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再现大唐荣耀 » 第三十五章 汴京首过团圆年 各国使臣论中原

第三十五章 汴京首过团圆年 各国使臣论中原

    皇后没立成,年还是要过的,这是承讯第一次以皇帝的身份在汴京过年。除夕之夜,太后将三个儿子和儿媳妇们召集到身边,一起过除夕夜守岁。

    看着三个儿子和四个儿媳妇,太后很高兴说:“这还是我们一家人团聚后,第一次在汴京过年,明日皇帝还要先去太庙再回来大宴群臣。我就做主,今晚我们一起过除夕夜。”

    儿子们和媳妇们给太后敬酒,太后又说道:“现在我们家也是祖孙三代了。淑妃和贞妃又都有身孕了,乐儿和娇儿你俩也要努力,争取明年能让我抱上孙子。这样我的心愿也算了了,可以去陪太祖皇帝了。”

    见母亲伤心落泪,儿子和媳妇们连忙安慰太后。太后又哭又笑道:“看着儿子和媳妇们这么孝顺,一大家子其乐融融,我又舍不得走。”

    还是贞妃会劝太后,“母后,太祖皇帝打江山不容易,日夜操劳。现在国事由皇帝管着,家事由我和淑妃妹妹管着,您老人家心胸开阔、成天乐呵,明年孙子还要您老人家带着呢,一定会长命百岁的。”

    还是贞妃最了解太后,老人家抱着孙女,两个儿媳妇又有孕了,看着一大家子是很高兴的;就是忽然想到太祖走了这么多年,想到自己怕是也快到岁数了,舍不得,才有点忧伤。贞妃这么一哄,太后又高兴了。

    一家人就像普通人家那样开开心心,喝酒、聊天、玩玩击鼓传花类的小游戏、中间间隔着看看宫女们的小节目助兴,一直守岁到子时过后,太后有点累了,宴席才散。齐王和胶东王也辞行回王府,从太后的永宁宫往宫门走,两位王爷在前,两位王妃在后。

    胶东王妃实在多事,偷偷跟齐王妃说,“姐姐,你发现没有,酒席之间你家齐王看了淑妃二百多次。”说得齐王妃诧异的看着她,胶东王妃又道,“我家那个看的比齐王还多。”还故作神秘地说,“姐姐,我发现你没事就看陛下…”

    齐王妃笑骂,“你这死妮子,尽胡说!”胶东王妃哈哈大笑,弄的两个王爷回头看她,什么事情笑的这么开心。你说这胶东王妃,你这是来出席宴会的啊,还是来搞侦查的啊,要不就是来当比赛裁判,看两位王爷谁看淑妃次数多是吧。

    公元952年,乾宁四年,正月初一,皇帝先去拜祭太庙,之后上朝,大臣们事先没有得到通知还以为就是来赴宴的。朝堂之上,皇帝非常正式的感谢群臣,自与辽国开战以来,忠于职守,为国分忧。乾宁元年,行军路上临时搭了个台子对有功之臣进行了封赏,此后一直忙于征战,也没想起来。现在天下初定,正月初一,在朝堂之上封苏禹、王章、杨邠、郭威、萧干、张浦、王波、高行周、慕容彦超、李洪信、董羽、柴荣、董平、王守成和姜成信封为国公,将郑希恒、洪瑸、阮龙、阮虎、萧明、丁力等二十八人封为列侯,已经封公、侯的加食邑千户。这次没有忘记李业,也封了个逍遥伯。

    大宴群臣之后,皇帝宣布放假七日,各自过年,轻轻松松回家休息一下。皇帝偷得浮生数日闲,太后这几日则是天天拉着各怀心事的贞妃和淑妃陪同。

    正月初十之后,皇帝开始接见使臣。南楚刘言的使臣全琇尔代表刘言为大汉皇帝恭贺新年,同时向皇帝进献一批南楚湘绣和瓷器。承讯问全琇尔,“刘卿家迁移治所还顺利啊?”

    全琇尔回道,“一切顺利。”全琇尔又道:“陛下,太师派微臣来,有两件事件禀告,还望陛下成全。”

    承讯说道:“刘言有事求我,他自己不到汴京来,你回去跟他讲,让他自己来。”这个事吧,大家当然心知肚明的,刘言要是来汴京,皇帝可能就把他留下了,然后汉军直接接管南楚。但是,皇帝总是要有威仪的,刘言现在名义上是汉国节度使,有事求皇帝,自己本人不来,派个人来实在有不礼貌的嫌疑。

    全琇尔赶忙说道:“陛下息怒。太师为陛下守卫南楚,(南)唐国武昌军对南楚虎视眈眈。太师怕擅离职守,南楚有失,没法向皇帝陛下交代。只要陛下下旨,太师莫敢不从。”这算是给皇帝个台阶下,太师是没有皇命,不敢擅自来汴京。

    承讯说道:“那你说说吧,什么事情。”

    全琇尔说道:“谢陛下宽宏大量。第一件事情是南楚缺乏盐,原来南楚与唐国关系尚可,南楚的盐都是来自江淮的淮盐。现在唐国与南楚交恶,唐国控制淮盐进入南楚,南楚百姓不得不高价购买淮盐,买不起的只得四处找盐。大汉幅员辽阔,恳请陛下将食盐卖到南楚,以解南楚之困。”

    承讯问道:“第二件事情是什么,你一并说了吧。”

    全琇尔说道:“大汉铁器卖过长江,大都被南平那边商人接手,蜀国和唐国都比南楚富裕,南平那边商人都是往蜀国和唐国卖。陛下,南楚也缺铁器啊。”

    承讯对全琇尔说道:“全卿,你说的这两件事其实是一件事情。你在接刘言任务的时候,有没有自己先想清楚,武平军和武安军(南楚)是我大汉之地,但是中间隔着南平国,朕如何将食盐和铁器卖过去呢。”

    承讯继续说:“当年唐国灭马氏,朕尚在幽州与辽厮杀,胜负难料。即便如此,听说臣服于我大汉的楚国被灭,朕急调数万大军伐唐,扛着两面受敌以救楚国,使得唐军慌忙东撤,给刘言和王逵以喘息之机,得以复国。此事,汉、唐、楚皆未获得好处,倒是便宜了伪越(南汉)占我南楚大片土地,你以为朕不想打他吗?”

    皇帝这是告诉全琇尔要不是我出手相助,你南楚早被唐国灭了;同时也告诉全琇尔,刘言要你来求我,那我做不到啊,你这跑来不是白扯吗。大家心知肚明,刘言跟南汉打得热火朝天,只要一份书信,请皇帝派救兵,汉军就可以以武平军和武安军求救为由,兵发南平,南平肯定不敢不借道。汉军通过南平和南楚就可以直接夺被南汉占领的原楚国数州。但是刘言不敢向朝廷求救,他更怕汉军进入南楚,怕皇帝没打南汉先把他灭了。

    实际上皇帝能不能把食盐和铁器卖到南楚去呢,也能,那就得向南平施压。南平国地处南北交通要道,东西连唐蜀、南北连汉楚,是南来北往商人必经之道。南平王高氏一边敲诈各路商贾、打劫南方诸国给中原和辽国的贡品发家致富,一边不断向汉国进贡和送礼。承讯犯不着为了名义上属于汉国的武平军和武安军,向频频献殷勤的南平国施压。

    见全琇尔很是尴尬,承讯说道:“全卿,你来一趟也不容易,朕送你几十担食盐,顺便让苏宰相给你写个文书,如遇南平国苛察,你可以把苏宰相的文书给南平王,让他放你过去。”

    全琇尔赶忙谢恩。承讯为什么要送南楚食盐呢?首先,毕竟刘言一直以来还算听话;第二则是试探一下南平,给南平国下个套。当然,承讯最希望南平不买苏禹文书的帐,把食盐给抢了,这样迫使刘言兵发南平国。即便刘言不发兵,也给汉国兵发南平找到正当的借口。

    吴越王钱弘俶派了他的哥哥钱弘偡作为使臣,向皇帝进献一批上等丝绸和茶叶。承讯见了钱弘偡,对他说:“钱卿,朕以为吴越王钱弘俶至少也有四十多岁了,见你也不比朕年长几岁,那吴越王也不大吗?”

    钱弘偡恭敬地回道:“回禀陛下,吴越王、臣、钱弘倧都是一年所生,今年二十四岁。”钱弘偡这看似无奇的话语,使得承讯脸上的笑容迅速凝固,一直盯着他看。

    钱弘偡被看得有些发麻,他忽然想起了什么,赶忙跪下来,说道:“陛下息怒,微臣有事禀告。”

    承讯说道:“钱卿,你先起来吧,说说到底怎么回事。”这下弄的大臣们看得一头雾水。

    原来,当年钱弘俶以其兄钱弘倧中风而亡为由,向皇帝请命,得封吴越王、南方兵马大元帅。皇帝认为钱弘倧至少也应该有个五六十岁了,认为钱弘俶至少也有四十多岁了,才有刚才的一问。现在皇帝问钱弘偡年岁,钱弘偡居然说吴越王、臣、钱弘倧都是二十四岁。

    不是一母所生,兄弟三人岁数相同这很正常。不正常的是,三年前钱弘倧一个二十一岁的人怎么会中风,这不是胡说八道吗,典型的欺君之罪。如果一个死了三年的人了,钱弘偡怎么会说他今年二十四岁。如果这样的话,钱弘俶就是谋权篡夺兄长之位,囚禁兄长,皇帝怎么能给这种人封王呢,这事关大汉颜面。

    钱弘偡赶忙禀明皇帝:“钱弘倧暴戾荒淫,我们兄弟都很害怕他,权臣胡进思趁夜宴发动政变、软禁钱弘倧,迎立九弟钱弘俶。胡公以九十岁高龄发动政变实在不是为了一己之私,而是为了黎民百姓。现在胡公还常劝吴越王处死钱弘倧,吴越王顾及手足之情坚决不许,还派兵将保护钱弘倧。”

    听钱弘偡这么一说,皇帝愤怒的面庞才有所舒展,心想,人生幸福莫过于此啊,大唐最后一个明主唐宣宗时代出生的大臣,到现在还健在,问道:“你们胡公已经九十五岁了?”

    钱弘偡赶忙说:“回禀陛下,绝无虚言。”

    承讯说道:“朕曾听说赵国廉颇七十余岁还心系赵国,今日听说吴越胡公九十五岁之年还在为朝廷效力,人臣典范。难怪吴越能在(南)唐国三面包围之下安然无恙啊。”

    过了片刻,承讯命太监取来一物,说道:“如此英雄人物,不曾见面,人生之憾。此乃唐宣宗皇帝盛放仙丹的金葫芦,后被契丹人掠至幽州。朕收复幽云十六州,俘虏辽国皇帝复得此宝物,今赠予胡公。”

    钱弘偡心中一震,看看皇帝,汉国皇帝年纪轻轻,自己一句无心之语就被他看出了巨大的破绽,又听皇帝说把强大的辽国皇帝都俘虏了,心中对于皇帝满是敬畏。太监将金葫芦交给钱弘偡。钱弘偡双手接过,双膝跪地替胡公谢恩。

    南平国、定难军、吐谷浑和西州楼兰都派来了使臣向皇帝道贺新年。两个都深受震撼的使臣,回去之后,却带来了两个截然相反的结局。

    全琇尔此次出使汉国还有一个目的,就是太师、武平军节度使刘言让他去看看汉国的情况。全琇尔过了江来到汉国,被汉国的强大惊呆了,尤其是看到了汴京和洛阳,一片繁荣的景象。从北方商人带来的“塞外千里未见辽国,辽国之地已经尽归汉国”的消息即便不是真的,只怕也相差无几了。

    四家分大唐,晋乃(后)唐前身,就曾以一灭二;石氏晋国(后晋)也曾震慑南国。此二国后来都是与辽征战无暇南顾,并且都亡于辽国。现在汉国竟然把辽国千里之地都占了,再无北国边患,那么南方诸国已经如刀俎之上的鱼肉了。

    全琇尔回去以后,就劝刘言早作打算。汇报完后,南汉又攻打南楚之地,刘言慌忙让全琇尔率军去救援。全琇尔的本意是让刘言干脆真的降汉算了,以南楚之地献于汉国,换取荣华富贵,哪想刘言听岔了,以为全琇尔说的是汉国太强了,尽快联络南方诸国,以图抗衡中原,否则晚矣。

    吴越王的哥哥钱弘偡回去之后,将皇帝赐予的金葫芦交与胡思进,又说明了这个宝物的来历。吴越王说道,“胡公果真深受皇帝厚爱啊!连我都没有赏赐,皇帝送你如此宝物。”

    胡公笑道,“我老人家了,说入土就入土了,得到皇帝陛下的赏赐有点受宠若惊啊。”又问道,“中原皇帝收复幽云十六州,还俘虏了辽国皇帝?”

    钱弘偡回曰,“应该不会是虚言,陛下是在朝堂之上,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说的这句话。”钱弘偡笑着说,“陛下还说恨不能见胡老英雄。”

    胡思进笑曰,“即便陛下想见我,我也不想见陛下。郡王,你认为我们是应该联合汉国对付(南)唐,还是联合(南)唐对抗中原呢?”

    钱弘偡说,“唇亡齿寒的国策绝不可用。(南)唐与吴越素有冤仇,而中原一直是吴越对抗(南)唐的砝码,吴越之地终究难以长久。”

    吴越王钱弘俶闻之点头,说道,“这是祖父和父亲的既定国策。就如胡公所言,我们都不想见皇帝。但若真要有那么一天,我们就缴械投降以换取百姓免于战乱,也算造福苍生了。”

    胡思进叹道,“北方中原自古民风彪悍,能征善战。昔日南方一个东晋就被北方十六国打得喘不过气来;现在北方一国,南方四分五裂,难以持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