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缘逢一三七 » 第三十九章 县试第一场

第三十九章 县试第一场

    “今年有多少人来考?”林江边慢慢前进,边看着排得长长的队伍,小小声问了这么一句。

    林海的个子最高,前后扫视了一遍,估算着道:“大概有二百个左右!”

    新场县文教不盛,大清建立了二十年,才累积到二百个左右的参考童生。

    放人进去的速度很快,再二三人就马上要轮到林海进去了。

    林川这时候才看清是两个士兵分守在礼房的大门两边。

    而门里边除了衙役,还有士兵在把守。看来官府很重视科考呀!

    “老大,一定要好好考,不要分了心。”一个中年汉子满脸担忧的嘱咐。

    “哥,你一定要上榜哦,不然的话,我明年考不上,就是你没带好这个头!”这是个嬉皮笑脸的小子在威胁当哥的。

    那个当哥的对弟弟咬牙切齿一番,才进了大门。

    “呵呵~”后面跟着的那位忍不住失笑,差点被门槛绊一跤。

    “大柱哥,不要怕,放心考,这次考不上,咱们明年又来。”这是一个妻子提前安慰丈夫。

    “你就不会说点好听的!”那个叫大柱的看着妻子哭笑不得,嘀咕这么一句跨过门槛。

    “叫大柱的人真多!”林潭看看跟在后面的父亲,小小声呢喃。

    林川抿嘴笑笑,注意着自己抱在胸前的考篮,担心送考的人起心使坏,扔纸条在自己的考篮里。

    短短的时间里,礼房外就上演了几出人间轻喜剧。

    轮到他们几个的时候,林海是长兄,排在第一。

    林川看着他先递给左边士兵身份文书和准考证验看,然后另外将考篮递给右边士兵检查。

    于是,他先做好准备,轮到自己时照着办。

    林川考篮里的东西与几个哥哥的都一样。

    两支父亲带回来的羊毫毛笔、墨锭、砚台、笔筒、笔架、镇纸、一块干净的抹布,三支白蜡烛…

    二张大大的油纸,一个装着干净水的小葫芦,二个水煮白鸡蛋,一个带盖的装了大半碗二合炒面的陶碗,一串钱五百文,两块火石。

    他注意到左边士兵看看文书又看看自己,文书上有他报时留存的画像,底下空白处还有对身材容貌的文字描述。

    最后,还让他脱下皮袄,捺下衣领,检查了一下右后肩的绿痣。

    之前,林川和林潭就对着文书仔细研究了一下,像他们这种年岁相近,眉眼相似,面上又没有痣的人,看着都差不多,只能靠文字描述了。

    幸好林潭他们前面几个的痣长在眉毛中间或者下巴、或者耳后、鼻翼,不然,脱衣穿衣浪费时间。

    林川脱下皮袄后,穿着几层单衣在风里冷得发抖,说话都因为牙齿打架而不甚清楚。

    好在士兵检查的快,也好在他的痣没有长在后背心,得回自己的皮祆后,他迅速穿上,然后在林大伯担心的目光中跨过门槛。

    过了门槛,少了冷风,稍稍暖和些的林川大松一口气。

    感觉古代没有身份证和身份证号码,进个考场太麻烦。值得庆幸的是县试不用脱光衣服检查,也没有检查肛门一类的恐怖项目。

    再走进去了一些,林川看到了站在一个中年文士身后的兄长们。

    他走过去先向中年文士一揖致敬,然后跟兄长们站一起。

    听到衙役高声唱,“茶山镇茶园村西坡组林海、林江、林逑、林潭、林川,廪生林达保”,听着在左后方一点传来廪生熟悉的应声确认,“廪生林达俱保!”

    林川陆续又听着五连唱保的声音过后,考生终于进来完了,唱保也完毕。

    之后又是排队等待时间,等着县令、县丞、教谕等官员到来,带领着众考生去给孔圣人上香。

    拜了三拜后,由教谕宣读考场规矩,最后由县令宣布正式入场开始考试。

    林川拿着自己的准考证,在衙役的引领下找到了自己的号房。

    号房是一排排连在一起的小房子,他的号房对面也是一排,两排之间的距离,目测在三米左右。

    进入号房,里面又窄又矮,空间宽度一米二左右,刚够转身,像家里在后院檐下搭的那个小厕间。

    幸亏林川现在年纪小,还不是太高大,高度对他不影响。

    以林海的身高,身材,在这号房里面更显逼仄。可怜他三秒钟。

    号房里只有一张单人凳子,凳子上有一个盛有清水的笔洗,另外就什么都没有了。

    考桌就是由拦在号房门口的木板充当。

    条件相当简陋。

    林川转动脑袋,左右上下的打量检查,抬头刚好看到屋顶墙角的地方破了一个小洞,正有点漏风,透月光。

    幸好那里靠着墙角,若是下雨天漏雨,雨水也应是顺墙而流。

    林川很满意的点点头,“我还算运气不错,不过,二大张油纸排不上用场了。”

    随即把门板放顺下来当桌子,因为光线昏暗,又先点燃一根白蜡烛插在墙上的那个小木座上,再把笔洗搬放在桌板上,最后拿出抹布干擦桌板、凳面。

    林川一直低头忙着,没有注意对面号房有个十七八岁的小伙子,正用有所求的灼热眼神盯着自己。

    擦凳面时,他顺便检查了一番凳子的四条腿,没有裂纹和腐朽。坐下去用力审了审(压了压),很稳当,看来可以放心坐。

    听到铜锣声陡然响起,林川明白这是提醒考生抓紧时间作考前的卫生准备,待第二声锣响,就发试卷,第三声,正式开始答题。

    这时,搞好了卫生的他才有感应的看过去对面,见那个小伙子挤眉弄眼的给自己递眼色。

    嘛意思?

    林川没看懂,于是不理他,锣声已响,马上就有衙役会来巡逻。

    他可不想被人当成不守考场规矩或者是做弊的考生。

    就算对面的小伙子只是需要一块抹布的帮助也不行,太迟了。

    小伙子见林川只是看一眼自己又若无其事地转过头去,大概也知道对方可能没有弄懂自己的意思。

    “笨蛋!”

    小伙子心下暗骂,可考场上又不能出声喊。

    算了,他只好先脱下皮裘,再脱下一间里面的外衫,最后脱下打底的旧布衣来当做抹布了。

    林川回过头来把考蓝里的文具一一摆上桌,只留下陶碗和葫芦继续在篮子里。

    摆好了东西再好奇地看过去,那小伙子正在使劲地擦桌板。

    扭头见到林川看过去,他还豁达的展眉一笑。

    “是个大气的青年!”林川暗里赞一句,但没有回应他的笑。而是闭目,凝神静气。

    很快,第二声锣声响起,两个衙役过来,一左一右的发试卷。

    林川认真的查看试卷,有二十张全是题目的,题目没有模糊不清或者错漏的,还有十张白纸。

    白纸大概是草稿纸,他前世是个老考生,知道考试的道道。

    这次的试卷没有问题,题目也不难,林川不仅安心多了,还有点小兴奋。

    他估计了一下,大概五兄弟都能考过。

    于是,吹掉蜡烛,静坐着又闭目,凝神静气,平复情绪,准备等光线更亮以后,冷静了再答题。

    心静以后,他睁开眼睛,太阳也出来了,号房里的光线更加明亮,已经适合写字答题。

    林川开始一边研墨,一边看着题目思考。

    县试真的很简单,他不知道其他县的县试题目是不是如此简单,反正,文教不兴的新场县是这样,他闭着眼睛都能够答对。

    不过,越简单越要小心答题,大家都能答上的话,考的就是答题的细节。

    这第一天考的内容全是贴经,就是林川前世考语文时的填空题和默写题。

    出题者从启蒙书和四书五经中随便抽出一篇或者一页,摘其中一行或二行印在试卷上。

    让考生根据这一行或者二行的内容,正确填写出与之相联系的上下文。

    只要记性好,背诵过关了的人应该都能答对。

    二十张的贴经题,题量大,主要还是看考生的基础扎不扎实。

    林川通过启蒙以来八九年的验证,他真的是过目不忘,所以,看过背过的书,至今全部记得。

    所以,这个完全难不倒他,唯一要注意的就是字迹,卷面整洁,字要写的完全正确,大小一格,结构合理好看。

    林川研完墨,心里有底,先开始双手互相摩擦,又用手捂捂脸和后颈窝,等双手非常灵活以后才正式答题。

    等他做完二十张试卷,根据号房内的温度,大概已经过去了一个时辰,接近午时。

    将最后写完的几张试卷也一一晾干,用冰凉的双手搓搓脸,捂捂双目,静静神。

    又睁开眼睛重新检查了一遍,觉得已经很完美了,就开始团目养神,等待可以交卷的通知。

    反正,林川是不会在意是不是第一个交卷的考生。

    他前世的每场考试,基本上都是第一个交卷,特别是英语和数理化三科的考试。

    等待通知的时候,林川抬头看了一眼对面,对面还在奋笔疾书。

    这时,考官县令大人又悄无声息地转到他的号房前了。

    林川闭着眼睛,凭感知就能分清楚县令和衙役。

    前面他正答题时,县令也曾到过,还盯了他一会儿。

    林川是久经考验的老人,当沉浸入一件事时,可以屏蔽一切。

    莫说一个县令盯着他写字,曾经数十人盯着他给人开膛破肚,他也心不慌手不颤。

    县令的脸色如何,林川没有去管,他在想,不知道几个哥哥答完题没有。

    他们几兄弟在考生中算是年轻的,特别是林川,生理年龄应该是最小的。

    先前排队进考场以及去拜孔圣人时,他特别注意了一下,老的大概有三十多。

    至于贫富,看衣着根本看不出来,在考试不准穿两层以上夹祆的情况下,个个人都是一身皮祆。

    不管是自家人猎的狼皮、还是剥的狗皮,又或者拼接的兔皮,羊皮,总之人人一身皮裘。

    县令查看了几张林川的卷子,放下后转身面对一排号房里的人,平淡道:“时间到了,想交卷的可以交卷了。”

    林川于是睁开眼睛,打量了一眼县令的背影,起身交卷给过来的衙役,然后提着考篮出考场。

    出了考场后,等了没有三分钟,林潭、林逑二人相继出来了。

    因为事先有约定,大家出了考场不用等,各自回家。

    现在有了伴,三人更是二话不说,径直回去小院。

    林大伯见了他们三个,没有多问考的如何,只让三兄弟赶快喝碗肉粥,然后去补一个小时的午觉。

    午觉醒来以后,知道林海和林江已经回来吃过了午饭,而且和林逑林潭二人正在书房用功。

    林川没有进去书房打扰他们四个,而是在小院里散步半小时,然后开始站桩、打拳。

    打拳累了,晚上更易睡觉,然后等待明日的第二场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