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缘逢一三七 » 第五十八章 到省城家

第五十八章 到省城家

    中午休息时间,大伯娘上了东西厢房的楼板,用小扫帚清扫干净各个粮柜,准备装粮食。

    离县衙太远的山里村落,官府规定,可以以金银交纳税赋。

    林家以前在可以以银钱代交税赋的年头,都是以银钱交税。不能够用银钱交时,需要辛辛苦苦,跑二三趟送去县衙。

    现在不用。

    家里二个秀才,可以免交三十亩田地税,再加上林三柱的五品官职,可以有一百亩的祭田。

    所以,林家的所有土地现在都不用交税。

    他们自家只有六十亩田地,而可以免税的为一百三十亩,还差七十亩,三房、四房暂时分了二十亩田地,六房分三十亩地,寄在了林三柱名下免税。

    林川算了一笔账后问林爷爷:“爷爷,一年收三四千斤粮食,咱们一家人够吃吗?”

    “够不够都得这么吃。下半年有红薯,兼到吃。够的。”

    “你们二伯一家子不在,你们又常不在家了,粮食有剩了。”林奶奶听了林川的问题后接话回道。

    “我家楼板上的粮柜也用来装新粮吗?”林逑上午睡了一觉,此时没有去午睡,看见大伯娘清扫粮柜,忍不住问林奶奶。

    林川家因为林三柱回来的那段时间,客来客往,待客多了,早就空空如也,没有一粒粮了。

    “装。”林奶奶点头:“你们的几个大粮柜不装粮,空着不是白费了?”

    “咱们是分家没有分户,粮食装在哪里都是一家人的。”

    林大伯笑着打趣:“不会让你们回家时饿了肚子。”

    “只你二伯家,长期没有人在屋里,粮柜才空了好多年了。”

    “咱们还要买田地吗?”林川想到家里的免税田地数额不够,好奇爷爷奶奶的打算。

    “不买了。买啥哟!”林爷爷摇头:“种现有的十亩粮地就够累人的了。种地又没的赚。不过是人要吃粮食,才种地。”

    林川听了点头:“产量太低,的确没的赚。”

    他想着清朝前期还处在历史上的小冰河时期末端,于是对爷爷奶奶提议道:“这前后几个村,若是有人卖粮食,爷奶,你们再买一些存起来吧!”

    “放二伯家的粮柜里,先从二伯家的粮柜开始吃起就是。也不怕回潮了。”

    “买粮?”林爷爷狐疑地看了一眼林川:“你们是不是在外面听说了啥消息?”

    “听人说,还有几年的天气无常。”林川看着爷爷道:“银子放着也没啥用,不如买粮食放。”

    “你们不是老说,粮食才能救命吗?”

    “家里没有多少银钱!”林奶奶心里算着账:“有点,全用在你们今年的科举上了。”

    “有钱就买,没有就算了。”林川想着这里是山区,靠山吃山,反正饥荒战乱年都没有饿死人,后面的年景,应该也饿不死。

    “对了,奶!”林川想起大哥的婚事,不知道这边是个啥风俗?

    “啥子事?一惊一乍的!”林奶奶用力拍了林川一下。

    林川嘿嘿一笑:“腊月二十二日,我大哥娶亲的事情,这家里要办酒席吗?”

    林爷爷和林逑他们几人听了,都好奇地看向林奶奶。

    林奶奶也是愣了一下,摇头:“奶不知道。随你们爹娘的!我老了,不管事了。”

    林大伯接话道:“小达不是说过,他岳家要求在府城办吗?”

    “依我的意见,在府城办了就算了。又是快过年的时候,天气又冷的很,人家亲戚们也难得跑。”

    对于娶几个孙媳妇都没有摆酒席请客,林爷爷有点遗憾,但是想到办酒席需要的钱粮,也摇头道:

    “你们上省城给你们爹娘说一声,小达娶亲在府城办了就算了,家里这边就不要办了。

    既是说还有几年的年景不好,咱们还是都尽量俭省些。”

    “去年收成不好,我看今年还算风调雨顺的。”林大伯娘提着小扫帚出了东厢,加入话题。

    “今年的天气是不错,就是不晓得明年子是啥样!我们能节约节约些好。”

    林奶奶心里算清了账:“办酒席没的赚,只看是赔多赔少的事情了!”

    “去年,三柱平安回家来,我们办了一回。若是今年又办,怕是前村后村的人还以为三柱在外面干啥子事情发了财。”

    “又会逗起借银子,托办事的村里人来。麻烦的很!”

    林大伯娘听完了这话也不禁点头:“娘说的对。请了他们一家子吃一天酒席,打了牙祭,他们给三五文的礼钱,还认为自己吃了多大的亏。过后,闲话要讲半个月。”

    一家人就林达的娶亲之事议论几句后散了。

    又过了二日,收了最后一块田里的稻谷之后,已经是七月底了。

    林川和四个兄长一起,随商队回了府城。

    林达早半个月已经和段意等几个考生一起启程去了省城。

    他们在段家歇了二日,又在段大舅的安排之下,又跟一个商队去了省城。

    省府贵阳离真义府城二百余公里。搭乘商队的马车,需要三四天时间。

    因为前几年官府剿了几次匪,一路倒是平平安安的。

    八月初五的黄昏,林川他们交费进了省府城门。

    看着街上的商铺、人流是比真义府强了很多。

    他们走了近二刻钟,到了东大街,林三柱买的宅院就位于这条大街后面的武威一巷。

    名号武威的共三巷,都是有品级的武官人员的宅第,住的算是有头有脸的人物,街面都是青石板铺就而成。

    林川看见一辆骡车驶过的巷子里,整体看着很是整齐干净,高处有哪家的树枝探出了墙头,给这整条巷子增添了几分绿意。

    林川和几个兄长在一个引路少年的带领下,找到了千户府邸的大门,大门紧闭,又循路走到侧门。

    付了三文钱让引路客离开。林逑上前扣门,然后他们在门房的笑脸中进了府门。

    林宅,外面看着普普通通,进了宅子看到一个回廊花厅,转角扶手等,遮雨棚连成一排。

    这是个二进的院子,前院是男主人居住会客的地方,左右两边的二门后是女眷生活的地方,外男都不会进去。

    林妈妈段淑坤很快迎了出来,她热情地招呼完三个侄子,便拉着林川和林逑打量道:

    “你们兄弟俩都长高了半头。走,娘带你们去你们的院子。收拾好了一个多月,就等你们回来。”

    段淑坤边走边唠叨:“你们回了院子好好洗个澡,晚上,娘给你们接风洗尘。”

    “你们大哥已经进了试院有二天,怕是正紧张答题。”

    见到林海三兄弟有些拘谨,她又笑着道:“你们三兄弟也别拘束了,三叔三婶这里也是你们的家。”

    林海几人笑着客气道:“我们不拘束。”

    段淑坤又就住的问题,征询他们的意见:“大海大江小潭小川,你们四兄弟住一个小院,行不?”

    “行。”几人都点头。他们只需要一人一个房间即可。

    一路上了个小坡,到了一块平台,左、右两边都是两个小院。

    段淑坤领着五个子侄到了左边的小院前。

    “小逑住桂平院,你大表哥也住在这个院里的。”

    “小川你们几个住桂英院。右边的那两个院子是小川大哥和几个一起参加举试的同窗们在住。”

    林川看了一眼对面的两个小院子,不意外大哥请同窗们到家里借住一段时间。

    林达是个比较会处人际关系的学子。

    段淑坤安排好了子侄们的住处,便放他们进院洗漱。

    晚饭时,林川几人都见到了越加威严的林三柱,还有两个姨娘,方氏和刘氏。

    林川见到母亲和两个姨娘都没有怀身子,心里松口气。

    母亲若是怀孕,已经算是高龄产妇了,在没有破腹产这条退路的情况下,年纪大些了,又多年没有开怀的女人,最好是不生了。

    而对于两个姨娘,林川纯粹是不想要庶出的弟弟妹妹。

    方氏的那点骄矜之气早已经被现实生活磨平了,如今和刘氏站在一起,看起来也是个性情温婉的中年妇人。

    从她们温婉和善的眉眼间,依稀可以看出段淑坤没有磋磨她们。

    这样就很好!

    如果她们一直安安分分的协助母亲操持家务,林川也不介意以后为她们养老送终。

    古代的女人,都比较可怜,特别是底层更弱势的女子。

    她们两个对林川几兄弟的态度很好,互相见礼后,一直带着笑意倾听他们和林三柱之间的谈话。

    林三柱为两个儿子和三个侄子都过了府试,成了童生而高兴。

    他关心了父母兄嫂的身体健康情况,家里的秋收,知道今年风调雨顺,老家一切都好也就放心了。

    看时间不早了,笑咪咪嘱咐了几句子侄。

    “我明日要早起上值,大海、大江,你们好好休整两日,然后认真读书学习,争取院试也过。”

    “小逑、小川,你们都好好的习惯这个家。爹这段时间没空,无法在家里陪伴你们。”

    林川、林逑都点头,表示肯定认真熟悉习惯这个新家。

    “爹放心,您忙您的,我们会安排好自己的。”

    林三柱挥手赶羊似的道:“如此就好。天不早了,回你们的院子去吧!”

    林川看一眼母亲,没眼看父亲急着赶人的样子,与兄长们一起告退了。

    回小院的路上,林海思索着组织语言道:“小川,要不,你又为我们猜猜题,不然,我感觉院试没啥中的希望。”

    林川点头道:“那等我明日总结一下先。你也把你平时的功课拿来,我看看,给你出出意见。“

    “那好吧,我们明天又开始一起努力。”

    几人一起到了小院,林海拿出平时功课。

    只有几张纸。

    林川翻了翻,五张,吃惊道:“就这点吗?二个月多的时间…”

    林海尴尬的嘿嘿一笑。

    林江也有点脸红。

    林川明白他们两个是沉入温柔乡去了。

    翻看一看,发现林海的作文水平有进步,对于边防这个题目,言之有物。

    “大堂兄,你有进步。接下来的半个月,咱们突击一下。你多花点精力在军事海防上和经济富国,异族处理的题目上面。“

    “嗯,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