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农家穿越生存实录 » 2.接受

2.接受

    “阿姐,阿姐。”冯敏是被小男孩的声音唤醒的。

    她迷迷糊糊地睁开眼。小男孩见她醒了,十分高兴,“阿姐,林大夫说,不能让你睡得太久,要起来吃东西的,你都昏睡一天一夜了。”

    冯敏看到眼前这个绑着冲天辫的小男孩,思绪还没回笼,愣愣地问:“你是谁?”

    男孩被她问得一愣,“阿姐,我是小郎啊。”

    小郎?一连串的信息聚拢过来——她,好像,真的是,穿越了!

    小郎看她一脸的茫然,也有点惊慌了,连忙大喊:“娘,阿哥,你们快过来啊,阿姐,阿姐好像不记得我了……”

    接着便听见慌乱的脚步声,然后便看见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郎扶着一个面色蜡黄、瘦弱的妇人踉踉跄跄地跨进门来,“丫头,怎么了?”

    “阿娘,刚刚,阿姐不认得我!”

    妇人看到冯敏一脸的不知所措,也有点被吓到了,上前握住她的手,“晓丫头,别吓娘,你哪不舒服?”

    冯敏看着妇人紧紧握住她的手,心里不由得有些苦涩,如果这妇人知道她的女儿已经不在这个世上了,估计会很伤心吧。但她真的不知道该怎么表达,她完全没办法接受这样的一个状态,穿越,还是古代,而且从昨天得到的讯息,居然还有三妻四妾!

    幸好,虽然是农家,但看样子这家人还不至于重男轻女。

    那个十三四岁的少年看妹妹还是一副呆呆木木的样子,说:“娘,你们在家看着,我去找林大夫过来。小郎,照顾好娘和阿姐。”

    小郎点点头,“阿哥,你快去。”

    “晓丫头,你有哪不舒服?”妇人还是上下摸索着女儿,看到底还有哪些伤痛。

    冯敏愣愣地摇摇头,“没有,我,只是,不认得你们……”她是真的不认得,不只是他们,还有这个世界,她一点都不认得,这不是重新认识的问题,而是改变整个认知的问题。

    林大夫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子,头发用个木头簪子束着,虽然叫大夫,但估计也只是个赤脚大夫,背着个药箱,却没有穿长褂。而春晓的娘,一身青色的粗布衣衫,头上一方灰色的帕子。从他们的衣着打扮,只能看得出不是清朝……该死,毕业太多年,历史都还给课本了怎么办?也没有人告诉她,她有一天除了跟办公软件打交道外,还得跟古人来段邂逅啊。

    林大夫很认真地给春晓把了脉,又问了几句,沉吟了一下,说:“这个病症,我也只是在医书上看到过,却也没有真正见过。晓丫头不是落水的时候磕到了石头么,伤了头,所以就失忆了。”

    “失忆?”三郎也是有听说过的,“那什么时候可以恢复?”

    “这个,因人而异吧,有的人不记得一些东西,有些人是全部不记得,有时候几天便恢复了,有时候一辈子都记不得。”林大夫双手一摊,“这个,我是无能为力。”

    “林大夫,那,我们该怎么办?”春晓娘心都要伤透了,要是她不骂春晓,春晓就不会跑出去,她不跑出去,自然不会发生这样的事了。

    “晓丫头的外伤已经好得差不多了,至于记忆嘛,你们多跟她说说,多给她回忆回忆,她就会记起来的,实在记不得也不影响嘛,就当作重新教导一番就是了。”林大夫心态倒是很乐观,“好在,没伤到脸,不然可要破相了。小郎,你们这些孩子,以后记得别往河湾那里跑,别听其他人胡说,那里水又急又有旋涡的,哪会有什么河蚌。”说着,也没留下什么药方,说按原来的方子抓药就行了,便背着药箱出门去了。

    听得林大夫这么一说,春晓娘母子三人总算是松了口气。

    三郎看看日头也不早了,说:“娘,我下地了,小郎,你给阿姐熬药,好好看她吃了去。”

    “等等,”春晓娘叫住他,“你打听一下那个救晓丫头的吴大叔家在哪,明天去给别人道个谢。这是救命之恩,可马虎不得。”

    三郎应了一声,又犹豫了一下,“家里已经没有什么银钱了,明天……”

    春晓娘想了想,说,“把家里的那只母鸡抓了,然后还有十几个鸡蛋……”

    “娘,鸡蛋就留几个给妹妹补补吧,我一会到山上打一转,看能不能套个兔子什么的。”三郎边说边往外走。

    林大夫开的药估计有安眠作用,冯敏捏着鼻子喝了药,又昏昏沉沉睡了半天,等她醒过来的时候,春晓娘正坐在她的床前,一边咳嗽,一边绣着帕子。

    看来,她真的是穿越了。

    不知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回到原来的世界?

    小郎看到她醒了,连忙端了碗粥过来,笑着说:“阿姐,你醒了,赶紧喝碗粥,再放就凉了。”

    冯敏这才发觉自己饥肠辘辘,毕竟一天一夜没吃东西了。

    那碗粥,已经炖煮得十分糜烂了,除了米汤,还放了鸡蛋和青菜,冯敏吃着觉得太香了。

    春晓娘看她吃了粥,也松了口气。

    “我听小郎说了,你确实不是去投河的。”春晓娘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跟女儿说清楚,虽然女儿失忆了,但还是应该把道理讲清楚,“那天娘说的话有些重,你不要记心上。我也知道你是想减轻家里的负担,但是,你爹最恨别人把女儿送去做妾,所以……”

    “做妾?我不会去做妾的。”这件事,冯敏一定要强调,省得他们会误以为是她的心思,万一真把她送去那种见不得人的地方,她可怎么办?

    春晓娘愣了一下,这撞了一下脑袋,反倒清醒了?

    “我不知道之前是怎么说的,”冯敏说,“但是,我现在不想去做妾,哪怕别人怎么说。”

    “阿姐,”小郎凑过来,“其实你之前也不是想去做妾的,不就是田大姨说有20两银子么,你是想还了家里的外债,还余下几两银子给阿哥娶个媳妇。”

    “我们家有很多外债么?”

    小郎闷闷地“嗯”了一声,低头去搓一根麻绳,“不过多是借大伯他们家的,但我们已经抵了三四亩田地给他们了。”

    “别说这些了,小孩子家家的,心思莫太重。”春晓娘说。

    “不是啊,我现在什么都不记得了,你们什么都不跟我说,我岂不是永远都记不起来?”林大夫可是说了要帮她多回忆回忆的。

    因此,小郎便从家族史开始说起。春晓娘因为吃不消,也没陪她多久,便回去休息了。

    春晓家,姓郝,所在的村子是同安村,至于是什么朝代的,小郎再聪明机灵也说不清楚了,毕竟只是个小孩,不过记得皇帝姓宋……中国古代有姓宋的皇帝么?

    郝家在同安村算是大户,但不是大地主,因为村子还有个孟财主。郝家有三四十亩的田地,孟家却是有上千亩的田地,在城里还有铺面什么的。

    郝家呢,从春晓父亲那一辈算,是兄妹三人,他排行老二,当年是考中了秀才的。郝家姑姑是嫁给了县里的钟捕头,所以也算是有脸面的人家了。

    但郝老爷子去世后,郝秀才屡试不第,这郝大伯一家就觉得供着弟弟求学吃亏,于是就分了家。因为郝大伯说要供养老母,所以他得了家里祖宅以及三四十亩的田地,而郝秀才在镇子上的大户人家当先生,有束脩,家里的田地也张罗不过来,所以给他们划了山边的一块地建了一个三间瓦房的院子,又分了十几亩的田地。

    郝秀才觉得自己早年攻书,确实花费家里颇多钱财,而且自己又不善耕种,所以也没有争辩什么。一开始呢,郝秀才自己在镇子上教书,将田地租赁出去,日子倒也过得安逸。但天有不测风云,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病,让郝秀才熬不过五年前的冬天,而那时候春晓娘刚刚生产完没多久,哀伤成疾,就一直缠绵病榻。

    更严重的是,三郎郝春成自小是被郝秀才带在身边学文识字,田间地头的功夫基本不会,因此,这些年来,一家子是过得相当艰难。

    虽然很难接受,但等到第三天,冯敏睡醒后,发现自己还是那个小姑娘的身体,眼前还是灰蒙蒙的蚊帐,也只能接受自己必须生活在这个世界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