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兰湖随笔 » 世 界

世 界

    在我有限的阅读中,我一直没有弄明白我和世界的关系。

    我只看到这世界有宁静的夜空,夜空中星星闪烁。我小的时候,他跟我眨着眼睛微笑。大一点了,他说我们彼此有多遥远。再大一点,月亮出来的时候,让我懂得了盈亏和别离,别离之后的相思和惦念。

    后来,在寂静的夜空下,我感受到了孤独和寂寞。浩瀚的夜空是这个世界的一部分,我和世界就是这样的一种诗意的关系吗?

    这世界有大海和沙漠。辽阔无边的大海,日出日落,人们从大海中捕捞生息,在大海中畅游旅行。我这一生没有多少旅行的经历,但为了让孩子见识大海,让他知道大海的胸怀大海的广博,我们曾经一起有过一次海上旅行,坐的是诺唯真公司的喜悦号邮轮。真正领略了大海的魅力。风平浪静中,海面闪着碎银,深深的蓝色是任何绘画都难以表达的奥秘;狂风发作时,浪涛掀起的激情和恐怖告诉我和孩子,大自然的热烈和不可战胜。那一刻,我们伴着涛声,阅读海明威的《老人与海》,感受作家的大海和人的精神。远处的渔船和难得一见的航行中的货轮,是人们借助自然赖以生存的活动。也就是这次海上之旅,让我们懂得了许多人与自然的美妙相处。当日落从云丛中忽隐忽现的缓缓消失时,天边的燃烧与海中火红的倒影让我们如痴如醉,孩子们在甲板上欢呼跳跃,我知道,他们从自然中感受到了生命的活力。

    大海是生命之源,对自然的依托,是我和世界不可无视的生存前提。

    我没有去过沙漠。年轻时读常书鸿在莫高窟的故事,有了一点对于沙漠的了解。后来看到鸣沙山和月牙泉的照片,看到无人区的荒凉和鬼斧神工,让我对于沙漠产生了由衷的敬畏。也可以说内心有一种沙漠情怀。2019年,朋友从张掖拍回来一组照片,着实让我震惊。我为此创作了《张掖组诗》,算是对沙漠的思考和赞美,虽然没有机会踏上沙漠,写一组诗也是一种寄情。

    这世界,大海和沙漠都是自然最为宏大的宣言,是世界给我的真实展示。

    这世界还有许多数不胜数的伟大存在:科罗拉多大峡谷,俊美的黄山,冰川和南极,有尼罗河和热带丛林,有油田金矿,有金山角和百慕大,有无数我这一生无法涉足的为人类提供生存栖息的资源产地,但我一点也不遗憾,因为他们在世界的怀抱里,我与世界会有一个相处,半个多世纪已经过去,如果上帝还嫌弃我,继续放逐我十年、二十年,甚至三十年。不管多久,我将献上我的谦卑之心与这个世界相处。那是人和自然世界的和谐。

    但是许多人并非都如我所想,在他们心里,并不想与这个世界诗意的相处,不想和他自然和睦的相伴。

    尤其是那些伟大的人。他们有许多雄心壮志。依我所见,所谓的雄心壮志就是主宰这个世界。比如有人曾对青年人说,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结底是你们的。这话听起来很谦虚,世界终究会是你们的。但这口气是居高临下的,而且就表明这世界已经是我们的了,不过我们不能万寿无疆,所以归根结底是你们的,好像这世界在他手里,他可以随便送人一样,俨然自己就是这个世界的主宰,用藐视的神情抒发伟大的情怀。

    年轻时听到这个话很受鼓舞,甚至会激情澎湃。老了,细细一想,才觉得这里面的问题。如果这世界都属于这些伟大的人物,而伟大的人物又不仅仅只有一个,许多人都想做伟大人物,这世界还能安宁吗?

    当有人强占了自然世界,世界也就有可能成为可奴役可占有可侵蚀可破坏的对象。

    所以,当我站在世界面前,当我听到大海的涛声,听到深谷的回响,看见落日的雄伟和旭日的喷发,我似乎听到了世界和我的深情诉说:

    这世界不是哪个人的,不仅仅属于那些伟大的人,也不仅仅属于年轻人,他属于所有的人,包括老人、妇女、孩子。属于强者也属于弱者,属于贵族也属于平民。她需要呵护,需要敬畏。

    当我面对这个世界的时候,世界告诉我,他不愿意谁来统治这个世界,也不愿意谁来霸占这个世界,他不愿意看见对这个世界的破坏,也不愿意看见这个世界被无情的袭击。世界需要的是人们诗意的生活,自然的相处,平等的相待,是社会意识和自然的诗意融合。

    可是,我在这个世界上是如此的渺小,世界对我说的这些话我茫然不知所措。我只能向世人传达但丁在《神曲》中的安排:进入天堂的是哲学家和诗人,而不是世界的破坏者。

    在一个寂静的夜晚,面对星空,月亮渐渐出现在我的头顶,星星和我眨了眨眼睛,这时,德国哲学家康德对我说,这世界最让人敬畏的是头顶的星空和内心的道德律。

    看着先哲的眼睛,我恍然大悟!

    山川共秀世界祥和千秋……

    海岳同欢家园富庶万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