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灼玉芳华 » 第33章不能逆天而行

第33章不能逆天而行

    听到九儿说从此没有八旗,杜松愣怔了好一会儿,小东家从不打诳语,但如此剧烈的转圜还是让人猝不及防。

    老奴英勇善战,机智狡猾,志向远大,世人皆知。

    现在竟然乖乖放弃金国名号,甘愿接受小东家驱使,总让人感觉不靠谱。

    杜松端起酒杯说:“东家切不可大意,建奴狼子野心,断不会洗心革面,况且,朝鲜番邦,在朝廷还是有众多维护者,一旦发难,会将脏水泼到东家身上。”

    九儿点点头说:“朝鲜宗室烟消云散,只有部分贵族流落大明,想要复国几无可能,朝廷,恐怕已无暇理会喽。”

    杜松仰脖子灌进杯啤酒,畅快的打了个嗝说:“没了国本之争,朝廷却依然难以民生为本,移宫之争,红丸迷案,一件接着一件,你方唱罢我登场,东家,杜某和马林都已解散家丁,以后,就在这东北颐养天年啦。”

    冬去春来,时光流转,转眼过了三年,1625年五月初一,万山城通往旅大港的驰道上,一队百十人的骑兵正缓缓而来。

    宽阔的驰道,两侧树木成行,不仅有成片的银杏树,桦树,油松,还有一排排的榆树,槐树等可以渡荒年的树木。

    两侧的田间,麦浪翻滚,稻花飘香,大豆,蚕豆,绿豆等经济粮也是长势喜人。

    已经十五岁的九儿沿着树荫向南行进,绣龙锦衣月白长衫,加上挺拔身躯,更显玉树临风,贵气逼人。

    虎头和卫儒一左一右跟随,身后是傅良臣和洪诚率领的一百人净军侍卫。

    卫儒指着一片有百十亩绿油油的良田说:“那些就是复州卫试种的地瓜,南人叫红薯,经过育种,起垅,压枝等技术栽培,今年有望达到预期的产量。”

    看到地里有人在管理,九儿下马向地里走去,一位年长者见来了位贵公子,赶紧上前见礼。

    辽东半岛三卫,是上林村和南塘迁来的住民,若是不认的乡里的员外大有人在,但不认识九儿的却没有。

    老农来到近前躬身施礼道:“新七村洪林拜见东家。”

    “免礼,我是看着这片地瓜苗长的油汪汪着实喜人,便到地头看看,”九儿随意挥挥手,开始弯腰翻着藤蔓检查。

    见藤蔓都有掐断的痕迹,点点头说:“藤蔓和叶子可以喂牲口家畜,嫩的叶子人也可以吃,这地瓜浑身都是宝啊,不过和土豆一样,同一块地,不能连着种,容易长霉烂病。”

    “东家说的事,晚间村里识字班的先生都有传授,今年的产量,一定会翻一倍。”

    “我看那些稻田长的也不错,也是你们村的?”

    “回东家话,那是六村的,新作物试种,都是各村分工,这两年各村光卖粮食盖新房娶亲的就占了多数,真是想都不敢想的好日子。”

    九儿看着越聚越多的村民,朗声说道:“东北没有徭役赋税,没有官吏盘剥,只要粮食牲畜有托底保护价格,也不怕商贩聚货囤奇坑农害民。

    “东北又是全民皆兵,各屯抱团,邻屯守望相助,再有打家劫舍,部落冲突,都是自取灭亡。

    “以后只要勤劳,就能过上好日子,好吃懒做,吃里扒外之人,要坚决撵进关内,咱这东北地界,不养闲人。”

    近百村民跪伏在地,高声呼喊:“草民谨记东家教诲,辛勤劳作,安居乐业,不做懒人,不背叛东家。”

    告别村民,众人一路向南,这几年,北直隶出关的流民越来越多,连带山陕甘、宁夏等地也有跋涉万里而来的宗族氏家。

    东北废弃的边卫城堡,大多都得到修缮,荒芜的土地也重新进行了分配,九儿也将在明年,对辖地内的百姓,进行人口普查和州县划分,所以在各堡、各村都成立识字班,借以选拔培养当地官吏。

    由于沿长城东来的许多流民被蒙古各部掠夺,虽然九儿已经以镇北王府的名义照会蒙古林丹汗,但依然有多批流民被劫掠杀戮,打通东北到河套平原的商路已经迫在眉睫。

    若是西行路线贯通,不仅东北的物资商品得到进入草原,山陕甘宁的流民,也会大量涌进东北。

    只有大量人口加入,才能让这片广饶的黑土地,焕发出勃勃生机。

    九儿此番南下,不仅仅是为筹建大连城,也不单为了扩大船场规模,而是在此会见从朝鲜专程来访的勘乱军主将,建州大贝勒代善。

    原本在药王谷归隐的老奴,在得知戡乱大军拿下汉城后,再也无法在山沟里静养,急匆匆带领‘大金国’的遗老遗少,嫔妃子孙,各大贵族迁往汉城。

    根据和九儿的协约,老奴也没有打出金国旗号,也不再理会编撰金国历史的烂事儿,以朝鲜戡乱军的名义,在这片两千里江山彻底安家落户。

    入春以来,老奴常常四处巡游,发展畜牧,鼓励农桑,居然很快使思密达们安定下来。

    老奴却在登山礼佛之时不慎落马,身子骨受损,至今未能恢复,而他现在未指定接班人,成了戡乱军最大的不确定性。

    原思密达的反抗军,大多去了济州、对马、巨济等外海岛屿,他们在扶桑人支持下,时常上岸对戡乱军进行报复,给戡乱军造成重大伤亡。

    剿灭他们,成了目前戡乱军的头等大事,而能造出运送上千骑兵的大船之地,只有万山城大连船场。

    戡乱军不缺金银,一口气订购六艘能装载百万斤货物的远洋船,这种船,每艘造价为十五万两白银。

    这次代善前来,是受戡乱军委托,商谈在船上加装红衣大炮的事情。

    这种半货半武装的大船,龙骨和船舱都要进行设计更改,价格也会翻上一番,因此需要九儿出马商定。

    大连船场共有干船坞十二个,木材场,冶铁场、漆料、布帆、绳索、火器等工坊上百家,人口五万多。

    大连工坊基地北侧,有石人山高近千米,山下平原方圆近八十里,随着人员,商贸兴盛,这里的人口、商铺、仓储也越来越多,目前已具备了建城的条件。

    在此地管理的,只有宝坤的上林商号大连分号,这个大连事务处不仅掌管这片土地,也管理着五万多人的吃喝拉撒,生老病死,所以宝坤现在的权利,已经和马万山不相上下啦。

    傍晚时分,九儿等人抵达位于石人山半山腰的大连事务处,这个事务处由一个大殿,东西两个副殿,北侧上百栋房屋组成,占地五百多亩。

    站在大殿前的石阶上,可以清晰看到六十里外的大海,整个大连工矿区和生活区也尽收眼底。

    晚宴后,九儿在大殿东书房绘制蒸汽机图纸,现在冶炼场的高炉和配方,已能稳定的炼出高规格铁水,并根据模具制出铁坯,去年一年的产量就超过三百万斤。

    单靠铁匠们抡捶敲打,用不了这么多钢材,修筑铁路和铁甲船成了下一步发展的主要目标。

    而这些用铁的项目,都离不开蒸汽动力和电,随着李旦和颜思齐船队的往来,不仅带来了红薯、土豆、玉米等新型农作物,还带来了用于模具制造的稀有矿石和橡胶。

    包兴对于钢铁冶炼越发得心应手,成了九儿倚重的大匠师,但他对机械制造,数学,物理却难以为继,九儿只好让七福和石宽携带自己的亲笔信前往江西,寻找‘科技’达人宋金星。

    并以商号的名义,聘请天下格物人才来东北大显身手。

    九儿绘制的图纸,综合了目前钢材的品性,铸造工艺水平,而选定的三百到八百马力之间的蒸汽机。

    制作这款机器的目的,是为造出车、铣、刨等专用的车床,发电机需要稳定的动力,电动机会使动力分布到需要的地方,所有这些工业的基础,来自冶炼、模具和车床的水平。

    九儿潜心绘制图形,无暇顾及民生防御的问题,整个东北采用分片自制的管理方式,反而取得了与民休养的意外收获。

    丰富的物资商品,不仅使东北各部族丰衣足食,连带草原也跟着休养生息,因为他们每到冬季,都会用牛羊换来大批的粮食物资,不仅可以轻松渡过寒冬,还有很多牧民靠牲畜皮毛,在沈阳购买宅院,置办土地,过上了体面的生活。

    目前朝廷依然在辽阳、开原、义州三地驻军,除了辽阳有三个卫兵马,其它两地也都增加到两个卫,九儿对这些并不关心,只要能让朝廷安心,他这个镇北王还真没养兵马的心思。

    洪诚端着水果走进书房禀报:“东家,朝鲜大贝勒代善到了。”

    “让他进来吧。”

    “代善拜见东家,这是吾的西席希福先生。”

    “希福见过东家。”

    九儿放下笔说:“两位请坐,洪诚,奉茶。”

    见两人坐定,九儿问道:“大汗身子骨如何?年前来信,说背疮反复,我让人捎去拔毒膏和正气丸,可有好转?”

    四十二岁的代善已是两鬓斑白,摘下瓜皮帽说道:“原本已是大好,但新年期间连续饮宴,当地柳氏、崔氏又联姻,阿玛娶了三个嫔妃,上个月便卧床不起,来时还叮嘱,勿告知东家。”

    说完低下头去,挠了挠秃脑壳没再言语。

    九儿长叹一声道:“前有你两个大伯不听劝告,酗酒纵欲,寿限耗尽,你说,为什么听不进去啊。”

    代善和希福都没接话,背后不言君王事,况且那人还是他们主子,更是不敢言语。

    过了片刻,九儿问:“可曾诏立你为太子?”

    “没,阿玛最近对我多有责难,我只好讨了这个差事,来大连城住些日子。”

    希福咳了声说:“老十四多尔衮台吉,过完年就被叫进宫,待在大汗身边,一直尽心侍奉。”

    九儿沉吟道:“有嫡立嫡,无嫡立长,兄终弟及乃恒古不变的传承法则,否则便会出乱子。

    “尔要提早布局,朝中增加思密达和汉人职位,以增加话语权,军队嘛,其它两个贝勒,外加岳托、豪格、阿济格、济尔哈郎、萨哈廉、硕托等人支持,已经占据大半金国骑兵主力,多尔衮和多择最多统领三旗,即便他俩的额娘是大妃,也不能逆天而行。”

    二人心头大定,互视一眼便开始商定火器数量和价格,很快谈妥便起身告退。

    卫儒走了进来说:“东家,这俩人出手真阔绰,不仅订购了两百门十六磅后装船炮,还订购了一万枚开花弹和三万杆燧发枪,仅此一项,咱们的冶铁场和大连城,不但缺口堵上,还有了一年多耗费的储备,你说他们如此扩充水师,冲着谁啊?”

    九儿笑道:“还能冲着谁,扶桑勾结思密达反抗军,屡屡袭击八旗兵,和扶桑开战是早晚的事,况且扶桑的银见山和黄金峡谷,都是老奴向往之地,只要他们拿下扶桑,我已知会老奴,支持他在扶桑竖起大金国旗号啦。”

    卫儒一拍巴掌说:“对嘛,他们只有上了扶桑列岛,咱们才能安心不是,以后他们在海岛上放牧养鸡,大家相安无事才是根本。”

    九儿点点头,叮嘱道:“别忘告诉水生,注意李旦和颜思齐的船队。风高浪急的,还是在咱们这里拿货稳妥,另外,组织咱们的人,也到大员岛去开荒种田。”

    三天后上午九时许,正在船场督促炮船建造进度的九儿感到脚下传来震动,随对身边的虎头说:“派人回万山城,查看祭祀殿地动仪。”

    说完走出船场,来到海边的一块礁石上,遥望京师方向,一直伫立不动,卫儒、宝坤、代善、希福等人都诧异的看着他,不知发生了何事。

    下午三点左右,万山城的飞鸽传书到了,纸条上边是李玄礼写的密语:京师方向的两颗龙珠全部掉落,京师方向有大震。

    从那天开始,人们很少再在田间地头,邬堡集市见到小东家,只知道小东家在沈阳城招募了三万骑兵和一万车炮步兵,更有一支近千人的飞天军,时常在辽河和浑河上空飞翔。

    而在辽阳的总兵府和监军府,开原的总兵府,义州的总兵府,都没有向朝廷报告镇北王募兵的事情。

    两年后,随着最后一批思密达返回朝鲜,从沈阳到归义城的二千一百多里的一级驰道,归义城到宁夏边地石嘴山城六百八十里二级驰道全线贯通。

    这条宽三十米,全部用石料和石灰浆灌注的驰道,从此将辽东、辽西、漠南、漠西、河套平原全部连接起来。

    原本多次阻挠的林丹汗,在大喇嘛辛德劝诫下,终于下令各部不得干预修路。

    这条路前后三年,有四十万思密达在这高山大漠,戈壁荒滩中奋战,斗寒暑,战风雪,终于使这条连接五十七个部落,十二座城池的草原第一路圆满完工。

    九儿亲自前往位于科尔沁的劳工大营,与林丹汗一起,为这条寄托草原人美好生活祈愿的希望之路剪彩。

    三年的修筑时间,前后有一万五千思密达或炸山、或生病、或遭遇狼群袭击而丧命,九儿专门为他们修筑祭祀灵堂,过往的商队都会自发的为他们上香,感激他们做出的贡献。

    很多思密达留在草原,沿驰道两侧,组建了新的村庄,将原本的牲畜放牧改成圈养,并开荒种地,使得贫苦的辽南和漠南部族,逐渐变得丰衣足食。

    辽东充沛的粮草衣物,日用百货,让林丹汗的八个万户,都失去了争霸的动力,他们只靠牛羊牲畜,就能在部落辕门处换的所需物资,不仅价格便宜,而且风雪无阻。

    东北之地的流民每年都在增加,常有整个宗族集体出关搬迁而来,其中有功名的文人士子就超过一万多人。

    随着这些有实力的宗族迁入,沈阳城周边已是寸土寸金,在东北之地完成第一次人口普查后,已经办理了户籍的民众就达到了两百六十万人之多。

    而1626年末的王府年底会帐,卫儒惊讶的发现,账面居然结余上千万两存银。

    看似每年投入都在三百多万两银子,也不收百姓的赋税,更没有百姓被驱赶服徭役,单靠日用百货,毛皮生鲜,草药铁器等发卖,就使得大笔金银进入万山城的银库中。

    原先上林村的烟酒糖茶,铜铁纺织等物品,在出场时都附加了百分之十七至百分之五十的增值税,所有东北之地的基建和个人住宅用地,也同样附加百分之五十的建设税。

    而普通百姓种粮和开办小型作坊,却没有任何赋税,也从无徭役。

    东北所有土地都归镇北王府所有,部族里面最大的叶赫部被重新划定了行政边界,边界内实行部族自治,刚开始还相安无事,但一年后,大批的民众逃往镇北王府的管辖地,获得土地和住宅,并享受用十年时间分期偿还的待遇。

    叶赫部的首领布杨古和金台石两位头人不听马林劝阻,擅自出兵三万深入抚顺之地,掠走人口五万,牲畜三十多万,焚烧邬堡三十多座。

    仅仅过了五天,一支五百人的飞天军从天而降,仅用半个时辰后,就杀光了叶赫城所有参与劫掠杀戮的叶赫部族人马。

    这座居住人口五万多户,东北仅存的最大部族,彻底土崩瓦解,最后只留下布杨古的弟弟布尔杭古,率领在山中避祸的三千户族人下山投降。

    经此一战,东北之地再无兵戈,所有这片土地上的人都知道,镇北王有一支飞天军,可以从天而降,不管有多少骑兵,都会被飞天军屠戮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