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兰湖随笔 » 浅 薄

浅 薄

    由于它的对应是深厚,一时竟然无法将浅薄设定为贬义。它的相对性,把所有的对象都包含在里面,使论述变得困难,必须再设定一个范围,排除与论述主题无关的对象,比如你不能说一个受教育不多的贫民在现代科学中的浅薄,不能说一个涉世未深的孩子对社会生活认识的浅薄,不能说一个穷人对财富运筹的浅薄。总之,人的浅薄无时不存在。人的知识的局限,阅读的局限,经验的局限,思想的局限,都可导致某一方面的浅薄。我们无法责怪大多数人在某一方面表现的浅薄,唯有包容和忍让,否则我们将无法获得生存的安静。

    浅薄不是因为浅薄本身令人不屑,而是因为他故作深厚而使人蔑视。这个道理因为有了前面的解释而可以让人理解。一个人本身总有知识的盲点和认识的缺陷,但如果无视这些,那就有可能遭遇一些挫折,犯一些不该犯的错误。如果他非常明智,知道哪些是自己的弱点,哪些是自己的强项,那么事情就容易办的好一点,在自己的弱项中多多听取意见,决策也就会少犯错,事情也就更容易成功。此时的浅薄都会被智慧掩盖,积累多了,浅薄显露的少了,久而久之,也就变得深厚起来。

    生活中的浅薄一般都无伤大雅,尤其是对于普通人,口袋里没几个钱,手心里也没什么权,即使浅薄一点,那是自己的事,与旁人无关。因为浅薄也不会贻笑大方,因为浅薄也不会害到别人。这应该是大概率。如果一个普通人因为浅薄而害到别人,多半是被人利用。无知会被人利用,这很需要普通人警惕。愚盲会被人当枪使,这也是之所以西方政治运行中特别被能人志士警惕的地方。正常情况下,或者说相对先进一点的社会政治模式下,政治家和权力、金钱本身不会有大危害,大危害是他们一旦合在一起,威力就无限放大,危害也无限放大。比如,一个西方政治家本身不算什么?屁都不是,他要讨好选民方能登上大位。权利算什么?看不见摸不着,只有当权利落在政治家手里时才是很要命的。金钱算什么?一堆纸,流通起来就不得鸟。如果这三样东西合在一起,往深厚里说,他给世界带来的美好,那是人类的福音。如果浅薄起来,一切荒唐都是真理,一切无耻都是美丽,一切罪恶都是奇迹。所以说,一个人,特别是政治家不能浅薄。掌握无上权柄的帝王不能浅薄。拥有无限财富的企业家商人不可浅薄。这些人的浅薄会给国家给社会也给个人带来无穷的灾难,且不以为然,甚至还沾沾自喜。

    别的不说,就说中国帝王吧,有明君有昏君。昏君就不说了,那肯定是浅薄无知愚昧,弄不好还特别的坏。那明君呢?怎么能说他浅薄呢?比如李世明,公认的一代明君,文武双全。武的有玄武门之变。文的能写一手好文章,《圣教序》即是,还有一手可载入中国书法史的好书法,几人可及?哪来浅薄?是啊,这样的本事,这样的深厚,说他浅薄,何以见得?

    作为政治家最高的衡量标准是什么?是治理能力,是留给后人的政治遗产和政治影响力。李世民唯一浅薄的是他的帝王局限性,这种局限性导致政治模式的固化,以致若干年后宫廷的争斗,社会的动荡,朝代的血腥更替。也许有人会说这是时代的局限性,于是一个局限性把所有相对先进文明的浅薄都掩盖掉了。但至少李世明的政治生涯在他统治下没有人为制造对庶民士人的大规模杀戮,这是难能可贵的,至于帝王的局限性导致的浅薄,后世也就给予了理解。

    所以说,衡量一个政治家深厚与浅薄,不仅仅是他的常识,他的开明,他的睿智,还有历史的眼光、超前的理念、博大的胸怀。一切阻碍历史前进的政客暴君,他们对于人性的漠视所导致的灾难,都是浅薄的结果,无论他表面如何风光,把自己描绘成有多么伟大,都无法掩盖自己的浅薄。

    不同的人对浅薄与深厚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标准。一个人只有时刻明白自身的浅薄之处,才能产生谦恭之心态,才会变得可爱一点。遗憾的是,要做好,何其之难!那些连常识都没有的自称伟大的人,举目望去,满山遍野。平民庶人何足论哉!

    我等小民,并非因两耳不闻窗外事,即可无视自身浅薄。一个人一旦无视浅薄,就会自我膨胀自以为是。小者对周边好友不恭不敬,对亲朋故旧指手画脚让人鄙视让人笑话,让人避之不及。大一点开个微博弄个抖音办个展览,将自己丑陋浅薄一面于大庭广众暴露无遗还自以为精彩深厚。再大一点,不顾身份披着学者专家教授的皮,搅浑视听浑水摸鱼欺君害民,本来也只是浅薄而已,岂知逐渐走火入魔以致脸面丢尽,这才真是要命。

    如何杜绝?可以说现今并无良药,这药方上帝开不出,只有自身修炼。人品、知识、修养、心态,全方位修炼。一句话,好好做人,即便浅者,亦无大害。

    山贫海枯人浅天呈败象

    月满星耀地丰物润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