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再现大唐荣耀 » 第一百一十四章 姐妹俩暂时和解 徐国公缘定楚州

第一百一十四章 姐妹俩暂时和解 徐国公缘定楚州

    大年二十九,皇帝接到了武宁军节度使董平十万火急的加急奏折,还以为是与江南国起了战事,就借着此事找萧淑沂商议。这一次,萧淑沂也没有拖拉,听到传报有武宁军十万火急的奏折,一刻也没有停留,匆匆赶到御书房。

    萧淑沂一进了御书房就问,“江南起战事了吗?”

    承讯呵呵一笑,“没有想到董平把这件事用十万火急的奏折送来。”

    萧淑沂仔细一看,真是出乎意料。不过一想也对,董平都三十好几了,随皇帝征战十余年都没有家室,只是他看上老板娘了,实在有些让人费解。

    承讯说,“也许这就是缘分吧。按照董平说的,老板娘刚回江南就想举家迁往楚州,被水军追杀,幸好董平救下了她和船工们。没有想到董平对老板娘一见钟情,希望朕同意这门婚事。”

    萧淑仪想起四年前,听说徐国公董平至今未娶,于是找李沁,串掇李沁说媒,把杨乐许给董平当夫人。李沁跟杨乐提起此事,杨乐以照顾凤仪公主为由推脱,李沁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又回来找萧淑沂。萧淑沂鬼点子多,在御花园邀请董羽和阮虎以及两人的夫人,李沁死活拽着杨乐作陪。事后,李沁跟杨乐讲,徐国公跟秦国公长相八分相似,还未婚娶。这次,杨乐没有明确拒绝。李沁又去找萧淑沂商量,萧淑沂告诉李沁,不拒绝就表示默许。于是,她以皇后名义去了封书信给董平,介绍了杨乐的情况,捎带了一幅杨乐的画像,问问董平是否中意杨乐。

    结果,董平委婉地拒绝了皇后的说媒。他表示江淮未平、天下未定,不敢提家事,等到为陛下实现饮马长江的梦想再谈婚事。萧、李两人便知,怕是徐国公不中意杨乐,此事只好作罢。

    等到江淮之战后,武宁军从徐州移镇扬州,锦绣江都美女如云,没想到董平镇守那里,至今还是孑然一身。

    萧淑沂私下里想,董平是不是有问题…这一次他突然请求娶老板娘,颇让人有些意外。

    萧淑沂笑说,“我还以为董平是太监呢!”

    承讯笑骂,“不许胡说!”然后自己笑的合不陇嘴。

    萧淑沂追问,“讯哥怕也是这么认为的吧?”

    承讯摇摇头,见四下无旁人,“在扬州都没找到中意的,我还以为董平喜欢男的…”

    萧淑沂笑得肚子都疼,“真有男的会喜欢男的、女的喜欢女的吗?这讯哥也能接受?”

    承讯制止了这通胡扯,问萧淑沂,“你说董平的请求怎么处理?”

    萧淑沂帮董平说话,“看来,老板娘对徐国公的重要程度已经到了十万火急的程度。既然是缘分,陛下就同意了吧。”

    承讯点点头,顺势对萧淑沂说,“要不你去找钟贵人再谈谈,问问她的建议。”

    萧淑沂心想,原来讯哥还有这么一招,借个台阶,顺势说道,“好!”

    承讯见萧淑沂同意去见钟芳芳,很是满意,拉着萧淑沂一起吃饭,又拉着她去看贡品,极力讨皇后的欢欣。

    下午,皇后萧淑沂派人去熙宁宫请钟贵人。她很少这样对李沁,一般都是亲自去找皇贵妃。这么做,无非是要给钟芳芳树立在后宫她才是老大的形象。钟芳芳倒是没有介意,毕竟皇后对贵人,姐姐对妹妹,恭恭敬敬地立即去见皇后。

    萧淑沂先是给钟芳芳来了个下马威。“本来我是非常感激你的救命之恩的,可是实在没有想到钟芳芳你会缠上讯哥。讯哥妻子就在身边呢,这让我觉得你有些太过分了。”

    见钟芳芳试图解释,萧淑沂摆摆手,示意让她说完。“后来,讯哥为了赶着返回汴京离开了,我觉得终于摆脱了你的纠缠。没想到年初告别,年终就又见面了,再见面的时候你竟然已经被封成了贵人。我心里有一道过不去的坎,钟芳芳你一边和我结义,一边却来图谋我夫君。”

    “不过这两天,我想通了,不论你家在江南如何显贵,见过什么样的豪门公子,都没有讯哥优秀,只能说妹妹你慧眼识英雄。”

    见萧淑沂开始叫妹妹了,钟芳芳稍微松了口气。萧淑沂把董平的奏折交给钟芳芳,“这里还有一个慧眼识巾帼的。”

    钟芳芳没有立即打开奏折,而是谨慎地说,“皇后娘娘,我不能看臣子的奏折。”

    萧淑沂一板一眼地跟钟芳芳说,“我都叫你妹妹了,你还叫我皇后娘娘,还准备跟我对抗吗?这份奏折无关国事,要事关国家,皇帝也不会让我拿走的。你可以看。”

    钟芳芳说,“谢过姐姐。”打开奏折一看,确实让她出乎意料。钟芳芳先是庆幸,正如姑姑说的,这次要是回江南,怕是就得老老实实回家了,显然宫中已经怀疑到姑姑。徐国公竟然看上了姑姑,奏请皇帝想娶姑姑。

    钟芳芳有点疑虑地看着皇后,萧淑沂把董平的情况告诉钟芳芳。不知道萧淑沂是有意还是无意,这时候才想起来说,“妹妹,你坐下别站着啊。”

    钟芳芳坐下后,就更加不解了。姑姑嫁给徐国公不是续弦,也不是为妾,是做原配夫人。钟芳芳谨慎地问,“我姑姑是寡妇,还有两个儿子。姐姐,这怕是有点不合适吧?”

    萧淑沂一改刚才的严肃,笑说,“我本觉得你有点过份了。看吧,徐国公更是有过之而不及。这也许就是缘分吧。”

    钟芳芳表态,如果徐国公真喜欢姑姑,她完全赞同。

    萧淑沂说,“那我就回复讯哥,恩准董平的请求了。”

    钟芳芳再次点点头。萧淑沂送钟芳芳回宫,临走时还说,“没事来看看姐姐。以后,我不会再拒而不见你了。”

    看着钟芳芳离去的身影,萧淑沂心想,本来我和李沁算是南北朝,钟芳芳你别想来个周、齐、梁,三分天下。

    于是,承讯给董平回复。先是把他训了一通,婚姻大事固然重要,也不能用这种十万火急的奏折,搞得皇帝还以为江北起战事了。但是,皇帝同意了董平的请求,并写明,爱卿能找到中意之人,朕深感欣慰。大婚之时要奏明朕。

    公元959年,启元四年正月初一,算是一个前奏,皇帝祭拜太庙后大宴群臣。更让皇帝高兴的是,石守信、邱衡和刘继业三员大将在向皇帝恭贺新年的时候,都表示已经按照皇帝的要求,正规军和屯田预备役已经全部满编、日夜操练,时刻准备与蜀军决战。

    一群贵妇人们被请进慈宁宫。夫人们纷纷恭维太后,这一晃几年了,太后心想事成,孙子、孙女五六个了。李沁领着钟芳芳,给夫人们介绍。

    不知谁煽动,皇后萧淑沂竟然和钟芳芳下起了围棋。两人淡定入座,萧淑沂执黑先行,开棋布局。大部分夫人们根本看不懂这黑白之道,只是顺口夸赞,哎呀大汉后宫才女多呀。

    占点布局完成后,萧淑沂想在右下角做活,钟芳芳步步紧逼。一番厮杀过后,萧淑沂艰难做活、得了实惠,钟芳芳则得了外势。

    承讯也号称会下围棋,还和萧淑沂下过。一交手萧淑沂就明白了,讯哥是个菜鸟,只会基本操作,完全没有什么大局观。她索性哄皇帝开心,下个胜负各半,一切尽在掌握。

    高手一交手,就知有没有。萧淑沂和钟芳芳两人心知肚明,对手不弱。还要继续,李沁来搅局,“别下了开宴了,快去行酒令喝酒了。”

    大年初一热热闹闹过完了,皇帝、皇后、皇贵妃和贵人陪太后一家团圆。初四,当着儿媳妇们的面,太后问皇帝,“正月十五过寿,是不是不要大赦天下。”

    皇帝笑答,“当然啦。”

    太后提出要求,“那是不是该赦免胶东王?”

    岂料皇帝断然拒绝了,“大汉没有胶东王。恕侯并没有被刑罚在身,不存在赦免不赦免的问题。”承讯其实就是告诉母亲,不杀刘承勋和冯娇已经够对得起兄弟之情,再封回胶东王那是不可能的。

    太后又掉眼泪了,问承讯,“皇儿,你恩及四海,就不能照顾一下你兄弟吗?”

    承讯态度异常坚决,“谋逆之罪本不在大赦的范围。今日看在母后的要求下,我可以赦免冯娇之罪,贬为庶民,命其照顾恕侯。”

    这下,太后唰唰掉眼泪。本想为儿子和儿媳妇求个情。小儿媳妇明着是要被杀的,暗地里还是侯夫人,现在倒好,结果儿子还是恕侯,儿媳妇明着被赦免了,却成了一介庶民。总之,闹得不欢而散。

    萧淑沂忙劝承讯,“不能这样驳了太后颜面,应该婉转一点。”

    李沁忙着去劝太后,“这件事才过去不多久,应该让陛下再缓缓。国有国法,可从长计议。”

    钟芳芳不知道该做些什么,默默地回到熙宁宫,去问宫女详情。

    这一次与以往不同,萧淑沂是真心为太后着想。毕竟要过六十大寿了,讯哥怎么也该顺从一下母亲。结果没想到,太后的求情反而让局面更尴尬了。

    李沁呢,这一次内心是站在讯哥一边的。因为李沁当初希望皇帝赐死冯娇,结果太后步步说情,还想乘着此次机会,让刘承勋夫妻俩恢复王爷、王妃称号。好在讯哥直接给冯娇打成了庶民,不杀她已经够便宜了,怎么的还想再变成王妃?李沁觉得,太后为了儿子没有照顾她的感受,而讯哥保护了她,维护了她的颜面。

    过年期间,要数董平最乐呵了。收到了皇帝的回复,弄个十万火急的奏折去请示皇帝的真实目的竟然被皇帝看透了。皇帝训董平,不必学人家自污以自保,皇帝对他是信任的。皇帝还同意了他的请求。更让董平兴奋的是,老板娘是新封的钟贵人的姑姑,已经请她写书信帮董平提及此事。皇帝让他见机行事。

    大年初五,董平从扬州出发,日夜兼程直奔楚州,初六就抵达了。大年初七一大早,董平就喜滋滋跑到老板娘家。

    董平命人带上扬州特产,备了丰厚的礼物。好在钟贵人的书信先到楚州,告知国公大人希望娶你做国公夫人,老板娘有了点心里准备。

    董平打仗头脑灵活,谈到感情实在有些木讷,见面就说,“我喜欢你,嫁给我当老婆吧!”

    老板娘先是拜谢徐国公的相救之恩,又是感谢帮她安家落户,但是劝董平,她觉得配不上国公大人,国公大人错爱了。

    这一说,明显是在拒绝嘛!董平发火了。老板娘见他生气,一是真有点怕董平,二来心想,其实嫁他也不错,但是天下好端端掉下馅饼,非常心虚啊!赶忙劝道,“国公大人,息怒、息怒。”

    这下,董平又不生气了,越看越爱,直截了当地跟老板娘说,“反正我就喜欢你,你同意不同意,我都要娶你。”

    老板娘面有难色,对董平说,“只要国公大人不嫌弃,愿意嫁给国公大人。”

    董平大喜,第一波礼物才到,第二波聘礼就又送来了。

    开始,董平定的初十成婚,一算不行,皇帝有令,大婚之前要请示,又改定十五。结果一算又不行,太后寿辰,不能与她老人家抢喜。不能再等了,就定正月二十成婚。

    老板娘还说,“行、行、行,全依国公,二十来接亲。”

    岂知董平根本没准备十几日后再来接亲,拉上老板娘就走。老板娘急问,“这会上哪啊?”

    董平说,“去扬州成婚。”

    老板娘心想,你看这人猴急的!好说歹说,给了一天时间把家人安顿好了。其实,董平越是这样急不可待,老板娘越是高兴。原来这个世上还有这么个英雄人物在乎她,她收拾了行装,就跟董平一起回武宁军治所。

    一路往扬州而去,老板娘坐在八抬大轿上心花怒放。国公大人哎呦,现在是相公了!相公看似在感情方面有点粗线条,做事还是非常有条理的!不仅给母亲、公婆和儿子都安置好了,还给跟着她的船工全安置了,完全解决了后顾之忧。老板娘这个词从此成往事了,她即将成为徐国公夫人董钟云娘。

    想着想着,钟云娘两眼湿润了。从一个差点被杀的可怜人,稍微有了个安稳的家,好景不长又成了寡妇,苟延残喘了二十年,从未怨天尤人。这下苦尽甘来,跟着芳芳一起飞黄腾达了。转而又想起了得意之处。听钟芳芳讲,汉国日日在和州练兵,把钟婉娘(李璟皇后)他夫君闹得夜不能寐想要迁都,原来领军的大将竟然是我未来的夫君,哈哈哈。钟婉娘呀钟婉娘,有朝一日相见,谁给谁下跪还不一定呢。

    这边在得意呢,体贴的徐国公一会来问饿不饿,一会来问渴不渴,钟云娘此时的心情用一句诗来形容就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