不错。

    李山名能够这样做,目的就是安插自己的人进来,挣高工资。

    但这样做质量能不能保证呢?

    这会直接导致武器质量不过关,火器发展滞后吧!

    看来无论什么时候,这官场要是不清理干净,要想发展都是有很大的困难的。

    朱柏气氛过后,他看到了一个希望,这些被赶走的老工匠们,虽然体能比不上年轻人了。

    可是他们的经验是非常丰富的人,要是能够把这些人组织起来,让他们担任管理人员,就可以组成一个规模不错的小型兵仗局了。

    朱柏连忙问他:“那现在在这里的老工匠是不是也很危险了?”

    “是啊,我也是属于在淘汰边缘的人了,想来是要不了多久就会让我走人了,你看那个年轻人就是来接替我的。

    李山名会让一个年轻人提前来学习,等年轻人学会了,就会把年老的人开除!”

    “好一招卸磨杀驴啊!”

    李山名这一招虽然符合管理要求,但他还是忽略了一点,那就是当老人知道自己可能会被代替,那么在教新人的时候,还会那么尽心尽责吗?

    所有这样下去就会导致质量上面出现不过关了。

    而他现在完全是按照个人好恶来进行调配,而不是如后世的先进管理,划定一个退休年限,退休年龄到了以后,都还有机会返聘,老带新也是必然会经历的,但也比这种担心被抢饭碗强得多。

    这个工匠听到了朱柏说得话,也是这样点了点头。

    他们一些老工匠私下里就是这样说的,既然带出来了这些新人自己就要被淘汰,那就慢慢带,或者不认真教呗。

    朱柏是能够理解他们的想法的,这个时代能够挣钱的机会并不多,有这一份收入相当于后世的铁饭碗,一家老小在乡里县里都能过得不错。

    但要是没有了这份收入,回家之后就只能种地了,毕竟这些技术是比较绝密的,回家了也不可能让你生产兵器和火药的。

    当然他们的生命安危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因为他们每一个人只会负责某一项工作,所以不会出现私照武器的情况。

    加上他们只负责做,涉及的图纸他们是没有办法接触的,所以不会出现杀人灭口的情况。

    朱柏是知道这一点的,所以他一直关心的是图纸,不是人才。

    当然如果能够搞到图纸,还能把这些老工匠找来,那自然是更上手了。

    朱柏听出了他们的担忧,也大致了解了李山名的为人,于是说道:“我来了,就尽力为你们讨回公道,这些老工匠你和他们保持联系,将来或许还能有重新回岗的一天的。”

    这个工匠当时就是因为告密者一案下狱了的,后来辛苦朱柏劝朱元璋不要杀他们,才活了下来。

    现在朱柏又给了他们再一次生存的希望,因为对于他们来说失去工作,基本上就等于失去了生存的希望了。

    他们现在有工资,所以家里生活的不错,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是自古不变的真理,他们的老伙计被开除之后,回去种地。

    被邻里嫌弃被亲戚嫌弃,自己老婆孩子更是过不惯那种苦日子,有些甚至直接改嫁了。

    所以是真的惨。

    当听到朱柏要为他们出气的时候,这个工匠热泪盈眶,然后扑通一下跪在了地上。

    其余一些离得近的也听到了朱柏说得话,也是拱手谢谢朱柏。

    朱柏知道自己又成功了一半了,这些工匠以后肯定可以为自己所用了。

    武器和火器都是自己最需要的,现在就是去搞定图纸了。

    正当朱柏还在心中窃喜的时候,他的一举一动已经被李山名看得清清楚楚也听得明明白白了。

    李山名知道朱柏的职位比他高,还有御赐金牌,所以是不敢正面叫板的。

    他悄悄地记下了这几个工匠,待会儿就会把他们迁出开除掉。

    然后写信给李善长,告诉他,朱柏正在调查兵仗局的人员。

    做完这些,李山名又假装跑了过来,说道:“不好意思湘王,最近要交一批货,所以开始忙起来了,怠慢了您,请恕罪!”

    “没事,有正事你忙就好了。”

    李山名则是故意说道:“不忙了,湘王,你来这里也有几天了,还有一个地方没有去过吧,走我带你去看看!”

    李山名打算试探一下朱柏,接下来他要带着朱柏去往最机密的文件库。

    这里放着各种各样的武器图纸,他之所以会这样做,完全是因为李善长的意思。

    他终于想通了朱柏去兵仗局是他的个人行为,是他瞒着朱元璋去的。

    因为他了解朱元璋,这种地方是不会让一个藩王去了解到的,要是藩王和这些部门搞好了关系,那可就成了很大的威胁了。

    加上朱元璋的家人情节比较严重,不会让自己的儿子之间互相残杀的。

    所以这个地方除了太子能来,其余的人都不能来,或者根本都不会让他们知道。

    上一次牵涉到了兵仗局,朱元璋就将告密者一案匆匆结案。

    那个案子当时明显还有很大的疑点,朱元璋却直接结案了,连丢失的铁矿都不追寻了。

    想来他是为了让兵仗局淡出大家的视野。

    李善长仔细分析了之后,他猜到了朱柏的个人行为。

    那么个人行为就有很多种解释了。

    一种,朱柏是好奇的,他作为锦衣卫指挥使,听说过这个部门,加上离得近,所以好奇去看看,随便查查。

    另一种,朱柏是有目的的,他上次劝谏了朱元璋只需要追责官员,对于工匠不要杀了,这是收拢人心,而一个藩王去做这种事情,目的就很明显了。谋反!

    朱柏要谋反?

    这一点李善长是有些不相信的,就凭他的实力,根本不可能。

    李善长虽然是文臣,但也是跟着朱元璋一起打天下过来的,所以见过的人很多,对于朱柏他只认为是一个小孩子,一个稍微有点聪明的小孩子而已。

    要说他能够谋反,李善长可是不信。

    不过,不信归不信,李善长还是要去试上一试,要是朱柏真的有些想法,他就会动手。

    到时候这个把柄就在自己手上了,就可以作为条件和朱元璋谈判了。

    李善长想了想,这一招的确可以,他知道自己已经没有多少东西可以和朱元璋谈条件了,他的这个好儿子,这个时候跳出来,可是帮了很大的忙啊。

    于是李善长授意李山名,让他把所有情况都展示给朱柏看,他是朱元璋的儿子又是锦衣卫,去的目的不明确,不能藏着掖着,咱们清清白白,才不会被陛下猜忌。

    李名山收到了李善长的书信,马上照办。

    带着朱柏去往了机要库密室,操作机关锁的时候,也不隐藏。

    朱柏之前转了几天,也知道这里有一处密室,一直没有机会进来,如今李名山居然主动带自己来了,这有些奇怪。

    不过奇怪归奇怪,朱柏还是悄悄地记下了开门的秘密。

    朱柏跟着李名山进到了里面,是一个山洞,里面有许多铜柜。

    朱柏也不声张,但李名山却很认真的介绍了起来。

    “这里是放图纸的地方,一般人是不能进来的,但湘王你不同,你是锦衣卫,这里还有两个专门设计的人,十个工匠,他们常年住在洞里,不和外面的人有任何联系,要出门也是从另一处小洞出去,我们会根据各种要求就行绘制,然后制作模具,进行量产。”

    李名山讲解的非常详细,朱柏才知道自己把这个事情想简单了。

    这是吃了理科不好的亏啊。

    朱柏了解一个大概流程,但要想复制还得需要专门的人。

    李名山带着朱柏参观完了,也就各自回去了。

    朱柏有些激动,去找到了徐妙锦,述说着里面的壮观,但徐妙锦一盆冷水就浇了过来。

    “什么,你进了机要库,你有陛下的圣旨吗?”

    “没有!”

    “那你就敢进去,我听我爹说过,咱们陛下最在意的就是这个部门,当年还是吴王的时候,有一个将军打了胜仗回来,由于喝醉了酒,就闯进了机要库,他要为自己打造一柄满意的武器。

    结果陛下直接将此人斩了,他还战功赫赫,当时闹得很严重,差点内乱,我爹都参与了那次镇压,后来陛下下令,任何人不得擅自进入,违令者斩!”

    朱柏听徐妙锦说完,顿时背脊发凉,他知道这种事情徐达能够给自己女儿讲,一定是印像非常深刻的。

    朱柏再一想,今日李山名的行为,知道不好,连忙去找李山名。

    于此同时,李山名已经开除了那些和朱柏接触过的工匠,并写了两封书信,一封是汇报给李善长的书信,一封是弹劾朱柏的信,他将信放入飞鸽中送出之后,自己服毒自杀了。

    等朱柏和徐妙锦匆匆赶到,人已经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