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缘逢一三七 » 第一百零七章 确定方向

第一百零七章 确定方向

    最终,林川还是询问了陈掌柜的意见,陈掌柜的意见也就代表了那个九爷的意见。

    他们认为叫《清华数学》并无不妥,清是大清,华是华夏。

    从水,青声。“青”,碧绿透彻,也有表意作用。

    与“浊”相对。且多重释义。

    取这名字,既清雅又大气。

    古代各类杂书,尤其以各种工具书为代表,使用作者之名来命名的并不少见。

    诸如《夏侯阳算经》《张邱建算经》《孙子算经》(假托之名)《欧阳建算经》等,已然不算个例。

    尽管明德喻意为有光明之德,尽力做个才德兼备之人,彰明德行。

    但林川仍然不想以自己的名字为书取名,会感觉羞愧。

    想想那些较为文雅、不含编著者名字的,如《九章算术》《五经算术》《缉古算经》《缀术》等,还是这种取名方式更好!

    虽然陈掌柜说了,文人著书,推广学问是一方面,赚些小钱兼顾光耀门楣亦是另一方面,林川也可以将书名起作《林氏算经》。

    而林川作为后世的灵魂,是想代表一个民族,在这个世界留下些浓墨重彩。

    是以,林川前前后后细细思量过后,最终还是决定以“清华”为名。

    这样,既拍了马屁,又合了自己的内心,而且出书之初,可能受到的责难会少很多!

    林川心中有章程,继而精神抖擞,对这还未成书的《清华数学》也有些期待起来。

    再次从清华书局出来,又是夕阳无限好,天已近黄昏,大街上还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陈掌柜又一路将林川送到了县学门口,车上载着书局里所有关于“算术”的书籍。

    这些算术参考书都是陈九爷吩咐陈掌柜事先安排好的,作为编撰新书的参考。

    零零散散共计二十余部,算是囊括了古今各代先贤的大乘之作。

    由此可见,要想在一个细分领域编撰一部较为全面的书,所涉范围是何其繁杂。

    绝大多数人,光是看到那厚厚的文言书籍就头疼了,更不用说这类书的专业性还如此之强。

    正因为不是什么人都能够驾驭的,所以清华书局才找上林川这位小三元。

    一方面,他的文字功底足够强悍,不会为文字所累。

    另一方面,林川个人对明算特别熟稔,还疑似太祖皇帝日记中提到的穿越者。

    清华书局是朝廷所办,不单要考察他的潜力,还得考察他的公心和忠心。

    反正,也不过是拿五十两的试一试罢了。若是人才,且无反心,那便重用。反之,则杀!

    到了县学门口,林川对陈掌柜和二位小厮道:“陈掌柜和二位伙计兄弟,送到这里就可以了,接下来我自己搬进去即可。”

    “林秀才,真不需要我们送进去吗,这些书还是有些份量的。”

    这二个小厮都是十六七岁的样子,一身简朴装束,但一看就是二个精明的小伙子。

    林川笑着摇头:“不用了,不过是二十来本书罢了,我是农家小子,有把子力气,能够提进去。”

    “那……好吧。”

    陈掌柜见林川执意,再加上学宫是为圣地,也不是二个小子能随便进去的。

    他们就将书籍从马车上卸下,又朝林川恭敬地拱了拱手。

    目送着林川一手提一个大包袱进了大门,转身赶着马车回书局向陈九爷复命去了。

    林川听着马车渐渐远去的吱呀声音,淡淡笑了下,掂了掂手上的包袱,继续朝斋舍里面走去。

    还别说,这些书确实挺沉的,林川中间歇了二息,才将它们带回到宿舍。

    居仁斋内,当林川走进时,看到李默和袁驰、林潭三人正针对一道经义在那辩论着。

    看到林川两手各提着一大包袱的书籍走进来,三人停止辩论,连忙过来帮忙。

    “明德兄,你这是从哪搞来了这么多书?”袁驰一边帮忙,神情诧异地看着林川带回来的书。

    这些书包装精美,还透着些上好纸张的香气与墨水的芬芳,一看就很金贵的样子。

    他们再定睛一看,居然都是涉及“明算”的杂书。

    这类工具书虽说看者甚少,但价格可一点都不便宜,市面上少说也得要几两银子一部吧。

    他有点佩服林川的能耐了,被人请去二趟书局,回来时居然带回了这么多参考书。

    总价值估摸着得百余两银子,这绝不是“面子大”而所能解释。

    搞出了这么大的阵仗,只有一种可能。

    “难道…?”他心念电闪,隐隐有了一个猜测。

    林川不是一个喜欢藏着掖着的人,再说,也无法藏。

    袁驰和林潭的人品他还是相信的,而李默…

    这里面牵扯甚多,他的县丞爷爷会告诉他该如何。

    反正,今后自己编著算书,少不得要在住所翻阅。

    于是,林川朝三人一笑,就将与清华书局的合作娓娓道来。

    袁驰和林潭二人自然知道林川在“明算”方面的本事,一听他要著书了,心里那叫一个激动。

    袁驰在心中感叹,人生的机遇啊,真是变幻莫测!

    几个月前,他们师兄弟几人还在为能否通过县试而在那里忐忑不安,数月时间罢了,命运却已经是大变样。

    自己即将成为教书育才的夫子,而林明德更是了得,居然要开始著书了。

    古来著书,能留名青史的其实并不多,但他对林川却有一种连他自己都感到不可思议的期待信任。

    小小年纪的林川,定能一鸣惊人,一飞冲天,以一己之力搅动明算圈的那一潭死水。

    倒是李默大为惊讶,眼睛瞪得鼓鼓的,嘴巴张成了一个圆。

    著书,不是那些个大儒们的专利吗?

    清华书局的来头,李默听爷爷讲过的。现在居然请林川著书,还舍得下这么大的本钱。

    这是不是从侧面印证了林川在这方面是有大才的?

    他心里这下子明白了,爷爷为何让自己从府学转下来这个县学。

    而且明知他喜欢独住,还将他与林川安排到一个房舍。

    现在看来,二人同舍,是莫大的福分,将来参加科举必有助益。

    说不定,自己能借着林川而青史留名。

    接下来,三人一起帮忙将林川带回来的书籍规整到位。

    趁着时间还早,林川去匆匆忙忙吃过晚饭就坐下来,翻阅起了这些“名篇巨著”。

    他不着急马上动笔,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他要先熟读了古人的著作,熟悉他们的行文方式,便于更好地落笔。

    古代的各类算经,绝大多数都是以题目的形式进行呈现的,绝少有系统的梳理“数”与“运算”的概念,而且数理的解说普遍较为生涩。

    故而哪怕文字功底极深的人,在看这些明算书时,也难免会产生“不知所云”的感慨。

    林川拿起《孙子算经》,不外乎如是。

    《九章算术》,同样如此。

    简单翻阅了几本之后,林川闭上眼,静静沉思起来。

    很显然,他要编著的《清华数学》绝对不能以这样的方式呈现。

    否则,对于大多数读者来说实在太不友好了。

    不能学个明算,还得考个秀才乃至举人出来才行吧!

    要知道明算面向的群体通常是市井中的小商贩、账房先生以及掌柜,他们如果能考出秀才,还能屈尊就卑,甘于给别人打工?

    因此,这中间存在很明显的错配问题。导致所谓著作,真正需要它的人看不大懂,不大需要它的人,也就懒得看它。

    一些骚客也仅限于兴趣,才会拾起它,好好研究。

    这对于数学传播却是大大的不利了。

    甚至,数学的精髓在于“运算”应用,所以文字的使用,也应尽量避免冗杂繁复,说不准他要借用一些白话文的语序了。

    古人说话其实用的也是白话文,但书写于纸上时,一是为节省纸张,二是因文书的传承习惯…

    再三就是为了凸显文采、自恃向先贤思齐,书写时总喜欢引经据典,以更古的文言文的形式呈现。

    不得不说,高雅归高雅,但一遇到需要动脑筋的内容,反而成了累赘。

    林川的《清华数学》,定要偏于白话,这也是他与陈九爷商量后决定的。陈九爷对此也表示支持。

    不过如此“离经叛道”之举,他所面临压力也不小。

    但看陈九爷的神色,林川估摸着上面的那位君应该是支持的。

    有幸的是,那位陈九爷暗示,书中可以用阿拉伯数字。

    林川准备像后世的课本那样,分初级(小学),中级和高级,其中还得分为代数和几何。

    初级,有四则混合运算,加上已经推广的“九九表”,适用广泛的百姓。

    在此之前,林川要在书的前言部分,书写上一段序,用他的锦绣文字来阐述为何要这么做。

    告诉世人,不是他不精于文字,上佳的文章他也写得出,但为了呈现内容,服务现实,他不得不有所取舍,令文字让道于内容。

    这是出于大义,也是堵文人的嘴,十分有必要。

    陈九爷还暗示,若是编著成功了,出版之时,当今还会安排人为《清华数学》作序。

    其实,只要能够推广数学,别说安排人作序,就是上面换了编著者的名字,林川也不会计较。

    数学的重要性,后世读了高中上个大学的应该都知道。

    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有数与形这两个侧面,数学作为研究现实世界中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

    是剔除了物质其它的具体特性,仅仅从数与形的角度来研究整个世界的。

    “数学作为实在世界的最一般的量与空间形式的科学。

    同时又作为实在世界中最具有特殊性、实践性及多样性的量与空间形式的科学。”

    决定了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谨的逻辑性和应用的广泛性。

    数学学习的意义是多方面的,对于一个孩子的成长与生活至少有两个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一,数学深刻影响了一个人的思维方式、思维习惯和思维品质。

    数学源于生活,数学模型就是对实际生活中问题的化繁为简,有利于人们更理性地做出决策。

    人不管需要完成什么事情,这个事情都必然有一定的因果关系,遵循一定的完成顺序及步骤。

    这种因果关系的推理,我们经常把它叫作逻辑,这恰好是数学学习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数学学习经常需要严密的逻辑的推导,而对这种严密的逻辑推导,正是培养一个孩子思维的严谨性的重要方法,也是提升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重要方法!

    二是,数学是解释这个世界的一门语言和工具。

    伦敦大学的计算神经科学家和物理学家卡尔弗里斯顿说过。

    “数学具备简洁、直接和齐整的特性,所以如果你把它看作一种语言的话,它比其他任何语言都更适合用来描述这个世界。”

    著名的毕达哥拉斯学派也曾经一直秉持“万物皆数”的观点。

    虽然数可能的确不是宇宙的本源,但它却与世间万物都有着密切联系,是各个学科的基础。

    数学是自然学科的基础,这已经是后世人的共识。

    即便研究宇宙本源,也离不开数学。

    若想大清的科技走在世界的前面,推广数学就特别重要。

    林川比较高兴的是,这个时空的大清,是汉人建立。

    汉人皇帝他没有血统和民族自卑感,应该不怕广大百姓掌握和应用大部分文人口中的“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