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缘逢一三七 » 第四章 二舅来了

第四章 二舅来了

    淅淅沥沥的小雨下得久了,也有断线的雨滴滴在窗台上,发出滴哚、滴哚的声响。

    小三娃瞌睡的紧,眯着眼睛强撑着偷听院子里的动静。

    可滴哚的雨滴声、呜呜的风声时而影响着他的判断,让人恼火。

    林妈妈在大门外站了一会儿,终于见到了二盏马灯随着吱嘎声轻摇着近前来。

    仔细辨认,车辕上戴着斗篱,手持马鞭之人,是二哥。

    马车慢慢朝院门处而来,车帘子被人从里面撩开来挂于车壁的右侧。打眼一看,是二嫂。

    这让林妈妈意外极了。她原先以为来的人会是三哥。因为三哥更有空闲时间。

    “二哥!二嫂!你们几时从江州回来了的?”

    小三娃听见了娘亲惊喜激动的呼唤声。知道二舅和二舅妈来了。

    待又听到“江州”一词,更加好奇。

    “江州?”这又是哪里?是重庆吗?难道娘亲和外婆他们都是四川人?

    “我们已经回来了有半个月。你二哥这次抢着来看你。”

    段二嫂见丈夫拉马停车一时不得空,笑着回应小姑子。

    小三娃心里迷惑着,眼睛微微睁开,咋没有听到小孩子的声音?

    难道两个哥哥没有跟着二舅他们一起回来?

    二个哥哥没有回来,小三娃有点点失望。林妈妈则是很失望。

    她已经大半年没有见到两个儿子了,很想念。也担心他们太调皮捣蛋惹得父母烦心。

    “幺妹,你咋个跑出来?还下着雨呢?”

    段二哥勒马停稳车架,回头微怒的嗔怪小妹,不知道爱惜身体。

    转而又怪起了亲家,亲家大伯也不知道咋回事,听到了声音不出来打个招呼,也不出来帮忙开门,让一个坐月子的冒雨在外面忙呼。

    小三娃则心道:二舅那道浑厚的男中音,挺好听。间着还有一道比较清脆的女音,应该是二舅妈。

    段二哥和段二嫂夫妻俩看了一眼妹妹的腰身,就知道她已生了。

    林妈妈放了马车进院门,又回身去关上大门,回头对正在忙碌的兄嫂道:“你们先进去屋里,我来牵马去后院。”

    “你来啥子你来?你出月子了吗?这又是风又是雨的,你就在那里充能干!”回头留下一身病,能找哪个负责?只有自己受罪!

    段二哥有些生气,瞪了小妹两眼,两只大手一边拉一个,将媳妇和妹妹都拉进堂屋去。

    他又出门去忙的时候还伸长手臂推一推,让她们离大门远些,有湿冷的寒风扫进屋。

    “你俩不准靠近门口,挡在那里是耽误我的工夫。”

    段二哥先下了车架,又取下车架边挂着的马灯,一手提灯一手牵马,侧身笑哈哈的大声对屋里讲:

    “你们俩去厨房忙活,杏秀帮着幺妹多煮几碗面。我饿的很。”

    见妹妹一直看着他,他扯扯雨衣大声笑道:“幺妹不用担心我,你看二哥穿着雨衣的,没淋湿。”

    “二哥,你晓得把马拴哪儿去不?要不,还是我来牵去拴。”

    “嘿,二哥又不是第一次到你家,咋个不晓得?你这哪里我都熟悉的很。我会喂了马再回来。”

    段二嫂瞥丈夫一眼,这大嗓门啦!忍不住提醒:

    “你个大嗓门,说话就不能小声些?”这不是在家里。家里人倒是都已经习惯了你的大嗓门。

    她恐怕惊醒了内室的小人儿。怕孩子醒了哭闹。

    段二哥立马将声音降了几调,“那我小点声。都怪家里好几年没添人口,我一时忘记了这是幺妹家,屋里头有个奶娃娃。”

    林妈妈听了好笑,对二哥二嫂解释:“不怕的。小三娃胆子大的很,睡觉也实,轻易吵不醒他。”

    “幺妹又生的是个儿子?”段二嫂两夫妻异口同声。

    林妈妈点头:“是。”

    “那是好事情,多儿多福!”段二哥、段二嫂都为妹妹感到很高兴。

    幺妹现在有了三个儿子就不必害怕,以后能不能再生也无所谓。

    这个时代孩子的夭折率高,一般每对夫妇有了三个孩子,才会稍微安心一些。

    “有儿有女才更好!”林妈妈还想生个女儿。

    不过,这得等丈夫回来,也得等她调养好身体再说。

    二嫂就是生的两儿一女,凑了一个半“好”。

    段二嫂笑眯眯点头,接受了小姑子话里的恭维。

    “幺妹,你看…你二哥饿了。你去拿面,我去厨房烧水?”我也饿的很。中午在驿站吃了个薄饼就碗热汤而已。

    “要得!”林妈妈赶快拿了小陶盆转身进仓房的瓮里取面粉。

    反正,二嫂对自己家里也熟悉的很。

    基本上每次来,都需要她们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段二嫂也是熟门熟路的进去厨房,依次打开锅盖,水缸盖板,碗柜门看看情况。

    见什么都干净、整齐,心里也很放松,心想,分了家的小姑子也是能够当好家的。

    似乎,当家理事生儿养娃是女人与生俱来的本事。

    无论在娘家怎么娇养,就算是十指不沾阳春水的也好,只要嫁了人,她又是十项全能。

    小三娃在隔壁听着她们模糊的说话声,二舅搬东西进屋的响动,三人轻重不一的脚步,高兴自己已经能分辨出娘亲的脚步声。

    慢慢的,他在他们故意放轻了动作和言谈的稀微声中陷入沉睡。

    入睡前的念头是二舅和二舅妈都是大好人。看来,外婆家的亲戚也很值得期待。

    ~~~

    隔壁,林爷爷林奶奶家。

    大伯、大伯娘刚刚入睡,林奶奶就在房外敲门。

    大伯娘翻过身来迷糊着问:“啥子事啊娘?”

    林奶奶:“你喊大柱也起来。你们夫妻过去三柱家看看,他家好像是来了客人。你爹受了寒气,喊腰疼的很,他起不来。”

    林大伯一听他爹的腰疼,蹭的一下子翻身而起,边套外衣服边问道:“娘,爹的腰疼要紧不?”

    “不要紧,都是老毛病,我在给他揉药酒。”

    林爷爷年轻时候打猎,在山林里钻的多,山林里湿气重。他有风湿病。

    林大伯和大伯娘夫妻穿好衣服打开房门:“娘,隔壁是三弟妹娘家来人了?”

    话虽是问句,但基本上已经肯定。三弟妹不是本县人,除了娘家也没有别的朋友会来拜访探望。

    而若是三弟赶夜里回来,他会首先过来拜见爹娘跟他这个长兄。

    他们夫妻住的是东边的那间正屋,距离比较远了,没有听到三弟那边的动静。

    林奶奶:“应该是的。你们过去看看。跟亲家姻伯打过招呼,也去帮帮忙。不然,失礼!”

    三儿媳妇娘家每次来,都会带上许多礼物。

    人那方的亲家对女儿一家好,对他们这边的亲家也周到有礼,他们自然更不能失礼。

    林奶奶洗干净手,与大儿子夫妻一起过去三儿子家,与段二哥夫妻打招呼,寒暄叙话,又一起吃些面当了宵夜。

    从两方亲家公的身体,姻大伯的学堂,说到孩子们的婚事,热情叙话至亥时正,大家都感觉到累了方告辞,各自回屋歇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