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君苍 » 第十五章 赴会

第十五章 赴会

    道门秘境分布世间名山大川,江河水域。共有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十八水府、五镇海渎、二十四治、三十六靖庐、十洲三岛。

    据典籍记载,西方一地,浩袤林海,瓜果繁多,仰见垂天水,坐看承瀑池,仙家在此,自成洞天,其名瀑幕。

    书接上回,沈书生道破玉简玄,玉袍郎初试神通法。

    旭日东升,满地洒金。

    山林间晓雾散去,植被翠绿更甚。鸟兽之音,泉水落响,不绝于耳。

    正是灵气盎然之时,玉袍少年与女扮男装的白净书生就地盘膝,例行吐纳。

    当大日升至中天,二人纷纷结束入定。

    沈泱好奇道:“阿懿,像你等这般三丹齐修之人,关于吐纳之法想必见解独到,你来指点一二呗?”

    阿懿挠头道:“这里面还能有讲究?”

    沈泱困惑道:“那你平常怎么吐纳的?”

    阿懿满不在意道:“就往那一坐,装模作样咯。”

    白净书生顿时气不打一处来,质问道:“纳清,吐浊,调息,这些你一无所知?”

    玉袍少年点点头。

    沈泱背过身去,双拳紧握道:“阿懿,我承认你是天纵之才,我不如你。但你要是这般打马虎眼,敷衍待人,那我们就在此别过吧!”

    阿懿无奈道:“可我所说句句属实啊。”

    沈泱回过头来,一字一顿道:“你最好是!”

    白净书生所说乃是吐纳之术的仙家用语。修士将天地元力称作“炁”,修行的本质便为炼炁。先以‘纳清’将外界无形之炁,转化为体内有形之气,再以‘吐浊’带去杂质,澄净本我,而这一吐一纳的循环即是‘调息’。

    其中细枝末节,且推且敲。

    阿懿掐指一算,拍手道:“到点了。”

    沈泱疑惑不解。

    随后阿懿含住手指,吹出口哨,远处一道白影问声飞驰而来。

    白马踏蹄而定,低头磨蹭少年衣衫,阿懿轻车熟路地从鞍袋中取出米糕。

    沈泱捂嘴道:“你还要吃饭?我早就辟谷……”

    阿懿掰开一半递出,问道:“你吃么?”

    沈泱愣神片刻,接下米糕,塞入口中。

    气氛竟在这一递一接中,缓和开来。

    白净书生笑道:“是个姑娘给你准备的吧。”

    玉袍少年问道:“你怎么知道?”

    沈泱笑而不语,扳回一城,只留阿懿独自苦苦思索。

    姑娘总是懂姑娘的心思,微风拂过,包裹米糕的洁白手帕展开一角,其上绣花,线线用心。

    待二人吃罢米糕,双双胯上马背,一路向西。

    玉袍少年开口道:“什么声响?”

    偷吃独食的白净书生支吾道:“哪有。”

    瀑幕洞天,一位青袍宽袖,面容清秀的小道士刚刚结束早课,走下香火堂。

    所到之处,道长们皆俯身行礼,客气道:“乐天来了啊。”

    小道士一脸人畜无害,回礼笑道:“师兄们,辛苦。”

    待其走远后,一位道长方才收回视线,赞叹道:“咱家小乐天,真是怎么看怎么好。”

    另一位道长附议道:“那可不。”

    青松之下,叽叽喳喳,小道士从衣袖中小心捧出一只小麻雀。

    乐天轻声道:“下次再偷吃贡品,我可保不了你。”

    麻雀在小道士手中扑腾几下,展翅飞远。

    “袖里乾坤藏活物,你小子不简单啊。”

    小道士转头便见一位放荡不羁,身披大红官袍的男子。

    乐天作揖道:“许居士,您就别打趣我了。”

    官袍男子爽朗一笑,拿出一壶酒来,说道:“喝点?”

    乐天摇头道:“小道不善饮。”

    男子并无强求,仰首张口,酒线入喉。

    许姓男子指指天上,问道:“你不会是从那来的吧?”

    乐天笑道:“那先生应该认识我才是。”

    男子一吐酒气,拍拍小道士肩膀,点头道:“有此后生可畏,真乃你道门大幸。”

    乐天揉揉肩膀,说道:“先生过奖。”

    说时迟那时快,没等小道士反应过来,男子一把将酒壶堵其口中。

    乐天几口辛辣下肚,身姿一软,醉倒在地。

    许姓男子说道:“酒量这么差啊,看来得练练,璞玉就要雕琢嘛。”

    负崖宗近日发生了一件大事,坐镇宗门甲子光阴的掌门溘然而逝,举宗缟素。

    宗门广场上,乌压压全是弟子,或扼腕长叹,或痛哭流涕,怎一悲字了得。

    高台之上,一对挽联,上书:“高风亮节,音容宛在。”

    一脸哀痛的代掌门发言道:“送前掌门灵柩,入山崖安眠。”

    唢呐四起,众弟子输送灵气,托举棺椁,缓缓移入崖洞之内。

    负崖宗依崖而建,宗内有句名言,即“生前证道崖前,死后长眠崖内。”

    能够与崖同葬,可谓负崖宗对有功之士身死道消后的最高礼遇。

    与此同时,无人问津之处,一位披发少年抖擞包裹,繁多玉简如白鲫过江,抛向空中。

    随后一一破碎,化作齑粉。

    披发少年面朝西方打了个稽首,皮笑肉不笑道:“师兄,我们就要再见了。”

    大江之畔,有二人翻身下马。

    奔腾不息的江面上,一艘山头大小的楼船随波起伏。

    玉袍少年心驰神往道:“这就是炼器士一脉的造物么?”

    白净书生点头道:“若非这般匠人之作,不知世间交通将是何种泥泞。”

    阿懿抚掌而赞:“巧夺天工。”

    沈泱手指远方道:“等过了这条大江,便是蜀地,就是那瀑幕洞天的所在了。”

    阿懿取下马具,拍拍白驹,洒脱道:“去吧,随你何处撒欢儿。”

    白驹抬起前蹄,一声马嘶,调头离去。

    二人登上甲板,亮出玉简,自有人等接应,安排落塌。

    沈泱简单梳洗后,便在舱内冥想。

    阿懿则是这摸摸,那碰碰,到处好奇打量,引得不少乘客发笑。

    待摸索满意为止,玉袍少年消停下来,凭栏观江。

    如今安静姿态,简直与先前判若两人。

    天际已是黄昏时,江面半边金黄,半边红晕,楼船好似驶入夕阳。

    远处几只渡鸦展翅,抚过红霞,落入芦苇荡中不见踪迹。

    阿懿把玩腕上剑镯,怔怔出神。

    无愧人言夕阳好,难怪伤怀黄昏时。

    天色迟暮,松涛汹涌。

    乐天揉揉惺忪醉眼,踉跄起身。

    青袍小道士头发凌乱,衣冠狼狈,神智浑噩,扶首无奈长叹。

    他凝重道:“酒色财气,吾辈大敌。”

    一枚木簪凭空飞起,绾好发髻,乐天整理仪表,顺阶而下。

    云海翻腾,道袍飘摇,天地之间,仙人之姿。

    夕阳隐去,明月更替。

    楼船之上灯火通明,人声鼎沸。

    此间乘客大多还是凡人,其中有贸易往来的商贾,有游历山水的旅者。加上负崖宗先前大肆掠夺邀请玉简,以至于修士数量算得上屈指可数,且相互不知身份,可谓鱼龙混杂。

    如此这般,井水不犯河水,船上氛围达成了微妙的平衡。

    船舱大厅内,满堂宾客共看一处,原来是一位说书先生拍下了手中醒木。

    世间喜怒哀乐,即将开场。

    一身大褂的说书人摇头晃脑,眉飞色舞。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壤壤,皆为利往。”

    定场诗说罢,搏得喝彩不断。

    说书人继而娓娓道来:“凡间人有凡间苦,天上仙有天上愁。今天要讲的就是一桩修仙界的灭宗惨案。说那巫山之地有一修炼宗门,宗内出了个大逆不道,无恶不作的魔头。他竟为了一己私欲,背弃传道授业的恩师,谋害平日起居的同门。纵火烧毁祠堂,篡改护宗大阵,坑杀宗门一众长老弟子,夺走宗门至宝。可怜门派数百年积攒,遭此横祸,毁于一旦。手段残忍,着实令人发指。”

    台下观众唏嘘不已,唉声叹气。

    说书人喝了口茶水,润润舌嗓,话锋一转道:“听此噩耗,想必在座各位心里都不好受。不过所谓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此事仍未完待续,那作恶魔头也没料到,在灭宗当日,有一出门历练归来的弟子亲眼目睹了事情经过。此后背井离乡,忍辱负重,潜心修炼。但愿有朝一日,其人能够手刃仇敌,报此大仇啊。”

    一众看客纷纷点头赞同,只道所言极是。

    某处洞府遗迹中,好不容易破解而入的墨衫少年取出乾坤袋,正乐此不疲地往其中填塞天材地宝。

    不知怎地,阿瞒接连打出两个喷嚏。

    墨衫少年笑嘻嘻道:“咦,是谁在想我呢?”

    玉袍少年高卧屋檐之上,面朝江际,孤身赏月。白净书生寻到此处,问道:“下面可热闹了,怎么不去看看?”

    阿懿摇摇头,答道:“自然是此处风景更佳。”

    沈泱环顾四周,但见满江之水映星辰,此身如置天河。

    她眉眼弯弯,笑道:“呦,玩这么高雅?”

    他没有说话,只是看景。

    沈泱在阿懿一旁坐下,说道:“那我就舍命陪君子咯。”

    玉袍少年忍俊不禁,笑将出来。

    沈泱问道:“对了,还没问你,你是如何发现我是女儿身的?”

    阿懿在胸前比比划划,周遭异常安静。

    随后玉袍少年就被一脚踹下,弧线落地。

    沈泱面红耳赤,骂骂咧咧道:“低俗!可耻!你这个卑鄙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