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大唐敦婿 » 论富裕之道(二)

论富裕之道(二)

    昌繁只是稍稍停顿一下,轻轻的抿口茶润润嗓子。

    接下来,他便继续道:

    “除了历朝历代的税收来源于农业之外,咱们大唐的税收应该也是不例外的。

    税收的主要来源于农业方面的基本原因,它并不是因为一个国家农业方面的产值,它能有多大多高,而是因为并没有其他更好的渠道。

    没有得选择,自然而然管理者们只能把目光看向他们。

    因为每一个国家,他们数量存在最多的、那就是耕种田地的农人他们。”

    “也可以这样说,各个国家里面最没有钱的种地农人,他们却偏偏承担起了各自国家的大量的赋税缴纳。

    农业税在各个国家之间,其实差别也并不算很大。

    在正常的情况下,如果是单单农业税方面的承担,其实农人也还可以承受。

    每个国家的管理者,他们在设定赋税的时候,也会站在农人的角度上,考虑一个农人他们可以接受的赋税范围。

    可是…凡事都会有变化。

    农人们其生活的国家,一旦发生一些重大事情的变化,那么其生活就要被受影响了。

    比如,其所在的国家,一旦遭受到外敌入侵,那么其国之将士必然会积极应对,迅速的对入侵者发起防卫或反击。

    一旦出现战争的情况,那么朝廷方面为了应对战争所带来的极速损耗,必然会加税。

    原本勤劳耕种土地的那些农人们,他们原本生活还算过得去的情况,被突然加重赋税之后,那他们的日子必然就会随之变得雪上加霜。

    这原来,并不是朝廷上那些管理者们的本意。

    但是,面对消耗钱财和物资最大的战争,朝廷方面即便是不愿意,那他们也会被情况所迫而不得不为之。

    农人的日子,便会在战争的裹挟之下,愈发的艰难。”

    说到这里,昌繁便有一些触景生情一般,想起了他小的时候,他的父亲带着他在田间地头观看佃户耕种的情景。

    面朝黄土背朝天,挥汗如雨的农人佃户始终是普天之下最为辛劳之人。

    而他们所得到的,也仅仅是够他们继续活下去的口粮。

    即便是如此,但他们依然是不辞辛劳的、在努力耕种。

    秦‘国公’神色如常,但是在他的内心,早就已经又泛起了阵阵的涟漪。

    这些情况,他早已知道。

    只不过苦于,没有更加合适更加妥当的方法解决而已。

    能够看到问题的本质,也只是能够说明一个人,他有着比较大的才华、还有着比较独到的眼光罢了。

    如果能够找到解决这些棘手问题之道,那才是重点。

    于是,秦‘国公’伸手摸了摸茶杯的杯壁,问道:

    “说的很有道理,只是这些付税方面的问题,可有解?”

    总共两次正式的会面,而且每一次都是畅所欲言。

    秦‘国公’与昌繁之间的各种各样的交流,他似乎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规律。

    还有昌繁所阐述的那些方方面面的问题,在他提出各种各样问题本质之时,接下来的必定有着问题的答案、又或者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因此,秦‘国公’在表面上看上去依旧非常的淡然。

    问题再多,也只是问题。

    虽然内心有些震惊,但是他更加期待的,就是阐明了问题之后接下来昌繁的那些独特的解答。

    这…才是他最想听到的。

    果不其然,在老谋深算的秦‘国公’略微期待的眼神注视之下,昌繁接着娓娓道来。

    “但是,如果商业发展起来了的话,那情况就大不一样。

    当大小做着买卖的那一些商人们,当他们赚到了更多的银子之后,那么他们就可以承担着更多的国家赋税。

    一个国家的税收的主体,也会从大量的农人他们而转为更加富裕的商人他们。

    商人们常年经营买卖,他们的手中会有足够的银子、他们也有能力、去承担一个国家对他们所要求的正常的赋税。

    即便是国家发生战争、即便是国家需要增收因为战争所带来的赋税,商人们在交了赋税之后依旧能够生存下去。

    只是负担方面,比以往更加重了一些而已。

    但是这种问题,其实也是有着许多解决的办法。

    比如,在战争之前放开一些买卖上的约束,在制定策略方面给商人提供一些便利。

    让他们拥有更多的机会,在自己和平的国家,可以争取到更多的银子。

    在战争之后,也可以鼓励他们进行生产和买卖,对于支持国家保卫的商人,也可以适当的放开更多的经营权限。

    如此的话,他们的利益将也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

    享受了平时的待遇,遇到国家有难的时候,他们必定会非常乐于伸出援手。

    这就是…制度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