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诸史本纪 » 第三章 仁宣之治

第三章 仁宣之治

    朱高炽能够继承皇位,其实一直以来都是不太顺利的,因为他有一个弟弟叫朱高煦。当年朱棣在北平起兵的时候,让老大朱高炽守家,成功的抵挡了李景隆的50万大军围城,守住了朱棣的基业。但是相比之下,老二朱高煦则是一直跟着朱棣一路南征北战,还多次的救下朱棣的命,所以论军功来说,朱高煦是完胜的。朱棣也曾经在战场上说,你大哥胖的跟猪似的,说不定哪天就嘎了,你好好干,等我当了皇帝之后,太子就是你的。到底朱棣当时有没有真的想立他为太子不好说,但是他所说的前半句却是真的,就是老大朱高炽确实是身体不行,他的腿脚不太好,又爱吃,然后又不运动,身体就比较肥胖,有时候走路让人搀扶的时候还差点摔跤。朱棣还因此而派人减少了朱高炽的伙食。

    然而永乐二年,也就是1403年的时候,朱棣还是册封朱高炽为太子,这个很大程度上是朱高炽比较仁厚,得到了文官集团的支持。比如说朱棣所组建的第一届内阁,就建议立嫡以长,谢晋则说皇长子仁厚,天下归心。见朱棣没有反应,谢晋又补充了一句说,好圣孙。所谓的好圣孙就指的是朱高炽的儿子朱瞻基,这一年是六岁,特别讨朱棣的喜欢。所以最终朱棣是拿定主意,立朱高炽为太子。但是朱高煦并没有就此而罢休,而是联合弟弟朱高燧不停的在朱棣面前说朱高炽的坏话。有人对朱高炽说起这件事儿的时候,朱高炽回答说,吾仅知尽忠职守,不知有谗人。等到朱高煦做了不法之事,即将被朱棣废为庶人的时候,朱高炽又是极力的维护着这个弟弟,或许正是这样的仁义之举,才赢得了众多文臣们的支持,在危难之时屡次救他于水火之中。不过在支持朱高炽这个过程中,也是让很多人面临着危险,比如刚才提到的谢晋就因此而被处死,而杨士奇、杨溥等人也是在这个过程中入狱。不过好在最终是朱高炽当了皇帝,他们也都因此而得到了赦免。

    朱高炽在位期间,停止了郑和下西洋的行动,停止了对北元的大规模用兵,也赦免了建文帝时期被流放的官员家属,让很多的冤案得以昭雪。他还修改了一些比较严苛的法律,比如说废除公刑,自宫者也是以不孝论,罪过不得连坐亲属。虽然朱高炽总共的在位时间不足一年,在1452年的时候就去世了,但是明史对他的评价还是非常高的。朱高炽在位的时间很短,但是他却一直在忙活着一件大事儿,那就是迁都。朱元璋打下天下的时候,定都在了应天,并为南京,同时以开封为北京,以亳州为中都,可以看出这都是他曾经创业的地方。但是当时的御史上书说,最适合监督的地方莫过于关中。于是1391年的时候,朱元璋就派太子朱彪去巡是陕西。可能也正是因为这一次的出巡,朱标染病于1392年去世,建新都的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等到孙子朱允炆继位,就赶上了燕王朱棣的靖难之役。因为朱棣并没有攻城略地,所以一开始也是不得不继续与南京作为都城。但从继位开始,朱棣就为迁都北平而忙活着,1403年就改北平为北京,1406年开始营建北京城。这期间为了从南方运输建造材料,还疏通了大运河。1420年,北京城正式完工。14211年,朱棣就最终完成了迁都。等到了三年后的1424年,朱棣就去世了。可以说是迁都北京一事贯穿了整个永乐一朝。而朱高炽继位之后,可能是不喜欢在北方过打打杀杀的日子吧,就又想要迁都回南京。不过因为他的过早离世,这一计划并没有得到实施。朱高炽去世之后,由他的长子朱瞻基继位,就是明朝的第五位皇帝明宣宗,年号宣德。

    朱瞻基登基让一个人再一次的蠢蠢欲动,这就是他的叔叔朱高煦。第二年的1426年,朱高煦在山东滨州起兵谋反。或许是老爹朱棣的成功案例激励了他吧,更何况滨州到北京是非常的近,朱瞻基在杨士奇的建议之下御驾亲征。出发之前,朱瞻基还给朱高煦写了一封信,说是只要你放下武器,说出是谁怂恿你的,我就原谅你的过错,不然的话,一战就拿下你。或者也有可能有很多人想要绑了你来请赏,等到那个时候再后悔可就来不及了。而此时呢,军队里面也确实是充斥着想要绑朱高煦去请赏的声音。朱高煦感到了害怕,最终主动放下兵器投降。一场复制靖难之役的反叛从一开始就结束了,朱高煦父子被废为庶人,并且囚禁起来。不过之后朱瞻基可能是食言了,没有过多久,朱高煦父子就死了。虽然正史并没有说是谁杀的,但是除了朱瞻基,我想应该是没有其他人。

    朱瞻基在父亲朱高炽的基础之上,再接再厉,继续实行仁政,明朝的经济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所以后世将这父子两代的统治称之为仁宣之治。但和父亲朱高炽比较柔和的性格相比,从小就跟着爷爷朱棣北伐的朱瞻基显然是更多了几分野性。他曾经三次率军北巡,其中一次还赶上了蒙古军队来扣边,朱瞻基率3000骑兵追击,还亲手杀了三人,取得了一场小胜。不过,这位治国平天下的明君在齐家方面可能就差点意思了。宣德三年的时候,他就因为原配胡皇后无子多病而将其废除,然后改立了更加宠幸的也有儿子的孙氏为皇后。然而,据明史后妃传记载,孙氏的这个儿子也不是他自己生的,而是从其他的妃子那里抢来的,至于是从谁那里抢来的,就不得而知了。而这个抢来的孩子呢,就是日后将大明帝国折腾了半死的明英宗朱祁镇。

    从这个角度来说,朱瞻基亲手把大明王朝推向了顶峰,又亲手将他推向了衰落的深渊。1435年38岁的朱瞻基英年早逝,朱祁镇继位,成为了明朝的第六位皇帝,他的第一个年号是正统。这年他只有九岁。继位之前有传言说是要废了他,这个时候,朱高炽的媳妇儿张太后出来辟谣了,他召集大臣到乾清宫,指着朱启镇对大臣们说,此新天子也。因为朱启镇年龄太小,群臣请张太后垂帘听政。张太后回答说,勿坏主宗法。这里的祖宗法指的就是洪武元年,朱元璋下令后妃虽母仪天下,然不可干涉政事。所以我们会发现,整个明朝都没有发生太后垂帘听政的情况,也没有听说怎么比较有影响力的乱国的外戚。除了朱元璋的这个规定之外,离垂帘听政最近的张太后选择主动放弃,没有开干政之先河,也是功不可没的。当然了,要说是完全没有干政也是不可能的,毕竟皇帝年龄太小了,所以还是辅佐大于限制。

    1442年,张太皇太后病逝,临死前她还在担忧国家大事。问杨士奇,还有什么大事没办?杨士奇说了三件事,一是要给建文帝修实录,二是对曾经受方孝孺一案影响的人的赦免。方孝孺应该是很多人都知道,就是传说中因为不肯配合朱棣而被诛十族的人。当时还有一段比较有意思的对话,就是朱棣对方孝孺说,我只是效仿周公。方孝孺说,那成王呢?朱棣说,自焚死了。方孝孺说,那为什么不立成王的儿子?朱棣说,太小了。关小如又说,那为何不立成王的弟弟?朱棣说,这是我的家事,言外之意就是你少管闲事。最后不得已,朱棣将方孝孺处死,但是实际上至少正史中并没有找到他被诛十足的说法。杨士奇只说出了这两件事,第三件事儿还没等说出来的时候,张太皇太后就去世了。这之后没多久,当时的名臣所谓的三杨之中,杨荣早就已经死了,杨士奇也因为避嫌而退位,杨溥也年迈多病,而新晋的内阁成员,又资历尚浅,于是就再也没有人能够约束到朱祁镇和他的宦官小伙伴们了,他们就开始放飞自我了。

    从此,宦官作为一股新兴的势力,就登上了大明王朝的历史舞台,并且如天上的星星一般又多又闪亮。不得不说,朱元璋当上皇帝之后,一定是熟读历史的,他除了太相信自己的儿子,或者是受时局所限,没能够解决掉藩王问题之外,他能够想到的都想到了,能够做到的也都做到了。比如说之前对外戚后宫的限制,比如说现在对宦官的限制,他规定宦官不得兼外臣文武,还在宫门上贴了个牌,上面写着内臣不得干预政事,违令者斩,甚至还规定了内臣不能读书识字,应该说是把宦官能够干政的所有路线全部给堵死了。然而世事无常,就是因为没有解决藩王的问题,导致了朱棣起兵夺权,而也正是因为朱棣起兵夺权来路不正,这个过程中又得到了不少宦官的帮助,所以朱棣选择了重用宦官,宦官们也就开始了染指出使,专征监军,分镇,等诸多大权。到了永乐18年,朱棣还在锦衣卫之外又设置了东厂,直接由宦官掌事,宦官的地位开始直线攀升,等到了朱瞻基继位之后,更是直接撤掉了朱元璋的最后一道防线,开始就宦官门。读书认字了,并且还给他们发了一支能够写红字的笔,也就是所谓的朱批。朱棣之后的内阁,相当于秘书部门,他们只是负责对奏折提出处理意见,那么到底是如何处理,最终还是要皇帝的朱批才算数,这就和老师批作业差不多。而此时读书认字的宦官们就开始掌控了这支笔。至于原因,毕竟皇帝的精力有限,或者懒,懒得去自己写,或者干脆就是懒到自己去管理这些破事儿。

    朱棣和朱瞻基毕竟都是一代英主,他们在位期间,宦官还是比较本分的,并没有闹出什么幺蛾子。直到朱祁镇即位,第一个干政乱国的宦官出现了,他叫王振,不知道他会什么魔法,把朱祁镇迷的浑浑噩噩。甚至都不叫他的名字而叫先生,一些大臣就更过分了,恨不得直接叫王振亲爹。至于王振是如何乱权不法,和他所干的一件大事相比,就不值得一提了。

    1449年,蒙元的后裔瓦剌在他的太师也先的带领之下入后大明边境,王振可能是比较崇拜永乐大帝,所以他连哄带骗的让朱祁镇御驾亲征,到了大同的时候,镇守太监报告敌情,王振就开始害怕了,于是就选择了班师回朝,因为王振是魏州人,所以他打算走紫金关,然后就顺道邀请明英宗去他的家里看看,而且这条路,也确实是明军入关所能走的最快的一条路,但是按照这个路线走着走着,王振突然想起来大军经过的时候会破坏家乡的庄稼,于是呢,又重新折回走这条路线,就这么折腾来折腾去,等到了土木堡的时候,已经被瓦剌的。军队追上,明军在仓促之间大败,死伤数十万,而这些被带来的可几乎都是大明王朝的精锐之师,几乎是全军覆没,最终王振死于乱军之中。而皇帝朱祁镇则被瓦剌军俘虏。正所谓,国不可一日无君,孙太后,也就是朱祁镇的那个半个生母,让朱祁镇的弟弟朱祁钰来临时监国,期间一个叫徐珵的大臣建议南迁,这个时候我们特别熟悉的于谦老师登场,他大喝道,言南迁者,可斩也。京师天下根本一动,则大势去矣。于是南迁之事就暂且搁置。之后在于谦等人的劝解之下,朱祁钰登基为帝,成为了明朝的第八位皇帝,并且遥尊朱祁镇为太上皇,也先带着这个太上皇朱启镇来要挟。但是太上皇显然是没什么价值了,所以并没有达到什么目的,最终选择了攻打北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