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再现大唐荣耀 » 第六十六章 南楚换将如儿戏 功成岂能忘初心

第六十六章 南楚换将如儿戏 功成岂能忘初心

    南楚周行逢接到皇帝的“杀刘言”的旨意后,回去就和王进逵等人商议。这伙人早就谋划好,就等着皇帝点头同意。周行逢领旨归来,立即开干。王进逵找刘言,说南汉皇帝刘晟又在株州增兵,怕是他身体好转又要攻南楚,南楚应该先下手为强,请刘言出兵协助。对付南汉,大家还是一条心的。毫无察觉的刘言欣然同意,派何全真和全琇儿领兵,王进逵派周行逢与二人同行。半途,周行逢以商议攻株州方案为由,请二将至军帐,将二人斩杀,并成功控制武平军的人马。随后,命人快马加鞭禀告王进逵,王进逵派潘叔嗣领兵攻朗州擒杀刘言。

    十一月,王进逵派了使者到汴京,这次不是周行逢,而是一名文臣。王进逵一是向皇帝禀告,不负使命诛杀刘言,所剩二子一并诛杀,向皇帝进献江南国(唐国)给刘言的财物,这也是向皇帝陛下证实刘言私通外敌千真万确。

    承讯这次在朝堂之上接见了使者,使者向皇帝禀告,南楚已经断绝与江南国的一切来往,绝对忠诚于大汉,并代王进逵向皇帝呈递奏书。奏书中,王进逵表示,自己想当武平军节度使,并举荐周行逢接替他的位置当武安军节度使。承讯看完奏折,宣布封王进逵为太师、武平军节度使,封周行逢为太子太师、武安军节度使。

    使者谢恩后,向皇帝表示,还有一事相求。承讯问其何事,使者回禀,原来还是盐的事情。以前,南楚靠高价购买唐国的盐,现在唐国没盐可卖了,南楚只好求助于名义上的朝廷了。

    承讯心想,难怪王进逵这么快就切断与江南的商贸往来。之前是不得不开放以换盐,现在江南无盐正好断掉,顺便向我表示忠诚啊。转而又想,幸好王进逵和周行逢来密报,不然刘言这个混账也会来求我帮忙。要是那样,我不成了冤大头。刘言这厮一边在汉唐之中对我耍阴的,另一面我还蒙在鼓里帮他解决盐的问题。

    承讯就对使者说,“刘言这个狼心狗肺的东西,竟然如此辜负朕的信任,不许下葬扔出去喂狼喂狗。你们替朕诛杀此人,今日朕心情不错,盐的事情朕同意了,会安排将盐送到洞庭湖岸,南楚可派人来取。至于价格,就按唐国给你们的七成算吧。现在江淮已归汉国,南楚有一小块地方过了洞庭湖就可以到达汉国,不用必经南平国了。”南楚使者谢恩、领旨,然后返回。

    南楚使者离开京城才五日,半途又回来了,又有奏书。承讯纳闷,又什么事情呢?使者这次改代表周行逢了…使者战战兢兢禀告,王进逵杀刘言之后,又想杀周行逢和潘叔嗣,结果反被潘叔嗣所杀。现上表奏请封周行逢为武平军节度使,潘叔嗣为武安军节度使。承讯看完奏书,想都不用想就觉得这里面肯定有问题。王进逵将封太师,春风得意,有什么必要杀周、潘二人呢,定是这两人又耍什么诡计。

    承讯就质问使者,“你们当朕写圣旨好玩是吧?!这圣旨还没下就已经作废了,又要朕写一封?不行!盐是许给王进逵的,现在他死了,一并作废。周行逢让他在武安军节度使的位置上先呆着,让潘叔嗣亲自来汴京见我!”使者吓得面如土色,领命而去。

    承讯已经有了攻楚的想法,还没与重臣商议,只是向皇后萧淑沂提了一下此事。使者刚走不到七日,南楚使者竟然又来了!这次换了个叫张文表的,还带来一个三岁的娃。承讯心想,这又是唱的哪一出呢?在左右宰相、左右枢密使和监察使的陪同下,决定在御书房接见南楚来使。

    张文表向皇帝上表周行逢的奏书,承讯说道,“这次还是周行逢的?朕还以为又换成潘叔嗣的呢。”周行逢上奏,王进逵杀刘言之后,潘叔嗣听说王进逵上表请封周行逢为武安军节度使大为不满,杀王进逵推周行逢为武平军节度使,想以潘叔嗣本人为武安军节度使。当时形势,周行逢知道如果不许,潘又想杀自己,就假装应允,并和潘一同上表。周行逢私下和张文表商议,联合张文表,诛杀潘叔嗣。现周行逢已将谋逆的潘叔嗣诛杀,并派张文表来京师请罪,同时将自己长子、三岁的周保权送到京师以为人质,以示对大汉的忠诚。

    承讯看完周行逢的奏书说道:“看来还是周行逢棋高一招啊,不到两个月南楚频繁换将,这下换完了吧?”

    张文表也不敢接话,只好说:“陛下息怒、陛下息怒。”

    承讯又道:“还好朕收了上一个使者的圣旨,不然第一个圣旨、第二个圣旨,这再来第三个吗?你们存心让朕闹笑话是吧?周行逢今年多大啦?”

    “回禀陛下,周大人三十又九了。”

    承讯问道:“三十又九,三岁的周保权还是长子,还有幼子吗?”

    张文表回禀:“只此一子。”

    承讯说道:“朕也曾当过质子,有过那种寄人篱下的痛苦。周行逢中年得子实在不容易,儿子就带回去吧。朕要周行逢的忠诚,不需要他的儿子。”承讯一面是仁慈之心,一面心想,要是别人一心想反叛、用儿子当人质也没多大作用。当年石敬瑭一心造反,所有儿子全在(后)唐都城,他还是要反;杜重威又何曾管过杜弘章,想当“儿皇帝”哪还管儿子死活。

    张文表代周行逢谢恩。承讯振声说道:“封周行逢为太师、武平军节度使,封张文表为太子太师、武安军节度使。”张文表领旨谢恩。这回,承讯还是多了一个心眼,派伤愈归来的阮豹亲率三百禁军,将张文表和周保权送回朗州,南楚的连续换将终于告一段落。

    十二月底,汉国爆发了立国以来第一次大规模的民变。起因是在汉唐之战中,江淮民众奋力帮助唐军守城、运送物资,普遍对汉军比较敌视。汉国连续征讨蜀国、唐国军费消耗也比较大,王章强烈要求,既然江淮之民喜欢江南国,那好吧,以淮河为界,采取不同的税收政策。淮河以北,有土地之民五税一、没有土地的商人二十税一,算是相对宽松的财政税收政策;淮河以南,有土地之民二税一、没有土地的商人四税一,跟江南国在开战期间征收的税收差不多。

    用简单的数字计算,就是淮河以北20%税率,淮河以南50%税率。历史上,汉文帝和汉景帝时代,税收是最宽松的达到了十五税一甚至三十税一。汉唐之战,唐国财政紧张,将今年的税收提前,这样百姓相当于一年被两个政府收了两次50%的税收;加上江淮先旱后涝,百姓苦不堪言,没想到这还不算完呢。

    归德军节度使王浩然因为江淮之战有功,得以封侯食邑五千户。王浩然才不稀罕呢,不是封侯不稀罕,而是食邑五千户不稀罕。仗打完,朝廷以淮北安定,命令归德军移镇,移镇等于是把节度使连根拔起,王浩然父亲就是归德军节度使,后晋时代父传子,王浩然继续当节度使,父子二人已经在颍州经营快二十年了,占有土地何止食邑五千户呢!王浩然心想,我打赢了仗,还没了土地,就得了个淮南侯的空头衔啊,非常不满。

    可是,现在大汉天下局势已定,那些曾经纵横天下的节度使们,要么像慕容彦超、高行周这样的,皇帝叫去哪里就去哪里;要么像反叛的杜重威、李守贞等,都已经被诛杀,连资历最深地位最高的河东节度使周王刘崇都是让移镇就移镇。王浩然自比这些人相去甚远,不敢也没想到反叛,那怎么办呢?上面不敢惹,惹下面的。到了新的节度使区,强占原唐国富户宅地,又以新建治所资金不够为由,强行征税。

    有没有御史参奏王浩然呢?当然有。而且,此时朝廷已经撤销了节度使的征税权,一连十七封参奏归德军节度使王浩然强占民宅、擅自征税的御史奏折都已经到了监察使王波那里。王波又去奏请皇帝。承讯问王波怎么办,王波的意思是应该严惩王浩然。苏禹、王章、王守成却帮着说情。内阁大臣们都是明眼人,把王浩然的苦楚说出来了。不能打了胜仗还被夺了财产啊,功臣们会寒心的。京城五个内阁大臣,张浦算是跟着皇帝新来的,苏禹、王章、王守成三个都是原先跟着太祖的,算是元老了。虽然是监察使专管此事,但是,王波更是外来的,见三个内阁大臣都求情,也没好硬争。

    于是,承讯就下旨把王浩然训斥了一通,告诉王浩然十七封御史奏折都参到内阁、参到皇帝这里来了,让他停止征税,考虑到王浩然的苦衷,还另拨了一笔款项建设新治所。王浩然还算识趣,看到圣旨心想,坏了,赶忙停止征税。一边向皇帝认罪,一边向皇帝诉了一串苦。承讯本想再安抚一下王浩然,没想到三重重税、连续旱涝,江淮中西部的百姓终于忍无可忍了。临近正月,无衣无粮的百姓们造反了,把节度使府给端了。叛军杀了王浩然,开仓放了粮,然后逃到山林和水泽之中,闹起了民变。现在归德军群龙无首,附近各州刺史只好关起城门,怕本州百姓也加入民变队伍。附近州县一片混乱。

    承讯紧急召集皇后、内阁大臣和太傅商议对策。皇帝先让大家看了刺史们的奏折,由右枢密使张浦介绍了当前江淮中西部的详细情况。朝廷掌握的情况是,归德军节度使王浩然擅自征税引起民变。王浩然被杀,治所官粮被抢一空,暴民逃出治所,聚集于野外。

    左宰相王章提出,王浩然固然有错,可是暴民杀节度使,开仓放官粮,聚众造反,此风绝不可长。现在,归德军群龙无首,应该立即派遣一员大将接管归德军,率军平定叛乱,以防局势扩大、患及四邻。

    左枢密使王守成认为,如果不能有效扼制江淮叛乱,等到开春,江南国知晓江北情况,出兵攻打归德军和芦州水军,必然引起江北之民争相呼应,形势会非常危急。江淮之地有得而复失的危险。目前,武宁军情况尚好,江淮东部还比较稳定,应该及时告知董平加强戒备。同时,正如王宰相所言,当务之急是派一员大将,接管归德军,立即平定叛乱。

    苏禹的意思是,要不要先安抚一下。张浦和王波都认为边境地区突然发生骚乱,非常容易被敌国利用。他们赞同王章和王守成的建议。承讯刚要传阮豹,看向太傅姜成信,见太傅欲言又止,就没有立即下旨。内阁大臣们退去之后,承讯、萧淑沂和姜成信再议此事。

    承讯问:“太傅似乎不赞成阁臣们的建议啊?!”

    姜成信想了想问:“陛下,还记得第一次与微臣畅谈吗?”

    承讯笑道:“当然记得,我与太傅谈论天下时局,太傅送我诸葛武侯传于祖上的《兵书二十四篇》,往事历历在目啊。”

    姜成信说道:“论及天下,臣最佩服的是陛下年纪轻轻,胸怀天下,感悟吴起‘仁者无敌’的哲理。”

    承讯明白太傅为什么要绕这么一个大弯子,但还是坚定地说道:“这可是叛乱啊!叛乱不宁,国家何以安宁?”

    姜成信说:“陛下,这不是叛乱。官逼民反,这是百姓走投无路了,这是民变不是节度使的叛乱。王浩然的请罪奏折口口声声说江淮富足,加些税收百姓能够承担的起。百姓若真能承担得起,又怎么会冒着杀头的罪名,杀王浩然、开仓放粮呢?”

    承讯很少见太傅如此严肃地与自己讨论问题,或许只有在当年准备渡黄河与辽决战那段时间才有过。

    姜成信继续说道:“臣记得陛下跟我说,看到世间疾苦,感慨辽国入侵、民不聊生,立志救民于水火。臣曾听张浦说起,当时大汉数万将士战死云内州,陛下与娘娘孤身入云内,带领奴隶、战俘开矿找煤,用仁爱抚平了云内州百姓的内外创伤。也曾听郭威大人说起陛下曾说‘退后一步是家园’,一句话激起霸州将士的热血豪情,面对百万辽军毫不畏惧、拼死搏杀。”

    见皇帝和皇后不语,姜成信接着说道:“陛下,大汉讨伐唐国取江淮之地,江淮百姓何尝不是‘退后一步是家园’,他们帮助唐军很正常啊。现在江淮已归大汉,江淮百姓也是大汉子民,陛下当一视同仁啊。陛下连吴越之人都选择安抚,吴越之人和江淮之民,孰轻孰重?陛下,请恕微臣无礼,万万不该用王宰相的策略,南北税率相差这么大啊。”

    承讯看着姜成信,心想,太傅是在提醒我:已然功成,勿忘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