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君苍 » 第八章 城与郊

第八章 城与郊

    鸳鸯戏水护城河,此处城池名鸳鸯。

    自隐闲乡所在山脉一路西行,逢山遇水,约十余日脚程,便是鸳鸯城。

    镇守此地的乃是本朝将门秦氏,秦公以武夫之躯久经沙场,曾经为报男儿壮志,奔赴四大雄关之一的云泥关,破境五重山后,告老还乡,深受父老爱戴。

    时至雨水,天色翻墨。

    不过多时,便落下绵绵细雨。

    城中一处酒馆内,热闹非凡。

    八仙桌上可口佳肴,四方客是推杯换盏。

    裹巾小厮游离其中,账房掌柜喜颜于色。

    一靠窗座位,玉袍少年饮茶观景,屋外天地雾气朦胧,屋内杯中茶香四溢。

    檐上天作雨,梁下人饮茶。

    店内坐客皆话闸大开,聊着天南海北的奇闻异事。

    有人喜:“雨水来,桃花迅,很快人间大地又是桃花朵朵开,美煞我等。”

    有人叹:“都说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可当春朝迟暮,迟早繁花落尽。”

    有人打趣道:“那咱就等着吃桃子呗。”此言语引来哄堂大笑。

    有人神秘兮兮道:“有个传闻,不知各位是否听过,说有一渔人捕鱼,忽逢一处桃林,那儿的桃花生落循环,四季常开。”

    还是打趣那人,满脸惋惜道:“那可吃不了桃子咯。”笑声一波刚平,这番又起。

    玉袍少年倒下壶中余茶,一饮而尽。将茶钱压在茶壶下,起身离去。

    阿懿撑起油布竹伞,踩着青砖石板,在城中兜兜转转,漫无目的。

    离乡之后,日作朋,月作友,天为被,地为床,世间景色,在情绪重归的少年看来,都是新鲜模样,不亦乐乎。

    雨声淅沥,城景虽空蒙,但难掩繁华。放眼望去,尽是软红香土。

    行至护城河,拱桥之上,阿懿纵览河景,鸳鸯成双嬉戏,画舫载歌载舞。

    河岸两旁,各式雕梁画栋,亭台楼阁坐落其中。

    玉袍少年翻身跃入一处船舶,埋进乌篷,盖上斗笠,仍凭风雨零落,我自闭目养神。

    随着这叶扁舟随波逐流,绕过弯,缓过桥,雨也不知何时停了,天色一碧如洗。

    忽闻一阵敲锣打鼓,阿懿缓缓起身,向外好奇张望。

    竟是一座飞檐翘角的水榭戏台。

    一匪徒打扮的丑生大摇大摆地走上台来,唱道:“大爷我今朝下山来,就要把这鸳鸯城搅得满城风雨,到时便是金装口袋,玉缠腰,怀中还要抱个小娘子,哈哈。”

    一红衣老生跳将出来,手舞刀兵,喝声道:“何方宵小,速速站下!我乃此地城隍吕谅,岂敢造次!”

    本是精妙演技,台下却是一片唏嘘。

    “这都什么年份了,谁还听这老戏啊。”

    “就是,咱们要看《秦公破阵》!”

    见事态严重,戏班主掐停表演,亲自上台致歉,“大家伙们,实在对不住,我们这就切剧。”

    一通重振旗鼓,场景变换。

    奏乐响起,还是那饰演城隍的老生,不过这次却是身披黑袍,头带翎羽。还未开口,台下已是连连叫好。

    黑袍老生对天抱拳道:“秦某一朝辞天子,奔赴边关战沙场,一身男儿豪壮气,埋骨他乡亦无惧!”

    台下观众一腔热血上头,大呼道:“秦公威武!”

    玉袍少年暗自离场,来到一处门庭冷落的庙观。抬头望去,曾经描金的门匾,如今也已黯然失色,但依旧模糊可见三字:“城隍阁”。

    在繁华城景之中,此处显得格外突兀。

    阿懿推门而入,眼前惨淡景象,不堪入目。整座大殿都因久未打扫,而蒙上一层厚灰,就更别提修缮了,目之所及,皆是破败,似乎喘上一口粗气,就会轰然坍塌。

    端坐在上本是神武睥睨的城隍塑像,如今却透着一丝可怜。

    其实也难怪,如今鸳鸯城秦城主声名显赫,百姓拥护,但却名副其实,原因便是他们这一批赶赴云泥关的壮士造就了历史。屹立人间万年不倒,甚至作为人们常识的四大雄关,自那以后其实只剩下三座了,云泥关虽然城墙仍在,存在的意义却是大变。

    天下四大雄关,北云泥关本是中原王朝修筑用以抵抗草原部族的长城要塞,但随着草原霸主易位,新君主张不生战事,中原帝王深表赞同,于是签订契约,南北关系和睦,世代友好,这座雄关也成了互通有无的见证。

    有童谣唱道:“北披裘,南穿衫。草原骏马奔,良田稻谷丰。大汗睡金帐,皇帝坐龙椅。本是同根出,岂可兵戎见。”

    只道是江山不改人杰变,一朝新人换旧人。

    玉袍少年在香台附近一通翻找,总算找到半截未被燃尽的柱香,点上火苗,插进香台,在烟雾升腾中转身离开。

    却与门口一手拿扫帚的白须老者碰个照面。

    白须老者显然是意料之外,问道:“小家伙,你怎地在此?”

    阿懿作揖行礼道:“老人家好,无他,就是看看此地城隍。”

    白须老者和气笑道:“像你这样的年轻人,如今真是少见了。”

    二人看对了眼,在城隍阁外,席阶而坐。

    白须老者用手比划,诉说道:“在我还是这点儿大的小豆丁的时候,鸳鸯城远没现在繁华,每当戏班子敲锣打鼓出来唱戏,我们这些小孩就搬着板凳早早在前排抢座,为的是更近一些看看戏子们对这红衣城隍的演绎。盛夏夜晚,端着西瓜,看着戏,一不留意就失了神,胳膊上,腿上都是蚊虫叮咬的肉包。戏一落幕,回过神来,才察觉瘙痒无比。”

    玉袍少年叹息道:“如此说来,今日一去戏台,还未曾看完,就切了他戏。若为绝唱,实在可惜。”

    白须老者饶有兴趣道:“最近戏班子都唱甚么《秦公破阵》,你对那位秦公印象如何?”

    阿懿思考片刻,答道:“秦老将军自然可敬,无需多言。”

    白须老者哈哈大笑,递出一把扫帚,说道:“搭把手?”

    玉袍少年没有拒绝,点点头,接过扫帚。

    一老一少,从门前台阶开始一路清扫,将城隍阁里里外外收拾得整洁干净。

    看着一尘不染的庙观,总算重归一地城隍该有的模样。

    白须老者作邀道:“可来我寒舍歇息?”

    玉袍少年婉拒后,萍水相逢的二人就此别过。

    少年向城外走去,老者向城中走去。

    事了拂衣去,无须功与名。

    郊外官道上,阿懿闲庭信步,哼着小曲,少年始终怀揣着对广袤天地的向往。

    心中有路,落脚踏实。

    忽然路边一阵风吹草动,一伙贼人驾马而来,马背上悬着赃物,想来是打家劫舍之后,正在返程途中。

    为首的刀疤脸,恶声道:“春点开不开(会不会说行内话)?”

    “哈?”玉袍少年挠挠头,一脸茫然。

    一旁喽啰贴近刀疤汉子耳边低语:“是个空子(行外人),穿着还挺阔,一看家中就是非富即贵,绑上山咱能敲一笔。”

    刀疤汉子点点头,一挥手,四下匪徒纷涌而上将阿懿擒下。

    玉袍少年一脸无辜,跟赃物一并捆绑,横在马背。

    众匪徒手拽缰绳,仰长而去。

    深山老林中,一路颠簸的马队慢了下来,抵达一处山寨。

    随着刀疤汉子一声口哨,寨门缓缓打开,一众匪徒手舞刀兵,仰头怪嚎。

    “弟兄们,拉篇子(分赃)!”

    阿懿连同赃物抛下,留守匪徒一拥而上,将玉袍少年团团围住。

    “呦,胡老大咋劫了个大活人?”

    刀疤汉子翻下马来,拔出匕首,顶在阿懿下颚,问道:“你是谁家的公子哥啊。”

    阿懿摇摇头,困惑道:“你是不是绑错人了。”

    四周山匪哈哈大笑,刀疤汉子揉搓少年衣服面料,用刀背拍拍阿懿脸庞,恶声道:“我们这儿啊,从来不会绑错活人。就算有,也是死的。”

    刀疤汉子招呼道:“来人,将这位少爷送去“雅座”,先饿他个三天三夜。”

    随后阿懿就被押解至一处监牢,与鼠虫为伴。少年只得自认倒霉,躺在干草上随遇而安。

    刀疤汉子笑容满面,抱拳道:“各位弟兄随我胡广林一路舟车劳顿,如今满载而归,该当大摆功宴!”

    一众山匪摇头晃脑,各自散去,操办事宜。

    夜色降临,山寨中心的一处厅堂内,匪徒们齐聚一堂。

    名为胡广林的山匪头子高坐主位,靠座披着灰色皮毛,身后一副对联。

    上联:杀人放火金腰带。

    下联:修桥铺路无遗骸。

    横联:无恶不作。

    刀疤汉子高举酒碗,发言道:“自我屠狼拔皮立山头以来,承蒙各位弟兄不弃,我胡某在此谢过各位了。”

    “跟着胡爷就是有酒有肉,吃香喝辣。”

    “胡爷果然雄风,脸上刀疤想必就是杀狼留下的印记吧。”

    “胡爷威武!”

    众匪客套一番,也举起酒碗,与其在空中对碰,皆一饮而尽。

    酒过三巡,众匪都已烂醉如泥,醉生梦死。

    还在监牢的阿懿,捂着发饿的肚子,独自叹气。

    自从湖心岛一战,恢复情绪以后,曾经自己的种种超然脱俗皆随之烟消云散。

    其中便包括神完气足。

    神完则无需入眠,气足则无需进食。也就是说只要阿懿愿意,不眠不休,不吃不喝,也无甚大碍。

    至于阿懿为何三餐与作息依旧,还要归功于那位当哥的墨衫少年。

    阿瞒总是对自家弟弟的方方面面,关怀备至。

    玉袍少年想起某个缥缈身影,欲哭无泪道:“你好歹给我留个一技傍身啊。”

    忽然阿懿听到一声马嘶,瞬间警觉趴下,用干草盖住全身。

    山寨大门被冲撞开来,一队精装兵马杀向四方。

    在瞭望高台守夜的山匪从上跌下,四仰八叉,口中呢喃道:“有水漫山了(官兵来了)。”

    寨中山匪皆是乌合之众,哪里敌得过训练有素官兵的冲杀。

    个个是丢盔卸甲,哭爹喊娘。

    刀疤脸胡广林仍处醉眼迷离,就被擒住,听候发落。

    一女子身骑白马,身材高挑,英姿勃发。在众人簇拥中,下马而来。

    女子发问道:“我是鸳鸯城城主之女,秦鸾。你们谁是首领?”

    有喽啰推出胡广林,嚣张道:“你们这些走狗听好了,我们胡当家的可是能徒手杀狼,都等着吧,老大要发威了!”

    秦鸾眉头一挑,看向那处挂着皮毛的座椅,“那是狼皮?”

    刀疤汉子后背冷汗齐冒,幡然酒醒,哆嗦道:“我哪有这本事,狗……狗皮而已。”

    高挑女子上马,脚踩马蹬,手握缰绳道:“轻点人数,班师回城。”

    刀疤汉子指着以狗充狼的皮毛,对着官兵询问道:“我能带走么?就留个念想。”

    官兵不耐烦道:“动作麻利点。”

    胡广林走至座椅前,翻开皮毛,往下一摸,寻到暗格,触发机关。

    一道阵法启动,只见山寨各处开始土崩瓦解,拼接一个个人形傀儡。

    刀疤汉子狞笑道:“真当我胡爷没有压箱底的手段?此草木皆兵之阵乃是我结识一云游修士所布,今天你们都要葬身于此。”

    眼下各处皆有傀儡袭来,高挑女子一声令下,官兵举起盾牌,排兵布阵,抵挡攻击。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见此局势,刀疤汉子一咬牙,口念法决,法阵收缩。

    四散八方的傀儡向胡广林涌来,不断堆砌组建,最后整合成一具巨型傀儡。

    胡广林操纵傀儡,磨盘大小的拳头从天而降。

    高挑女子挽起长发,用簪子固定,沉声道:“取我兵器来。”

    一柄冒着寒光的红缨长枪被属下递上。

    秦鸾手握长枪,驾驭骏马奔腾,而后马蹄踏地,女子借力一跃而起,抵住长枪,一枪击碎来拳,沿着不断崩碎的手臂,径直贯穿傀儡,干净利落。

    巨型傀儡轰然瘫塌,从中冒出灰头土脸的胡广林。

    身披轻甲的高挑女子,枪尖直指汉子喉间,问道:“胡爷?”

    刀疤汉子脸色苍白,堆笑道:“哪里哪里,您叫我小胡就行。”

    死到临头,胡广林瞥过跟随自己多年的弟兄,他们眼神迫切,似乎在期待什么。

    刀疤汉子不知哪来的一腔怪莽,扯着嗓子道:“要杀要剐随你便,大不了三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

    话音刚落,白枪刺喉,红枪尖出。

    远处匪群拍掌叫好,更有甚者热泪盈眶,伸起大拇指,“胡爷,你是这个!”

    一旁官兵像是在看一群傻子。

    秦鸾取出手帕擦去枪尖鲜血,看着散落一地的傀儡残骸,轻声道:“练神士一脉支流,炼器造物么?”

    女子察觉一丝动静,循声望去,一玉袍少年鬼鬼祟祟蹲在角落,捻手捻脚地吃着一盘烤肉。

    阿懿见对方发现自己,少年顾不得掩饰,狼吞虎咽,赶忙将烤肉塞进嘴中,口齿不清道:“女侠,你能不能当作没见过我?我是个好人。”

    秦鸾手举长枪,眼神凌厉道:“站下。”

    玉袍少年拔腿就跑,女子紧随其后。

    二人来至一处悬崖,阿懿扶着膝盖,喘气道:“别追了,我真是好人!”

    秦鸾不听解释,动手擒拿。

    阿懿见崖下有河流奔涌。无法,装作被碎石绊倒,跌落而下,叫声凄惨。总算唬走了高挑女子。

    玉袍少年从湍急河流中游上岸边,已然力竭。

    模糊视线中,一处桃林映入眼帘。

    随即就是一道响彻天地的哈欠。

    有人道:“不知如今人间,今夕是何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