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君苍 » 第十四章 受邀

第十四章 受邀

    是夜,玉蟾踞天池,孤峰沁月色。

    山麓之间,篝火一旁,玉袍少年闭目盘膝,远处白驹啃食野草。

    天上月光倾洒,在阿懿有意吐纳间,分解成一个个肉眼难见的细微粒子,伴随呼吸节奏,经窍穴,入经脉,调养生息。

    内景之地,少年视角中,周身气府涌出灵气,兵分三路。

    上下两个丹田小天地随之夜幕,山与海各有一轮明月升起。

    最为奇妙的还属中丹田,整座天宫的砖瓦焕然一变,都好似镀上一层银辉,蔚为壮观。

    难怪修炼之人常言,身有乾坤小天地,无穷玄妙其中显。

    自与城隍吕谅一战后,玉袍少年大抵相当于三丹齐修的一重修士。

    一重境界被世人称作初境,重在养气,共有三阶段,即登堂入室,小有所成,熟稔于心。

    所谓道法万千,具体的修炼法门各家各持一说,也造就了修士手段层出不穷,一树百花齐放的光景。

    月隐日升,青山空濛如笼纱,炭木燃却炊烟袅。

    阿懿结束入定,一伸懒腰,随即筋骨舒展,如竹节拔高发出噼啪声响。

    玉袍少年走向白驹,从鞍袋中取出一块米糕,左右思量后,还是吃下果腹。

    如今阿懿莫名步入修炼一途,经过三丹协调,其实已是往日神完气足之态,无需进食。

    然而习惯使然,那位墨衫少年的叮嘱似乎犹在耳边。

    “不好好吃饭的话,可是会长不高的。”

    说这句话的时候,阿瞒其实也还是个没多大点的小家伙。

    想到此处,阿懿开怀一笑,胡乱填塞后,跨上马背,扬长而去。

    旷野之上,杀声不迭。

    几位蒙面修士各执神通围攻一位白净书生。

    书生慌忙躲闪,四下尘埃漫漫。

    其中一人开口道:“沈泱,交出玉简,放弃机缘,留你条命。”

    白净书生划地而定,一抹嘴角血迹,讥笑道:“为独占造化,贵宗真是丑态毕露。”

    闻言,先前那人怒火中烧,冷声道:“将死之人,也敢妄谈我宗门大计。”

    语毕,几人分别站位,联合布下阵法。一座大钟从天而降,困住沈泱,封其去路。而后各自凝结出几道锤杵敲击钟壁。

    震耳欲聋之声回荡,沈泱捂住双耳,痛苦哀嚎,七窍生烟。

    正是关键之际,不知哪来的一片飞石击中施法一人。

    那人回头顾望,却只见杂草丛生。

    又是飞来一石,打在旁人脑壳,生出一块红肿。

    几人才知有人从中作梗,可又不能立刻退下阵法,只得硬着头皮,先行眼前之事。

    在那之后却没了动静,再无袭扰。

    几人倍感奇怪,不知所措。

    忽然天色一暗,几人抬头看去,满天石子如雨而落。

    砸得几人落花流水,七荤八素,难以维持阵法。

    草丛之中,一玉袍少年身骑白驹冲将出来,趁机拉人上马。

    沈泱因此获救。

    深幽山洞之中,阿懿放下马背上的沈泱,白净书生昏迷不醒,气息紊乱。

    阿懿扶住沈泱,指点周身穴位,运气为其疗愈。

    少顷,玉袍少年面露难色,眼神古怪。

    一道咳嗽声响起,白净书生睁开双眼,二人四目相对。

    沈泱一脚踹开阿懿,摸索衣衫,怒目圆睁。

    阿懿一手捂着作痛处,一手摊开,露出其中玉简。

    沈泱伸手就抢,阿懿后撤一步,使其补空。

    白净书生问罪道:“还给我!”

    玉袍少年摆手道:“我好歹救了你,谢都不道声就罢了,一醒来便翻脸不认人,你几个意思?”

    沈泱一时理亏,不知口吐何言,面色涨红,气极道:“我不管,还我,还我。”

    阿懿手中掂量玉简,挑眉道:“告诉我此物有何用处,还你便是。”

    看着那枚玉简被阿懿不断抛起落下,沈泱心都悬到了嗓子眼,生怕其一时手滑,空留遗恨,只得开口道:“你可知洞天福地?”

    阿懿出世以来,对此方天地已有基本认知,除去明面上的山川河流,城郭乡镇,天地间还存有许多大大小小的秘境。这些秘境或天然形成或人工开凿,以此便有了先天与后天之分。秘境所在皆是造化灵秀之处,因而对修士裨益良多,所以大多被宗门道统纳为己用。

    白净书生所说的洞天福地,便是道门管辖下的秘境称呼。

    洞天,洞室通达上天,遍贯诸山。

    福地,福寿云聚此地,百纳安康。

    玉袍少年点点头,静候下文。

    沈泱继而开口:“三十六小洞天之一的瀑幕洞天设邀天下初境修士前来登山请乞,这玉简便是入场之物。”

    玉袍少年仔细打量手中玉简,洁白无瑕的玉板上一道瀑布雕刻依稀可见,沉浸心神后,甚至能听出高山流水之声。

    阿懿若有所思道:“所以先前围杀你的几人,便是为此?”

    沈泱冷声道:“他们都是负崖宗的人,私下里大肆掠夺修士玉简,意图霸占洞天资源。”

    听罢,阿懿将玉简随手扔向沈泱,玉简像条活蹦乱跳的上岸之鱼在书生手中翻覆,沈泱小心翼翼接下后,这才长吁一气。

    外面传来一声马嘶,玉袍少年迅速反应,抓起白净书生衣后,拉开身距。

    下一刻,几道神通落下,烟雾弥漫,一地焦灰。

    待烟尘散去,追杀而来的蒙面修士们现出身形。

    阿懿笑道:“诸位,为何不卸下遮盖,以真面目示人,难不成有何难言之隐么?”

    一修士气不过,上前一步,却被为首一人拦下。

    原来先前一番石雨下来,几人面具之下的脸庞早已鼻青脸肿。

    为首那人开口道:“这位兄台真是好不害臊,行如此小儿把戏,可是实力欠缺,不敢正面对峙?”

    阿懿回怼道:“几个大老爷们围击一位小女子,就是光明磊落了?”

    话语刚落,一旁白净书生脸色涨红,支吾道:“你你你。”

    阿懿面不改色,抱拳道:“姑娘,在下阿懿,多有担待。”

    为首的那位蒙面修士无奈道:“事到如今,只能以杀绝患了。”

    玉袍少年率先出手,闪身侧击,将一位修士打得嵌入石壁。

    剩下几人诧异道:“练体士?”

    随即联手步下阵法,限制阿懿体魄。

    谁知阿懿眼底金光一现,寻出破绽,见招拆招,逐步化解。

    期间不断有修士不敌倒下,最终只留为首那人。

    那人抚掌赞道:“体与神同修么?看来是我小觑你了,不过境界堪堪登堂入室,如何与我罗纵这一重圆满相较?且让我给你来个痛快吧。”

    沈池惊呼道:“阿懿当心!他要祭出宗门秘法了。”

    罗纵双眼一红,符文从中丹田处扩散,覆上体表,随后高举手臂,唤出一枚巴掌大小的铜钟,其中风火交织。

    玉袍少年却并不作为,只是看向那人,像是思索什么。

    待神通释放,山洞内顿时火势肆虐,浓烟四起。

    沈泱临危使出神通,潺潺流水从脚下涌起,形成一层护罩,将自己与阿懿包裹,化作一道碧色冲出洞外。

    阿懿戳戳水盾,阵阵涟漪散开,端得奇妙。

    沈泱一掐少年腰间软肉,质问道:“你怎么这般不靠谱。”

    阿懿吃痛,正要理论,山洞内火焰在罗纵的操控之下,席卷而出,大有吞没之势。

    沈泱手中掐诀,向前伸张,包裹二人的护罩凝聚成一面水镜抵挡攻击。

    然而随着火势愈演愈烈,水镜如受烹煮,温度拔高,其上蒸汽升腾,沈泱的五指随之发红,已然烫伤。

    就在此时,一个手掌探来接替,正是阿懿。

    霎时,水镜开阔,涟漪化作潮汐,扑灭大火,双方攻击戛然而止。

    罗纵失神片刻,便再次高举手臂,掌心小钟祭出。

    阿懿竟也有模有样地伸出手掌,口中呢喃:“先这样……再这样?”

    说罢,在罗纵震惊目光中,一道模样与他相同的铜钟在空中浮现,足足有怀抱大小。

    沈泱更是一脸不可置信,说道:“他是三丹齐修?!还有那道神通……究竟发生了什么。”

    阿懿一念之下,那道大钟砸向罗纵。

    罗纵将手中神通拍出,还想反抗,却好比螳臂当车,小钟瞬间破碎。而后风火无情,使其灰飞烟灭。

    一切尘埃落定,玉袍少年不知从哪捡来一根树枝,在乌漆墨黑一堆中拣出一枚玉简。

    随后转头一笑道:“那个甚么洞天,带我一个玩呗。”

    微风拂过,沈泱有些后背发凉。

    这娃子,何其怪哉。

    一处高耸山崖上,建筑林立,其中一座大殿内,烛灯无数,随风飘摇。

    一披发老者在此打坐,忽然睁开双眼,看向某处。

    一盏烛火灭却,只剩青烟飘散。

    披发老者低声道:“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殿外有人求见,经过老者传音准许后,走进大殿,叩首道:“宗主,您要的鲜活肉身,门内已经找到了。”

    老者大笑起来,笑声回荡殿内。

    良久,殿柱上,一道垂老身影倒下,一道年轻身影站起。

    却是阴森依旧。

    神州大地南方,一座通天瀑布前,二人观瀑而谈。

    天地唯见一线,自上而下。

    一人先道:“此等壮景,可谓万丈银河落九天啊。”

    一人后道:“许兄,好文采。”

    前者问道:“道友,下定决心了?”

    后者答道:“无非是笑迎天下客,做个东道主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