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灼玉芳华 » 第13章去辽东

第13章去辽东

    九儿抬起头,放下打磨石,拍拍手上的粉末说:“我在做好东西,有了它,没人敢惹咱们。”

    俩人拿起桌上如丝瓜又像没长开的葫芦样东西看了半天,也不知道是干嘛的。

    小九招招手说:“快坐下,讲讲辽东之行。”

    两人放下手里东西,找来凳子坐下,宝坤说:“刘全帮着咱在盖州卫城买了大宅子,三十多亩地,正在建库房和铺面,他的东家也在,给九儿哥带了些毛皮和人参,说等有机会时再当面致谢。”

    九儿笑道:“是那个祖天寿?什么官?咱那一船三万银子的货,光他一家能吃得下?”

    宝坤说:“就是他,买房子买地也是他操办的,现在是个什么营的游击将军,家族人口众多,叔伯兄弟子侄上百人,最小的也是旗官呐。

    “他家的隆昌商号听说最远在辽西辽北都有分号,再有两船货也吃的下,刘全说咸鱼腌菜能换牲畜牛马,若是有咱家细白盐,能卖出和铁胚一样的价钱。”

    九儿一愣问道:“旅顺口的石人湾就出海盐,难不成辽东还缺盐?”

    一旁的石宗军说:“那里的盐还没莱州府出产的多,而且泥沙多,颜色和结晶更是谈不上,像是一坨一坨的干泥巴。”

    九儿点点头说:“咱们这里,一种是大颗粒盐,便宜,一种是精细盐,是供酒店和殷实之家所用。

    “派人到临清府,找到江浙商人,从浙地的吉安府给咱们运送三年生的大竹,来多少要多少。

    “竹筒不仅可以盛盐,做水壶,船员的救生筒,编织桌椅床具,还能造竹筏。有了竹筏,铁岭和抚顺的铁胚,煤炭,各类货物均可顺河而下,直达盖州城。”

    宝坤在九儿身边多年,对九儿的奇思妙想知之甚详,赶紧找来纸笔记录下来。

    宝坤记录完说:“这次的烟酒、火柴、调味料、成衣、皂角、驱虫粉、和十五种丹药均是抢手货。

    “我跟刘全说,这次的价格是铺货价,今后会随行入市,价格不固定。”

    九儿笑道:“这才叫买卖,以后上林村生产扩大,就实行季度订单制,确保咱们的货物能跟上行情,高端烟酒要舍得包装。

    “比如最好的至尊玉液酒,可以用琉璃制成精美酒瓶,再配上两个黄金酒盅,瓶盖镶上宝石,卖到九百九十九两银子一瓶,不喝这种酒,还好意思称王称霸?对不对。”

    说完拿过纸笔,在纸上画了几个酒瓶图样,注明尺寸,又画了几个防伪瓶盖以及加工模具。

    看到石宗军和宝坤醒过神,将图样交给宝坤说:“给琉璃坊的车先生,他能看懂,不要被酒的价格吓倒,咱这酒,别无分号,喝一次,想两次,能喝的起至尊玉液酒的人,有的是。”

    上林村的至尊玉液酒、金鼎香烟、回煞丹是九儿秘制的三种至宝,用一次,人就倍儿精神,用上几次就上瘾。

    今天定下了九百九十九两银子一瓶的价格,远超出八十八两银子一盒的金鼎香烟与三百两一枚的回煞丹。

    宝坤把烟和丹药拿给刘全时,把刘全惊的半天没缓过神来,最后咬牙留下三盒金鼎香烟和两枚回煞丹,只当是还小九收留他两个月的恩情。

    若是知道还有近一千两银子一瓶的酒,打死他也不敢进货,宝坤有些为难的说:“九儿哥,现在一个总兵官才拿三百两月银,这酒能卖出去吗?”

    九儿点点他脑壳说:“一个好的铺子,若是没宝贝镇场子,还谈什么实力?咱们上林村这三件宝,只能摆在单独的房间内,用琉璃做成橱柜展示,地上全铺波斯地毯。

    “能进房间的客人,用最好的茶招待,品最好的烟,赠送天下绝品精钢朗声打火机,有钱人呐,要的就是排面,是档次,更是脸面。

    “你也穿上绅士服,戴着绅士帽,拿上文明棍,戴上雪白手套,保管你名声远播,若是不谈几十万银子的生意,都不好意思在你面前开口,这才是做大生意的人。”

    宝坤和石宗军听完都笑了,小九设计了许多奇怪衣服,有夏天穿的叫T恤衫、休闲裤的玩意儿,有叫灯笼裤茄克衫的东西,还有什么中山装,三节头皮鞋,陆战靴,训练服等稀奇古怪的衣服鞋帽。

    平时穿在商号的木头人身上,来往的人只看个新鲜,少有人买,亏的有花裙子卖,不然得赔死。

    那套绅士服很多人喜欢,宝坤和苟富贵都试穿过,但一百五十八两银子的价格,真心舍不得买,两人嘿嘿嘿笑着,半天没吱声。

    九儿站起来说:“好好干,年底有功之臣,每人奖励一套绅士服。”

    春去秋来,上林村第三艘海船下水,这艘船被小九命名为勇士号,因为这是一艘船拥有全火器的武装商船。

    第二艘货船早就跟随希望号帆船来往于盖州卫和上林村,被小九命名金山号,特俗气。

    金秋十月,石宗军告别刚过完百岁(一百天)的儿子和兰儿姐,在勇士号上充当向导,领着小九前往大海中的一座荒岛,实验船上的新式火炮和火枪。

    这座岛位于长山列岛最北端,方圆五十余里,只有一处凹槽登岛,其余地方全是高达二三十丈的悬崖峭壁,山下石滩上,大批的海豹在此栖息落脚。

    当年石宗军海上讨生活,被海上巡检所的船追赶,冒险穿过洋流,大雾中发现了这座岛,硬是在此躲藏了一个多月。

    经过一个白天的航行,勇士号准确到达了这座岛,九儿跳下船,看着眼前孤立在大海中的石岛大声说道:“这里以后就是上林村的地界,此次立上界碑,以后盖上房子,驻上咱们的人马,组建上林靖海营。”

    卫儒、虎头、石宽、李东等人紧跟着欢呼起来,这艘船没有专门水手,五十个人不算石宗军、傅良臣和洪诚,最大的李东十九岁,最小的九儿七岁。

    这些十五六岁的半大小子被两个御前带刀太监强训一年,个个身强力壮,心智如坚,一言一行,都散发着阴森森的杀气。

    九儿没有给他们配发绞力弓和刀剑兵器,而是用了半年,精心打造了三十支天下独有的五连发霰弹枪和专用铜壳子弹。

    剔除铁水杂质,加强铁的钢性韧性耗费了九儿两个多月时间,最终三千斤铁胚,冶炼出不到六百斤达到要求的钢坯。

    受模具限制,九儿只能选择枪管短,结构简单,故障率低的霰弹枪。

    包兴铸造出粗胚,九儿亲自动手钻孔打磨记录数据尺寸,把枪的口径固定在16.5毫米,总长度9197毫米,枪管511毫米,全重控制在6.4斤。

    所用子弹壳因没有塑料和精钢铁皮,只能用青铜皮代替,效果却出奇的好,不仅防潮耐储存,击发后还给铁砂赋予了更大动能,有效杀伤距离达到了一百八十步。

    底火在没有雷汞的情况下,采用提纯后的炸子药,利用特制模具封装,只要哑火率低于千分之三,就可大规模生产使用。

    这次三十支霰弹枪都要打满一百发子弹,用来测试各部件的耐受力。

    六门80口径的曲射双响炮,炮筒高七十五厘米,加上底座和支架,总重38斤,弹体采用点火引信,底火引爆后,会推动4.8斤重的弹体最远飞出九里多,弹片杀伤半径28米,超过了设定预期。

    今天也将对这种双响炮进行多方面测试,好在子弹和炮弹对铁的要求不高,否则九儿只能坐等辽东的铁胚运来后才能开炉冶炼了。

    众人下了帆船,开始手抬肩扛的把物资运上岛,随船的五头毛驴驮着帐篷桌椅,锅碗瓢盆,蔬菜粮食紧随其后。

    转过山脊,眼前出现足有几千亩的树林灌木,在石宗军带领下,众人在密林中找到了那处方圆五里左右的水潭和十几栋破烂的石头屋。

    众人在水潭边扎营,九儿用石头试了下水深,当在十丈以上,这还真是个绝佳的世外桃源。

    经过三天的火器实验,上林村的霰弹枪和曲射双响炮经受住了考验,霰弹枪的舌簧和撞针没有一丝变形和磨损。

    离开时,九儿命人在石壁上刻下‘上林岛’三个大字,并在左下角刻下‘上林村公所制’的字样。

    日月如梭,1619年的春节即将到来,左卫城处处洋溢着节日的氛围。

    干净整洁的大街小巷,家家户户的大门都贴上了红色春联,店铺和路口,也逐渐挂满了红色灯笼。

    原先遍布城内的垒土草屋已经看不到了,取而代之的是整齐划一的青砖红瓦房。大多数家庭都换了新的窗纸,殷实之家镶了眼下非常流行的带花纹的玻璃。

    左卫城两千七百多户一万三千人口,已是远近闻名的富裕之乡,不仅城内干净整洁,青石铺路,连城外驰道都是城砖铺地,并有专人每天打扫。

    再有一天就过年,城内的集市依然人头攒动,周边宝坻、武清、东安、霸州、静海等州县的商贩大多汇聚在这里,丝毫没有赶回家过年的意思。

    因为在左卫城,他们带来的针头线脑,服装鞋帽、锅碗瓢盆、铁锹镐头、犁具皮革、麻绳布料、灯油粮食等物品,很快会被腰缠万贯的左卫人买光。

    即便是大街上摊位每天五个大钱租金,依然挡不住摊贩们的热情。

    这里进出城门不收任何费用,城内有穿着红色号坎,戴着绣有‘城市管理’字样红袖箍的人维持秩序,检查卫生,只要发现随地便溺乱丢垃圾,就会开出罚单,自己前往城管所缴纳罚款。

    四周的城墙也进行了修缮,各种颜色的彩旗竖满墙头,东西城门原本修好的木头门又拆除了,并挂上了上林商号捐赠的特大春联:

    上联:天福地宝吉祥地;

    下联:英烈功德诵万年;

    横批:招财进宝;

    左卫城已经不知从何时起,让人们变得熟悉而又陌生,熟悉是这座千户堡存在了两百多年,陌生的是这座城已经变得和大明所有城池不一样了。

    这里没有流民乞丐,草屋茅庐,没有牲畜粪便横流,插草卖身的难民,没有鲜衣怒马横冲直撞的纨绔子弟,更没有欺压良善的恶官酷吏。

    其他府县的百姓和军户,此时都被驱赶着,顶风冒雪向辽东进发,左卫城却在热热闹闹的准备过年,伴随着此起彼伏的鞭炮声,年味已是越来越浓了。

    左卫城的上林商号已经封账,伙计们领到了年底奖金和分发的年货,都在推着小车,赶着自家骡马,打包搬运准备回家过年。

    九儿的干娘郑樱来到宝坤书房,宝坤赶紧迎进门倒上茶水,心里纳闷:干娘怎的到前院来了?

    郑樱手上还沾着些白面,坐下后问:“宝坤,九儿啥时候回来,李道长差人来问,庙里还等着他进香呐。”

    “定的是今天回,今年接收了两千多户辽东难民,安置上忙了些,要不然也不会让九儿哥亲自去。”

    郑樱点头说:“我是担心他去柳云观,那个张天保惯会哭穷,九儿心软,万一再免了柳云观的利钱,岂不是又上了张天保的当。”

    宝坤笑道:“郑嫂放心就是,现在各家铺面的帐都是苟富贵负责清理,一钱银子也落不下。”

    正说着,苟富贵气喘吁吁的跑进来,见郑氏也在,见了礼说:“指挥使曹大人的马车进城了,我紧着过来报信儿,曹大人要和九儿哥一起去辽东。”

    “什么?此话当真?”郑樱忙站起来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