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斗间 » 第五章 组建私军

第五章 组建私军

    罗龙文自从参军抗倭以来,这般温柔乡是难得体验一回。平时在杭州时有军务在身,即使有机会去青楼和情人幽会,也只是匆匆忙忙,唯恐耽误了交办的军机要事。

    如今春风雨露一相逢,自是胜却人间无数。

    这一相逢便是三天三夜,直到老鸨收走了两块铜牌,罗龙文才知道把一千两花的分文不剩了,第三天的早上才恋恋不舍地走出艳芳院。

    严家下人一大早就带着马车在门口等着了,一见罗龙文出来,便立马上前行礼,接了他往严宅而去。

    罗龙文跟着严家下人回到严宅,被告知严世蕃并未在正房,而在专用的书房。只得跟着下人步入后院,弯弯绕绕了好几个庭院,奇花异草,假山流水一应俱全,每走进一个庭院,感觉走到尽头时,忽然又闪出一扇洞门来。

    如今世风奢靡,富贵人家大都喜好营造豪宅,建造庭院花园时更是人人相互攀比,设计景物时更是要心灵机巧,既显富贵不可过于流俗,又得尽显优雅之态才是上乘。这种形制的庭院,从江南传至两京,罗龙文自不少见,只是未能猜到豪华如此。

    直到转入一处有水池的庭院,下人才停下脚步。罗龙文见这场景,不得又吃了一惊。虽说是水池,可足有四五亩地,完全就是一人工湖泊了,这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自不用说。

    湖内种了许多荷花,此时正是荷花大开时节,湖内又养了些锦鲤,时有鲤鱼跳跃欢腾,这番鱼戏莲花的景象,竟然让罗龙文有种身在杭州观西湖的感觉。

    湖中建了一座三层小楼,前后各有一条蜿蜒的栏杆连接,匾额书“清心亭”。虽叫亭子,可这占地属实不小,长宽都在两丈余,四周用帷幔遮挡。

    下人说道:“老爷就在小楼内居住,请罗大人自去。”

    罗龙文进得小楼跟前,严世蕃并不在一楼的会客室。只得对着大门行礼,道:“卑职罗龙文求见小丞相大人。”

    楼中传来严世蕃的声音,道:“含章老弟回来了,快快上楼来。”

    二楼的严世蕃此时正在用早饭,见罗龙文上得楼来,立马招呼他坐在对面,碗筷早已预备好了,长条桌上摆满了各式早点,汤粉面点,米粥咸菜足有十几样,严世蕃面前还摆了两盘肉食。

    严世蕃笑道:“含章老弟,还没用早饭吧!一起用点,早已叫人为你预备好了碗筷。只是下人们不知道你早饭爱吃着什么,我便叫他们都预备了点,你随意吃点。”

    罗龙文行礼谢过,坐下后端起碗小米粥,拿起银筷子,随意夹了根咸菜,入口一嚼,竟然微微有点苦,又不好吐了,只得强行咽下。

    严世蕃见状,笑道:“含章老弟,那是新鲜人参做的咸菜,因而有些苦味。这酷暑时节本不应该吃这燥火之物,只是太医说我内虚,需要多补补身体。平时用干人参泡茶,我也嫌苦还又燥火,便让人用新鲜人参做成咸菜,就早饭略微用用。你要是不习惯吃,尝尝其他的。我平素早饭是肉食配米粥,其他用的少,你是当兵的,胃口肯定大,尽量吃就是。”

    罗龙文笑笑,埋头一顿饕餮。

    待用完早饭,严世蕃又引罗龙文来池边观花。

    罗龙文进京这几天,一直受严世蕃款待,内心知道对方有需要自己的地方,因而吃喝玩乐一应受着,也不推辞。可严世蕃却一直未曾开口需要自己做什么具体事宜,心中总是惴惴不安。此时按捺不住,说道:“大人如此抬爱龙文,龙文感激不尽。若有用得着卑职的地方,大人尽管开口。”

    严世蕃微微一笑道:“含章老弟,这几天的日子过得舒服吗?”

    罗龙文道:“大人款待至厚,卑职受宠若惊。”

    严世蕃道:“可惜,这样的好日子马上就要完了。”

    罗龙文道:“大人官居正三品,老丞相又深受皇上器重,为相十余年,荣华富贵自是长久。”

    严世蕃摇了摇头,道:“含章老弟,你有所不知啊!上月,父相受一妖道中伤,已被皇上勒令致仕了。如今我严家恩宠日衰,朝中又群敌环伺。哎……”

    罗龙文急忙回道:“是何妖道?叫什么名字?我立马把他人头割下头献给大人。”

    严世蕃摆了摆手,说道:“不可啊,要是杀了他能解决问题,就不麻烦含章老弟了。”

    罗龙文立马接口道:“大人有用得着卑职的地方,卑职肝脑涂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严世蕃拍了拍罗龙文肩膀,道:“有兄弟这句话,我严世蕃先谢过了,以后我们结为异姓兄弟,有福共享有难同当。”说完拱手鞠躬行了一礼。

    罗龙文一时无措,赶忙还礼。

    严世蕃道:“其他话不说了。如今朝中有奸臣当道,我需要老弟训练严家门人,让他们去打听对我们不利的消息,以便知己知彼。”

    罗龙文道:“这有何难,交给我便是。只是细作之人非人人能做,需要挑选后再经过训练才行,而且背景资料、家中情况必须得一一核实。”

    严世蕃道:“为兄也知过于仓促了,的确难如登天啊。毕竟这些人平时仗势欺人厉害的很,真去干些实事,没几个能成的。老弟,你有什么困难尽管提出来,我来想办法解决。”

    罗龙文道:“还是先挑人吧!挑的人一定要忠心耿耿才行。”

    严世蕃点了点头,朝门外叫道:“严格,你去叫家中下人当了五年以上差的全集合。”门外严格应了一声,便自去安排。

    严世蕃又让人在严宅内靠近侧门处,僻出一个三进的院子来,将庭院中的装饰一应清空,准备作为训练场所。又陪着罗龙文在庭院里,一批一批的选人。严世蕃也不懂这细作该用何种人,以为罗龙文全照锦衣卫的模板筛选,结果罗龙文找的人往往出其意料。

    半天过去,罗龙文从数百家丁中只找出百余人,一一记录姓名、家庭信息后,便传授一些军中的口令进行操典。

    严世蕃轻声问道:“老弟,这些人应该够了吧?”

    罗龙文道:“回大人,这些肯定不够,还得再招募一些。而且他们未经训练,如今只是一盘散沙,不堪用。”

    严世蕃略有迟疑道:“老弟,这有一百余人了,只看管徐阶和他几个学生而已嘛。”

    罗龙文道:“大人,单单以徐阶为例,徐宅是大宅,从门房到内厨都得想办法布置眼线,门房安排人盯着,可知道徐阶每天接见了哪些人。如果有人绕过门房进入徐宅,也不要紧,有秘密来客,厨房也得准备饭食。而且从厨房的情况也可知他们的身体情况。”

    严世蕃示意说下去,罗龙文接着说道:“门房和厨房外,还得想办法派人混去书房打扫,以打扫的名义刺探机密谈话。不仅如此,获得的谍报还得及时传出来,因此得在徐宅前后门外,得随时准备传递谍报的人,可安排人伪装货郎、茶摊小贩、叫花子等等。为了能及时指挥,还得有来回传消息的。这还只是刺探消息的,还要有动武的人、内部核查的人、以及在班房内记录和分析谍报的人等等。”

    严世蕃听完,若有所思。说道:“老弟说的没错,这些人是不够。你尽管去选,实在不行,再收买一些进来。”

    罗龙文道:“是。我在杭州时就听闻厂卫无孔不入,专门刺探他人隐私,如果有厂卫出来的人加入,必定是一大助力。”

    严世蕃笑了笑:“这个没问题,我让小子们去找。”

    罗龙文又说道:“细作们往往孤身行动,危险丛生,生死难料,要想他们实心办事必须重金酬劳。”

    严世蕃点了点头道:“钱这不是问题,你给他们定个数,我让管家每月定时发放。”

    罗龙文道:“要想在敌营潜伏,其人必定要聪明伶俐,今日选的人都是凭感觉选拔,是否真的能用,还得考察才行。另外,这里的每个人家中有几人,所住何处也必须严查核实。”

    严世蕃道:“家中下人都由严格管辖,他知道底细,可以帮到你。”随即叫来严格,吩咐道:“以后你听含章老弟派遣。”

    罗龙文道:“除此之外,需要给这些人分成小队,小队长要有临敌经验的人来担当。我有几个兄弟在杭州,也是抗倭战场上下来的,是否可以叫他们来效力?”

    严世蕃道:“老弟你的兄弟就是我的兄弟。只要信得过,尽可召来。”

    从六月下旬至七月中旬这段时间,罗龙文将严家挑选出来的人分为五部,分别为风、火、水、雷、雾。风部负责跟踪刺探,水部负责潜伏,火部负责传递消息,雷部负责行动,雾部负责散播消息和风闻轶事。

    除了五部外,严宅内设置了总部,每天的各种消息汇入总部,由严格带领一批读过书的下人坐班,收集的每家家长里短的琐事也须分析归纳。

    为了控制这些人,保证对严家忠心耿耿,罗龙文参照军法设置了家法十条,严禁办事不力,造假糊弄,玩忽懈怠等等。对于背叛者更是苛刻,一旦发现背叛严家,全家屠戮。又按照厂卫的做法,将负责监督五部的人就参杂在五部内,人人自危,因而人人不敢有违家法。

    严家五部建立后,严家的情报网大体已经建成,可成立的时间太短,需要大量时间训练和实践,能用的人并不多。

    京城有上万官员,除去严党成员,有威胁的官员也不在少数。特别是言官,这群人有上奏弹劾之权,其中不乏嫉恶如仇,恪守圣人教条的读书人,他们最喜欢的就是穷究死理,还不好买通。

    以前严嵩当政时,就时有言官弹劾,如今严嵩致仕,更加刺激他们肆无忌惮的找机会弹劾。严世蕃很清楚这点,严嵩刚被致仕,暗流涌动,切不可被人抓住把柄。于是每天在外也好,办公也好,处处小心翼翼,如履薄冰。朝廷明面上的禁令,丝毫不敢违反,任何一个小把柄都可能让人弹劾。

    为了能第一时间了解言官们对严家的态度,在严世蕃的支持下,罗龙文收集了大量言官家里的信息,能安排潜伏的潜伏下去,以求第一时间了解弹劾内容,免得匆忙之间招架不住。

    六月末,为了测试成果,严世蕃给了罗龙文第一个任务:在城内散布严嵩致仕的原因。罗龙文将人布置下去后,不出两天,全城皆知了。这么短的时间内将严家的人训练的有模有样,严世蕃非常高兴。

    五部中就雾部的差事简单,也首先被使用,其他部无一不在加紧训练。

    严世蕃的儿子严鹄特意请假半月帮助罗龙文训练,严鹄是锦衣卫只拿俸禄不供职的散官千户,平时只是去点卯而已,其实点卯也用不着,主要是和其他锦衣卫打听消息。以前陆炳在时,会有锦衣卫在授意下,时不时的跟他透露一些京官的动向。

    其实严鹄也无特别才干,只是把锦衣卫的各种制度照搬过来,其余事务都是罗龙文负责。

    七月初,罗龙文写信召来的浙江兄弟也来到了京城,严世蕃拉着罗龙文和五部队长又过了一次吃饭、听戏、青楼之旅。

    罗龙文是见识过了严家的富贵,他的这些兄弟都是行伍出身,哪见过这种阵势。吃的是天下美味,喝的是陈年佳酿,睡的是青楼头牌,平时靠卖命得来的那点军饷,在京城的花花世界中看来简直是打发叫花子,连吃一顿大餐的花费都不够。当兵多年,直到此时才知人世间的快乐。

    这京城的繁华顿时便让久经战阵的老兵们深陷其中,不愿自拔。推杯换盏间,这些勇猛无畏的斗士恍惚中感觉自己也成了这京师中的贵人,忘乎所以地一起纵情声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