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100天,从女生变成摄政女王 » 第39章 孙传庭论战事(2)

第39章 孙传庭论战事(2)

    1641年4月23日

    周宁对孙传庭的讲话很是满意,尽管她本人不懂兵,但是她听得出来,孙传庭的的专业水准是够的:比方他说大城易守难攻;流寇需要粮食,西南之地粮食和财物难以养流寇、守住流寇向西和向北两个方向、还有江南之地流寇很难大规模军队快进快出等。

    这些逻辑上看起来都是合理的,连范复粹也没有反驳。接下来,她还想继续听听孙传庭怎么剿灭流寇。

    “伯雅,如果让你来围剿流寇,你需要多少兵力,是准备自己练兵吗?”周宁问道。

    孙传庭回答道:“回太后,臣估计流寇真正有战斗力的部队约12万人,主要是闯贼和献贼两支。精锐部队合计估计6到8万人,其它联合部队以及胁从的流民估计有10到15万。

    故臣准备练精兵12万,加上现有部队接近8万,一共约20万部队。臣想回陕西练兵,其一那里受灾,给灾民多点活路,也少点人做流寇;其二陕西兵战斗力强;其三臣也熟悉那个地方;最好练兵十二万。大概在潼关屯兵1万防守;开封增加1万兵力防守。然后臣10万精锐部队围堵流寇。”

    范复粹赶紧问道:“需要多长时间练成,需要多少银两。如何保证他们的战斗力?”

    孙传庭回答道:“臣估计需要1年时间,按一个士兵一年18两银子,银两一年至少需要300万两,包括军饷、武器、吃饭和军装。”

    听到这银子的数量,范复粹像吃了大便一样,脸色难看极了。范阁老不禁再次问道:

    “为什么需要练这么多兵,目前这左良玉、虎大威、贺人龙等总兵的兵不行吗?还有辽东不能调一支军队过来吗?”

    孙传庭回答道:“范阁老,臣二年多前带过我朝廷军队,我大明目前大部分基层士兵衣不蔽体,破衣烂衫,连一顿饱饭都吃不上,甚至有的还身无挂体之裳。每点一兵,有单衣者,有无裤者,有无鞋袜者;人仅骨立,衣甲全无,简直是一群叫花子兵。连吃饱穿暖都谈不上,哪里来的战斗力呢?”

    “总兵、副将、偏将等都普遍克扣军饷,再加上朝廷又经常欠薪,所以造成这一局面。”

    “所以,臣要练新兵、练勇士,充足的饭食和足够的训练,打造一只虎狼之师!”

    范复粹生气地说:“你知道目前国库里的银子数量吗?现在没有银两了,辽东也要银子,左良玉也要银子,还有很多总兵都要银子,而朝廷官员快半年没有领俸禄了。”

    “范阁老,先不要着急。想办法银子总会有的。”周宁说道。

    “伯雅知道辽东的情况吗?辽东怎么办?哀家可是听说“鞑子一万不可敌”。还有,这么多年,我们和建虏可是胜少败多啊!”

    “在剿灭流寇之前,臣不建议辽东大动干戈,只能防守。从多年情况看,目前辽东部队面对建虏,没有胜利的信心和勇气。如果贸然出去打野战,输的可能性很大。所以,目前我大明军队只能防守。

    “等到臣把流寇平定了。再派这些精兵去打建虏,他们有战斗和胜利的经验,再加上这些精兵没有和建虏作战时的胆怯、士气高涨。如果集中优势兵力,则就有胜利的可能。目前对辽东详细情况,臣还不够了解。不敢继续妄言。”

    周宁道:“今天也谈了这么多,时间也晚了。先一起进餐吧,哀家已经叫人准备好了。王公公,去传膳,皇上、哀家和首辅大人,要和伯雅一起用膳,咱们边吃边谈正事。”

    饭桌上是最容易拉进距离的。孙传庭还是很感动的,毕竟以前还没有和皇上单独见过面,更不要说还一起用膳。皇上和皇太后就是他的大恩人,没有他们的支持,他孙传庭就啥事都干不了!

    但是,陪领导吃饭,应该是人世间最令人难受的事之一。孙传庭这次一起共进午餐,感觉是如坐针毡、又是感动无比,这顿饭吃的真是让人难忘。

    周宁边吃饭、边用余光打量着孙传庭,看他吃的差不多。周宁说道:“伯雅,你家老父母身体还好吧?还住在山西吗?是否考虑将全家搬迁到京城里来。毕竟陕西山西这几年闹灾,四处流寇,很不安全。呆在京城,锦衣卫还能护你全家安全。”

    孙传庭听到这话,他连忙放下碗筷、跪在地上,高声回到:“臣谢过皇太后的照顾,这就去安排家人到京城来居住。”

    “伯雅,起来吧!无需这么些虚礼。哀家就想,凡是给皇上好好办事的人,哀家绝对不会亏待他。你的能力和忠心,哀家从不担心。以后无论在朝廷还是军队打仗,你一定要谨慎点、耐心点,有什么困难,直接觐见皇上和哀家,或者写个奏折。”

    孙传庭听了很感动,自上次出山(1635年)以来,上面从来没有人对他这么好过。连见一次皇上(崇祯)都做不到。这次,皇上皇太后不仅在京城赐了一四进四出的四合院,还很关心自己和家人,可以随时觐见皇上和皇太后,这是多么大的荣耀啊。孙传庭真是差点掉下眼泪。俗话说,“士为知己者死”,孙传庭再次下定了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