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兰湖随笔 » 错 误

错 误

    错误是什么东东?好多人都不知道。一个小孩,和妈妈逛商场,逛着逛着,看见好玩的去处,趁妈妈一不注意,跑开了。他不知道,在这里,人多的地方,要紧拽妈妈的衣角,不可随意跑开,虽不兵荒马乱,可自己乱跑,那是一个错误,后果就是把妈妈弄丢了。

    长大一点,成了少年,成了青年,还会有错误:一个违反规律的莽撞,一个极端自私的行为,一种反文明的价值都可铸成错误。错误,无法避免,甚至未必明白所犯之原因。但没有关系,对于他们来说,错误就是成长的乳汁。错误的积累就是经验的积累、就是成熟的养料。一个人在错误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茁壮成长、成熟。他们不知道错误,那就情有可原,因为他们在成长,成长是要付出代价的,错误造成的后果就是代价。

    大人就一定知道吗?未必。好多大人,仗着自己是大人,为所欲为,铸成的错误,小一点的,把自己送上被告席。大一点的,把自己送进了牢房。达到重大级别的,你就是害国害民。秦始皇玩统一,很了不起,今天我们还在赞美他,但他靠商鞅玩愚民术,把百姓当奴隶,他知道是错误吗?不知道。他以为这是真理,直至商鞅被五马分尸,直至把秦代玩成一个短命的朝代。我可以断定,他死都未必知道自己犯的错误,说不定像崇祯一样,明朝玩完了,不是因为自己或祖上的那些错,而是臣子对他的背叛。慈禧玩义和团,她知道是错误码?我可以段定,她也一定不知道,最后把个大清玩完了,玩完了就一定知道吗?还是未必。袁大头玩帝制、玩复辟,就一定知道自己的错吗?不知道。自己何等人也?一代枭雄,周全圆滑,足智多谋,军权在手,登高一呼,谁敢不应?何况身边还有那么多拥趸,复辟倒退,当一回皇上多过瘾啊!那有错吗?但结果是什么?众叛亲离,一命呜呼。还好,据说他在快要一命呜呼时非常后悔,但为时已晚。

    所以说,你别看这些大人,他们确实是很聪敏,也很能干,还有很多参谋智囊,但他们不知道错误长什么样。高的矮的圆的方的胖的瘦的美的丑的粗的细的软的硬的淡的浓的深的浅的大的小的红的绿的黑的白的?什么都不是!

    错误是什么?错误是幼稚,错误是无知。因为幼稚无知才会犯错误,你看小孩不就是幼稚无知吗,他们常犯错,挨妈妈打屁股,打着打着,他们长大了,不会再犯小时候幼稚无知的错误了。

    错误是经验不足,错误是认知不够。人们为了不犯错,尽力总结经验,减少错误,尽力多多学习,增长知识,提高认知水平,逐渐逐渐错误就少了。古人说不迁怒不二过。说的就是犯过的错误不要重犯。许多年轻人,这里指的是聪明的年轻人,他们就善于总结经验教训,随着成长,错误逐渐远离他,即使要找上门去,也要看看情势,看看主人会不会接受自己。那些曾经窜过的门就不要进去了,挑一些没进过的门,让他犯错的可能性会大一些。

    错误是权倾一时,错误是狂妄自大。此刻,也是最容易犯错误的时候。你想权倾一时该有多神气,每日门庭若市,拜见皇上,每日阿谀奉承,迎合拍马,要是个人,多半受不了,受不了那就飘飘然,如醉似梦,晕乎乎的,哪有不犯错?即便是个神,也一样受不了。

    你看,古希腊神话传说中,特洛亚战争结束之后,暴风雨中幸存的阿伽门农凯旋回国,他妻子曾经对他的怨恨,他与杀父仇人的面对,都是对这位神的考验,更何况密探报告这仇人还一直居住在他妻子的深宫里。然而,他的从弟即杀父仇人带着盛大的欢迎队伍,迎接他入城,他的背叛他的妻子跪倒在他膝下,率领她的子女说出一大堆赞美和祝贺,设下豪华的宴请,极尽一切恭维,让阿伽门农晕乎乎的解除了一切防备,最后在浴室被他的妻子和以他名义统治这个国家的杀父夺妻的仇人埃癸斯托斯所害。当然阿伽门农还并不是那种狂妄自大的人,他只是受不了那种阿谀和奉承,犯下大错,把命弄丢了。更多的是因此把国弄残弄灭的也不在少数。

    错误的这幅脸面还跟权利的大小人的聪敏愚笨有关,权小错小,权大错大,人笨错多,人聪敏错少,如果交叉起来就是人笨权小,错多错小。人笨权大,错多错大。人聪敏权小,错少错小。人聪敏权大,错少错大。反正不管你聪明愚笨权大权小,错误是不会放过你的。

    那么,如何才能尽量不犯错少犯错,犯小错不犯大错呢?难道人就被错误这东东玩死吗?不是,关键是我们要弄明白错误他的长相,知道了他的长相再摸清他的脾性,摸清了脾性再搞定他,不让他胡作非为。办法就只有建立一种机制,通常叫做“把权力关在笼子里。”对人的所有的行为举措,特别是对权力对掌握权利的人给予监管,让所有的人都可以参与监管,不仅监管别人还监管自己。让每一只手掌,让每一双眼睛都可以有资格有渠道锚定错误,错误虽然还会前来拜访,但毕竟在光天化日之下,即使来过一次,也不会再来第二次。人民,国家,福哉!

    惊风过后长空艳,

    急雨初开万马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