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法道成仙 » 第二十一章 当一回文人骚客

第二十一章 当一回文人骚客

    当公输班告诉石健右司马为领军之将时,石健一愣,问了句:

    “难道不是左司马蒍元?”

    公输班表示并不知晓。一旁的冯迎异倒插话,说听闻蒍元此人好像是蒍氏之后,虽有名爵,却无实权。

    石健心中困惑,那之前号称左司马的是蒍元本人吗?或者那人并不是左司马?冯迎异一拍石健,原来公输班又邀请他俩一同前往观看新发明的舟师武器——钩拒。

    钩拒,正是逆转楚越之战的重要武器。

    三人来到湖边,见有大小船只十余艘,分列两侧,演示攻防。

    冯迎异说道:“大船行动缓慢,遇到敌人那些快速穿插的小船,就用钩锁住,这样小船肯定不敌大船。”

    “那这拒,便是船间分割之器,舟楫相拥,水道堵塞,有此一物便得通畅,公输先生果真是匠心独具!”

    冯迎异也对此钩拒评价甚高,“往时楚国舟师不敌越国舟师,今有此一物,恐怕战局大转,楚军将取江淮之地!”

    公输班倒是说道:“我之所为,本是展平生匠人之技,然而对技艺追求最迫切却是战争!技艺之道有利必有弊,有时我在想,这些技艺该传于后人还是不传呢?”

    石健听闻,心中想起课文中,墨子阻拦公输班攻城一事,同样作为工匠的墨子恐怕还是考虑了弊处多一些,于是说道:“所以先生最后传于后人的书,便起名《缺一门》,也是不愿后人随意使用吧?”

    公输班大惊,“我心中的想法,光诰兄竟然了解得这么清楚,我那书名一直未定,那就用《缺一门》这个名字吧!”

    冯迎异好船舶,打算登船一看,公输班也同好,欣然同意。石健更对这古时的岳阳城感兴趣,于是并未同行。

    石健心想,既然到了岳阳,那便去后世岳阳楼所在的地方看看有些什么。

    凭着记忆走了走,后世的岳阳楼是建在西门城墙之上,紧靠洞庭湖畔,下瞰洞庭,前望君山。

    石健约莫来到那处位置,此时尚无城墙,更无西门,连脚底之下的陆地石台还是昨日刚从云梦泽水中露出来的。

    名楼尚不在,极目远眺,也就身前两三里之远。石健往周边张望,想看看有没有高点的地方,倒是寻见一处石岗,岩石堆砌,高约两丈有余,是个登高望远的好去处。

    石健登石而上,却见岗上已有一个老者。

    老者六十左右,白头长髯、灰布麻衣,正站在一块有一人高的岩石之前,似乎没有注意到身后的石健。

    石健又上前几步,瞧见那人以笔蘸水,再往岩石上写着字,写几个字,犹豫一下,再接着写。

    老者终于写完一列字,石健看去,是“云梦离兮春草生”七个字。

    原来是个文人,在此吟诗写字。石健看着老人写这句诗,心想怎么这个时期的人写文章总要加上兮,一直到魏晋南北朝时代还爱这么干!

    想到南北朝,就记起那天才江淹的《恨赋》中话,随口而出,“春草暮兮秋风惊,秋风罢兮春草生。”

    老人听闻后,转过头来盯着石健看,脸色先是凝重,转而大喜,连声说:“妙呀,妙呀!周而往复,何必伤矣!”

    说完立刻将石健所说的话,写在石上,又自己念了一遍:“云梦离兮春草生,春草暮兮秋风惊,秋风罢兮春草生。”

    念完又点了点头,十分满意的样子,对着石健问道:“小友之才甚高,老丈升朝白,请问小友何方人士?”

    石健心中惭愧,盗用了江淹诗句博得别人称赞,就继续使用那假名,回道:“我从巴国而来,叫光诰,随口胡诌了两句,打扰您的雅致了。”

    “不必自谦,小友续上的两句却是绝佳,在老夫之上!”

    忽而听到山岗之下有人唤道,“升丈,到时间了。”

    那老丈伸手指向那岩石,簌簌簌数声,竟在原先的水印之下刻上了字。

    以手刻字!石健心中大惊。

    资深练气境修为的人,也能在石上刻字。但若是在石上刻上楚篆文字,绝非易事。

    楚篆之字,线条直曲变化繁复小巧,局部又饰以半垂肥笔,多线条时又加以转曲摆动。

    老丈以手在石上刻字,尽显楚篆神韵和美感,甚是潇洒自如。

    然而先前老丈却未露半分修为,直到刚刚露了这一手,这修为至少在炼神境之上!

    石健还在惊讶之中,那老丈说道:“巴光诰小友,明日午后若是有瑕,望再来此地相聚,我有一友颇好辞文,与小友诗酒唱和可否!”

    石健应允后,老者飘然下岗,与先前那叫唤之人一起走了。

    冯迎异和公输班返回岸上,正好瞧见石健,三人同归公输班住处。

    当晚,三人又是彻夜长谈,好不尽兴!

    石健想起白日所去之地,与其余二人说道,“以后的人会在我今天登岗的地方建个楼,必将名著天下!”

    “为何在那里会名著天下呢?”冯迎异问道。

    “一来,那处是观洞庭绝佳之处,点兵赏景俱可;二来,名楼出自名家之手,登此楼便思此人;三来,文人骚客最喜这山水楼阁,总要留些诗篇文章!”

    公输班好奇问道:“那是什么样的楼?”

    “三层、四柱、飞檐、盔顶、纯木结构,楼中四柱直贯楼顶,周围绕以廊、枋、椽、檩互相榫合,结为整体!”石健将后世岳阳楼的大致情况说了一遍。

    三人聊至深夜方才睡去。

    第二日下午,公输班对石健说道:“光诰兄昨日所说建楼之事,恰合舟师建点兵台意图,可领公输一观。”石健正想去那,又邀冯迎异一同去了。

    公输班到了之后,与冯迎异一起勘探了方位地形,两人皆擅此道,对此处风水也大为赞赏。

    石健趁机正好登石岗,想看看昨日那老者是否已来。

    待上得山岗,发现岗上已砌起一桌三凳,还多了一人,此人年过半百,黑袍皂冠,精神矍铄,修为毕露,是个炼神境高手。

    石健一现身,那两人已经发现,昨日那升朝白老丈笑道:“小友来了!快来快来,坐下说。”

    石健坐下后,升老丈给石健满上一盅。又将身边的黑袍老人与石健相互简单介绍了,三人共饮。

    石健知道那黑袍老人叫芦复,也是个喜好诗文之人,听其介绍还是个文修。

    “昨日听闻,升老盛赞小友之才,今日相见,却是此般年轻才俊,真是后生可畏呀!”

    石健刚要谦虚一下,又听得那芦复说:“今芦某也来向小友讨教几句,不知可否!”

    原来此人是来斗文的,石健心中暗想,要是比斗修为,自己肯定完败,但比斗诗文,那就不一定了,自己好歹也是语文课代表,学过那么多古代文学家的作品,穿越来此,就当回文人骚客吧!

    一时激起心中好斗之心,石健看了看升朝白老丈,见他颌首,便对黑袍老人说道:“小生就献丑了!”

    “以文会友,状物寄情,就以此地此水赋辞文,小友先请。”

    石健脑中搜索一遍,于是说了句自己写过的句子:“天清气朗来游,山清水秀共赏。”

    那芦姓老人听完,似乎在想不过尔尔,说了句:“洞庭空波澜,萋萋春草繁。”

    石健一听明显压过自己一筹,不过稍显低沉,于是又借用古人诗句来化用,“春风流目兮白云飞,山色入心兮碧水来。”

    那芦姓老人听完,神色大震,望向湖水,抚髯几下,说道:“碧水巴陵外,青峰君山后。阳春四月,山水同色,岸花临水发,江燕绕岗飞。山水有清音,濯足万里流。楚水衔三湘,荆山跨两江,大江流日夜,臣心思未央!”

    升朝白老者听闻之后,不禁拍掌叫好,又看向石健。

    石健心道,看来不得不拿出绝招了。

    张若虚孤篇盖全唐,范仲淹一文压两宋,岳阳楼记引用一下,还不是轻而易举!

    石健心中思索一番,略微改动,放声吟道:“巴陵胜状,唯在洞庭。云衔远山,气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去国怀乡,忧思难忘。春和景明,一碧万顷,岸芷汀兰,郁郁青青。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先忧后乐!”

    两人听完,皆是目瞪口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