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接管锦衣卫,百官慌了 » 第六十六章 秦王妃王敏

第六十六章 秦王妃王敏

    蒋瓛收到了朱柏的命令,就开始了紧张的布置,他知道这个事情很大,所以把其他手上的事情,都暂时放一放。

    专门成立了一个调查组,对于这些淮西武将进行暗中调查。

    他作为朱柏的副手,现在朱柏已经快要去就藩了,所以要不了多久,锦衣卫指挥使的位置就该是他接任了。

    不过,一切没有到来之前,还是不能掉以轻心,一切都有变数,所以他这段时间表现得非常的积极。

    对于朱柏的命令自然也是一样。

    朱柏没有想这么多,他只知道这帮淮西武将们,都是开国功勋,他是不能随便因为一句话就抓起来,然后送进诏狱这一套的。

    所针对于他们的醉话,又分析了可能性,朱柏还是要进一步调查。

    一切都要以证据来说话。

    另外欧阳伦那边,本来李善长回去之后,他应该就会想办法去攀关系。

    一个是落魄驸马,一个是告老还乡的国公,加上他们曾经就有交际。

    所以这也不难见面,让他留意一下李善长的动静,是不难的。

    再加上李善长或许不会怎么理会欧阳伦,对于他李善长多少是有些看不起的,这个人现在已经没有任何价值了。

    所以欧阳伦反水的可能性也不大,因此就可以作为一个很好的眼线在那里。

    朱柏现在关心的是,他们为什么要造反?

    李善长不是自己提出告老还乡的吗?

    朱元璋没有动他们,郭桓案还在查,但他们这一些公侯却一个都没有下台。

    再看看郭桓案牵涉的其他文武百官,只要有一点联系,拿了一点钱,或者提供了一点方便,没有及时举报之类的,各种罪名都可以被抓起来。

    而这些真正掌权的淮西武将们,却一个都没有出事,这恐怕不是那么简单的。

    朱柏之前在京城的时候,就见识过这些武将的跋扈,要说他们手脚干净,那是不可能的。

    还不要说他们了,就欧阳伦之前那个管家周保,那都是何其嚣张了。

    欧阳伦下台不正是多亏了这个家伙吗。

    所以朱柏实在是有些想不明白,不过他有一种预感,那就是朱元璋是有意放了他们的。

    也正因为如此,这些武将们也感受到了威胁,他们以为朱元璋早晚都会拿自己开刀,所以心里紧张到几乎崩溃。

    加上这个关键时候,李善长走了,虽然这是李善长自己请辞的,但他们应该是不会相信的,可能这正是大厦将倾的一个信号。

    所以摆在他们面前的就只有两条路,一条是跟着李善长一起告老还乡,把兵权交出来。

    一种就是老老实实地等着朱元璋的屠刀。

    这些淮西武将们,人一多大家一起哄,这事情味道就变了,谁也不甘心,所以就干脆要起来干了。

    这是朱柏能够想到的连锁反应,但不管怎么样,朱元璋这个时候没有动他们,应该是给他们机会吧!

    朱柏现在继续往荆州赶去,不管这么样,这一场大案,自己不在京城或许还是有好处的。

    加上这段时间京城气氛应该很紧张,自己就可以好好的布置藩地的事情了。

    朱柏这次是带着许多老工匠一起走的,所以没有之前和徐妙锦两人策马奔腾的时候,那样快了。

    不过,按照时间来看,还是来得及的。

    所以也就不算什么。

    这个时候,朱柏又收到了来自于西安锦衣卫千户谭明的汇报。

    原来探马军司上司正是秦王府的人,秦王妃王敏。

    这个王敏就是元朝齐王,王保保的妹妹,当年朱元璋抓住了她,为了想招降王保保这个奇男子,他使用了怀柔政策。

    将王敏嫁给了秦王朱樉,这个女子也就是《倚天屠龙记》里面赵敏的原型。

    不过,后来王保保依然是大明的头号对手,并没有答应朱元璋的招降。

    现在王保保已经死去了,他所带的部队,由乃儿不花统领着,将来朱棣自己第一次北征就招降了他,从此一战成名,奠定他封狼居胥的基础。

    不过,王敏这个女子可不简单,她没有感恩于朱元璋,反而在暗中想尽办法输送情报,慢慢地控制了探马军司。

    秦王朱樉本就有些愚笨和荒淫,自然是斗不过她,刚开始对这个来自于草原的女人,还很有感觉。

    慢慢地她就喜欢上了他的侧妃邓氏,喜欢就喜欢,这原本没有什么,但他还想将她扶正。

    这个邓氏就是开国武将邓愈之女。

    这可不是一件小事,古时候对于妻和妾是有很大的关系的。

    正妻是不能随便废的。

    别说他朱樉了,就连太子朱标其实是喜欢朱允炆的母亲吕氏的,对于常遇春的女儿常氏感情很淡,但他也只能是等到常氏死了之后。

    才敢请求扶正吕氏,加上当时常氏所生嫡子朱雄英也死了。

    所以朱元璋考虑到继承人的问题,这才勉强答应。

    因此朱樉这个想法是很难实现的,他也知道朱元璋不可能答应。

    不过,他不打算放弃,于是开始冷落王敏。

    慢慢地就更加过分了,直接将秦王妃王敏赶出了宫殿,只让她住一个破烂的小房间。

    朱樉就是想通过这样方式慢慢折磨死王敏,然后他和邓氏就能长相厮守了。

    反正王敏是敌国的女人,也没有什么靠山背景,所以秦王朱樉就无所顾忌了。

    朱樉这样干了之后,慢慢地也就觉得很正常了,基本上是软禁了王敏,然后每日和邓氏同进同出,这怎么能不让人怀疑呢。

    所以谭明很快就发现了异常。

    但这段时间王敏也并没有消停,本来她就一直没有把心嫁给朱樉,而是在暗中操控者探马军司,现在朱樉还这样对她。

    这就更加加大了她对于大明的恨了。

    她本来是元朝的一个公主,一下子成了阶下囚,一下子又被成了谈判工具嫁给了朱元璋的儿子,然后元朝又被大明打败了。

    自己的兄长和父亲也都死了。

    这对于一个女人来说可以说是传奇经历了,但王敏一直没有忘记自己的身份,她也很有蒙古人的血性,就如她的兄长王保保一样,一生效忠于元朝。

    因此王敏就将探马军司糅合进了撒满教,因此探马军司都成了撒满教徒,但撒满教徒不一定是探马军司,还有很多蒙民也信这个教。

    所以王敏就能从这个教派里面等到很多信息,这些信息都会被探马军司收集,然后汇报给她。

    这些有一些都是普通人,自然是没有什么心机的,见到和自己一个民族的人,就倍感亲切,自然有什么说什么。

    所以王敏了解到了王朝的情况,现在已经叫做北元了。

    也知道他们节节败退,现在已经成了游击队了。

    只有辽东的纳哈出部,还有强大的实力,于是王敏和他们也建立了联系。

    他是由顺帝脱古思帖木儿封的开元王,与王保保的齐王并列,朱元璋也是多次进行劝降,但都没有效果。

    现在上元被李文忠破了,王保保病死,加上朱元璋曾经派出的三路北伐大军,大歼北元势力,现在北元也就只有这个纳哈出还有近20万人了。

    王敏自然是想复国的,就算她在大明,看到大明已经越来越强大了,自己的希望不大,但她宁愿战死也不愿苟且。

    这个时候还有一个纳哈出,她就想尽一切办法支持。

    要钱给钱,要粮给粮,缺什么王敏都想办法去给他办。

    这也让纳哈出有了信心,原本他面临如此强大的大明,虽然不愿意投降,但要敢正面对抗,自己还是知道差距的。

    现在虽然死了一个曹国公李文忠,但徐达还在。

    这也不是他能够打得过的。

    其实真正在这些北元大将的心里,大明有名的将领也就那些个,什么徐达,常遇春,李文忠,冯胜之类的,至于大明开国三十六功臣,许多他们并不太认识。

    也许是不愿意承认吧!

    也就因此王敏利用探马军司,去帮忙搞各种情报以及各种物资。

    这也间接造成了郭桓案。

    重赏之下有勇夫,大明的官员也不是铁板一块,王敏身为秦王妃虽然秦王朱樉冷落了她,但她的身份还在。

    这也帮助了她很大的忙,有了秦王妃这个身份,对于她去行贿,策反有很好的效果。

    加上她手上的探马军司,这个北元的‘锦衣卫’,查案的本领也很强,有一些官员本来自己手上不干净,被探马军司发现了把柄。

    然后王敏再用钱去砸,让他们行一个方便,这让他们根本无法拒绝。

    拒绝了王敏,那么王敏只需要将他们的这些罪交给大明三法司,他们就会被大明砍头。

    但他们要是跟她合作,那就可以得到很多好处,就算知道这件事是通敌叛国,但也没有办法。

    不过还是有一些有正气的人,他们不愿意妥协,而且还要告发她。

    于是王敏就会让探马军司将他杀害,并伪造成各种死亡意外。

    或者请一些江湖势力。

    因此她在西安,就掌控着整个局面。

    之前她得知了朱柏的出现,很有可能毁了他的一切,所以就干脆雇一个江湖势力前去杀了他。

    也就是护月山庄。

    可是事情也就是从护月山庄失手之后,就慢慢地发生了变化。

    现在连护月山庄的消息都没有了。

    而且朱柏还安然无恙的。

    王敏感受到了危机,更让她感到压力的,是她最得意的探马军司,

    现在都失去了消息,这是她很意外的,她给了探马们一个死命令,只要被发现就自焚。

    现在整个京城周围的探马都失去了消息,难道他们都死了?

    是被锦衣卫端了吗?

    按理说不会啊,锦衣卫里面也有自己的人,如果这样,一定会有消息的啊。

    王敏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恐惧,因此她也不顾朱樉的幽禁了,开始亲自去参加撒满教徒的教会。

    她要亲自去看看,也要去给他们一些信心。

    可是这让朱樉更加的不爽了。

    朱樉觉得这个女人连自己的命令都不当一回事了,于是和邓氏一起合谋有了杀心。

    之前朱樉知道自己动手是不行的,这样会被朱元璋怪罪的,想着这样折磨死她算了。

    现在见她这般无礼,这般目中无人,也就想除了她。

    这也是中原人无法理解北元人的奇奇怪怪的礼仪的,这就是文化差异。

    元朝的女人对于改嫁什么的习俗是很大方的,不喜欢了就换一个男人好了,男人也一样,不喜欢这个女人了,就换了。

    没有听说还要搞冷宫这一套,所以王敏之初还有些难过,觉得自己在这里举目无亲,有难题了也无没有人帮忙。

    但她慢慢地接受了这个现状,她就有更多的时间来主持大局了,而且在后来她发现秦王妃这个身份很好用。

    因此更加不愿意放弃掉了,反正她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复元大计。

    所以她把对于朱樉仅有的一点感情,也作为了利用。

    她不知道,朱樉和邓氏已经不想再等了,想下手除了她。

    就连邓愈也已经不想再等了。

    这段时间可谓是表面平静,暗地里风波不断。

    王敏也通过了锦衣卫的间谍得知了淮西武将们,因为不满朱元璋想造反,她收到这个消息还不相信,后来又收到了在京城的探马军司送来的消息,证实了这一点。

    邓愈也作为淮西武将,他现在真是焦头烂额了。

    因为有人来找他了,他的这些老兄弟来找他喝酒,告知了他们的计划,想让他也跟着一起干。

    他不听到还好,现在听到了那就不好办了,答应他们自己就是谋反了,不答应自己也会被他们整死。

    举报,怎么可能,这些老粗虽然是武将,但不是傻子,他们能想到来找你,就不会让你有机会去向朱元璋报信,所以邓愈已经是被控制了起来。

    朱樉和邓氏送去的信也落不到邓愈手上,因此王敏暂时安全了。

    她见自己随意出门,朱樉也并不能把她怎么样,所以也就更加嚣张了。

    现在这个大机会来了,她也要忙起来了。

    她把全部精力都用在了策反的工作上,还给纳哈出送信,告诉他随时准备战斗。

    她知道纳哈出的实力,要和一个大国正面对抗,那是不能取胜的,但要是这个大国自己内乱了,打得两败俱伤的时候,那机会就来了。

    所以王敏开始了策反计划,她希望这些武将们真正开始动手,然后他们就有了机会了。

    朱柏从谭明的信中得知了她的身份,她的行踪,她的意图,这个女人还真是不简单啊!

    可是她是秦王妃,自己和她的仇要怎么报,难道是助秦王一臂之力除掉她?

    但这样自己也就深陷其中了,不利于自己发展。

    朱柏想了想,此事不急,自己还是先好好当一个渔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