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三千繁花与星辰 » 第三十六章,护康王回京

第三十六章,护康王回京

    果然,完颜宗旺在军营大帐内与手下军士王汭私语。

    完颜宗旺道:“我怎么觉得被扣押在我军大营的宋朝亲王,不像皇室子弟。如此胆色之人,宋朝亲王中会有这样的人物吗?”

    王汭道:“这康王赵构是宋朝徽宗赵佶与韦贤妃所出,至于会不会是宋朝从将门子弟中挑选来冒名顶替的确实难说。”

    完颜宗旺认同道:“毕竟像宋朝老皇帝徽宗赵佶之辈便是胆小如鼠,早早弃城而去,而现在的宋朝皇帝赵桓,倒是比那赵佶强上一些,不过也只是泛泛之辈罢了。”

    完颜宗旺思忖良久复又道:“我还是觉得这个康王有问题。你这就前往宋廷一趟,要严词责问宋廷为什么毁约出兵偷袭我军中军大营,借此叫他们换其他亲王为人质,宋廷这次打了败仗,气势必然萎靡,他们应该不敢再派个冒牌的。”

    王汭到了宋廷,宋朝在其恐吓下答应用赵佶所出五皇子肃王赵枢交换九皇子康王赵构。由秦桧护送肃王赵枢到金营,张邦昌作为太宰则继续被扣留在金营。

    赵滢沁和赵圆珠同其他宋朝军士护送康王赵构回汴京城。此时还是寒冬,天上飘雪,大地一片素白。

    路过一个废弃的猎户茅屋,一行人进去休整。军士简单地打扫出一个凳子给赵构坐下。

    赵滢沁坐在不远处对赵构道:“王爷,我担心金人随时会反悔,我们还是尽快赶路,早日返回汴京城的好。”

    “金人已经怀疑九哥的皇子身份,而且他们已经有了五哥肃王作为人质,应该不会再对我们穷追不舍了吧。”赵圆珠吃着干粮分析道,复又叹气,“唉,如今五哥肃王又入了狼穴。”

    赵构深思半晌,道:“安全起见,我们还是赶快回汴京城。”

    果然金营大帐内,传来一个女子的声音,声音如银铃般清音娇柔,面对完颜宗旺,丝毫没有任何惧意道:“大帅,你怎么把宋朝的康王赵构给放了?”

    “我看那人胆色过人,不像皇室子弟,倒像将门子弟。”完颜宗旺道。

    “大帅糊涂,他可是货真价实的亲王。我潜伏在宋朝这些年,曾机缘见过此人,这康王算是宋朝亲王里最有出息的一个了,比之如今宋朝皇帝赵桓的能力有过之而不及。”女子语气坚定地说道。

    “竟然如此!那我得把他抓回来,免得日后后患无穷!”完颜宗旺后悔不已道,然后立刻传令下去道,“快!快!派人将赵构给我抓回来!”

    复又悻悻道:“多亏了我们大金的小公主提醒啊!完颜妍轩,你潜伏宋朝这些年,都有哪些不得了的见闻,来跟我讲讲。”

    “大帅,你麾下的大将完颜宗弼之前去追逃出汴京城的宋朝老皇帝赵佶,如今不是已经回来了吗?就派他去追回赵构吧。”女子说道。

    “一个小小的亲王和几个宋兵而已,根本不堪一击,杀鸡焉用牛刀?你待在宋朝多年,却也太看得起宋人了!”完颜宗旺不屑道。

    “大帅可知,你这一次放走的不仅仅只有大宋亲王赵构,还有一位帝姬和一位郡主。”女子说道。

    “帝姬?郡主?哪里来的帝姬和郡主?”完颜宗旺甚为不解道。

    这名女子道:“她二人女扮男装混入宋朝士兵中,我与她二人从前相处有段时日,却也没认出来,只是觉得面熟,如今想来就是她们二人没错了。”

    完颜宗旺不可思议地听着。

    女子突然松了一口气,道:“好在这一次我没有正面出现在二人面前,不然我的身份也暴露了。”

    女子复又态度严肃地说道:“在我看来,有她二人在,大帅你就是派完颜宗弼前去抓赵构,也不会太容易。”女子说完,完颜宗旺不可置信地看着女子。

    这完颜宗旺是金朝第一位皇帝完颜旻的二子,所以世称“二太子”。此时是金朝第二位皇帝完颜晟在位,是第一位皇帝完颜旻的四弟。而这完颜妍轩公主则是此时金朝皇帝完颜晟所出。

    赵滢沁随赵构一行人,离开废弃猎户茅屋,匆匆朝南赶路。行到一处山涧之间,两侧悬崖绝壁。这时一队金兵人马追来,领军的是完颜宗弼,胯下一匹四蹄点雪火龙驹。

    原来完颜宗旺虽不太能相信宋朝两个皇室女子会有如此本事,但完颜妍轩何等出色,他心中明镜,她若是这么说,他也不敢冒险,只得小心行事。

    而且完颜宗旺复又想起了自己当日兵临汴京城下,却被宋军敢死士夜袭,宋朝确实有个绝色女子险些要了他的命,让他寤寐思服。

    完颜宗弼一声令下,数百名金兵冲杀了过来。

    赵滢沁果断做出决定道:“圆珠,你护康王先走!我来断后!”说完赵滢沁提起兵刃回身冲杀而去,与追来的金兵酣斗起来。

    数十名金兵长枪齐至,赵滢沁侧身右腿飞起,压在数十枝长矛之上,内力倾注于腿上向下压去,数十枝长矛霎时间齐断。

    这时又冲来一名金兵,手中蛇矛刺向赵滢沁左肩,赵滢沁身子右斜,避开那一刺,跟着左腕翻转抓住铁枪枪头,不及倒转枪头,震臂向前一递,长枪枪杆撞在对方胸前,赵滢沁内力一灌,这名金兵吐血身亡。

    其余金兵纷纷涌来,赵滢沁刹那间飞身跃起左足立于刺来长矛杆之上,右腿飞起踹向一个金兵的脖子,直接将对方踹得口喷鲜血倒地不起。就势又是接连几脚,踹倒数名金兵。

    刚待落地,又是数十名金兵涌了上来,数十枝长矛密密麻麻排列身前,赵滢沁手中长剑舞成一团白影,内力波动,数米之内飞沙走石,直教冲上来的金兵睁不开眼睛,白影之中,长剑攻拒击刺,瞬间又倒下十数名金兵,金兵鲜血喷了赵滢沁一身。

    这时完颜宗弼在不远处立于马上,眼见欲追赵构的去路被赵滢沁拦住,己方一行人不得通过这道山涧之路。

    便挽弓搭箭,疾向赵滢沁射来,这一箭犹如奔雷闪电,直扑向赵滢沁而来。噗得一声射中赵滢沁右臂,赵滢沁当即右手剑迅速换到左手,左臂抬起,手一挥,砍断刺在右臂箭矢箭杆,狠狠瞪向马上的完颜宗弼。

    接着左手长剑横冲直撞,剑杀腿击之下,又应声倒下了身侧攻来的数名金兵。

    飞身跃起踩在了一名金兵肩上,脚上猛力一踏,脚下金兵吐血而亡。赵滢沁以此借力,纵跃窜到一个骑兵战马之上,立于这名骑兵身后,与此同时长剑横在骑兵脖子上一摸,骑兵还未反应过来,已然摔于马下。

    赵滢沁抢下战马,向外冲杀,完颜宗弼挽弓搭箭又是一箭,赵滢沁这一次有了防备,身子一斜,风驰电掣般抬起右臂,生生接下了这一箭,完颜宗弼大惊,而赵滢沁右臂却是鲜血直流,当即催马击土扬尘,急冲而去。

    完颜宗弼一路率金兵追至河岸边。此时赵构正与赵圆珠等人刚登上舟船,完颜宗弼心中暗道,赵构若是过了河,便就快到了宋营地界,到时我便再难捉他,想罢大声喝道:“诸军听令,决不能让赵构等人活着渡河!”

    这时金兵数百发羽箭如雨点般纷纷射向赵构诸人。赵圆珠长刀在空中飞舞来去,挥刀拨开射来的弩箭,将赵构护在身后。

    箭雨穿水雾激射而来,很快几名宋兵被射落河中。

    金人张弓发箭,势不可挡。数百羽箭攒射下,赵圆珠腿上中箭,身子不由得虚晃。

    就在这时完颜宗弼坐于岸边马上,挽起铁胎弓,搭上一枝狼牙箭,羽箭破空冲风而来直射向赵构,赵圆珠阻挡不得,回身抱住赵构跃入水中,羽箭滑过赵构头皮,一柱鲜血瞬间自头顶滴落。

    赵圆珠抱着赵构在河中拼了命得躲避箭雨。赵构水性不好,在水中呛得不行,挣扎着想登舟,刚从水中冒出头,箭雨一至又不得不退回水中。

    这时后方金兵翻翻滚滚,不住向两旁散开,完颜宗弼大惊连忙回身望去,却看到赵滢沁坐于马上手持长剑冲杀而来。

    长剑斜出直进,纵横来去,剑尖颤处,金兵一个接一个倒下,金兵的弓箭手已被赵滢沁突然一袭冲乱了阵脚。

    完颜宗弼手握兵器螭尾凤头金雀斧,催马向赵滢沁砍来,威猛不可挡,赵滢沁剑势亦丝毫不缓,斧剑相击之下,“呛啷”一声,赵滢沁只觉对方力震四方,座下马儿承受不住应声倒地,赵滢沁身子一栽摔下马来,而完颜宗弼胯下倒是匹宝马,仅仅只是受了惊连连后退而已。

    赵圆珠趁金兵混乱之际,忙扶赵构爬上了舟船,渡河而去。

    赵滢沁迅速从地上翻滚而起,这时完颜宗弼已催马到跟前,金雀斧直劈而下,赵滢沁持剑护身,身子不住向后疾退。

    完颜宗弼一斧落空,赵滢沁长剑向上疾刺,或击对方小腿,或削对方脚掌,剑招虚变,快如闪电,完颜宗弼虽立于马上,却不得不催马闪避,一时对赵滢沁奈何不得。

    赵滢沁绕到对方马后,面向大河,见赵构和赵圆珠已登舟远去,复又向完颜宗弼背心接连疾刺数剑,招招势若暴风骤雨。

    完颜宗弼在马上背对着赵滢沁听风辨招,手中金雀斧回身招架。赵滢沁虚晃一剑,轻功运起,疾速向河岸而去,纵身跃入河中。

    赵滢沁在冰冷的河水中游了一个时辰方才上岸,腿差点冻抽筋了,上岸后就直奔汴京城而去。

    刚至城内路过宣德门附近,见宣德门前聚集了数万军民在这里,喧声大噪。

    赵滢沁这时看到孙雅樱也在不远处,便连忙赶了过去。孙雅樱看到赵滢沁穿着军士装,身上脏兮兮的,还有不少血污,高束的头发也凌乱不堪,就如同一个乞儿,瞅了半晌才认出是赵滢沁。

    意外之下,不禁用手掩面笑道:“你这是刚打完仗回来吗?怎么如此狼狈不堪?”

    “差不多吧。”赵滢沁此时没心思和孙雅樱讲护送康王这件事,而是对眼前的一幕更加好奇,指着眼前乱哄哄的数万军民问道:“这是发生了什么?”

    孙雅樱也态度迅速严肃起来,道:“听说姚平仲夜袭金营失败后遁逃而去这件事了么?”

    赵滢沁点了点头。

    孙雅樱复又说道“我爹带我朝兵士用神臂弓击退金人后,种师道将军打算出其不意再次袭击金兵,纵然不能得胜,也可继续派数千人分道进攻,不断扰敌,不出十日,金兵就会自行北退。”

    赵滢沁点了点头赞道:“好计策!”

    孙雅樱却摇了摇头,道“我爹也觉得此计策甚妙,奈何官家听从李邦彦等人言‘既然已经败了,又怎么能再次发兵举事。’不但延误了战机,官家又要因为姚平仲之事罢我爹的职。”

    赵滢沁听罢皱了皱眉。

    孙雅樱又继续道:“如今城内数万军民来此,就是为了向官家请愿,复我爹职。百姓们看得明白,都称李邦彦、白时中、张邦昌、李棁之徒,无德无才,不恤国计,实为国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