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缘逢一三七 » 第一百一十六章 季考毕

第一百一十六章 季考毕

    脑中文思如泉涌,手下妙笔生花,不一会儿工夫,一篇文才斐然的四书文即书写完成了。

    林川舒口气,歇一下脑子和手腕,抬头扫了一眼,发现前面的秀才们都在奋笔疾书,整个明伦堂此刻都处在一片安静中。

    秀才们年岁不同,有四五十岁乃至五六十岁的老秀才,也有刚及冠不久初行簪花礼的新秀才…

    他们神色或端肃或谨然,头上帻巾的颜色也或青或褐或黄,但无不正髻,认真端坐,执着笔杆,随心中思绪挥毫泼墨。

    时间在这一刻,也仿佛变得有古礼了起来。

    笔毫翻飞间,墨香四溢。这种激扬文字的氛围,极具渲染力。

    林川见此,微微怔然,脑海中出现了前世电视剧中的殿试场面。

    回神过来时,不禁哑然失笑。

    众秀才书写酣畅,可见此次季考的首道考题并没有难倒他们。

    题中所问,当是恰好契合了这些秀才胸膛中那颗尚未冷却的“怀才不遇”之心。

    当今是明主。秀才们自诩个个是美玉,正待贾而沽。

    与其说他们在作答,倒不如说他们在彰显自己的决心。

    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

    情绪到位了,文章自然如水流淌,舒畅淋漓。

    林川没有再迟疑。在第一题四书文的墨迹稍稍晾了下后,就将答卷轻轻整理好放到一旁,转而开始答第二题。

    第二题为经义,题目根据学子们所选本经的不同而分别出题。严格来说其实是“五经义”。

    经义与经论同源,不过经论重在一个“论”字,乃“借所出题目,宣自家道理。”

    是以才气胜者。

    而经义则需严守经传注疏,不能自作别解,是以理法胜者。这形似于照本宣科的法条。

    但在动辄因言获罪的古代,相对于可说自家道理的经论,林川其实更喜欢经义。

    林川的本经是《春秋》,故而第二题就从《春秋》中选,或围绕着《春秋》展开。

    只不过当看到正式的题目后,林川不禁一阵讶然。

    题目赫然是:春秋大之。

    这不正是当日他与宋教谕私下交流时谈过的主题么!

    想不到宋教谕居然以它作为本次季考的经义题。

    这是…故意放水,还是…另有用意呢?

    林川细细思索。

    他虽然从不轻易对人下定论,但以这一年来对宋教谕的了解,宋教谕此人对工作和学子是负责的。

    为人洒脱幽默,且不失变通,但在原则性的问题上,是决然不会顾念私情而放水的。

    况且,他与他之间也没有什么私情可言。

    这主题已经交流过,按理,他不应该再出此题,而应该出别的题目考较,摸清自己的水平才是。

    林川一瞬间想了许多…

    那么,合理的解释便是,他并非今日经义的出题人。

    那么真正的出题人是谁?

    是李训导,或者张训导?可他们一个本经治《尚书》,一个本经治《诗经》,专业上不对口。

    而“春秋大之”这一题,显然是对《春秋》有所研究的人才会知道其内涵,否则后续批卷又是一个问题。

    林川不由抬头去看了宋教谕一眼,正巧宋教谕也刚好看过来…

    二人对视上,林川若无其事,对他微微一笑,宋教谕也略一颔首以作回应。

    接下来,因为时间问题,林川不再多想了,管他谁出的题,自己身为学生,尽力答好便是了。

    以自己过目不忘的天赋,答经义题是强项。

    看来本次季考的奖励,他绝对能够拿到一等。

    研台内的墨汁有沉淀,又捉墨研了研,接着铺好草稿纸,将镇纸顶边一放,随即理顺思路,就先就腹稿在草稿纸列起大纲。

    他将当日自己的问和宋教谕的解答进行了一下整理,又回忆历史上各名家的见解,无问题之后,便成文。

    经义经义,重要的还是“义”字的由来,所以有关的“义”,都引经据典了。

    好在林川过目不忘,今世习读《春秋》三传已经一月有余,早能背诵几大家的注疏,引用了不少经传注疏来作为佐证。

    时间悄然流逝,半个时辰左右,一篇四平八稳的经义文就书写完成。

    然后将它小心抄到答卷上。

    因为这次季考的非成材卷只考两题,所以随着经义题答完,本次季考于林川而言已经胜利结束了。

    又检查了一遍前面的四书题,见无错别字之类的,放下心。

    看来,自己已经完全习惯了古代繁体汉字的书写,不会再不经意间缺胳膊少腿了。

    天知道,林川为了不改了旧时的习惯,小时候有多么小心翼翼。

    在位置上稍微怀念了会儿前世书写的便利,等到中午时,见到曾秀才交卷了,林川方起身交卷。

    这一旦有人交卷,后面便是接二连三。

    同是新科秀才的袁驰、林逑、林江、林潭四人,看林川交卷后就马上起身依次交了卷。

    几人前后脚的出了明伦堂的大门,各自还在心里瞎想、偷笑。

    曾秀才冒大不韪第一个交卷,若不能名列前茅,不知道他爷爷会不会收拾他。

    “明德兄,这次季考,你觉得难度怎么样?”

    刚出来不远,袁驰便笑眯了眼地小声问。话外之意,他认为不难,而且答的不错。

    林川看他的表情,都想朝天翻个白眼,斜他一眼,转身不理。

    “嘿嘿…”袁驰也自觉过份。

    “行了啊你!知道你答得好,显摆什么?”林逑直言着,赶上前几步,将冰凉的双手去捂上袁驰的脖子。

    冷得袁驰嘴里直嘶嘶,边跑着摆脱林逑的戏弄边喊道:“太冷了太冷了。咱们赶快去吃饭。”

    林江也笑:“看袁兄的表情,就知道他考得很不错。”

    “四书文难度不大,直抒胸臆罢了,倒是经义,对于我来说稍微有点难度。”林潭接话。

    毕竟,他们没有林川过目不忘的能力,又多活一世的阅历,深研本经的时间还短。

    袁驰听后深以为然,倒退着走路道:“我也觉得四书文不难。”

    甚至就连经义,他自觉难度也不是特别大。

    听林潭说自己的经义有难度,袁驰笑了笑:“叔平兄选的《易经》与明德兄选的《春秋》,都不是我的所爱。”

    “易经”有易则难,内容晦涩,感觉太玄妙,凡人理解不来。

    《春秋》篇幅宏大,这经义之题当然涉及博远,光是想想就知道难度低不了。

    “是啊,还好我没有受小川引诱而选《春秋》。”一旁林江同样心情不错。

    这次季考对他来说,也是一点压力都没有。

    “见微知著,可见选择的重要。咱们新科中考题最难的估计就是明德兄了。”

    新科秀才中,平时很腼腆的李默此时也脸上带笑,用感慨的语气说道。

    他说的倒是实话,《春秋》之巨,一般人还真不敢触碰。

    “明德兄天资好,要不怎么会有‘才子治春秋’的诗呢!”

    “是啊!才高人胆大,先前只以为他是说说,没想到真的选《春秋》作为本经,愚兄只能道二声佩服佩服。”

    林江一脸打趣,装模作样的竖了竖大拇指。

    要当父亲的他,天气阴沉也没影响他美好的心情。

    林川任他们夸,只欣赏年轻的俊书生。

    不论是相貌俊美的堂兄,还是眉清目秀的李默,都是一顶蓝色纱罗所制的四方平顶巾束着高髻,大大增加了他们的儒雅气质。

    嗯,好看的人,不论男女,都挺养眼!

    李默和林江二人选的本经皆为《诗经》,一方面篇幅中等,且朗朗上口易背。

    另一方面该经文由一名训导亲自教授,他们自身也喜欢,是非常明智的选择。

    此次本经的选择,袁驰和林逑经过权衡,选了《尚书》。

    林家先祖和林大伯、堂大伯,林达都选治的《尚书》。

    总的来说,几个秀才都依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以及基于科举的考虑,选择了适合自己的本经。

    此时,几人边走边七嘴八舌地分享起自己的经义之题。

    事实上,经义对他们来说并不算陌生,童子试时就有相关考题。

    只不过那会儿的题目都较为浅显,与真正选定本经之后的题目比起来,高下立见。

    这次季考后,秀才们显然对自己的本经需要达到专精的程度有了新的认识。

    袁驰感慨道:“我选的本经为《尚书》,虽只有寥寥数万字,但内容亦繁杂无比。

    且古今尚书真伪参半,多有争论,现今真假已不可考。

    本次季考所出经义为“人心惟危,道心惟微”,出自《大禹谟》,我倒是借荀子、朱子之言而勉强答出了。”

    “袁兄谦虚了,我先前就注意到你在临考时,笔毫落于纸上就未曾停过,分明是思如泉涌,怎么能说是勉强可答呢!”

    林川笑了笑,直接戳穿了老袁这家伙一贯的“伪装”。

    袁驰哈哈一笑,倒是没有被戳穿后的羞恼,腆着脸道:“侥幸会答罢了,哈哈,侥幸。”

    “嘁~!”林潭斜投过去两道鄙夷的眼神:“瞧瞧,老袁也学会了云飞兄和季兄的老练了,总爱在别人夸奖佩服中故作谦虚。”

    尤其是季秀才,本是个爱出风头,爱争输赢之人,出了风头才又故作谦逊,有时挺惹人厌。

    学得好便好吧,明明很有实力之人,作为同窗,大家也是真心佩服,谦虚个什么劲!

    鄙视!

    袁驰对林潭的鄙夷视若无睹,面色坦然。

    “咱是书生嘛,总是要谦虚一二的。谦虚是美德!

    不能你们夸时,我大咧咧道,你们尽情夸,多夸几句吧!

    那时,叔平兄怕是又会嫌弃我这个同窗不要脸了!”

    袁驰揪了揪他自己的面皮,做着一脸怪相。

    哈哈,几位好友一并大笑。

    接下来,六个同窗兼好友开始了新一轮的插科打诨,在路上慢慢走着闲聊。

    待嗅到饭菜香气了,才加紧了脚步迈进会馔堂用餐。

    至于还在明伦堂考试的林大伯他们一众老秀才,因为还要多考一篇论和一篇策,所以整个考试时间为一天。

    中午肯定不能去会馔堂里用餐了,学里提前准备了一些干粮,就着斋夫为他们提供的热茶。

    相较于非成材卷来说,成材卷的卷面难度,显然更深。

    对于陷入了紧张考试的秀才而言,感觉不到饥渴。

    眨眼间,又是一天的申时末,考试时间结束。

    考好考歹,今年的最后一次季考也落下了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