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接管锦衣卫,百官慌了 » 第六十二章 举报信

第六十二章 举报信

    朱柏现在还不知道李山名为什么自己就死了,看样子他是在写东西,应该是信,他送出了什么信呢。

    他只能在桌上去查看蛛丝马迹,不过很不巧,什么都没有。

    加上已经死无对证了,朱柏已经无从查起了。

    不过,他在没有什么威胁的情况下,自己选择以死相抗,那么一定是极为重要的信息了。

    而自己在这个地方,能够有什么极为重要的事情呢。

    朱柏想了想,再联想刚才徐妙锦说得那些话,心里极为不安,大叫道:“不好!”

    徐妙锦连忙过来宽慰朱柏。

    “怎么了?”

    “我倒是没有什么好怕的,但如果他借此机会告我御状,说我谋反,那此事情就严重了。”

    朱柏是知道朱元璋的,这是一个连自己搬出的丹书铁券都可以不作数的人,想除掉某一个大臣,就扣一个谋反的罪名。

    百试百灵。

    他整李善长,因为李善长有丹书铁券,但说你谋反,你铁劵也就没有用

    他整蓝玉,也是同样的道理,这些案子中,牵涉了很多开国功臣,都有铁劵,但结果都是一样。

    如果朱元璋真的相信自己有谋反的嫌疑,会不会杀掉自己还真不好说。

    虽然他是很护犊子的,但谋反罪名是不一样的,还有就是他本是庶出,其母胡美人,现在还在冷宫里面呢,会不会杀一子给其他的皇子们看。

    免得将来这些皇子们自相残杀,也为了保证太子朱标的绝对统治。

    要是这样看来的话,那还真有可能出现杀他的命令。

    现在朱柏当然只是猜测,具体是什么内容,他并不知道,不过,他现在已经养成了做事提前有准备的习惯了。

    一切要能够掌握在自己手里才行。

    既然不清楚,那就要自己想法弄清楚。

    于是他想到了一个人,云奇,朱元璋的贴身太监。

    这个时期的太监相对于明后期的太监来说,那就真的是奴才了,一点身份都没有,虽然他们同样是掌印,司礼,执笔等,工作内容还是差不多的。

    但在朱元璋手上,对于这些阉人那是看得很严的。

    不会让他们真正掌握到什么权力,更不可能出现魏忠贤那种巨奸的。

    不过,朱柏是一直以来就比较随和,尤其是在京城当锦衣卫的时候,他对于云奇已经身边的大小太监都是很尊敬的。

    私下里还经过给点好处,目的很简单,那就是这些太监现在被人看不起,但他们却很重要,属于权力最中心的人员。

    哪怕是皇上临终发布诏书这种事情,很多时候都是太监第一个知道皇帝的死讯,于是他找谁来发丧,这中间的关系太大了。

    历史上秦始皇死了,赵高就可以矫诏,这还是秦始皇留下了诏书让长子扶苏回来继位的。

    要是很多时候皇帝并没有说出或者写出诏书,那太监完全可以和大臣左右继承人的问题。

    就算是已经立好的太子,也可以用遗诏废了太子,另立其他人。

    这么重要的人物,朱柏当然要去巴结了。而且他去巴结的时候,还正是太监们备受歧视的时候

    明朝初期的太监没有地位,完全是朱元璋的英明,正是因为他的英明,所以其余的王公大臣也一样不会把太监当一回事。

    眼神里很多时候都是鄙视,看不起。

    但这个时候,朱柏的一举一动却和他们完全不一样,他亲切地和他们相处,还偶尔送点小礼物。

    自然不是朱柏舍不得钱,而是送小礼他们才能收,要是送大礼那可就会让他们产生怀疑了。

    所以朱柏这种雪中送炭的行为,让他的形象在内侍太监那里得到了很好的传播。

    因此朱柏就建立了一个这种关系。

    其实这是朱柏早先就布下的一招棋,当时他也正是认为自己或许可以直接通过太监们,想办法在朱元璋临终遗诏的时候,动点手脚。

    让他直接接任太子,当上皇帝。

    这样就能减轻很多伤亡,但是他后来还是自己否决了这个想法。

    因为朱元璋死的那个时候,已经立了朱允炆为太孙了。

    当时朱标已经不在了,而且秦王朱樉,晋王朱棡也不在了。

    从顺位上面来看,就该轮到朱棣了,与自己还有很远的距离。

    到了那个时候,再出现立长立贤的说法肯定会让人怀疑的。

    可能会引起更大规模的动乱。

    朱允炆继位只有朱棣反了,要是朱柏这样一弄,可能其余所有的亲王都要回来清君侧了吧!

    那时候天下又将是大乱,谁胜谁负还真说不定了。

    所有朱柏知道历史的走向,不愿意去冒这种险,因此他没有去继续想这个问题,只是悄悄地保持着和朱元璋的近身太监们的联系。

    这些太监第一次被人这么看得起,他们也很够意思,小心翼翼地不会让人发现,当时朱柏也没有要他们做什么事。

    但他们知道肯定有一天朱柏会请他们帮忙的,这是一个人情,随时会要回去的。

    这一次,朱柏终于还是动用了这个人情。

    他假设李山名送的就是举报自己谋反的信了。

    那么这个信就会先到御史台那里,再经过他们给到司礼监,再由司礼监递交给皇上。

    当然信的内容,他们是没有权限去看的,要经过他们的手,完全是因为要保证信件的安全,以及皇上的安全。

    这个时候已经有手炸雷了,如果谁都可以送信给朱元璋,那那些想杀他的人,可就有很多办法杀他了。

    所以这其中一环就是太监,就是朱元璋的近身太监。

    因此朱柏马上提笔写了一封紧急信,通过飞鸽传书的方式送给了太监云奇。

    这是直接给云奇的信,就没有那么重要了,所以也就省去了要经过御史台这条线路了。

    等飞鸽到了京城,专门接收和发信的机构,就会直接转出给云奇送去。

    这个机构其实也是一个太监机构司设监。

    这个机构会收到来自于各方的信件,很复杂,也正是因为复杂所以信的内容也不会丢失。

    这个机构也一样是被朱元璋列为重点保护单位,没有人敢去天子脚下找事。

    因此这就要比举报信快上一个时间节点。

    朱柏只能采取这种办法了。

    不管怎么样,也不管李山名有没有写举报信给朱元璋,自己都要设法去拦截,做到万无一失。

    因为李山名实在死得太蹊跷了,这分明是死无对证,以死证明清白,以死自证表面的东西就会很多。

    也可能就是死谏了

    那么朱元璋肯定会给他和百姓一个交代的了。

    朱柏书写完毕将信塞入了飞鸽的脚底,说道:“这一次你的关系重大!”

    然后捧起它,让它飞走了。

    徐妙锦看得出朱柏的紧张,这还是她第一次看到朱柏这样子,以前出现各种事情的时候,他都胸有成竹的。

    这个样子让她真的很担心朱柏,于是问道:“如果你需要,我可以请我父亲帮忙!”

    徐妙锦的意思他明白,徐达要是出言担保,那效果自然是很好的。

    但就算能够保得住一条命,那也将失去所有权势,等着朱允炆的屠刀而已。

    朱柏拒绝了徐妙锦的好意。

    徐妙锦也不再说什么,只是上前来,用手挽着朱柏,静静地陪在朱柏的身边。

    良久之后,朱柏听到了工人一阵热闹,他们连忙出去看了一眼。

    原来是之前那些工匠被开除,现在正在和这些剩下的人一一告别呢。

    朱柏看得出他们是很不舍的,但李山名已经下达了命令,已经盖上了章,也就不可挽回了。

    不过,朱柏现在却看到了一次机会。

    反正李山名已经不在了,他也去汇报了别人了,那自己何不真的拿到一些图纸呢。

    于是朱柏上去叫住了他们,到了一个隐蔽的地方,说道:“你们大可不必悲伤,以后可以跟着我去湘地。

    那是我的驻地,可以给你们找到工作。

    另外你们现在回去之后,就去找到那些与你们一同的老工匠们,想要有口饭吃的都来湘地找我,我保证你们的待遇比这里还要好。”

    朱柏很着重的介绍了待遇,他知道和这些人讲情谊不如给他们讲实际。

    这些人本来就受过朱柏的恩惠,现在自己被开除了朱柏又给他们一次就业的机会。

    湘地虽然离家远了一些,但对于他们来说本来也就无所谓,就算在这里也不能经常回家的。

    所以他们爽快的答应了下来。

    而朱柏送走了他们之后,就带着徐妙锦去到了机要库。

    徐妙锦之前从朱柏的情绪中就感觉到了不妙,但她已经下定决心跟着朱柏了,不管怎么样,都不离不弃。

    所以朱柏让她进机要库,她也二话不说的进去了。

    徐妙锦是有绘画的天赋的,朱柏让她进来就是让她绘制这些图纸。

    因为时间有限,李山名死了之后,现在消息还没有传出去,但那是早晚的事情。

    朱柏当然不能把这里的图纸全部拿走,那自己不成了监守自盗了吗,那就真的说什么都说不清了。

    所以他想到了抄一份出来。

    徐妙锦反正是忠实的跟随者,朱柏怎么说她就怎么做。

    两人就在这里开始了抄起来。

    朱柏是练过书法的,所以写字方面的事情就交给他来了,徐妙锦就负责绘画。

    洞里的十二人,他们当然是不知道朱柏他们在这里的。

    因为这个机要库其实是很大的,而且他们也会下班,朱柏就是在他们下班之后才去的。

    所以他们就白天休息,晚上干活。

    另一方面等着京城的消息。

    就这样过了很多天,京城里面终于传来了消息。

    云奇果然成功截获了一封书信,云奇还是很有义气的,他连这封信都没有拆开看,就直接给朱柏送了过来。

    并自己手书了一封信,大意是祝贺朱柏大婚,陛下经常提前你,说你办事办得很不错。

    朱柏看到这两封信,心里的大石头落了地。

    他打开了李山名的那封信,背后冷汗直冒,这封信要是被朱元璋看到了,那自己可就完了。

    徐妙锦也接过去看了一眼,也是同意担心了起来。

    “那咱们这样做,不会真的出什么事吧“

    “事到如今了,还说什么呢,咱们还是接着干吧,现在回头已经来不及了。”

    两人都很复杂的看着对方,朱柏有些不愿意拉徐妙锦下水,但她是自己的妻子,她又怎么能跑得了呢。

    徐妙锦不知道为什么朱柏要这么做,但她比较识趣,她也明白,皇帝那个位置是非常吸引人的。

    既然自己心已经许了他,那就陪着她干吧!

    这就是徐达的女儿,敢想也敢干,徐妙锦性格比起她姐姐徐妙云还要来得强势,历史上徐妙云在靖难之役的时候,当时在朱棣去大宁的时候,她也是身先士卒去和世子朱高炽一起坚守北平城。

    她也知道朱棣这样做是谋反了,但她是朱棣的女人,她当然是唯朱棣是听了。

    现在同样的事情,发生在徐妙锦身上,她也一样是这样做的。

    两人对视了良久之后,还是紧紧地抱在了一起。

    朱柏说道:“妙锦,这条路成了就是成了,要是败了,那就是死无葬身之地了。”

    徐妙锦也是坚定的说着:“夫君,我只是一个女人,不知道那么多大义,我只管跟着你就好,至于是生是死,那都无所谓,只要身边人是你就是了。”

    朱柏知道,多余的话再说也没有了意思,就紧紧地抱着她,已无声胜有声吧!

    朱柏这次提前的预判解决了很大的问题,朱元璋是没有看到这个举报信的。

    但另一个人却正常的收到了信,李善长。

    当他看完李山名的信后,高兴不已,终于自己手上有一张王牌了。

    然后他又写了一封回信给李山名,说他干得不错,保证他以后前途通明,保证他的官运亨通。

    其实李山名是私自举报给朱元璋的,这是他的自作主张,李善长并没有让他这样干,李善长只是让他把朱柏的所有行动告诉他而已。

    可是当李山名得到了朱柏进入机要库的证据后,他却在心中升起了要制朱柏于死地的想法。

    他觉得李善长拿到这个信或许会和朱元璋谈判,朱元璋则会暗中息事宁人保全朱柏,但自己以死相谏,那情况就不一样,朱元璋一定会给天下人一个交代的。

    李山名正是看中了这一点,他才这样做的,而他之所以会这样做原因也很简单,因为朱柏搞出来了告密者一案,害人了他的父兄。

    也就是说当时告密者一案被斩的那一批人里面,就有李山名的父兄,他们都是兵仗局的官员,所以都被砍了头。

    而李山名当时还在读书,因为他比较了解兵仗局的事情,所以李善长派人找到了他,并由吏部出面让他接任了这里。

    他也一直将这个仇放在心里,但他知道这个仇是很难报的。

    他只是一个小小的六品官,对方可是亲王。

    他只能将仇恨放在心里,但朱柏上次给他来的一封书信,彻底点燃了他复仇的希望。

    于是他在那个时候,朱柏还没有到来,就已经开始策划怎么复仇了。

    他还有家庭,当然不能直接暗中杀了朱柏,这样的话,他的全家也就不能幸免了。

    因此在和李善长的几次沟通中,李名山发现了这个办法,一来可以报仇,二来可以保住家人。

    这一点李善长是不知道的。

    李山名也没有和李善长说起他自己的私仇。

    完全是李山名自己的行为。

    所以李善长还在为得到朱柏的把柄而高兴,朱柏已经在飞鸽的腿上取下了他写给李山名的回信了。

    当朱柏看完了内容,他倒吸了一口凉气。

    “原来这一切是你在搞鬼啊!韩国公,我说怎么么处处都有你的身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